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红的党旗下
2020-03-27吉米平阶
吉米平阶
前 言
西藏,广袤而瑰丽。在世人眼里,这片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多少遥远而神秘的诱惑,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知道,在这张神秘的面纱背后,又曾经有多少贫穷和苦难困扰着他们。
时间回到并不遥远的60年前,那时候,西藏刚刚平息了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上层反动分子策动的武装叛乱,广大翻身农奴也刚刚获得人身自由,从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中解脱出来;那时候,民主改革刚刚开始,这片土地上的真正主人们,远没有解决温饱;那时候,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人生的幸福,并不只在遥远的来世。
1959年,西藏广大翻身农奴砸碎千年枷锁,迎来世世代代的第一次辉煌,新华社记者林田和18军记者蓝志贵来到山南,给我们留下一本《西藏春潮》的日记体纪实文学和大量生动详实的图片。我们不知道这两位前辈当时在山南有无交集,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用手中的纸笔和镜头,为我们留下了那个光荣时代的历史记录。
60年艰难曲折,60年不懈奋斗,时间的脚步迈入了2019年。彻底解决几千年困扰着雪域高原的贫困问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作为“三区三州”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地区,西藏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民族、宗教、维稳问题交织,如何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中央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历史性地摆在了西藏各级组织和各族人民面前。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西藏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以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引领能力、战斗能力,在脱贫攻坚的实战中造就了一支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坚强队伍,推动脱贫攻堅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实效,贫困人口已从2013年底的80万减少到2018年的15万;贫困县区数量从74个减少到19个,摘帽总数居全国首位;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5.6%。
本文采撷了西藏日喀则市几个乡村基层组织和个人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小故事,以期对西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做一个可能挂一漏万的记录,作为对勇敢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对为改变贫困面貌不懈努力的基层党员和村干部,对为改变自身命运而主动作为的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致敬。
第一章 王朝的事业
王朝是一个人的名字。王朝是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镇阿亚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从东边的山头露出,远处的田野氤氲在一层薄薄的雾岚之中。刚刚收割完的青稞地,散牧的犏牛群里,隐约间杂着几只飞来越冬的黑颈鹤,而胆小一些的斑头雁,在更远一点的田野里成群觅食。王朝身披清晨的霞光,站在新建的村委会广场前,内心有点激动,昨天晚上,他和村里的党员志愿服务队、驻村工作队一起,忙乎到深夜才把今天的会场布置完,今天,县里的主要领导要来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他的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王朝今年初刚从县委办公室派下来,之前他在县委办公室任副主任,满打满算,来村里也才10个月的时间,就这10个月时间,他把村里的沟沟坎坎都跑了个遍,村里的基本情况也都了然于心了,不然,他还真没有胆量组织这样一场在村里不能说绝后肯定是空前的集体活动。
王朝也是嘎东镇党委副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今天是2019年9月31日,国庆前夕,阿亚村要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援建单位上海实验学校的师生们也要来参加演出,此刻,王朝正等着实验学校师生们的到来呢。
30多岁的王朝是江苏人,2012年到白朗县工作,之前在拉萨当兵5年,十多年的高原风霜,改变了这个江南男子的肤色,使他有了高原汉子的刚毅,到阿亚村担任第一书记,已经是他第二次驻村经历了,这个以前出了名的穷村乱村,虽然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事情还是出乎他的预料。
在村里推广大棚种植,按理说,白朗县的大棚蔬菜种植全西藏闻名,有“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美誉,搞蔬菜种植,没干过也听说过吧?村里组织种植合作社,号召大伙自愿入股,第一次开村民大会举手表决,除了村“两委”和几个党员,都不举手,冷场。怎么办?依靠党组织,依靠党员,这是王朝几年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村“两委”首先统一思想,带头入股,村支书多吉带头入股15万。
多吉书记的父亲就是老村支书,这些年一直身体不好,他家的负担也很重,他的带头让王朝深受感动,也让工作有了进展。村民们思想不统一,王朝也记不清开了十几次会议,党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光是带领大家到2012年就成为蔬菜“万元村”的彭仓村参观学习就去了8次,每一次都有多吉书记参加,驻村工作队和有车的村委开着私家车载着乡亲们去学习取经,最后,就连最困难的家庭都入股了1万元,多的5万元,完成了240万元的集资额,建起了400平米一个的种植大棚25座。
现在,整整齐齐的大棚都已经落成,虽然目前的收入还不多,但王朝心里盘算,25座大棚就是10000平米,每年的收入应该达到175万元,除去各种成本,纯收入会有120万。这可不是王朝的一厢情愿,而是经过合作社与第三方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后测算出来的。为了节约成本,25座大棚的日常管理只雇用了3个村民作为正式员工,进入种植收获繁忙季节,党员志愿服务队就是主力军。
阿亚村是后藏地区典型的农业村,坐落在和平机场到日喀则的高速公路(也是不久即将通车的拉萨到日喀则高速公路)白朗县出口左近。从日喀则出来,半小时车程,位于日喀则和白朗县之间,交通很便利,但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这里是一个交通死角,从村里到日喀则市区,走乡村小路要一个多小时,村民们的思想大都很保守,观望思想严重。
记得刚引进高原枸杞种植企业开始土地流转的时候,碰到的情况跟建立种植合作社一样,冷场!王朝就奇怪了,这些沙漠化的荒滩地,除了一些矮小的沙棘,连抗寒耐旱的野草也不长,平常一点用也没有,企业以每年每亩150元的流转费承包,5年后根据效益再递增流转费,很好的事情呀。后来经过了解,也不是大家不愿意,“万亩枸杞”项目现在已经是第二期了,先期其他乡镇的村子都已经得到了利益,但是有人说了:“听说旁边的某某村流转费不止每亩150元。”还有人说:“白朗县边上的地每亩给1000元呢。”还得做工作,还是村“两委”和党员带头,挨家挨户谈,包户包人谈,白天谈晚上谈,讲道理谈实惠,从06年谈到07年,再到08年最后签订合同。
现在,由村支部牵头的劳务合作社,每年跟周边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珠峰华绿有机肥公司、万亩枸杞公司等企业根据村民的意愿谈劳务输出,光“万亩枸杞”公司一家,因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采摘季节人手都不够用,村里的妇女老人等弱一点的劳动力,每天手快的能够收入300元,少一点也能收入200多元,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就挣到了现金,这是过去想不到的事情,那些在企业固定工作的,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以半年用工计算,每年在这上面也有两三万元的现金收入了。
从全镇出了名的“不同意”村子,到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党建带动脱贫试点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双联户”试点村等等,王朝切实感受到了阿亚村的变化,感受到了这些年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也感受到了村民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久前,村里实施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每家要根据居住面积建设饲养圈舍、牲畜活动场地,有些家庭居住面积大,自愿出资建设大一点的圈舍和活动场,这也是王朝过去不敢想的。
阳光初照,村委会前面的小广场开始热闹起来,先是家里面没上学的小孩们穿着光鲜的衣服在小广场外面疯跑,引出来家里的老人们慢腾腾地挪到阳光下的长椅上,笑眯眯地跟王朝和村干部打招呼。这些都是基本不用参加劳动70岁以上颐养天年的老人家了,在村里有十好几位。老人们都穿着节日盛装,互相打量着,品评赞美。王朝看看手机,离演出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县里和实验学校的车子还没有影子,他和多吉书记几个村委来到村委会里达参家开的甜茶馆,一人要了一碗藏面。一早起来,还没有顾得上填饱肚子呢。
达参的甜茶馆是村委会新房子盖起来之后开张的。新村委会装配式轻钢结构建筑,1200多平方米,是全市村委会统一建设的试点。大大的阳光棚,充分吸收了高原的阳光,配上绿叶植物,湿润温暖,只是夏天还有点热,明年得配上遮阳布了。市里面要求要把村委会建设成乡亲们愿意来,来了还不想走的场所,村委会就想到了搞一个甜茶馆,大家有一个喝茶聊天的场所,再逐步配上公共wifi、农村书屋、医务所、台球桌,慢慢把大家都吸引过来。
28岁的达参很多年前嫁出去,不久前离婚又回来了。嫁出去的时候田地都给了哥哥,一时间生活没有了依托。村委会经过村民大会认可,把开甜茶馆的机会给了她。达参很能干,茶馆经营得红红火火,在旁边开了一个小卖部,还兼着村卫生员,村里有个小伤小病,头疼脑热,她都能解决。采摘枸杞的季节,这里还一座难求呢。
现在,达参又成了家,丈夫是山南那边的人,在工地上跑车,开挖掘机,今年达参17岁的弟弟先天性心脏病在内地去世,母亲要求再见上一面,从内地把遗体运回来,前前后后花费了十几万,如果没有达参老公的收入,还真的吃不消。村里人说起达参都竖大拇指,说她夫妻俩不仅能干,还很孝顺顾家。如今达参家盖起了新房子,买了车,听说家里的皮沙发比县里宾馆大厅里的那套都豪华,电视机是62吋的。
王朝和多吉书记他们喝着甜茶,看着忙前忙后的达参,心里很欣慰。作为村卫生员,她不仅能治疗许多小病痛,还帮助村委做了许多工作;作为困难户,她靠着勤奋劳动,也过上了好日子。今年,村党支部已经把她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了。
像达参这样的困难群众,村里还有几户,比如达珍家。达珍家只有3口人,达珍83岁,妹妹80岁,儿子玉加也50多岁了。达珍家叫“阿亚户”,阿亚村的村名就是由他们家的户名而来,过去是地主,由于人口少年龄大,现在变成了困难户,平时还好,有政策的托底保障,日常生活不是问题,但一碰到突发情况,就显出问题了。今年,达珍80岁的妹妹因为乳腺癌去世,家里一下焦头烂额,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驻村工作队从头到尾帮忙解决了问题。
