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资助育人问题研究

2020-03-27陈露程婷

卷宗 2020年3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发展对策

陈露 程婷

摘 要:资助育人是各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在资助工作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近年来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在该领域做出积极的研究与贡献,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著作与论文。本文笔者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综述,就将这一主题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总结当前研究进展中的焦点,并在分析中试图比较和提出不足之处,期待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现状模式;发展对策

1 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国内外在高校资助育人问题的研究中,笔者利用cnki进行可视化分析,国外文献中用主题词Subsidized education等检索出的文献约为400余篇,相关研究起源于1974年,上个世纪发文量较少且平稳,2000年起始至今有渐进的趋势,但也未发现有研究爆发性增长的年份,也侧面反映国外关于资助育人的相关研究在一段时间里均保持平稳发展的水平,没有突出引起重视。

国内文献中用“资助育人”并含“高校”的主题词检索中发现共865篇,其中与本文高度相关的文献经过筛选有200篇进入计量可视化分析,研究学科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关键词分布在资助育人、精准资助、育人功能、发展性资助、资助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论文发表时间起源于2008年,集中在2010年到2018年,其中2014年之后的发文量有较大程度的增长,此后每年发文量的增长率都在持续增长,说明高校资助中“育人”功能性的重视程度在近年都快速增长。

2 国外关于高校资助育人问题研究

西方国家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开始系统地开展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理论研究,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是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组织机构积极推动的工作。国外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贷款的理论研究上,旨在研究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资助体系并且研究出了系列成果,但却较少将资助与育人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有限,但其中也有涉及关于高校资助对贫困生素质发展的研究。Murphy(1994)和Sanford(1980)研究发现,国家对贫困生实施助学贷款政策,有助于贫困生进行学业深造,追求更全面的发展和更高层次的提高。Kane T.J 提出:高校目前存在奖、助学金与助学贷款等各类资助方式给予了贫困学生充足的学业以及生活经济来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优秀表现。

3 国内关于高校资助育人问题研究

与国外理论研究对比,国内关于高校资助育人问题研究起步较晚,首次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的研究集中出现在2014年之后。在研究初期,学者们侧重于介绍资助育人的功能与资助育人体系,而自资助育人理念在全国高校大范围内不断推广实践,国内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也开始从理论上或从实证分析中着力于提升资助育人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资助育人理念、功能及意义的研究。近两年实证研究中主要关注资助育人在各高校发展现状及模式、对策的研究,从案例中提取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的现状,结合理论和实践、政策进行探索解决之道。

3.1 关于资助育人的理念研究

邓炜(2002)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出发,将其功能分为政治性、保障性、激励性与公平性四个类别。褚萍等(2006)提出目前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资助政策与理念与政策集中在单纯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扶与支持,未能植入激励性的要素。王康平(2010)指出资助理念也应当多元化,当代更有效的选择是采取多元并存的资助理念。王芝眉(2012)提认为面对当前在高校资助育人中普遍存在的关于育人功能匮乏问题,可以构建高校4P—2U工作机制。蔡颖等(2016)认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贫困生其特征呈现出了新变化,当前应该在互联网思维下创新资助育人的实现机制与路径选择。

3.2 关于资助育人的功能及意义研究

关于资助育人功能的内容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育人功能主要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的德育方面。蒋庆华(2005)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有包括社会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三大功能。赵贵臣、刘和忠(2010)认为高校资助工作可以培育人才,强化贫困生的进取思想、改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促进贫困生的学业追求。曹瑛、李萍(2010)指出资助是一个感恩教育平台,有利于提升学生感恩社会、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部分学者对勤工助学专门活动的育人功能进行深入研究:黄莺(2010)提出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环节中具有“三个认知提升”、“四个培养”、“五个拓展”等三个方面的功能作用。王小云、王辉(2007)指出,勤工助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四有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关于资助育人意义方面的研究。向辉(2011)提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可以满足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实现高效培养人的目标。

关于如何实现资助育人功能的研究。施小明(2008)提出了从“解困、育人、成才”三个层次也即“经济资助、教育培养、全面提升”三个阶段构建资助体系。曹文泽(2008)认为高校资助工作要构建“扶贫、暖心、立志、明德”为特色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陈玥(2008)认为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在育人功能的发挥上还需要通过调动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的多方积极性,健全资助政策、完善运行机制。

3.3 关于资助育人的现状及模式研究

姜燕霞(2015)提出高校目前资助形式单一,重“扶困”轻“育人”,勤工助学的实施效果不佳,资助体系建设欠平衡,精神和素质能力建设不足。颜黎光(2016)认为当前助学贷款具有延迟性的特点,高校资助育人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卢晓(2016)提出国家助学工作旨在实现贫困学子大学梦,帮助其成长成才,但当前仍存在受助贫困生未能合理使用资金,缺乏以学习为导向的助学,完整记录学生受助信息的平台欠缺等导致高校资助精准化和育人功能缺失。

3.4 关于资助育人建设对策的研究

赵贵臣(2012)提出了高校资助中探索了将经济扶贫和精神扶志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王思华(2015)提出高校资助育人应该以中国梦为指导,通过在资助过程中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与生涯教育。昂颖(2015)提出信用建设贯穿高校资助工作的始终,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基石。朱善璐(2016)认为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工作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创新发展的理念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心,将资助工作的“输血”作用于“造血”作用相结合,精准资助,动态管理,不断深化资助工作的內涵,营造资助工作的文化氛围和育人能力建设。

4 评述

从上述综述可以看出,虽然高校资助育人这一实践和理论起源较早,但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资助这一政策的含义解释、必要性说明及完善其制度安排阐述。国内关于资助育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1世纪之后,国内的实证研究更是近几年才刚刚出现,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1)关于资助育人的理念研究;2)关于资助育人的功能及意义研究;3)关于资助育人的现状及模式研究;4)关于资助育人建设对策的研究。总体来说,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校资助育人关注越来越多,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以及运用的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但由于研究起步晚,研究的结果仍然不算深入与透彻。关于资助育人的体系及机制健全过程中政府、高校、社会具体要具备哪几项能力,如何探索育人功能在资助过程中的植入方法,如何经济资助与精神育人得到有效结合,这些论述较少也不够明确,而这些问题也期待能够成为日后高校资助体系和机制研究中的关注点。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发展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浅析研究生“三助一辅”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