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我”与“你”
2020-03-27孙荣梅
孙荣梅
【班会背景】
社会背景: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让所有的学生身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真实体验中。对于班主任而言,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等正是开展人生大课的重要教育素材。
学生现状:中职三年是学生树立三观,建立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而不少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不清,关注面较窄,存在社会责任理解模糊,责任意识淡薄等现象,利用此次疫情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班会目标】
通过对疫情下出现的正反面社会现象的对比分析,认识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含义;通过梳理疫情之下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个人建立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初步建立责任担当意识和利他意識;能结合疫情和中职生日常生活,有意识地增加对自己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具体行为。
【重难点】
理解个人建立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初步建立责任担当意识,激发学生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行为;梳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活动方式】
团队共创,教师入戏,餐垫式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为六个小组,12张大白纸(其中6张分别贴于小组旁边的墙上),大头笔6只,彩笔6盒,6色便利贴。
教师准备:入戏用的三种角色道具:胡子,外套,围巾。
[课时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团队共创:心情晾晒场
教师提问,学生将答案写在指定颜色的便利贴上,邀请个别同学在大组中分享,将小组成员的答案贴于自己小组的分享栏。
1.疫情波及全国,长时间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两个形容词描述,使用红色便利贴)
2.疫情结束的最初24小时,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使用蓝色便利贴)
3.疫情之下,社会中的哪些变化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列举影响最大的两个变化,使用黄色便利贴)
4.通过这次疫情,关于社会、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你有怎样的感受或看法?(写出关键词,使用绿色便利贴)
教师总结引导:国难即家难。疫情之下,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这次疫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个人与社会生活联系如此紧密,没有好的社会,就不会有真正好的个人生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疫情下的自身经验、感受谈起,一方面借此机会让学生充分交流心情,表达感受,宣泄情绪;另一方面引发学生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教学建议:教师需营造包容自由的表达氛围,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正向或负面情绪、想法等避免直接进行主观评价和道德评判,倾听学生真实经验、感受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中,可以请同学们一起在大组自由发言,然后让小组成员将自己的答案关键词写在若干便利贴上,并贴在小组分享栏上,相同的不重复贴。所有小组完成后,邀请同学们流水式参观其他小组的分享栏。
二、疫情下的众生相
1.社会责任担当者与我
●疫情下的医生:一个人的援鄂行动——四川影像科医生黄维17小时驾车1200公里驰援武汉(视频);
●疫情下的工人:日照环卫工人“急转武汉”12000元捐款不留名(新闻图片);
●疫情下的华人:视频“中国华人的力量”;新闻照片在美留学生自发成立“百万口罩小组”支援武汉。
问:你怎么看待他们在疫情下的行为?对他人、社会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教师引导:他们是凡人,也是英雄。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选择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选择尽自己所能让他人和社会变得更好。这就是社会责任感。
2.社会责任践踏者与我
教师入戏:(每两组同学扮演一个场景中的民众)
戏剧场景一:“卖假口罩”
教师带上假胡须扮演制假、贩卖假口罩的商人,两组同学扮演不知情买假口罩的民众。最后,贩假商人被警察带走,戴着假口罩的民众才恍然大悟。
教师出戏,采访买下并戴着假口罩的“民众”的心情,说说对自己可能的影响是什么?
出示新闻图片,主题为某些人贩卖假口罩,发国难财。
戏剧场景二:“隐瞒行踪”
教师扮演刚从外地回来的感染村民a,另外两组同学扮演村里不知情的村民。a谎报行程,到处参加村民们的宴请,最后a被警方带走,与a有过接触的所有村民被强制隔离。
教师出戏,采访被警察突然通知要隔离的“村民”,说说此时的心情和自己可能的最糟糕的后果是什么?
出示新闻图片,内容为晋江一村民隐瞒行程,到处乱跑,致四千人被隔离。
戏剧场景三:“拒戴口罩”
教师带上围巾扮演进入超市的顾客b,最后两组学生扮演正在这个超市购物的其他顾客,以及试图阻拦顾客b的保安人员。顾客b以自己没有感染病毒和自己有不戴口罩的自由为理由,与保安人员产生口头冲突,并试图不顾保安人员阻拦强行进入超市。
教师出戏,采访目睹这一过程的顾客。
出示新闻图片,内容为女子进店拒戴口罩,不听劝阻还撒泼。
学生讨论:1)场景中出现的社会责任“逆行者”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如果社会上都充斥场景中出现的社会责任的“逆行者”,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变化?最终将对社会中的每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如果社会中的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无视他人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势必会危害他人利益;同时,个体责任感的丧失也会导致整个社会责任感的下滑甚至沦丧,个体利益将无法保障。因此,个人利益与整个社会的责任意识密切相关,是一个利益闭环。人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疫情下责任承担者和责任践踏者的行为及对他人的正反面影响,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利用“教师入戏”这一有力的教育戏剧策略再现社会现象,并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角色中,使其进一步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产生对社会责任必要性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建立责任感的动机。】
教学建议:教师需注重教师入戏这一戏剧策略的应用技巧,讓学生进入想象的真实社会情境中,对个体行为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是激发学生责任行为动机的关键。
三、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职学生,可以怎样承担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开展餐垫式小组讨论。餐垫式小组学习即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小组成员在自己的餐垫分区内写下个人的想法和意见,然后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小组共同的意见和讨论成果,并记录在餐垫中间的成果区,因其最终形成的表格形似餐垫而得名。最后,选代表将本组的讨论成果在大组间进行汇报。(见下表)
每组领取一张白纸,并选取一个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在白纸上画好餐垫分区,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展餐垫式小组讨论。
小组任务1:做好自己职责之内的“分内事”。
思考:1)疫情期间,作为学生的分内事有哪些?2)中职生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属于自己的份内事?教师可以从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和自我监督,以及专业学习、自身规划等方面引导。
小组任务2:建立规则意识,不伤害他人和社会利益。
思考与讨论:学校生活中,哪些事情看似平常,却已经损害了他人利益?教师可以从破坏他人劳动成果、考试作弊等现象加以引导。
小组任务3:学会关注他人和社会。
思考与讨论:1)自己平时关注较多的是什么?2)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可以从哪些事情开始做起?教师可以从关心社会时事和关注自身专业与社会行业资讯等方面引导。
小组任务4:有余力时,尽量关照他人与社会。
思考与讨论:1)在关注自我的同时是否有意识地关照他人或社会?2)中职生关照他人和社会的行动可以有哪些?
教师可以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参与社会事务等方面引导。
最后,将完成讨论的餐垫表格轮流进行大组展示,并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做点评。
教师小结:英雄亦凡人,当每一个人为自己、为社会承担一份责任之时,正是个人迈向成熟之时,亦是英雄成就之时,也是理想社会到来之时。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力所能及的行动指引,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联系有所认识,从而缩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距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履行社会责任有更具体的认识和更强的行动意愿。】
教学建议:餐垫式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尊重等讨论气氛;并注意鼓励成员独立思考,把握小组讨论、大组分享的时间分配和节奏。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身份、所学专业、周围社会环境进行反思和行动。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离自己并不遥远,是每个中职生都可以参与并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