再比如普次家。普次是外面嫁过来的,丈夫前些年去世了,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生活比较困难,她就想着把大女儿留在家里帮她干活,村里知道的時候大女儿都12岁了。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做工作让女儿去上学,母亲的工作做通了女儿又不愿意,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丢人,后来连镇长、校长也来做工作,去学校后直接上三年级,没想到这个叫普琼的孩子悟性极好,一年以后成绩就到了全班第8名。现在,普次的小女儿在村里的学前教学点(幼儿园)上学,她在劳务合作社里务工,还把在马义村的父亲接到身边养老,她家里的庄稼收割,都是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完成的。
今年村干部和党员志愿服务队确实比较辛苦。阿亚村46户人家,4户不在村里,每一户平均有4.6亩土地,大家都收割完之后,还有3户没有收割,都是党员志愿服务队出工出力还要出机械,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付出,两三年时间,阿亚村的精神面貌有了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王朝和多吉书记也才有信心举办这么一场对全村而言盛大的演出。
10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县委书记来了,上海实验学校援藏校长带着20来名师生来了,全村老少几乎全部出动,各个身着鲜艳的藏装,挤满小广场。首先是升国旗唱国歌,王朝很吃惊,这些平常汉语不很流利的老乡,一个个唱起国歌字正腔圆,声遏行云。演出内容也很丰富,加上实验学校带来的2个,整整13个节目,有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舞蹈《洗衣歌》,幼儿园的小朋友带来了舞蹈《罗珍色珍》,而更多的是传统的堆谐呀、锅庄呀,在舞蹈《感党恩》里面,乡亲们加入了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奉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的“四讲四爱”主题教育的内容,几个盛装的青年男女捧着印有五代领袖的相框,边说边唱,很有些说唱艺术风格。演出结束后,村“两委”隆重表彰了这一年在全村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积极分子,特别是党员志愿服务队里的积极分子,县委书记亲自把获奖证书颁发到每一个人手上。为了村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一定要让他们得到荣誉,这才是今天活动的高潮。
明天国庆节,王朝他们要组织村民集体收看电视转播,之后,党员志愿服务队要到大棚里义务劳动种草莓,这个时候种下的草莓,差不多12月份就能够上市了。接下来的2个月,要组织计划各类培训,劳务输出合作社要跟合作的企业结清账目,洽谈明年的合作。还有更重要的,生态合作社要启动起来。
之前,王朝他们一直在为生态合作社的事情发愁,除了改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他们还真不知道要干什么?“万亩枸杞”固然不错,治理沙化,防治水土流失,但那是人家企業在负责。后来还是上海实验学校出了一个好主意。上海实验学校是上海对日喀则的一个援藏项目,由上海各区抽调援藏教师组建而成,阿亚村是他们的一个社会实践基地,学校会不定期带着师生来阿亚村调研,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村里排演节目、培训技能等等。
学校的老师们看见村里有一条山沟风景很好,从高处看去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沟里有水草,有灌木也有树林,老师们把它命名为“飞龙沟”,建议村里在这里建林卡农家乐,开发度假旅游。“这里离日喀则、白朗都不远,又有高速公路,城里的人周末过来,吃新鲜蔬菜,采摘新鲜水果,又看了风景,说不定几年以后成了日喀则的后花园呢。”他们这样描绘着未来的美好前景,也让王朝他们下定了决心:今年抓产业,明年抓生态!除了这些,他们还计划在村边上建一个屠宰场,已经做了调研,整个日喀则市只有一家屠宰场,利用地理位置和荒地的优势,引进一家内地企业,动员老百姓养殖入股,公司+合作社+党支部+群众,也是一条增收之路呀。
地处日喀则、白朗之间的阿亚村,依托这条致富路,下一步将村里的土地集约起来,改造成大棚和养殖场,旅游、采摘、务工……王朝心里的乡村事业,道路还长着呢。
第二章 牧场鸭倌儿
魏伟与王朝有特别相似的经历:2000年参军,2010年分配到岗巴县工作,先后担任过县扶贫办主任、县编办主任、县政府办主任。2019年5月,日喀则全市组织开展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工作,魏伟主动请缨,到基层组织力量比较薄弱的龙中乡国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国措村是一个牧业村,海拔高,条件比较艰苦,2018年,国措村由于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足、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被列为全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魏伟到村子之后,面对眼前的一堆乱麻,没有气馁,语言不通,他就连说带比划,从村党支部、生产生活、思想观念、移风易俗几个方面渐次入手,积极与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沟通,了解存在的问题,查找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将问题都晒出来,动员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援藏干部的积极帮助下,选派村长索朗赴北京参观学习,利用村“讲习所”和村干部夜校平台,带领村委和党员说初心、记初心、守初心,说问题、谈问题、找差距,让党员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把思想集中到改变现状上、把担子压在班子成员上,全面提升村干部、党员素质,形成“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的工作氛围,切实提高了党员们为民服务的意识。
看见村委们还没有养成上班的习惯,他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落实村“两委”班子坐班制度,到国措村几个月,就组织召开10余次支委会,5次党员大会,3次组织生活会和20余次集体学习活动,在合作社壮大过程中,全村干部和党员纷纷带头踊跃加入合作社,彻底扭转了村党支部凡事等一等、看一看的局面。
国措村亚培养羊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仅有5户社员,养殖规模只有400多只羊,是全县最小的合作社。魏伟采取“点对点”的方式,以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契机,一户户走,一个个做工作,引导大家拓宽思路、转变观念,成功将国措村亚培养羊专业合作打造成为了有3000多只养殖规模的全县第3大合作社、龙中乡第一个短期圈养育肥基地,与河南双汇等知名企业沟通联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销售出了岗巴羊近1900只,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其中有本村合作社的羊821只,实现产值42万元,全年有望销售羊2000只以上,总值达100万元以上,户均实现增收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
牧业合作经营之后,劳动力富余了,针对国措村的牧民们外出务工少、观念陈旧、不愿离开乡土的情况,魏伟先后20多次逐户走访全村,谈心交心,了解大家的意愿,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帮助有意愿的乡亲实现就业,先后以劳务输出合作社名义,联系护送5名群众赴龙中乡工地打工,每天的收入有300元。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村里的卫生条件差强人意,魏伟每月从他的村支部书记补贴中拿出500元作为奖励资金,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评比方式,给家庭卫生环境好、个人卫生干净人员进行现场表彰,提升了大家的卫生意识,村容村貌、家庭环境和个人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国措村草场少,羊产业发展规模有限,魏伟动员大家积极种植饲草,进行牛羊集中圈养。但草场只有那么大,在有限的资源面前,怎么另找一条路呢?一个偶然的机会,魏伟了解到养鸭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养殖的技术含量也不高,萌生了在村子里养鸭的想法。
养鸭子,在高原上可是个新鲜事,高海拔,寒冷,干旱,这些看上去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魏伟上网翻资料,向县里的餐馆老板求教,心里有了底,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县领导的支持,协调县林业局解决围栏。场地围起来了,村里却没有人肯出来承担这个任务。千百年都跟牛羊打交道,从来没有谁伺候过那毛绒绒的玩意儿。魏伟自己拿出1万多元,建起养鸭基地,先养殖了鸭苗200只。这些活泼的小东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段时间以后,有人动心了,魏伟吸收他们以合作的方式运营,养鸭基地鸭子成活率在98%以上,不久就销售鸭子160多只,实现了纯收入8000元。牧场里养出鸭子来,这样的新鲜事情,也只有在合作组织充分发展的今天才能够实现吧。
国措村的老百姓还有一个心事,就是收回村里温泉的经营权。国措村的温泉是岗巴县的三大温泉之一,水质清澈,据说对肾炎、胃病、关节炎、骨伤很有疗效,尤其是对治疗皮肤病有特效,过去承包给了个体经营,村民们没有收益,都强烈要求村里把温泉收回来。魏伟了解情况后,积极向县里汇报、与相关单位沟通,争取资金,采取产权回购的方式,将温泉资源的产权收归了村集体,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在产业分红的兑现大会上,老村长索朗自豪地说:“以往我们村的羊子吃得多、卖得少,生产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感谢共产党为我们派来了一名好书记!”现在,大家真正看到和尝到了合作社的甜头,实现了3个合作社全村全入社。
第三章 养鲑鱼记
这个鲑鱼,不是人们常说的北欧三文鱼,而是亚东鲑鱼。之所以叫亚东鲑鱼,因为目前我国仅在亚东县有分布。亚东鲑鱼属鲑形目鲑科鱼类,身上有彩色斑点,当地人也叫它“花点鱼”。
亚东鲑鱼过去在人们的印象里,一个字,贵!贵到什么程度?餐馆卖400元一斤。它只生活在亚东境内二十公里的范围内,非常稀少。亚东鲑鱼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它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必须是无污染的山间活水,水中不能多含沙土。
亚东县内海拔3000米左右的卓姆河水,发源于北部7000多米的绰莫拉利峰附近的雪山下,到了亚东县城下司马镇,山峰逐渐减矮,气温也变暖和了,上游的雪融水和林涧溪流汇合之后,河水湍急,虽寒凉但终年不结冰,河底石头清澈可见,回水地方多,树叶、草籽、羊粪等冲到河里面,随水漂流,给鲑鱼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生长于雪山融水的冰凉刺骨中,亚东鲑鱼生长很慢,三四年才长到一斤左右。因为食物新鲜,鲑鱼长得肥满肉细,含脂肪多,肉厚,味道鲜美。亚东鲑鱼最好的吃法是清炖,味鲜色白,香气悠长绵厚,如果再辅以亚东的蘑菇,保证神仙都流口水。
亚东鲑鱼不但肉质细嫩鲜美,营养更是丰富。蕴涵着含量极高的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俗称血管清道夫与脑黄金,可以疏导清理心脏血管,能够抑制坏脂蛋白在血管内壁上的附着沉积,迅速有效地清除血管壁上多余的脂肪,从而降低胆固醇,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疾病。
这样一个好东西,怎么样实现人工养殖,造福人类,帮助周边老百姓脱贫致富。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当地政府就开始亚东鲑鱼人工养殖的试验,2013年,亚东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申报的“亚东鲑鱼”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亚东鲑鱼的产业化正式步入了轨道。
