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03-30马文彬
马文彬
(浠水县洗马镇中心卫生院,湖北 浠水)
0 引言
在儿科疾病中气管、支气管异物属于常见急危疾病,发病率高,以<5岁小儿为主要病发群体。由于小儿年龄较小,机体器官功能处于发育阶段,且吞咽功能低下,因此易导致食物误入至气管内,从而阻塞气管,使患儿呼吸功能受影响。如果异物体积偏大,则容易发生窒息情况,甚至死亡[1]。对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诊断检查工作的及早开展非常重要。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96例患儿为对象,探究放射影响技术的效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6例为对象,患儿家长对此次研究开展均知晓同意,已签字;剔除严重先天性疾病者;患儿/家长对此次研究开展不配合。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设成2组。在对照组(n=48)患儿中,男27例,女 21例;年龄 1~6岁,平均(3.6±0.2)岁;15例主气管,21例右支气管,12例左支气管。在研究组(n=48)患儿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 1~6岁,平均(3.5±0.3)岁;14例主气管,23例右支气管,11例左支气管。对比所选患儿的临床资料(P>0.05)。此次研究开展已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行诊断检查前,叮嘱患儿家长让患儿禁食4小时,由有丰富经验的诊断医师判断检查图像。给予对照组患者X线检查,所应用的仪器为医疗专用设备,由日本东芝公司提供。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引导患儿户的得多次反复深呼吸,并且尽量保持呼吸幅度一致。若在检查期间患儿因年龄或其他原因出现不配合情况,可允许患儿家属陪同在侧实施检查。对患儿肺部、支气管和气管分别摄片,对是否伴有纵隔摆动,透亮度一致与否情况进行观察。
给予研究组患者螺旋CT检查,所应用的16排螺旋CT仪器为医疗专用设备,由日本东芝公司提供。设置仪器参数:1.25至2.50毫米为厚度,150至250mmA为电流,120kV为电压,螺距比是3:1。指导患儿行仰卧位,扫描患儿肺部、支气管与气管,适当调整扫描参数,确保图像更为清晰;随后三维立体重建相关数据,并对异物予以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间接、直接提示异物的异物检出率情况,以及二者的肺气肿和支气管阻塞、肺不张和肺炎等异物征象检查情况。
直接提示异物指的是,能直接且清晰可见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情况,以及异物的大小、形状与位置。间接提示异物指的是,患儿伴阻塞性肺气肿、心影大小异常及纵膈摆动。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用SPSS 23.0软件,组间患者异物检出率,异物征象检查情况评定用卡方检验。P<0.05指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观察患者异物检出率
对照组异物检出率为81.25%,低于研究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对比观察患者异物检出率[n(%)]
2.2 对比观察患者异物征象检查情况
对照组异物征象检查率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比观察患者异物征象检查情况[n(%)]
3 讨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临床多发且常见疾病,有研究指出,在小儿中,尤其是年龄未超过3岁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率能达到80%左右[2]。有报道提出[3],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诊断情况予以及时明确,且对治疗方案合理制定,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异物性质和气道阻塞程度等因素均能直接影响小儿支气管和气管异物的严重性,一旦病情发作,则易引发患儿出现脸色潮红、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若患儿病情危重,则易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等情况发生,能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甚至还会对其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所以,有效积极的予以临床诊治非常重要。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对一些东西充满好奇心,易将玩具或食物含入口中,加之受惊吓或哭闹等情况影响,易产生剧烈的痉挛性咳嗽,当气管内有异物吸入后,患儿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刺激性呛咳和憋闷等,易导致器官受阻,管腔出现狭窄情况,进而易引发患儿产生异物间接征象,如肺炎、肺气肿和肺不张等。根据这一情况,临床可实施纤维支气管去除异物,进而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如果诊断不准确,则无法有效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慎重选择临床诊断方法非常重要,其是对疾病治疗必不可少的环节。
除此之外,因小儿器官功能处于发育阶段,其咀嚼和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加之小儿自知力与认知能力较差,容易导致食物误入气道内,从而能严重影响小儿呼吸功能,严重者则会发生窒息情况。将异物取出是目前临床治疗此疾病的常用手段,有研究表明,诊断检查工作的准确及时开展,并且及早取出异物,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窒息情况发生[4]。就现下而言,对于异物的检查,临床多选择应用放射影像技术,包括螺旋CT检查、X线平片检查等。其中,后者的应用虽然能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无法将阴性异物直接显示出来,需要与患儿异物征象相结合进行确诊[5]。另外,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因此常出现检查不配合情况,这也导致诊断医师无法对患儿呼气与吸气频率全面掌握,易出现漏诊情况。反观CT检查,其诊断方法有较高分辨率,而且还具有精准确定等优势,能将常规检查所存在的问题有效克服,而且,CT诊断检查的开展可利用三维图像的方式把病灶情况有效清楚地呈现出来,把肺部组织和器官形态情况显示出来,旨在能更清楚地显示异物的性状与大小,便于临床医师对患儿病情的判断。
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6例为对象,经对上述阐述的总结归纳可知,对照组异物检出率、异物征象检查率均低于研究组,说明,相比X线检查方法,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予以CT检查,能有效提高异物检出率,将患儿病症情况清楚、有效地呈现出来,便于后期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CT检查能将X线检查所存在的不足予以弥补,保证检查开展的快速和安全性;另外,通过收集扫描数据,并予以三维重建,能获取仿真图像,便于医师对异物位置的直接观察。
从上述分析中得到证实,放射影像技术原理的开展是通过物质和电磁波相比作用的同时,根据其能量转换实施检查,在病症发生早期阶段建议开展此检查方法。对小儿支气管、器官衣物予以X线检查,虽然检查工作的开展能起到操作便捷等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能对诊断效果产生影响。临床上对小儿支气管和气管异物予以放射影响技术检查,便于医师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及早制定,能对对小儿支气管异物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判断,便于医师对患儿进行更准确的诊治,从而能更好地促进治疗工作的开展。笔者经对小儿支气管和器官衣物予以CT诊断,可在短时间内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对窗宽与窗位进行调整,进而开展快速扫描,能有效减少对患儿危害,提高分辨率,便于医师对异物大小和其形状等基本情况进行更直观的观察。
在田呈祥[6]等研究中,选取6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为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将所选研究患儿分设组别,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前者实施常规X线检查,后者实施螺旋CT检查。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衣物检出率为82.35%,低于试验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得出,在临床诊断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中,螺旋CT检查的开展有助于异物检出率的提高,便于临床医师有效鉴别异物是否出现病变和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上述研究内容与本次研究报道相符。
综上,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予以放射影像技术检查,能保证诊断检查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提高异物检出率,减少漏诊情况发生,同时为后期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故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