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七获中国新闻奖:地方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从吉林朝鲜文报经验看国际传播的可能路径

2020-03-28张垒

中国记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闻奖获奖作品吉林

□ 本刊记者 张垒

2011年,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正式增设国际传播奖。2019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国际传播奖走过了九个年头。九年之中,身处东北、以民族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吉林朝鲜文报拿到七个中国新闻奖。这一成绩,无论是对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媒体,还是对于一般的地市级媒体来说,都显得非常引人注目。

吉林朝鲜文报的成功有一些独特优势,如它的主要传播对象——韩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韩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也非常频繁。这都为做好对外传播提供了丰厚土壤。但客观来看,吉林朝鲜文报能够九年七获中国新闻奖,不仅是因为天时地利,更在于在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掌握并运用了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观察、发掘这些规律,可以为更好地推动国际传播向前发展贡献力量。

2019年12月8日,由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民族出版社共同主办,本刊学术支持,吉林朝鲜文报社承办的民文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为暨《吉林朝鲜文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在长春召开。座谈会由吉林日报社总编辑王亮主持,中国记协副主席、吉林日报社社长张育新,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吉林省记协主席李新民,以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座谈。

一、全局意识、宏观视野

不少与会专家提到,阅读吉林朝鲜文报获奖作品,一个直观印象是,这些报道都是“大”报道。无论是从标题还是故事的内核上看,很难判断出这些报道究竟来自哪一级媒体,体现的是大视野、凸显的是大情怀、讲述的是大故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曾祥敏认为,这些获奖作品以家国情怀为立足点和切入点,服务于区域性的人群,体现出以人物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的突出特点。

获奖作品虽然立足于吉林、立足于图门江,但讲的都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构成了一幅新时代的图景。如《一归国劳务人员在图们江畔建起一座“百年部落”》,讲的是一位“结束10年海外劳务生活,5年前回到家乡”的归国人员,而他思考的问题、做的事情是“国外挣来的钱用在哪儿最合适最有价值?”。首先,主人公的身份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其次,主人公的思考也具有普遍意义,是对富裕之后的中国人的共同追问,第三,主人公所做之事——到处收集朝鲜族民俗文物,来建设一个“百年部落”——更是具有深层次的价值内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民族文化,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文章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大众性正是由此体现出来。

□ 2019 年12 月8 日,民文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为暨《吉林朝鲜文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在长春召开。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指出,从整体看,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都是具有全局意识和宏观视野,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和大局的作品。中国新闻奖关注的都是每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反映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新举措新进展的重大新闻。不管是以大见小,还是以小见大,不管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最终体现出来的必须是主题主线。围绕主线开展主题报道,是我们从事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内容。比如,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之年。那么,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就是这一年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同样要围绕这一主题主线。换句话说,反映这一主题主线的报道,而非围绕一省一地、某个企业的报道,更受中国新闻奖的青睐。

二、本土资源、地方特色

不可否认,重大活动、重大突发事件、重要典型人物,这些都是获奖最集中的领域。但在重大事件报道方面,与央媒相比,地方媒体显然不占优势。可以说,软性的文化才是地方媒体最有竞争力、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对民族地区媒体来说,文化往往还被赋予一定程度上的神秘色彩,也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地方——了解别人不同的生活模式是人的本能。这就使得相关报道非常容易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能够体现文化的,则是特殊的、具有高度识别性的“符号”。仔细阅读吉林朝鲜文报的获奖作品,会发现这些作品都有着非常强烈的符号色彩,比如“图门江”“长白山”“百年部落”,这些符号和由此而来的神秘感,辅之以读者的想象,就为文章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和铺垫。

有了文化色彩、凸显出符号标识,相当于给读者正式发出了阅读的邀请函。但读者受众来不来,来了之后体验如何,这就需要丰富的报道内涵来支撑。地方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于吾土吾民的深切观察,比如,在外人眼中,图门江只是一条河,但在当地人的生活里,它承载的却是百年悲欢。而写出这种感觉,需要的就是“俯下身、沉下心,查实情、说实话”,这是地方媒体,尤其是民族地区媒体的最强优势,也是最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地方。

运用好地方优势,除了贴近、深入之外,还要把握好报道的“反思性”,这种“反思性”就是要挖掘出地方性和全局性,地方族群文化和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比如,《悠悠图门江绵绵百年悲欢——下马来姜宝今奶奶一家的故事》一文中,描写在下马来生息百年的姜宝今老奶奶一家迁移、定居和奋斗故事,不仅是写朝鲜民族的百年史,更是通过社会变迁反映出国家发展和个人幸福的关联,反映出国家进步和民族兴旺的逻辑,从而达到既“进得去”又“出得来”的效果。

