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3-28赵增英
赵增英
脑梗死是因为多种因素造成的脑血管病变,主要致病因素是脑细胞缺氧缺血性坏死或者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等。脑梗死患者预后差,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科学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本院在长期临床治疗中,发现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意义重大,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39 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20 例)与对比组(19 例)。实验组患者,男12 例、女8 例,平均年龄(69.3±5.6)岁。对比组患者,男13 例、女6 例,平均年龄(68.9±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②患者入院后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梗死。
1.2.2 排除标准 ①伴有肿瘤或者血液性疾病患者;②药物过敏患者;③对本次研究不依从患者;④入院前接受过其他脑梗死药物治疗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等治疗,其中对比组患者接受蚓激酶(长春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23)治疗,口服用药,于饭前30 min 服用,2 片/次,3 次/d。实验组患者接受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其中蚓激酶的用药方法与对比组相同,舒血宁注射液(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3734)的用法用量为:肌内注射,2~4 ml/次,1~2 次/d;静脉滴注用药,5 ml/d,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充分稀释后注射。两组均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NIHSS 评分[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②同时采集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指数、红细胞比容指数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 评分(4.52±0.31)分低于对比组的(6.73±0.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3.25±0.86)g/L、红细胞比容(35.41±3.85)%、红细胞聚集指数(4.08±0.42)均低于对比组的(4.63±0.72)g/L、(43.82±4.06)%、(5.74±0.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比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比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年龄>60 岁的老年人,该病症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微血栓,在造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之后,会引发缺氧、缺血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引发神经功能损伤,因此脑梗死者预后差,必须要对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改进。现代研究认为,由于人体缺乏运动、生活方式转变等,导致脑血栓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针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扩血管、抗凝、抗溶栓治疗等,在改善脑水肿的基础上保护脑组织,降低疾病对患者的伤害[2]。
蚓激酶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常见药物,作为一种蛋白水解酶,是一种从特殊蚯蚓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丝氨酸蛋白酶等,该物质具有激活水解纤维蛋白与纤溶酶原的作用,在进入人体之后,能够加快水解纤维蛋白成分,改善人体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水平,进而能够快速消除身体的血管栓塞状态,达到疏通脑部血管的目的[3]。除此之外,蚓激酶还能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继而发挥抑制纤维聚集的作用,逐渐稳定血小板细胞膜,改善血小板聚集,最终调整血液流变学,避免血栓形成。也有研究认为,蚓激酶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水平,修复脑血管弹性,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组织,这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本院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在采用蚓激酶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了舒血宁注射液,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方法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满意,具有显著优势。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 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均说明,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的整体治疗效果更满意。
现代研究认为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情况,而血管损伤、组织缺血缺氧以及血管危险因素等都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导致单核细胞迁入血管内皮,并分化为巨噬细胞,由于聚集大量的脂质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最终破坏脑血管内皮细胞[4,5]。舒血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从银杏中提取的黄酮类与萜烯内酯化合物,该物质有助于保护脂质,降低自由基对脑血管伤害,强化脑部血液循环效果以及细胞间的交换,最终发挥抗脂质过氧化、扩张血管的作用,最终改善了脑部微循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6,7]。同时,舒血宁注射液还具有溶解纤维蛋白质的效果,改善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逆转异常血流变形情况,最终减少脑组织细胞出现的再损伤情况[8]。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的治疗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在临床治疗期间有助于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不仅能够改善脑梗死所引发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也有助于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9,10]。同时,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加快脑梗死局部微循环恢复,使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更早修复,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11]。也有学者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对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牟梓樟等[12]选择86 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分别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与单一蚓激酶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治疗后,其治疗后的NISS 评分优于单一用药组。因此认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蚓激酶的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该成为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