巴桑,曾经是下亚东乡切玛村党支部书记,现在已经转岗为公务员,负责全乡的合作社,主要是鲑鱼养殖。58岁的巴桑,祖祖辈辈都在切玛村种地放牛,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养鱼的“渔民”,而且是养殖亚东鲑鱼的专家。
那还是2016年底,县里把村里的几个党员干部叫到春丕,带着他们参观春丕的鲑鱼繁育基地,教他们养鱼的一些基本知识,也告诉他们亚东鲑鱼的价值和发展前景,村里在党员积极分子中挑选了12个人在春丕学习,开始了他们通过鲑鱼养殖的致富之路。
2015年,就有工程队在村子的边上修建八九个100来米见方的水泥池子,刚开始村民們还以为在建设什么国防工程,后来才知道这是县里利用财政边境转移支付资金修建的亚东鲑鱼繁育和养殖基地。也就在那一年,县领导前往上海海洋大学,邀请了多名学校专家来亚东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选派7名党员技术骨干去上海学习3个月,这些骨干学习回来,又跟着老师们在春丕繁育基地学习技术,巴桑他们12个人,也就是这些老师们教出来的。
2015年,和春丕亚东鲑鱼繁育基地一同成立的,还有三个鲑鱼养殖企业。自此,鲑鱼繁育和养殖成为亚东县的一个特色产业。2016年,亚东县成为西藏脱贫摘帽的五个县区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边境县。亚东县的领导说:一条鱼带动了亚东南部三个乡镇脱贫。
不仅要脱贫,还要让大家持续增收奔小康。切玛村村“两委”响应上级的号召,成立鲑鱼养殖合作社。政府已经修建了养鱼池,动员大家积极入股,从村委到党员到群众,从不愿意入股到最高限额2500元,从过去的农牧民变成“渔民”,既要勤奋懂技术,更要改变观念。群众观望,党员干部带头,入股投劳,边学边干。2016年刚刚开始试着养殖鲑鱼的时候,困难可真多啊。鲑鱼养殖是没有经验可以遵循的事情,虽然老师教了基本技术,但到了真正上手,那又是另一回事情。
亚东鲑鱼的人工繁育多年来无人敢挑战,为什么?专家说:亚东鲑鱼与常见冷水鱼有显著的不同点,第一,发情期短,一年仅有7至10天。第二,怀卵量少,1条2000克重的母鱼,平均仅有3800粒左右的卵子,而常见的草鱼等4大家鱼的怀卵量有100万粒左右。第三,亚东鲑鱼孵化期长,一般冷水鱼的孵化期不超过1个月,而亚东鲑鱼的孵化期却长达100-110天,是一般冷水鱼的3倍以上。亚东鲑鱼卵出膜以后,还要等上30天后才能游动。
“高海拔”“超低温”“受精卵奇少”“孵化期超长”“驯食成活率偏低”,这些专业性的技术难题,乡亲们自然不懂,但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些珍贵的鱼儿从小到大的艰难。挤鱼卵要在最寒冷的年底12月里的10天左右,那样容易分开,不然会凝成一团。为了保证数量,每天要挤出500-600条母鱼的卵子,加上有的鱼成熟度较差,每天要筛选的母鱼要800多条、公鱼300多条挤卵授精。手挤酸了,肩膀不能动了……
12月到3月鱼卵孵化出膜,要保证温度,水要循环。鱼苗进入养育池,白天晚上时刻要有人在鱼塘边巡视,随时清理水里的落叶、淤积,入水口堵了,鱼苗很快会缺氧,出水口堵了,鱼苗就会流进河道,淤积多了会影响水质,要随时吸走,还不能搅浑水体。每年7月,是鱼苗大批死亡的季节,可能有一半的鱼苗度不过来,有的说水温高了,搭上凉棚也没用;有的说喂食多了,有的说喂食的饲料不对,如此等等。不管怎么样,2017年底见了效益,村里的鱼苗每尾2元,收入98万,除了集体预留流转资金、风险基金,上交县财政5%,合作社每户分红3500元。
巴桑现在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全乡的合作组织上,切玛村的鲑鱼繁殖合作社都由格桑达瓦全面负责。格桑达瓦也是2016年第一批学习养殖技术的学员,是村支部新发展的预备党员,高中文化,人机灵,肯出力,两口子都在繁殖场,每年工资奖金加分红,收入能到10来万。在格桑达瓦的带领下,养殖场去年(2018年)卖了鱼苗75万尾,剩下了40万尾,今年计划卖100万尾,还要向河里放一部分,保持生态。
亲鱼培育、催熟促产、人工授精、控温孵化……这些关键技术难题陆续解决,短短4年时间内,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科技服务团队在亚东建成了1个繁育基地、3个鱼种培育基地、1个成鱼养殖产业园。目前,亚东又先后投资建设了3个商品鱼场,这些工作都为亚东鲑鱼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今年9月,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公布,上海海洋大学以组团攻坚助推西藏亚东县脱贫成功入选并排名第一,这也是上海唯一入选的项目。“我们把当地百姓请到身边,和我们一起工作。”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说:“首先是打消了他们对鱼类的神秘感;其次,‘以工代训模式让他们拿到了补贴,获得了实在的利益。”
由村支部牵头把合作社建起来,贫困户优先就业,销路由政府解决,等第一批鱼苗长成,卖出的收入归合作社,没有后顾之忧,受益的都是老百姓。繁育合作社完成取卵、授精、孵化和驯养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后,再把进入稳定生长期的鱼苗分发给其他合作社,由于鲑鱼生长期为2到3年,在合作社成立的最初2年内,饲料等物资由当地政府免费提供。正是这样一种扶持模式,使亚东的鲑鱼养殖正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1斤亚东鲑鱼的市场售价是200元以上,如果能够让亚东鲑鱼实现产业化,合作社的养殖户1年增加几万元收入完全没问题。
随着繁育、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鲑鱼生产全产业链,包括贮藏、运输、加工到销售等等,让一项项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变成当地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正是组织化强力推动的结果,是防止返贫最有效的办法。下一步,亚东鲑鱼应该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在产业增收的基础上实现销售增效,实现长期稳定致富。
下亚东乡2个行政村切玛村和仁青岗,是国家的南大门,是最抵边的村子,除了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还承担着护边固边的任务,今年洞朗对峙期间,乡亲们自动帮助修路,积极向子弟兵免费提供蔬菜、牛羊肉、粮食,修筑工事要占用土地,二话不说,包括没有收庄稼的土地。今年1月份为清除暴雪灾害中的险情不幸牺牲的村干部普琼,在洞朗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带领大家帮助部队装卸运输物资、维修养护公路,义务为部队准备军需建材。“看到军车不要拍照,电话里面不要乱说,知道什么消息不要乱传。”这是普琼在村民中开展的“三不要”保密宣传。在整个洞朗对峙期间,2个村的老百姓平静、从容,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情,这与乡村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干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带来的精气神密不可分。
除了独有的亚东鲑鱼养殖,2个村子的其他产业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党员干部带头加入合作社,困难户和边缘户都是免费加入合作社。仁青岗是比较大的村子,有四个村民小组(自然村),162户537人,光边境线就有100多公里长。全村40名党员,老支书朗杰63岁了,当了20多年的支书,还坚守在岗位上,他的2个女儿,一个在日喀则白朗工作,一个在拉萨曲水工作,大孙子都上高中了,本来早可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2008年已经离岗,2011年西藏9.18地震,村里的房屋受损严重,灾后重建任务重,老书记又受命返岗工作。
朗杰和巴桑,在這一对老党员的带领下,2个村的基层工作开展得很好,就是在过去生活困难国家也没有封山育林的情况下,也鲜有乱砍滥伐的现象。2个村的林下资源都很丰富,有名的亚东木耳、松茸等等,有父子俩1个月的林下收入就达到了4万多元,全村最少的也有每年七八千元的收入,在山上,每家都有相对固定的采摘地,五六月到七八月,下了雨之后就直奔那里,一个上午就可以来回,从来不会有什么纠纷。
2017年,仁青岗山上一个自然村的尼玛次仁得了严重的肾病,他的妻子本来身体就不好,精神有点问题,家里两个小孩都在上学,尼玛次仁一病倒,这个家庭就要散架了。村里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立即派出人去照顾,配合驻村工作队联系四川华西医院,带头捐款,国家医保的支撑、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关心、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尼玛次仁在成都治疗一个半月,病情有了好转,去年,大儿子也应征入伍,家庭度过了难关。
亚东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切玛村和仁青岗村更在前端,海拔越往前越低,最低的地方只有2000多米,气候温和湿润,林木葱郁,许多村民家里都种植苗木,村里有两家养花专业户,家里有150平方米的温室,专卖亚东的七色花,县里的居民,每年珠峰文化节上的需要,年收入能够有3万左右,除了种地、林下采摘、护林巡边,侍弄一下这些花花草草,既美化了别人的生活,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下亚东乡的老百姓,思想意识都是蛮超前的。
第四章 多庆湖畔的蔬菜大王
2019年10月25日,在日喀则市举办的珠峰扶贫产业大赛暨特色产品成果展中,亚东县亚东多庆农牧综合发展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获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这是日喀则市18个县许多合作社经过严格评选的结果。
日喀则种蔬菜,本不是新鲜事,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喀则年楚河边的白朗等县就在对口援藏山东省的支持下发展蔬菜种植,闻名西藏,但多庆村获蔬菜大王的称号,就有点不同凡响了。
多庆村地处多庆湖畔,位于去往亚东的必经之路,因为多庆湖的谐音是多情湖,这里成了近年来网上著名的打卡地,是到西藏旅游的年轻人尤其是情侣们的必到之处。的确,钻出康马山谷,路过著名的曲米辛古草地,一池高原圣水,丹青、翠绿、蔚蓝、灰白,四时不同、四季不同的斑斓色彩,映衬着湖边近8000米的卓木拉雪山,多情湖的美令人陶醉。不过,这里的海拔超过4000米,湖边四季的大风,也是鲜明的地理特征,并不是一个种植蔬菜的理想地方。
多庆村的周边,被整齐的围墙圈起来,有一座气派的大门。公路对面不足1公里,就是多情湖广袤的水面。每天,支部书记米次都要经过这里,去到紧挨着村子大院南边的蔬菜大棚里巡视一遍。47座蔬菜大棚,每一座都有不同的内容,光是辣椒就有3种。四面也用围墙围起来,这样可以抵御四季不断的大风,也可以把游荡的牛羊呀、野狗呀,甚至偶尔光顾的野生动物挡在外面。
在大棚里劳动的大都是每一户家里的老人妇女,虽然外面寒冷干燥,但进到大棚里面,湿润温暖,满目翠绿,连氧气都明显地增多,浇灌有水管,打理大棚的农事并不十分吃力。
多庆村半农半牧,养牦牛和岗巴羊,种青稞,多年来草场退化,土地贫瘠,自然资源很差,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首先要找到出路在哪里?仅仅靠村里过去的那些牛羊和青稞,肯定不行。
转机出现在2012年。那一年,县农牧局在多庆湖边上建起了五六个小温室,在援藏单位的指导下开始试种蔬菜,当年就有了收成。农牧局的同志把收获的青菜分送给周边的老百姓,平常很少吃到蔬菜的农牧民吃到了自己身边长起来的青菜,除了新奇,还觉得十分神秘,那可是农牧局的技术员下了大功夫的。
第五章 定日“金波”
金波,在藏语中是大哥的意思,这里特指一个人,身有残疾但自强不息的旦增欧珠。旦增欧珠现在是定日县里的名人,走在街上无论男女老少都少不得和他打个招呼,叫“金波”,换在10年前,这是他想也不敢想的。
旦增欧珠不敢想的还有一件事,就是他能够和北京的习近平总书记握手。从“旦增咕咕”(小个子旦增)到“定日金波”,从定日的大山里走到首都北京,旦增欧珠用残疾人的双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1983年,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霾,社会开始复苏,但那时候整个国家经济生活还很贫穷。在西藏西部边远的定日县措果乡一户贫困家庭里,旦增欧珠出生了,家里添丁进口,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旦增欧珠先天残疾,这对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无疑是雪上加霜。旦增欧珠出生后没几年,父亲不堪忍受贫困生活,离家出走,音信全无,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地维持生计。
