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学习单翻转课堂 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2020-03-28段德云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段德云

摘要:学习单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材料依据。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学习单为抓手翻转课堂,课前依托学习单,在自读中激发学生言语潜能;课中运用学习单,在品读中培养学生文体语感;课后延伸学习单,在广读中巩固学生的言语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依托;翻转课堂;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1-0021-04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学习任务单导学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535)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积累”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相较于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翻转教学中,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新知,课中交流探讨自学中的困惑,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也得到了真正的落实。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小学生自学能力有限,学习单就成了他们自学的好帮手。学习单是依据课标和课时教学目标预设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它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材料依据。在翻转教学中,运用学习单,可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课前依托学习单,在自读中激发言语潜能

言语潜能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都具有言语潜能,但是这种潜能在个体间是有差异的,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自身的言语潜能他们又是很难认识到的。因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言语潜能,并有意识地使其得到发展,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共性、轻个性,教师很难因材施教。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把学习新知识放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为了保证自学效果,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拟定了学习单,这为激发学生言语潜能创造了条件。

以部编教材四上《西门豹治邺》课前学习单为例: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课前预习无人指导,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即便在预习中掌握了部分知识,老师在课堂上依然还是要按照既定的教学程序去教学,往往预习和教学没什么关联。翻转教学的课前学习目的性很强,学生在课前学习单的指引下,不仅要认真学习,还要学懂学会,有自己的发现,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自己掌控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懂的还可以反复学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有利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言语潜能。

(一)自学字词,在词汇的积累中激发学生的言语潜能

学习单对学生自学字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能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在自学字词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抄抄写写,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明白它们在句子表达中的效果。这样,通过一课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积累了一定量的词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对生字音、形、义的识记,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词语在文句中的运用的揣摩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

(二)自读课文,在对课文的朗读中激发学生的言语潜能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以讲代读,不仅占用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也妨碍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翻转教学让学生获得了充裕的、自由的朗读时间,他们按照学习单的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有时候,还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范读音视频资料,反复地揣摩,注重朗读过程中语轻、语重、语速以及语言节奏,直到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这样,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就达到了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效果。

(三)自悟课文,在对课文的理解中激发学生的言语潜能

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不全是表现在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解答,而是表现在学生要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如《西门豹治邺》学习单的第四栏中,教师先让学生带着一些简单的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读完全文后的疑惑之处,及时的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在交流探讨中将问题不断地引向深入。这样循序渐进,不但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也渐渐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课中运用学习单,在品读中培养文体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文体丰富,如诗歌、散文、记敘文、说明文等等,它们各有各的语言表现特色。如果说语感是人对语言(含言语)感性直觉的反应,那么,文体语感就是学生对不同的文体语言(含言语)感性直觉的反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体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在品读感悟中积累和内化语言。

(一)利用学习单,在阅读中品词析句

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品词析句”的过程就是“三维目标”实现的过程,是“文本细读”得以实现的手段与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品词析句的目标,教师要钻研教材,根据单元导读来确定各学段品词析句的目标,参考课后习题寻找品词析句之处,在备课中预设出品词析句环节。例如在教学部编教材五上《搭石》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学习单:

传统教学中,品词析句是教学的难点,大多时候是靠教师的分析讲解来完成。在翻转课堂里,教师借助学习单,把品词析句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句子,不仅找出了“平整方正、二尺左右”两个词语最让人感动,还深刻地体会到词语背后所传达出的乡亲们淳朴善良、处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在这里,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而是通过自己对课文语句的品析感悟到的。这样,就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借助学习单,在对话中学会表达

语言是信息获取和自我表达的工具。那怎样让学生学会表达呢?首先要调动学生说话的动机和愿望,在表达中不断地获得语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语言的意识。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中主要是通过生本对话、师生对话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对话中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为促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如部编教材四下《乡下人家》,课文通过对乡下人家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单:

学习单起到了为学生引路的作用。课堂里,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独特、迷人”,调动起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细细品味、自主感悟、自学内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到乡下人家不同季节的不同风情。

(三)运筹学习单,在练笔中运用语言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學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把握好小练笔的时机、内容和难易程度,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给学生创造言语实践的契机,以此实现言语水平的提升。

部编语文教材文质兼美,适宜教学,这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恰当而又灵活的寻找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借助句段仿写、文本补白、文本续编等形式的小练笔,给学生运用语言提供机会。部编教材四上《走月亮》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散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课文语言优美,如诗如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反复朗读课文,很容易就深入到了文本描写的意境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课文要求学生背诵第四自然段,在学生完成背诵任务后,为了丰富学生语言,激发学生想象,教者设计了如下学习单:

学习单的引入使教学环环相扣,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推向了深入。翻转课堂让学生潜心涵泳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语言的内涵美,在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中,张扬了学生个性。而且教师精心构建言语实践情境,学生从揣摩语言形式到运用语言形式,均未脱离课文所营造的意境,这就将学生的言语实践从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同步的推进。

三、课后延伸学习单,在广读中巩固言语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六年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从而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编教材也明确要求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这启示教师要努力扩大学生阅读面,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巩固言语实践,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部编教材编写理念的实现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初步学习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基本知识点,课堂内教师反馈矫正,这就为学生在课内高效率、大容量阅读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一)文本巩固,拓展延伸

以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为例,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读文,发现了文中反复出现和变化的一个事物(水罐),并弄清楚了罐子变化顺序后,教师设计了如下学习单:

学完课文后,教师引入课外读物《幸福鸟》,并附上一份学习单:

第二份学习单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自读课外读物,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学生的言语实践也得到了巩固与延伸。

(二)群文阅读,拓宽视野

群文阅读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渗透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的习惯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群文阅读紧扣课堂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点,通过群文阅读,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而且可以借助群文语言范例,迁移落实言语实践。例如在教学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文后,教师在课内以“故事中的小英雄”为议题,引入《虎口藏宝》《被绑架少年的故事》两篇文章,随之出示学习单:

课外阅读材料进入课内,无疑增加了学生阅读量。学生完成学习单后,师生共同交流。在布置课后作业环节,教师又出示一份学习单:

这份学习单是课外作业,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这样,教师通过创设语言实践机会,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定然能够得到提升。

总之,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语言实践。依托学习单翻转课堂,不仅为学生在课内高效率学习语言创造了条件,更是把学生的语言实践向课前与课后延伸,促进了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炳荣.阅读教学中的“读”[J]援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援语文课程标准[S]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郑文庆.整本书阅读的现状、方法与策略[J]援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1).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