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陪同口译员的多重角色
2020-03-28董焕玲
董焕玲
摘 要: 本文以一次音乐院校钢琴大师课口译为例,对口译员所担当的角色进行分析。笔者描述口译任务,分析口译员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的不同角色,以及采取的不同口译策略。基于此,得出以下结论:口译员不但需要强化对两种语言的掌控能力,而且需要强化跨文化意识和根据不同情况调整相应角色的意识。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口译员 多重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国各高校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音乐院校亦是如此。中外音乐交流日益频繁,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音乐大师和学子们的跨文化交际。普遍认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沉默的语言》标志着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开始。跨文化交际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努力相互沟通的学科(Hofstede, 1991:134)。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情况。它试图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是如何行动、交流和感知周围世界的(胡文仲,1999:27)。为了使说不同语言、在不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两群人之间的交流过程更加顺畅,口译员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陪同口译属于“同一人分两种语言进行的口译,以同一种口译体裁的名义进行的口译”(Gentile et al, 1996:17)。与会议口译相比,陪同口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在陪同口译中,口译员几乎不可能预测说话者的下一个话语。此外,他或她还必须处理所涉及的两种文化的信息,并承担起克服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跨文化误解的责任。本文以一次音乐院校钢琴大师课口译为例,对陪同口译员所担当的角色进行分析。
1.口译任务的描述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校音乐专业跨文化交流的情况,笔者于2019年10月29日进行了一次钢琴大师课的旁听观摩。本次课的主讲大师来自美国,授课内容为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1750)创作的《帕蒂塔》(Partita)。Partita是意大利语,它本是变奏曲之意,十七世纪才有组曲之意。意大利风格的组曲是对各类舞曲的组合。Partita的键盘作品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间在德国发展,由巴赫推向高潮。后人因有“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名称,也称这部组曲为“德国组曲”。
学员由本校钢琴系从本系学生中进行挑选。美国主讲大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每人30分钟。陪同口译员为本校国际交流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观摩旁听人员不限人数。笔者作为旁听人员进入上课教室,进行了全程观摩,重点关注陪同口译员的言行。之后,笔者对这位陪同口译员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她在接受此项任务后所完成的各项工作,以便对她所承担的角色进行分析。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为了顺利完成这项任务,这位陪同口译员查阅了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及陪同口译的书籍和文章。她还尝试了各种方法搜索并记下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巴赫及《帕蒂塔》(Partita)的信息。此外,她还联系了一位资深专业口译员,就口译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征求意见。那位资深专业口译员提出了以下建议:在陪同口译过程中,她应扮演多重角色,而不是单纯的机械翻译;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应提前建立相应的词汇表等。有理由相信,记住下列词语会有助于陪同口译员顺利完成任务。
Ferruccio Busoni(费鲁乔·布索尼,1866—1924,意大利钢琴家、作曲家。),score(乐谱),chord(和弦),crescendo(渐强),decrescendo(渐弱),harpsichord(羽管键琴/拨弦古钢琴),allegro(轻快地)等。
2.陪同口译员所承担的角色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译员角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语者在历史上的不同语境中所承担的译员角色与信息传递者、向导、谈判者等中介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十世纪在口译职业化的过程中,口译员的作用才更具体化,成为职业道德和实践准则的组成部分(P?觟chhacker,2009:147)。根据仲伟合和周静(2006:42-46)的观点,译者或口译员的主体性是在翻译或口译过程中主动充当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桥梁,同时也反映了译者或口译员处理不同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
Bradford J. Hall(2002:23)认为,文化身份可以分为三类,即个体身份、关联身份和社团身份。作为一名陪同口译员,其个体身份是固定的,即在交际过程中,陪同口译员的个体身份是不能改变的。然而,在关联身份和社团身份方面,陪同口译员的角色往往会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基于交际的情境总是在不断变化,陪同口译员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陪同口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多种作用,在交际过程中至关重要。
2.1关联身份
关联身份是在交际过程中建立某种联系关系而产生的身份。在口译情境中,口译员需要将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傳达给对方,从而产生了客户和服务提供者的关系。
2.1.1口译员是信息传递者
在钢琴大师课做口译这项任务中,口译员承担着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这也是译员的基本角色。口译员将双方发出信息的语言内容进行了转换,但是有些语言内容需要额外的处理才能让双方达成共识。传统的翻译策略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指导翻译的最实用的理论之一是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机械翻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受欢迎的,使用适当的策略可以帮助译员更好地完成他或她的工作,使交流过程更加顺利。根据目的论的要求,在口译过程中,针对遇到的困难,他/她可以采取省略、扩大、改写、解释等策略。因此,陪同口译员的语言能力、口译技能和记忆力对口译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
例1钢琴大师:Buch did not give us published form. This is not from Buch. Three hundred years later, we have to make a lot of guesses.