没有条件上学,也没有能力去经营家里仅有的1.5亩耕地,看着阿妈辛苦操劳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旦增欧珠十分心疼,尽力帮母亲干农活和家务。8岁那年,幼小早慧的旦增欧珠决定跟着村子里的叔叔们去拉萨打工。看着刚刚够上学年龄的孩子要离家远行,阿妈说什么也不同意,还是村里的长辈给阿妈说,反正留在家里也帮不上忙,学校也去不了,不如跟著出去见见世面,学一门养活自己的本领。
上个世纪的拉萨,经济生活并不发达,打工更不容易,何况对一个年仅8岁又有残疾的孩子。到了拉萨,旦增欧珠四处碰壁,只能靠同乡人的救济过日子。一年后,旦增欧珠跟着同乡长辈们回到了家乡。虽然没挣到钱,但那段四处碰壁的经历让他磨练了意志,感受到了社会上对残疾人同情的温暖和歧视的冷漠,同时也开阔了他的眼界,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靠双手改变命运并努力帮助更多人脱贫解困的信念。
2000年,旦增欧珠18岁那年,定日县民政局安排他在仓木达温泉度假村工作,当服务员。第一个月工资150元,钱虽然很少,但旦增欧珠知道,这是通过劳动得到的报酬,他能够自食其力了,他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样靠自己生活。
在温泉度假村工作6年,因为有拉萨打工的经历,让他对这份工作特别珍惜,同时为自己没有文化感到苦恼,他知道未来的生活里文化多么重要,旦增欧珠一边做好自已的工作,一边也开始想方设法学习。为了学会识字,他把书本藏在自己的枕头下,每天晚上当别人睡着后,他就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为了学说汉语,他抓住一切机会和旅客多说话交流,为了学习藏文,他怀里揣着个小本子,一有时间就找识字的师傅们请教。慢慢地,旦增欧珠学会了阅读藏文和汉文,还学会了讲普通话,对旅馆的经营也有了一些认识。
在度假村工作期间,旦增欧珠实现了从养活自己到有了独立思考能力的飞跃,同时还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与也在度假村工作的罗布德吉结为夫妻。成家后,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旦增欧珠有了创业的想法。
旦增欧珠所在的岗嘎镇,地处通往珠穆朗玛峰、吉隆对外口岸必经之地。珠穆朗玛峰的品牌,每年招揽着全世界的游客趋之若鹜,为游客服务的人员也是南来北往,有了在度假村的打工经历,旦增欧珠认识了市场,懂得了经营,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因此,夫妇俩筹划着干出一番事业。
计划有了,但阻力不小,缺资金,相信和支持他们的亲戚朋友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怎么办?再困难也要上。2006年,旦增欧珠用省吃俭用的2000元钱开办了一家家庭旅馆。这家旅馆规模很小,只有150平方米,4个房间,服务员也只有他和妻子2个人。
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残疾人能够开好旅馆,开业伊始,旦增欧珠夫妻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节省开支,破裂的水桶补了又补;为了保证卫生,旦增欧珠和妻子跪着擦地板,膝盖不知磨破了多少次……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党和政府向这对夫妻伸出了援助之手。2007年,在定日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旦增欧珠夫妇渡过难关,开办了“星光社会公益旅馆”。还是夫妻2人经营,依靠优质服务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吸引顾客,生意越来越好,2008年,旅馆经营收入达到30万元,到了2017年,旅馆经营收入达到60万元。
还在夫妻俩刚刚开始经营家庭旅馆的头一年,旦增欧珠就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用盈利给阿妈盖了一间新房,也是从这时候起,旦增欧珠终于可以和贫困说再见了。
看着阿妈满意的笑容,旦增欧珠在欣慰之余,也想到了他的初心,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要共同富裕。当初如果没有民政局帮助安排他在度假村工作,就不会有他的家庭,也不会有当初的创业;如果没有党和政府关键时候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旅馆。
2008年是旦增欧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年。开旅馆的经历打开了他的眼界,因为诚信经营,他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同时也越来越有了一种紧迫感,一定要帮助政府让那些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自食其力,帮助他们找回人生自信。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旦增欧珠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在珠峰脚下开了一家民族手工艺品商店,组织镇里7名残疾人,培训缝纫技术,制作销售旅游纪念品。第一家商店40平米,地方有了,按照最初的想法生产的第一批产品也出来了,但就是卖不出去。那个时候,旦增欧珠把旅馆的事情交给妻子,自己和7个残疾人整天扎在商店里,提高技术,琢磨销路,嘎东镇党组织也派人来指导。慢慢地,特色出来了,销路有了提升,7个人的生活也安顿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旦增欧珠发愁、苦闷,甚至有了退缩的念头,但镇里的领导不断鼓励他,给他打气,使他消除了势单力薄的感觉,他也对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13年,党组织批准了他的入党申请。
民族手工艺上路了,2013年有15人,2014年,在定日县政府的支持下,旦增欧珠成立了“岗嘎镇残障人士民族手工合作社”,2015年成员就达到36名。在旦增欧珠的带领下,合作社研发了一组男女布偶“糌粑喔落(糌粑娃娃)”,“糌粑喔落”衣服搭配全藏区不同的风格,纯手工缝制,精致可爱,销路也不错。
旦增欧珠认为,能够到珠峰来旅游的,都是有钱人,只要你的产品有特色,品质好,不愁卖不出去,虽然这样想,但销售总是多多益善,现在,旦增欧珠每年都要往上海跑好几趟,跟上海淞江区合作,不光是销售“糌粑娃娃”,他还有更多的想法。
定日每家每户都有一种特殊的日用品,妇女围的围腰,藏语叫“邦典”,定日的邦典因为图案、色彩富有特点,在整个藏区都很有名气,藏区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定日的邦典。这些邦典新的换下旧的,日积月累,每家都积攒不少,过去,有的家庭就把淘汰下来的随意丢弃。旦增欧珠在这上面看到了商机,他根据新旧程度,或者十元或者三五十元收购回来,裁剪之后做成手包等产品,既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又达到了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
在合作社里,除了手工艺品编织、缝纫外,还有木家具加工、农机具维修、房屋建筑等,同时还开办了一所培训基地,专门帮助残疾人和贫困户学习技能。现在合作社已经由最初的7个人发展到56人,其中有36人是残疾人兄弟姐妹。像牧区的残疾人索朗、德吉央宗,他们原来靠乞讨为生,通过在合作社接受技术培训,出去自己创业,现在都买上了小汽车。聋人阿妈努增,在合作社的照料下,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不再无依无靠。还有贫困户曲宗的孩子,也在合作社的帮助下,顺利考上了大学。在56名员工里,除了家住附近的以外,都统一免费提供吃住、培训和生活补助。
珠峰附近和318国道旁边,为了游客方便国家投资修建了许多公厕,但因为没有专人管理,加上气候寒冷,卫生条件差,无法正常使用,过往游客很有意见。旦增欧珠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后,成立了环卫公司,安排残疾人、贫困人口专门负责20个公厕卫生清扫和设施维护工作,每月给1000至2500元不等的补助。刚开始的时候,没人愿意干,旦增欧珠就亲自带头,带着两个党员,用他在旅馆工作过的经验示范,冻了的地方就带上煤气灶烧水冲,有的地方带上手套用手去清洁,看见老总都这样,其他员工也都再没二话,现在,全县的公厕清洁都统一到县清洁公司管理,旦增欧珠带出来的员工成了那里的骨干,也完成了自食其力的蜕变。
身残志坚,旦增欧珠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在别人眼里,他是不屈服于命运的英雄。但他自己明白,他的成功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他说:“一个人的意志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日喀则的18个县,旦增欧珠跑了11个县做宣讲,以他的亲身经历教育引导大家常怀对党的感恩之心,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生活。鼓励每一个残障人士树立信心,他说:“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尽管身体残疾,但我们也要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去奋斗,去争取,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
不仅宣讲,旦增欧珠也身体力行践行他回报社会的承诺,近年来,他已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学期5000元,直到他们完成学业;逢年过节,他都要慰问贫困家庭,送去生活物资;2015年“4·25”地震后,他为受灾群众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物资,夫妻俩的家庭旅馆还免费为受灾人员、救灾人员提供食宿15天;他的合作社招录镇里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子女就业,为他们提供吃住、免费培训和生活补助……在旦增欧珠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这也让他收获了许多荣誉:青年致富带头标兵、最美志愿者、全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共产党员。
2019年5月16日,是旦增欧珠终身难忘的日子,作为全国自强模范,旦增歐珠和与会的代表们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去北京开会的一个星期,他每天三四点钟起床,精心准备在会议上的发言,他向大会的组织者表达了想跟习总书记握手的愿望,大会组织者并没有明确回答他,不过,在16日11点的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他还是荣幸地握住了总书记那双温暖的大手。
致富后的旦增欧珠依然开着普通的轿车,衣着朴素,但他的神情里充满了自信和一股豪情,创业的豪情。
目前,定日县移民搬迁集中居住的有近一千户,每个行政村也建立了合作组织,旦增欧珠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整合170多家合作社的资源,打造统一的商品品牌,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发挥自己经商办企业的经验,把县城里集中居住的劳动力也带动起来,为国家分忧,让群众自立,不离乡不离土就业脱贫。
家庭旅馆、民族手工艺商店、残障人士合作社,旦增欧珠在当地创造了许多第一,现在,他又在县里成立了第一家驾驶学校,他的愿望是县里的干部群众学习驾驶技术方便,同时也为贫困人口解决技能培训的问题,加强县里的产业发展能力。他还在合作社里每年培训木工、编织、缝纫,每一期都3个月。每天,他往返于县城和各乡镇之间,帮助大家解决创业中碰到的难题,县里的、其他县的创业者们要解决问题找不到方向,都少不了给金波打电话。每年,他还要往返上海、北京、山东等地为当地的产品找销路、为未来的发展找信息,他知道,商业的机会是跑出来的,坐在家里永远等不到天上掉的饼子,为了让家庭困难的孩子坚定学习的决心,他现身说法,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说明读书的重要,知识的力量……
旦增欧珠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有人问他不累吗?不累,他说,习总书记操心14亿人的事,他累不累?县委书记操心6万多人的事,他累不累?我就操心50多个人的事情,有什么累的?