专家认为,做好国际传播,还需要把握好中国观与世界观——一方面从世界看中国,另一方面以中国的视角来观世界。在吉林朝鲜文报的获奖作品中,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和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两篇作品,恰好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照。两个都是系列报道,前一个是“韩国人眼里的中国——拨开云雾看虚实”,后一个是“韩国正值中国风时代”。所谓“以世界看中国”,就是不仅要熟悉我们自己究竟是什么样,还要了解别人眼中和世界眼中的我们,并由此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回应。这样,才能起到增信释疑的效果,才能发挥架起沟通桥梁的作用。而所谓“以中国来观世界”,就是在看待国际事务中,把握好自己的原则立场,把握好自己的“主体性”,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传播(Communication)的本意是“交流”“交通”,国际(International),也是指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国际传播的解疑释惑,前提就在于对双方的深入了解。而这正是民族地区媒体,尤其是民族语言文字媒体能够大有作为的地方。吉林朝鲜文报的获奖作品《韩国人眼里的中国——拨开迷雾看虚实》,就是一种初步尝试。在这种语言文化的交叉处、重叠处做文章,还需要由浅到深不断探索。

在讨论中,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地方媒体要发掘好本土资源,体现出地方优势,核心还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四力”问题。文化、地方、语言三大优势能不能发挥出来、发挥到什么程度,关键看是不是做到了“三贴近”,是不是践行了“走转改”,是不是真正运用好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三、周边传播、文化外交

在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传播中,民族地区媒体是做好周边传播的骨干。周边国家和我国大多处于同一个文化圈,对民族地区媒体来说,往往还有着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上的相近性,做好对外传播具有先天优势。与会专家认为,从吉林朝鲜文报的经验来看,民族地区媒体做好以周边国家为核心的对外传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先网后报,渠道优先。早在十年前,吉林朝鲜文报在采编流程上就在国内新闻界率先采取先网后报的运作模式,所有新闻信息先在网上发布,然后从网上发布的信息中再进行选择,刊登在报纸上。这也成为今天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背后其实是一种渠道优先的思维。和对内传播不同,对外传播面对的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地方”,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区域”,不是地理空间,而是一种文化空间。报纸是地理空间的产物,而网络则是文化空间的现象。因此,先网后报在本质上实现的是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的战略转移。

二是开放合作,媒体外交。除了很早就介入融合发展,吉林朝鲜文报还走出国门,在地方媒体中率先创办海外版。我国媒体曾经有过一阵创办海外版的热潮,不仅中央媒体,新民晚报等地方媒体也曾经先后在世界各地设立记者站、创办海外版。囿于经济实力和现实需求,民族地区媒体创办海外版规模不可能太大,因此,其功能也有新变化。地方媒体海外版的主要功能在于三个平台:展示平台、合作平台和外交平台。展示平台自然是把中国的新闻和故事讲给对象国,合作平台则是海外版作为对象国认可的媒体,可以更好地和当地的社团、媒体开展合作,而外交平台则是基于这种合作,使媒体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共外交的职能。媒体也是由具体的人来创办和运作的,有了良好的日常合作和深入交往,就为重大宣传需要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三是情理交融,寻找共性。民族地区媒体处在重叠区域,有着双重身份。周边传播也应该像边民的交流一样,突出共同点、少讲大道理。以吉林朝鲜文报为例,它的国际传播讲的是文化、讲的是历史、讲的是故事。实践证明,七分故事、三分道理才能更好地让受众接受,诉诸情感的软性传播往往比诉诸理性的硬性宣传更有效果。想要“让人入道”“启人悟道”,就要善于触动受众最敏感的心弦。获奖作品《平安归来吧,儿子》就是成功地找到了“朝鲜族中国人”这个中韩两国人民共同的关注点,让中韩两国人民有了共同的企盼。正是在这种对于共同的追求中,两国人民的感情得以进一步地加深。从理论上来说,有着共同目标的运动有助于把不同的群体整合在一起,而媒体通过不断地寻找和有意识地制造这种共同目标,就能够更好地加深不同群体之间对共性的认识,从而营造出一种集体感。

猜你喜欢

新闻奖获奖作品吉林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吉林卷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获奖作品选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吉林出版集团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