口译员:巴赫没有给我们留下这首曲子已出版的乐谱。我们手里的乐谱并不是真正的巴赫作品手稿。在距巴赫创作这首曲子近三百年的今天,我们要真正理解它,要做很多猜想。
例2Also, the instrument is different. Buch played harpsichord while we can choose to play harpsichord or modern piano.
口译员:而且,我们所使用的乐器也不同:巴赫用古钢琴弹奏这首曲子,而我们可以选择用古钢琴或现代钢琴弹奏这首曲子。
例3And on piano, you play with a lot of power. Actually the harpsichord doesnt use that kind of dynamic power. So just a littl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On the harpsichordits crescendo; on the piano, if you start loud, then its all the same.
口译员:还有,用现代钢琴弹奏时,你可能非常有力、非常有激情。实际上用古钢琴弹奏,并不用那么大的力量,所以和现代钢琴是不一样的。用古钢琴弹奏时,这些和弦是渐强的变化;而用现代钢琴弹奏时,如果你开始声音很大,那么后面就会一直保持。
在以上三个例子当中,口译员为了进行信息传递而进行了语言翻译。这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口译员只需要对钢琴大师所说的话进行翻译。为了保证信息传递更加准确,他/她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2.1.2口译员是跨文化交际的中介
从字面上看,跨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不畅的对立面。“交际不畅”这个词通常泛指在谈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尤其是指误解的产生过程(Coupland,Wiemaan and Giles,1991:29)。人们的常识是,不同的文化绝对不可避免地存在多样化和特殊性,当两群讲不同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想让对方理解自己时,某种跨文化交际不畅就会发生。一个跨文化交际的中介人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清除可能发生的误解。
例4钢琴大师:And now you can enjoy yourself. Sometimes on the piano, you get so intense,we forget it must be enjoyable. Its not so serious. So I am going to say: “relax and play”.
口译员: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你容易变得越来越紧张。但这首曲子是让人很放松的。因此我要说:“放松并进行演奏。”
学生:我不是弹奏钢琴曲紧张,而是上钢琴大师课就会紧张。
口译员:He thanks you for your instruction. He just has stage fright. He will adjust himself to the class.
例5钢琴大师:I play with right hand, and you play with left hand. So your left hand could be more interesting. Just as when you play the cello, all bows are different.
口译员:老师弹右手,你弹左手。你的左手弹得可以更加有趣一些。就像你拉大提琴时,所有的弓都是不一样的。
学生:我不会拉大提琴,没学过,对大提琴也不了解。
口译员:Sorry. He cant play the cello, and he knows little about the cello. He was brought up to learn only the piano. (In China, most people grow up learning only one instrument.)
钢琴大师:Oh, Im sorry. Sometimes its long; sometimes its short. It makes the music more lively.