2006年,旦增欧珠连2000元钱都拿不出手,现在他坐拥2000万的资产,旦增欧珠说:“这一切都不是他个人的。地是政府划拨的,资产是员工们共有的,我的想法很简单,一个人富了不算富,一个人强了不算强,现在党的扶贫政策这么好,党委、政府对残疾人这么关心,我也要帮助身边的贫困残疾人。”
今年(2019年)底,旦增欧珠合作社的新楼要竣工开业了。新的楼房就在曾经一间屋子的“岗嘎镇残障人士民族手工业合作社”旁边,前店后厂,前面4层的大楼,上面三层预备做宾馆,门店后面有一个院子,再后面是厂房、仓库、培训中心,旁边是一栋独立的四层宿舍兼办公楼。
说起这栋小楼还有一段故事。这栋小楼预算300万,刚开始旦增欧珠打算统一贷款修建,但在外面看见有敬老院这样的机构,他就动了心思。他的这些员工现在在合作社工作,以后没有劳动能力了也要到这样的地方去,不如我们自己建一个,熟人熟事好互相照顾。于是他就动员大家入股建宿舍楼,给大家算账,每个月的工资发下去大家不是吃了就是喝了,剩不下多少,不如攒起来入股,以后大家都在这里养老,大家听了有道理,纷纷响应,多的10万,少的1万,都成了合作社的股东。
旦增欧珠的新合作社与岗嘎镇政府办公地点隔一条318国道,可见政府对他的优厚和关照。在合作社的另一边,是规划中的火车站,在东边不远的地方,新的机场已经破土动工,随着定日旅游经济的发展,旦增欧珠的事业前途无量。
第六章 珠峰脚下的绿色梦想
珠穆朗玛峰,一张巨大而响亮的名片。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珠穆朗玛峰,和太平洋、撒哈拉沙漠这样的名词应该等量齐观吧。
珠峰给人的印象一定是冰天雪地,而珠峰也正是需要这样的冰天雪地,但是,有一个人,却在珠峰脚下做着绿色的梦。
定日县的扎西宗乡,珠峰脚下一个有30个行政村的乡,从上世纪60年代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等老英雄首次从珠穆朗玛北坡登顶之后,这里就成为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必经之路,在乡政府所在地西南方向的崇山峻岭背后,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矗立在那里,时而被倏忽变幻的高原云层遮蔽,时而隐约露出难得一见的身影,而冬季,那雄伟壮丽的巨大山峰经常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随着登山体育和旅游经济的发展,珠峰已经成为了扎西宗乡乡亲们发家致富的金饭碗,每年,如何分配帐篷、如何安排驮牛、如何保证环境卫生,阿旺久美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用费太多心,他心里现在的头等大事,是如何让村里的苗木种植更上一层楼。
阿旺久美是乡政府旁边托桑林村的支部书记,此时,他正跟村主任顿珠、副主任桑珠几个村委一起在苗圃里商量明年扩大种植面积的事情。
托桑林村的苗圃现在全称叫桑定曲德育苗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发源于珠峰的扎嘎河的漫滩地上,从最早滩地上一些野生的红柳、沙棘,到后来零星种植一些当地的苗木,到2000年,由珠峰管理局投资建起了苗木基地,2014年交给了村委会管理。苗圃里主要种植的树种目前都是一些当地品种,竹柳、藏杨、北京杨、沙棘等,用于全县各项植树造林工作。今年出圃了2500株北京杨,收入了35000元,虽然可以增加村里的一部分收入,但阿旺久美看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珠峰迎来了旅游和登山热,来自世界各地操着各自语言的外国登山者,来自祖国各地操着各种方言的内地游客,无不对珠峰顶礼膜拜,也无不对这里严酷荒凉的自然环境望而生畏。
珠峰脚下也有绿地。这绿地距离珠峰不过50公里。要让这一抹绿色变成绿洲,要让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登山游客们感受到珠峰脚下的良好生态,同时还珠峰一个原初自然的环境,这就是阿旺久美的梦想。
2018年,阿旺久美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培训,到北京等地参观学习,看见祖国内地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绿色覆盖,阿旺久美想到了村里的苗圃,既然能够种植树苗,当然能够绿化家园。回到村里,他就把过去的苗圃改成了专业合作社,除了按不同的年份出圃苗木,也进行绿化。
托桑林村老百姓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珠峰,每年4月初到10月底,村子里都要组织部分村民进山服务。为登山旅游服务的联合合作社,覆盖全乡20多个行政村,加上牦牛驮运合作社、环保马拉车合作社,全乡30个村子全覆盖。淡季,山脚下的村子也一样热闹非凡,家庭旅馆、甜茶馆、藏餐馆,家家顾客盈门。“感谢珠峰,她是我们心中的‘神山,我们听着有关她的歌谣、喝着她的冰川水长大,现在她又给我们带来了实在的收益,我们更要好好保护她。”阿旺久美心里这样想。
阿旺久美是扎西宗乡的能人,从全乡各村协商成立联合合作社以来,他就牵头管理着全乡在珠峰大本营的58顶帐篷,每年要在大本营待将近7个月。最初,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吧,一些扎西宗的老百姓开始把可供游客住宿的帐篷和移动商铺开到了登山大本营前。那个时候,游客甚至可以直接步行走到海拔6000多米登山者的专业营地。
那时候,缺乏管理,纠纷不断,破坏环境,珠峰脚下成了垃圾场,环境问题日益损害着珠峰的生存和清誉。打一场珠峰保卫战,这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珠峰脚下人们的最大事业。2007年开始,有了全乡的协商制度,全乡每年只允许58顶帐篷,每年分配,集中管理。去年,托桑林村分配到了4顶帐篷,村集体收入24万。
珠峰旅游大本营,现在已经回迁到了绒布寺前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海拔5150米的台地上,每年的登山季和旅游季,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在58顶帐篷和绒布寺的旅馆里进进出出的人们,带着各自不同的背景,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多则三四天,少则一晚上,枕着山风,伴着星月,演绎着形形色色的故事。这里完全是一个小世界,社会构成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某些城市。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小世界”,乡党委成立了大本营临时党支部,阿旺久美是临时党支部的书记,党支部有14-16名不等的党员(因为进山人员时有调整)组成志愿服务队,对进山的人员进行登记,招呼那些不顾危险逞勇好强者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帮助解决伤病、缺氧、喝酒后的拉扯。有一天,大本营狂风大作,许多旅客的衣物被狂风刮起四下散落,接着下起了大雨,许多帐篷进水,那天晚上志愿服务队员们几乎一夜没有合眼,直到把所有旅客的东西全部找齐。
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地方,有的人会失去常态,一天晚上,一对夫妻突然在帐篷里争执起来,继而大打出手,周边的客人都束手無策,经过阿旺久美他们的耐心劝慰,辅助以吸氧,喝葡萄糖,他们的情绪渐渐平息,清醒过来之后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当然,来自世界各地、天南海北的游客带来的更多的是新的观念、乐观的态度、良好的环保意识等,这些对珠峰脚下的农牧民们都有深刻的影响,阿旺久美也在这样的磨炼中越发干练了。
加入中国国籍后,达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天,她在外面的工地打工,晚上在村子里的夜校扫盲,因为过去没有户籍,她们基本没有学习的机会。达曼人从小艰苦的生活,培养了达瓦敢拼敢闯的性格,后来,她还有机会在内地生活了6年。
黝黑的皮肤、高挺的鼻梁,深而蓝的眼睛,达瓦的身份证标明的是藏族,但明显长的异国情调,这在内地引来许多好奇。而内地繁荣的经济,高大的建筑,勤劳的人民,也给达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内地回来,达瓦更加坚定了带领大家过好日子的决心。
刚刚入籍那会儿,政府不仅帮助达曼人建起了新村,还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给建了一些温室大棚,希望解决部分经济来源,但几代达曼人都是靠打铁、打小工为生,侍弄田地真是不在行,所以只能承包给会种地的来自四川、青海、河南等地的人,好在现在对尼泊尔的贸易很发达,村里的人出去打工也不是一件难事。
达曼村和冲堆村隶属于一个行政村,全村90户近300人,其中达曼村59户195人,比刚刚入籍时增加了20户。冲堆村以农牧业为主,而达曼村就不一样了。虽然现在除了铁器销售、务工的收入,国家还给予达曼人和当地其他民族一样的补助,每人每年的收入去年达到了12000多元,但达曼人过去赖以生存的打铁技艺,正在日益受到那些便宜又好使的工业化产品的冲击,销路比往年要差。这会儿,已经是村党支部宣传委员的达瓦正和副书记巴桑一起,去找铁器师傅扎西顿珠,商量打铁合作社下一步的工作。
扎西顿珠50出头,2个子女都成家分家单过了,他从18岁开始就跟着家人在吉隆镇打铁,现在应该是吉隆打铁一把手了,目前,他手下有25个人,忙的时候都来,闲的时候各干各的,达瓦和巴桑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徒弟小边巴给人打一把斧子。
扎西顿珠和小边巴用的还是传统工艺,在合作社厂房的一个角落里盘腿而坐,用焦炭和手动风箱加热后锻打。这座建筑面积600平米的厂房南面是玻璃暖廊,摆放着10余套编织机,是编织小组集中工作的地方,而剩下的400平米,是打铁小组的地盘。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解决持续增收问题,结合达曼人传统的打铁和编织技艺,去年,县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达曼村民族手工艺展示和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基地建起来了,今年3月,在村“两委”和第一书记拥中的推动下,正式注册成立了吉隆宜农传统手工艺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选举了理事长、副理事长、执行监事、会计出纳各一名,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有金银铜首饰、手工艺品、农具加工和手工编织销售,主要的产品有锄头、镰刀、锉刀、弯刀、铝锅、斧头、腰带、菜刀、铃铛、锅铲、汤勺等等,编织产品有藏式毛毯、藏被、坐垫、针织背包、沙发垫等生活用品,今年6月,县扶贫指挥部又配备了锻压空气锤、切割机、电焊机、砂轮机这样的现代化工具,不过,这些东西现在还在厂房里杵着没有启用呢。
扎西顿珠打的这把斧子,厚重锋利,一看就是好东西,但要卖500元,可是够贵的。达瓦知道,在内地最好的斧子也超不过200元。
