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问卷调查分析及教改措施
2020-03-27宋丹丹杨亮陈娟
宋丹丹 杨亮 陈娟
摘 要:食品安全检测实验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学习该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笔者采用“问卷星”APP以无记名的问卷调查方式,对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对此实验的项目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采取等级评价法进行调查统计。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此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仍有不满之处,本文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总结,拟应用到以后的课程设置当中,以构建满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培养需求的教学体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Abstract:The experiment of food safety detection is an applied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 cours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t is helpful to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and industrialized talents. The author uses th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food science students with the experiment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grade evaluation, including project setting, teaching method, examination method and teaching effect.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cours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ssatisfaction. This paper sumed up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by the students, and intended to apply them to the later course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teaching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applied technology-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Food safety testing experiment;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类号:TS207;G642
食品安全检测是本科院校食品类学科的基础课之一,食品安全检测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1],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是增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茅台学院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更注重培养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3]。因此,该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以用为本”[4],更好地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步伐。茅台学院成立较晚,自成立之初就开设了食品科学专业,各门课程的设置与配备都在过渡转变中,《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也在其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均在探索之中,相应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也在建设、完善当中[5]。为了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本院开设的《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不能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生物工程类学科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要体现本院特色。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构建满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需求的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对象与方法
1.2 调查对象
课题组对开设《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的2017和2018级食品系食品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6]。其中2017级98人(3个班)、2018级96人(3个班)。
1.3 调查方法
使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无记名调查。参与此次调查的同学全部完成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4份,收回194份,有效率为100%,符合统计要求。
1.4 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实验项目设置(10道单选题)、实验教学方法(5道单选题)、实验考核方法(5道单选题)、教学效果(3道单选题)和建议5个方面。前4个方面设计了几个相关的封闭式问题,学生有4个等级的满意度选择:A很满意、B满意、C不满意、D十分不满意。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项目设置
在《食品安全检测实验》教学课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联系食品行业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了实验项目,将其优化组合为两大类:基础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实验项目设置的满意度调查设置了10道题目,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的满意度(91.24%)高于“实验材料全部由教师准备”的满意度(83.15%);“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开设”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的满意度分别为97.94%和97.94%;“实验项目难易度”和“实验项目内容的丰富度”的满意度分别为95.37%和91.75%。调查结果充分表明,实验项目的设计中,满意度大于不满意度,总体上得到学生的认可。另外“实验内容和时间安排的合理度”和“实验项目与未来从事工作的相关度”两项的满意度仅为89.17%和90.2%,而“实验条件满意度”的满意度仅为83.66%,可以反映出教学中仍存在问题。这些调查结果表明,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2.2 实验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预习,个别班级采用师生角色互转的方式进行授课,在实验结束后,鼓励学生主动上台讲解实验经验心得,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设置了5道题目,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前预习及课后总结”和“师生角色互转”的满意度都远远高于不满意度,说明学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反馈互动式教学方法比较倾心,同时,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及创新能力,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一项的满意度高达95.88%,表明多媒体教学中丰富的操作图片以及操作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实验,更容易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教师巡回指导”的满意度分别为93.81%和97.94%,这表明,实验课采用小班授课,配备2名教师进行指导,基本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改革中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为学生将来读研、读博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实验考核方式
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不断改进实验考核标准。对实验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设置了5道题目,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往“实验报告70%+出勤30%”的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为84.33%,而对“添加实验纪律”和“添加实验态度(穿实验服、禁披头散发等)”的考核方式有较高的满意度,分别为95.88%和99.48%。这表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受现代学生的欢迎,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敷衍的实验态度,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掌握。同时,本课程教师也在努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真正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2.4 教学效果
学生掌握并能举一反三的利用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开设《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的最主要目的,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调查设置了3道题目,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各项满意度都比较高,分别为98.97%、99.49%和85.87%,相比之下“独立设计实验解决相关问题”这一项满意度较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益求精,注重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耐心指导,严格规范学生的实际操作,同时多思考、多学习,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3 改进措施
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提出了很多意见,有很多与教师产生了共鸣,有利于此门课程的优化改进。
3.1 实验项目设置方面
①实验中用到的很多试剂具有刺激性气味,甚至对人体有害,实验室应改进通风排气系统。②将实验项目设置更好的与将来从事的工作实践相结合。③个别实验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大肠杆菌含量检测实验,整个过程需连续几天进行,而教学安排仅4学时,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合理,需按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3.2 实验教学方法方面
①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比如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实验完毕后清理“战场”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既有利于学生的深造又是个人素质的体现。②某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可采用师生身份互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行准备实验,站上讲台授课,教师起辅助指导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③加强团队合作。每个班级都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成员间如果能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会使实验事半功倍。
3.3 实验考核方式方面
优化成绩考核制度。之前采用总成绩=实验报告70%+出勤30%的考核方式,学生对此表示不满,很多同学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课后抄袭实验结果。因此建议加入學生互评和教师实验现场打分等项目,避免个别学生只观察不动手,弄虚作假的现象。
3.4 教学效果方面
①实验期末考核采取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的方式。此实验应是平时实验的总结提升,既能考核学生平时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对指导教师的建议。实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加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4 结语
此次调查问卷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茅台学院《食品安全检测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措施,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但可以作为今后教改的重要依据,也体现了学生在教改过程中的重要性,表明教改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优化。
参考文献:
[1]秦 菲,刘彦霞,栾 娜,等.食品理化检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327-329.
[2]任艳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156.
[3]赵玉凤,程 波,喻发全,等.以就业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7(5):17-18.
[4]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5]段丽丽,句荣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6):94-99.
[6]师邱毅,纪其雄,许莉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