口译员:弹钢琴也一样,有时候音长;有时候音短。这样会使音乐更加活泼。
在西方,某个钢琴家可能对其他乐器颇了解,甚至对音乐以外的其他领域也会广泛涉猎。比如巴赫,既是作曲家,也是键盘演奏家。在中国情况则有所不同。中国人往往是從小专门学习音乐的某一方面,如:声乐(民族/美声)、器乐(某一种乐器)或作曲。由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了某个特定的领域,就会造成对其他方面了解不多的结果。在例5中,学生不了解大提琴就容易理解了。
在以上例子当中,口译员充当了跨文化交际中介人的角色。他/她需要进行双向口译,以消除“交际不畅”,保证双方交流的顺利进行。在任何情况下,口译员都没有条件把双方所说的话全部记录下来,所以除了自己的记忆力外,他/她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这种现象在陪同口译中十分常见。正如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1995:162)在书中提到的那样:口译过程有三个主要环节,即理解、产出和记忆。这也适用于陪同口译实践。
2.2社团身份
社团身份是与人的职业、民族、宗教等相关的身份。在陪同口译过程中,当陪同口译员属于一个群体时,如志愿者群体或者活动主办方,就会产生社团身份。这是因为有时口译员需要作为工作人员或活动组织者之一,以便更好地促进活动的成功举行。
前面提到的口译员角色都是与语言相关的。但是当客户需要陪同口译员的非语言帮助时,比如帮助客户查找乐谱资料或引导客户到所授课的教室,就建立了一种客户助理关系。
2.2.1口译员是助理或秘书
口译员会不时地充当一个可靠的助手。传统上意义上认为,口译员虽然参与口译过程,但其角色与助理不同。然而,在陪同口译过程中,特别是在一对一的陪同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往往需要承担各种责任。有时译员的角色与助理的角色在某些方面存在重叠。这样,作为助理的口译员就意味着需要帮助客户处理琐碎的工作和日常事务。
例6钢琴大师:Is there a classroom with both harpsichord and modern piano? We ne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nstruments.
陪同口译员得知美国钢琴大师的这个要求,立即报告给了校方。然后第一时间把校方的回应反馈给了钢琴大师。
口译员:Sorry. We only have classrooms with modern piano.
例7钢琴大师:Could you provide me with the score of Partita?
口译员:No problem. But we only have Busonis score. Is that all right?
钢琴大师:Its OK. Thank you.
在上述情况下,陪同口译员需要担任跨文化交际双方的助理或秘书,为他们提供帮助。这在许多陪同口译实践中很常见,特别是一对一的陪同口译中。作为联系国外客户和国内机构的纽带,陪同口译员的角色往往兼有秘书或助理,因此认为口译员只是一个语言传声筒的保守观点已不再适用。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陪同口译员,还需要有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意识。
2.2.2口译员是组织协调者
在许多情况下,为活动服务的协办人通常是陪同口译员。作为组织者之一,意味着口译员有责任与其他同事和组织者合作,通过共同努力,确保某一活动的成功。组织者的作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交通安排、日程调整、宣传册分发等。在这种情况下,陪同口译员所扮演的角色是由他们所属的团体确定的。因此,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陪同口译在这里的角色与团体身份有关。
例8在本次钢琴大师课过程中,陪同口译员与其他教师合作,负责钢琴大师的安全与日常活动。作为陪同人员,口译员的工作范围包括从口译、翻译到餐厅预订、交通安排、教室安排等。在上课现场,由于几排座椅摆放得离讲台稍远,旁听观摩的学生反映钢琴大师讲课的声音较低,学生们听不清楚。于是陪同口译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将座椅前移,以满足旁听观摩学生的需求。
在以上事例中,陪同口译员的角色是作为组织者或工作人員,在客户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的。口译员需要与其他同事合作,确保一切顺利进行。作为口译员,这种责任似乎与口译工作无关;但作为组织者,这种琐碎的辅助工作对于完成任务是必不可少的,是陪同口译员职责的一部分。作为整个活动的一分子,陪同口译员并不是单独行动的,其面貌往往代表着全体工作人员的可靠性。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这种支持对于双方建立信任是必不可少的。
3.结语
陪同口译是一种以交际为基础的跨文化活动,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陪同口译员的多重角色,得出以下结论:
在陪同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常见的角色有:信息传递者、跨文化交际的中介、助理或秘书、组织协调者。事实上,这些角色往往是相互重叠,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一个口译员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陪同口译员在处理语言问题时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必要时,陪同口译员将扮演跨文化交际中介人的角色,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向双方介绍一定的文化知识;陪同口译员还要做跨文化交际双方的助理或秘书;由于其是为活动主办方工作,陪同口译员还是组织协调者。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陪同口译所扮演的所有角色都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成功交流做出了贡献。当口译员很好地完成工作时,就会消除双方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尴尬、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Coupland, N, Giles, H & Wiemann, J M. Mis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atic Talk [M]. Belmont Calif Wad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2]Geert 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M].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1991.
[3]Gentile, Adolfo, et al. Liaison Interpreting: A Handbook [M]. Victoria: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5]Hall, B J. Among Cultures: The Challenges of Communication[M]. New York: Thomson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2.
[6]P?觟chhacker, F.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