扎西顿珠也是党员带头人,他带的徒弟有的都自立门户各家挣钱去了,但扎西顿珠也清楚,随着内地便宜實惠的铁器越来越多,他的这些手艺怕是要找一条新的出路才行。县里给合作社新配的这些现代化的工具,他想着要让年轻人赶紧学习使用,减轻劳动力支出。这不,村“两委”和合作社商量打算在内地或尼泊尔找几位手艺高超的师傅,提高年轻人铁器制作技艺,特别是做首饰盒和佛像的手艺要是能够学好,一定会把这门传统的技艺发扬光大。
曾经,由于没有国籍,达曼人没有一寸土地和生产资料,加上打铁的营生,不得不寄人篱下,身份卑微,很多当地人都不愿意与达曼人交往。2003年以后,伴随着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公民,达曼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许多老人都说,这样的生活,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
从内地回来后,达瓦又成了家。2017年,达瓦迎来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儿子多吉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成为达曼村首位大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家的小院里挤满了人。达瓦没有想到,从没有上过学的她家里能出大学生。去年春节,儿子还回家里过了年。目前,达曼村共有52名学生,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人、高中2人、初中14人、小学及幼儿园35人,达曼村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升学率都是100%。
2011年住房改造后,达瓦一家住着统一标准的住房,厨房、温室、卫生间、客厅、卧室一应俱全,在明亮的客厅窗台上盛开着月季、海棠,北面的一溜藏式柜子,上面是两幅巨大的毛泽东、习近平画像和装在镜框里的五代领导人画像。达瓦如今已连续两届当选为日喀则市人民代表,平时她帮人卸载水泥,多时一天有300元收入,少时也有90元收入,还有村干部补贴,她丈夫在吉隆镇电厂做零工,一天能有200元收入,两个儿女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一家人生活得很满足。
经历过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从那样一种艰苦的环境里过来,达曼人最知道党和国家的恩情。在入籍以后的短短16年,不到200人的达曼村出了20名党员,平日里,生产劳动党员带头,合作社成立的时候,党员首先入股参加。今年,县妇联组织编织培训,达瓦带着村里年纪大的36名妇女学习,现在已经编织完成了藏被39床、藏毯28床、钩针编织线毯9床、暖瓶罩、电视机罩这样的小件20多件,一床藏毯能够卖四五百元,如果全部卖出去,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达曼村贫富悬殊不大,曾经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达曼人乐观开朗的性格,成为中国公民之后,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了释放,就像大学毕业回来的占堆,2018年辞去幼教工作,在吉隆口岸移动公司找了份工作,他要圆他的明星梦。现在,他业余时间练习歌舞学习英语,一回到村子,就拉起场子。鲜艳的沙丽,明朗的笑容,平时的铁匠、采药人、建筑工人、公司员工,只要音乐响起,达曼村的文艺演出队就纷纷登台。
哪里有音乐,哪里就是他们的舞台。占堆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走红,已拥有上万粉丝。而28岁的普布卓玛一袭深蓝色纱裙,曼妙的身姿,当欢快的音乐响起,立即成为舞台上的中心,外人很难想象,眼前这位翩翩起舞的漂亮女神,已是2个孩子的妈妈。2013年,普布卓玛在拉萨打工时认识了四川绵阳的龚先生,之后相知相爱,结婚后两人一起回到达曼村,龚先生现在吉隆镇一家工地做厨师,收入不错。生活稳定,丈夫温暖体贴,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但聪明能干的普布卓玛还是总想着做点什么,从小对歌舞情有独钟的她,很快成为达曼村文艺演出小分队中的一员,眼下,普布卓玛和占堆合计着,找机会把演出队拉出去,开始村子里的歌舞经济,因为,有几位从抖音认识占堆的朋友已经在邀请他到拉萨去唱歌。
淳朴勤劳,热情奔放,达曼村不仅吸引了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们陆续来到这里,通婚并成为这里的一员,更多的达曼年轻人走出家门,到外面打拼世界。现在,已经有28户有女儿嫁到了四川、青海、河南这些内地省区。当然,有一些像候鸟一样转一圈又回来的,但更多的融入了当地生活,每年回来探亲,都会为达曼村带来许许多多山外面的新鲜消息,这些走出大山的达曼人,说不定真能成为达曼人融入祖国内地的重要桥梁。
第八章 新老书记
老书记多吉索加今年快60了,按他的意思,早就想交班到吉隆镇跟老伴安享晚年。但村里的事情离不开他,村“两委”班子都不同意他退下来,再说,驻村的第一书记也刚来不久,还需要老书记帮衬一下。
玛嘎村离吉隆镇15公里,原先,老书记骑摩托车往返很方便,但这几年老寒腿的风湿越来越严重,眼神也不济,骑摩托车真有点受不了,加上儿女们也坚决反对,他也只好放弃了来回通勤,基本上住在村子里。
玛嘎村现在19名党员,村主任嘎米石达带着30多名村民在外面做项目,一年中有大半年在外头,也能给每个务工人员每年带来三四万元的收入,但村里的大事小情基本就顾不上了。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扎西顿珠刚来不久,主要要协调上级和相关部门、考虑村里发展的大事,村里的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还得靠老书记。
多吉索加是吉隆镇的名人,早先,他在镇里的卫生所工作,什么外科、内科,小伤小病头痛脑热都能够应付,也算是一个“恩吉啦(医生)”,光接生小孩就100多个,现在吉隆镇里的许多风光人物,当年都是经他的手来到这个世界的。
老书记1993年入党,1998年就担任了玛嘎村的支部书记。那个时候玛嘎村条件很艰苦,地不少,但出产不了多少东西,牲畜也是那样,自己吃的肉奶都不够,加上居住环境背阴,十分寒冷。2015年“4.25”大地震后,政府启动灾后重建,老书记抓住机会,在国道旁边选择了新址,国家投入大头,每家每户各出一些,建起了玛嘎新村。玛嘎新村每户一楼一底,还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完全是一栋栋小别墅。
三层楼的村委会也是新建的,村委会前面的广场,比得上一些乡镇的广场了,一层是便民服务大厅和各种活动场所,村“两委”成员在这里上班,二层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办公室、宿舍,三层是仓库和“4.25”地震纪念馆。
别看这个村级纪念馆,档次可不低。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那一刻,日喀则市多地震感强烈,震波辐射到日喀则、阿里、山南、拉萨等地市,震感明显。这是一场西藏近80年来最大的地震灾害,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最大的地质灾害。
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俞正声主席、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自治区党委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前后方指挥部,自治区、市、县有关领导和地震、民政、衛生、交通、通信、武警、消防、边防等部门迅速赶赴震区一线,查看灾情、组织抗震救灾。由国家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计生委、交通运输部、中国地震局组成的国务院抗震救灾联合工作组也迅速赶往灾区,与自治区“4·25”地震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共商抗震救灾工作。
位于重灾区的玛嘎村在这次地震中房屋全部受损,在地震刚发生不久,自治区、市县各级领导和抢险队就出现在了乡亲们跟前,衣食住行,灾后重建,一切都考虑周全。震后仅仅一年多,村里老百姓就全部搬进了新居。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个历史时刻,为了表达全村老百姓感党恩爱核心的心情,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请自治区和市里相关部门指导,建起了这个纪念馆,纪念馆面积不大,但有许多珍贵的原始资料,还有声光电的现代辅助效果,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震后建起的新村,各方面条件都顶呱呱,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大幅提升,通过灾后重建,大家的观念、技能都有极大提高,但是怎么巩固脱贫摘帽成果,让老百姓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却是第一书记扎西顿珠最为操心的事情。
扎西顿珠到村里的时间不长,但之前单位的驻村点一直在玛嘎村,所以对村里的情况还是很了解,这之前他刚刚跟老书记一起算过账,今年村里的人均收入达到18000元是没有问题,下一步怎么办,新老书记合计着一个清单。
村主任领导的劳务输出合作社一直运转不错,今年已经进入盘点了。明年除了把手头的一些项目做好,要再找些大一点的项目,听说仲巴县明年的基建不少,嘎米石达还是要多去跑一跑。村子里的年轻人在灾后重建期间,多多少少都学习了一些技术,能够多带出去一些人,也能够增加一些收入。
村妇女委员央金巴姆带着5家人在老玛嘎村那里组建的畜牧产品合作社,虽然人不多,奶牛也只有20多头,但每年生产的酥油、牛奶、酸奶什么的,除了自己家用,每户还能落下6000多元钱。现在全村每家每户的牲畜大小有500多头,下一步条件成熟了,应该都纳入合作社,统一放牧,把劳动力都解放出来,也让畜牧产品做大做强。
这几天天气不错,村“两委”要抓紧时间组织大家去水源地把水坝修好,之后村“两委”都要行动起来,利用元旦春节的时间活动活动。村里的荞麦酒合作社,国家产业扶贫已经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清洗、烘干、发酵的设备都已经到位了,从去年就号召大家种荞麦,现在每一家拿出四五百斤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产品出来以后的检测注册,还有销售。
“扶贫资金你出了大力,下一步的产品注册和销售又都靠你了。”老书记对第一书记说。
第一书记扎西顿珠说:“生产设备是没有问题,主要看技术了,只要产品过关,产品注册应该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只是生产出来的销路我可不敢打包票。”
老书记说:“销路我们大家都跑嘛。我听小儿子说,东边昌都生产的荞麦酒销路很好,每瓶能够卖到400多块钱,都说荞麦的营养价值高。”老书记的小儿子2010年部队退伍后在林芝鲁朗工作,大儿子在吉隆镇电信局当领导,小女儿今年大三,正在准备参加公招考试,扎西顿珠知道,老书记现在坚守岗位,完全是为了村里这些头绪繁多的事情。
2013年,努堆村党支部推举支书坚参牵头,全村每一户集资300元,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当初每户出300元钱的时候,有的村民对合作社的前途还将信将疑,但几年下来,大家的分红早就大大超出预期,对村党支部的信任度也更加提高,村里的生态合作社和劳务输出合作社成立的时候,都争先恐后入股,最后还得村“两委”来协调平衡。
比如劳务输出,努堆村过去就有出去务工的传统,许多人在外面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成立合作社的时候,这些人就暂时不参加了,所以当时入股的只有32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都加入,今年每户分红2000元,建档立卡户每户4500元,因为建档立卡户没有劳动力,只有纯分红,也体现了对他们的照顾。
过去村里的27个大棚,由于定位不好,蔬菜生产的产出维持不了大棚的维护运行,许多都破败了。生态合作社成立以后,把大棚都纳入到合作社里,一个“双联户”负责两个大棚,剩下的3个分配给建档立卡户,根据周边绿化的需要,大部分用来种植沙棘苗,销路很好。
村“两委”通过合作社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在群众中的威信没的说,但村“两委”7名成员这些年为大家付出也很多。按理,这些人都是村子里的能人,个顶个的拉出去都是挣钱的好手,所以在去年年终评议的时候,支部书记普贵提出来,给村干部们适当的补贴,村民大会一致同意,合作社的收益提取5%,在年底对村干部的绩效评议后进行奖励。
江孜是个产粮大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这里光照充足,阡陌纵横,土地肥沃,有“西藏粮仓”的美誉,青稞生产是这里的主打。过去,农牧民增收主要靠外出打工,这些年,随着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围绕青稞的产业也越来越多,靠着青稞奔小康,成为了一项光彩事业。
青稞是西藏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西藏最大的优势特色作物,青稞的发展,一直是影响西藏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有“青稞增产,粮食丰收;青稞转化,农民增收;青稞丰收,社会稳定”之说,2000年以后,西藏开始了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市场型、科技型和效益型的现代农业的转变,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青稞有近4000年的栽培历史,作为高原人的传统食品,青稞具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类营养和药用保健价值,能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止泻,青稞食品特别符合现代“三高两低富硒”,也就是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而且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饮食结构,同时青稞还富含β-葡聚糖和支链淀粉等物质,长期摄入人体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胆固醇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还能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还有防治结肠癌的作用……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人们的饮食主要以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热量的奶制品和牛羊肉为主,在基本没有食用蔬菜的情况下,藏族的糖尿病发病率却为全国最低,这与当地人长期大量食用青稞有直接关系。现在许多人认识到了青稞食品的价值,需求越来越多,相应的,社会对青稞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青稞丰产靠好种子。江孜是青稞生产大县,也是西藏青稞原种供给大县,努堆村有2000多亩青稞种子地,每一亩平均产青稞800斤,每年能够提供包衣种子140万斤,每斤能够卖到3.2元。所谓种子包衣,就是利用现代科技在选出的青稞种子上包裹一层促进发芽和防病虫害的物质,使青稞在生长的第一步就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努堆村的种子包衣产业,除了自己村里生产的青稞种子,还接受外来加工赚取加工费,加上其他几项的收入,今年村里人均能够达到一万七八,情况好的家庭,早已过上小康生活了。农区节日多,在村委会前面的小广场上,每年从“6.1”开始,“7.1”党的生日、“8.1”建军节、望果节、国庆节、农民丰收节,小广场上都会搭起帐篷,大家表演节目、体育比赛、军民联欢,每次少则一天,多则三四天,都要热热闹闹尽兴而归。
日喀则农区有酿酒的传统,过去,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都会酿一些青稞米酒,孩子们上学时都带一壶过滤到几乎没味的米酒当饮料,所以这里的人喝青稞酒都是海量,问他们酒量有多大,他们伸出一根手指头——一直喝,可以從白天喝到晚上。
可是在努堆村,没有这样的情况,村里60名党员带头不抽烟不喝酒,村规民约也有明确规定,包括劳务输出合作社,出去务工人员的大部分收入都由合作社集中保管,年底再一次性发给大家,省得有的人自制力不强,都胡乱消费了。
努堆村巨大的变化,来自村“两委”以党建带动脱贫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村民们看到了村“两委”辛勤工作带给大家的实惠,村“两委”也在大家热情地参与中提升了工作能力。支部书记普贵前不久由县里组织去内地参观学习,在云南昭通和曲靖,他看到了当地老百姓为了改变生活面貌付出的努力,同时更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西藏老百姓的优惠政策,比内地不知高出了多少倍,在今年年终总结评比的时候,他决定给大家好好讲一讲自己的见闻。
跟努堆村相比,白朗县旺丹乡巴金村的情况又完全不一样。巴金村在大山深处,海拔高,半农半牧,农业生产的效益不大。怎么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老百姓持续增收,是旺丹乡党委政府最关心的事情。
寻找一个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又容易被当地群众接受的项目,成为了课题。自治区农科院是乡里的驻村单位,在多次深入农户家实地调研中,他们了解到旺丹乡目前种牛严重退化老化,导致黄牛质量下降,决定引进几头娟姗牛种牛,提升旺丹乡黄牛繁育质量。
娟姗牛是一种著名的乳牛品种,原产于英国泽西岛(也叫绢珊岛),泽西岛是英吉利海峡南端的一个岛屿,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气候温和,水草丰富,适宜牛羊等家畜的放牧。娟姗牛体型小,产奶量大,乳脂色黄而风味好。几年前,有人在日喀则试着繁育娟姗牛,没想到这种产于海岛,体型不大又比较耐热的品种,同样也适应当地高寒的气候,与当地黄牛的适配性很强,成为了当地黄牛改良很好的资源。
成立娟姗牛养殖合作社,驻村工作队与乡里的想法一拍即合。合作社覆盖全乡10个行政村,各依自身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或者育种,或者产奶,或者牧放,而巴金村是全乡的牛犊繁育基地。
巴金村有76户,447人,26名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合作社成立之初,大家报名并不踊跃,这让村“两委”很是不解:市里县里的援藏资金投入建设了牛舍、办公室,乡里10个村集中惠民资金入股建设了仓库,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经过了解后得知,村里2017年成立的养殖合作社,因为没有条件,还是各家各户散养,效益并不太好,加上娟姗牛的确是一个新生事物,村里的许多人还是抱着观望态度。
合作社肯定不能强制入股吧,但是,村“两委”必须带头。首先把合作社制度完善了,理事制度、监事制度、股权分红等等,理事监事一应俱全,还有办公室。因为见多识广,村“两委”都积极入股,一股500元,有的一次性就要入100股。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全部入股,也有入许多股的。乡里的企业旺达公司入股20多头娟姗牛,提供技术指导和免费学习,并且收购合作社的牛奶、奶制品。
乡里计划是通过一代一代改良提纯,在3年的时间内将全乡的黄牛全部淘汰。娟姗牛个体小,食量少,但单位体重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高,营养物质很容易摄入不足,根据高原的特点,科学养殖、集中养殖非常重要。目前,巴金村的养殖场建了3个牛舍和附属场地,今年计划集中87头,最后达到200头的规模。
在巴金村新建的牛舍里,现在已经有几十头娟姗牛入驻了,虽然已到初冬,但这些牛步伐稳健,毛色光滑油顺,一头三四个月的犊牛,就有散养了一年的小牛那么大,能卖7000多元呢。
离巴金村不远的桑巴村,有一家编织合作社,“旺丹乡桑雄畜产品加工农业专业合作社”。桑巴村这一带有一项独门技艺,就是过去由男人编织一种厚实细密、图案对称的卡垫,供寺庙专用。2015年,有5个人自愿发起,成立了一家小型编织合作社,开始用传统的工艺进行生产,由于原材料货真价实,颜色都是用矿物颜料上色,手工精制,企业发展得很好,为周边乡村的脱贫攻坚出了不少力。
白央是合作社现在的负责人,22岁,高中毕业后就从创建人之一的妈妈手里接过了这份事业,现在合作社解决了乡里65名劳动力,计件制,收入多的每月有六七千元,少的每月也有3000多,对农牧民家庭来说,是一笔在家门口就能够挣到的不小的收入。目前,白央和合作者正准备把合作社改造为企业,扩大场地,增加产量,那样,招收的员工肯定也会越来越多了。
而在远处的江孜县年堆乡,也有一家编织合作社,叫“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家合作社的创始人,是一个90后的年轻人旦增称来,2014年大学毕业后,小伙子放弃了多数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带着创业的激情,开始了编织江孜新卡垫(地毯)的创业之路。
江孜地毯是仿古毯,与波斯地毯、土耳其地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江孜地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不掉毛,经久耐用,加之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隔潮御寒、保温取暖有重要作用,它在藏族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祖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等的工艺精华,既是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又是藏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2014年,23岁的旦增称来从西藏大学建筑系毕业回到家乡,与家乡的4个伙伴一起,合伙成立起这家合作社,有人问他是学建筑设计出身,怎么会想到做卡垫生产,他说,他的哥哥是江孜藏毯厂的修剪工,修剪工的工作,就是在卡垫编制完成后,用剪刀把卡垫上的图案修剪凸显出来,这也是卡垫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工作很有美感,他从小跟着哥哥在地毯厂玩,对这个工作很着迷。他在学校学建筑设计,都是通过电脑,对电脑如何运用在卡垫设计和生产上,有自己一整套的想法,为了这个梦想,他们5个人建起了合作社,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之路是艰辛的,合作社成立之初,资金短缺,技术工人少,销售渠道单一,问题接踵而至,给这些创业的年轻人带来了不小的挫折。面对残酷的现实,旦增称来没有打退堂鼓,县、乡党组织也及时伸出援手,合作社彻底走出困境,是当时县里给他的扶贫贷款,利用政府的支持和伙伴们的齐心协力,他们的合作社越来越有起色。
让旦增称来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3D地毯编织技术,他说,作为世界三大名毯之一的江孜地毯,傳统工艺面临挑战,它的产品单一,人工费用越来越高,越来越不适应现在市场的需要。他仔细琢磨已经失传了的看照片纺织地毯的技术,找回了这种独特的编织技法,同时在染色技术上大胆引进,精心调试,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藏毯产品单一的局限性,能够灵活地纺织出各种图案、各种功能的藏毯产品,为藏毯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目前能生产跟唐卡艺术相结合的藏毯唐卡,以及带有3D效果、平面图案的各种装饰藏毯、壁毯、毛毯等等。
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生产出的产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合作社的一幅藏毯与传统唐卡相结合的藏毯唐卡《莲花生大士》,荣获了“2017年中国国际新品潮流地毯奖”。还有一幅布达拉宫挂毯,在传统纺织工艺的基础上,进行3D技术处理,让整个挂毯具有立体感,将3D技术融会到纺织业工艺中,在江孜乃至整个西藏的藏毯业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旦增称来就积极申请入党,现在,合作社成立了党组织,以“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经营,为解决贫困农民就业难、收入低、无技术的问题,合作社实施了社内与社外两种就业途径。目前,合作社共有65名员工,其中社内员工23名,社外员工42名,在社内员工中,7名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4名为残疾人员。在社外员工中,12名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其余的都是贫困家庭子女。
旦增称来看上去很腼腆的样子,戴一副眼镜,眉目清秀。刚毕业那会儿,做得很辛苦,看到去单位上班的同学,也有后悔的时候,但想到所做的事情都是开创性的,是自己的事业,将来还会有自己的品牌,还是坚持了下来。到了现在,跟上班的同学相比,收入要高出许多,同学们都还是挺羡慕的。
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微信号叫“昵炜藏毯”,“昵炜”,一个很温馨的不带地域色彩的名字,点开来——欢迎来到昵炜藏毯微商城,里面有图片、有藏汉文字,还有音乐,虽然还比较稚嫩,但微信平台所有的元素一应俱全,举着二维码推送的一个卡通藏族小男孩,正调皮的眨巴着大眼睛……
携带着太多梦幻与现实的交织,传统和前沿,仿佛通过时光的“虫洞”在他的身上相遇,碰撞出了意味深长的回响。
采访后记
初冬,在后藏大地行走,能夠深刻感受雪域高原的宁静之美,厚重之美。
山顶已积雪覆盖,山间氤氲着的雾霭,给大地笼罩着一层纱幕,使蓝天显得更加纯净辽远。刚刚收割的青稞地里,成群的斑头雁与家畜夹杂着,觅食田里散落的麦穗,而几只黑颈鹤在旁边高蹈鸣叫,天地人显得如此和谐。
我这次的采访路线是从日喀则出发,沿白朗、康马、江孜、亚东、岗巴、定日、吉隆一线,大都顺边境线而行。不久之前,这一线许多地方还是土路,但现在已然清一色的黑色路面。驱车在这环喜马拉雅区域,高山河谷之间,天地大美,静穆不言,你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豪迈的情怀,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赞叹!而当你深入到村庄草原,在农牧民家中,你又会感受到另外一种情景,那就是在这个初冬内涵内敛的时节,本应该沉寂的高原大地,到处生机勃勃,是有别于过去的另外一种冬天的景象。
在白朗县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温暖湿润、绿意盎然,除了新鲜的瓜果蔬菜,还有许多热带植物,让你恍若置身南国丛林,无法想象外面是超过海拔4000米的高原的冬天。多庆湖畔多庆村的大棚里,虽然没有这样的南国风光,但郁郁葱葱挂满枝头的青椒、西红柿,依然让你有身处异地的错觉。
康马县的艾旺寺,一座不知名的小寺庙。与其说是寺庙,不如说是一个重要的文物保护地,因为那几尊泥塑的佛像,传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许多年前我来到这里,看见几尊泥塑风吹雨淋,已破败不堪,那时候幻想,如果有一个玻璃罩保护起来就好了。这次路过,看见这里已修起来坚实的土木建筑,几位宗教局驻寺的同志在管理,而在不远的曲米辛古草原上,区文联艺术家为纪念江孜抗英百年修建的纪念碑,真的用玻璃罩保护了起来。时代的变化,让幻想很快变成了现实。
亚东县下亚东乡切玛村,曾经发生洞朗对峙的地方,老百姓养殖鲑鱼的鱼池,就在国境线的旁边,由此我想到了去年访问过的阿里噶尔县典角村。典角村也在边境一线,1959年平叛的时候只有3户人家,现在发展到了48户。典角村最具代表性的是“四代房”。由于建筑材料缺乏,当地老百姓最早居住的都是用石头干打垒砌成的“石屋”,矮小逼窄,现在只剩一些遗迹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居住的是土坯房,屋顶柳枝覆盖,算是第一代住房。第二代住房是到了90年代建造的第一批土木结构的安居房。2006年,村民住上了带玻璃暖廊的第三代土木结构安居房。现如今,家家户户的第四代住房,是钢筋水泥空心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小楼,堪比内地的小别墅。村子里绿树成荫,在30岁的尼吉拉姆的商店里,取款机、WiFi、甜茶馆,应有尽有,她的电商还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帮助驻军官兵网购。
只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边境一线的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无论在珠峰脚下,还是达曼村里,我看见的都是边民幸福充实的笑脸和发自内心为新生活努力的信念。
也是在2011年的这个季节,我奉命带领3个驻村工作队前往昌都八宿县叶巴等3个村工作。3个村子都坐落在怒江边的高山上,初到驻村点,水电路气通讯,一样也不具备,村级组织也不健全,驻村一年多,除了帮助村子里完善各种基础资料和基本制度,就是帮助吆喝卖核桃,对如何提高乡亲们的收入,真是绞尽脑汁,束手无策。
在这一次的采访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基层合作组织的发育发展。西藏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艰苦,国境线长,社会生产发展滞后,如何按照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好“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西藏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根据不同的自然禀赋和客观条件,创建了丰富多彩的合作组织。从羌塘草原到藏南谷地,从藏东峡谷到阿里高原,在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合作生产遍地开花,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如今,我曾经驻村工作的林卡乡怒江边上的几个村都已整体搬迁到了县城边上的新村,那些曾经让我们时刻挂念的乡亲们,不仅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生活,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已经彻底跟几年前的日子告别了。当然,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他们许多人会不适应,会有很大的阵痛,但几十公里之外,他们的农田还在,果园还在,房屋还在,而家里老人们再不会因为缺医少药饱受病痛折磨,孩子们也不会为了上学少小离家,借宿在亲戚朋友家中……
就在这篇报告文学即将杀青之际,2019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报道,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已于12月23日发出公告,宣布西藏最后19个县区达到摘帽标准。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更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奇迹,自此,西藏全区都已经达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标准,西藏,真正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
高海拔,高山深谷,边远封闭,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频发……这些脱贫攻坚中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西藏举全区之力,超常规发力,五级书记抓,因地制宜,精准识别,产业支撑,政策激励,就业优先,援藏助力,社保兜底,异地搬迁,一项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一批批脱贫队伍奔赴一线。西藏实现全面脱贫,为2020年国家能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出了贡献,为中国也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正如战斗在一线的脱贫干部所说的那样: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西藏这样贫困程度既广且深的地方,实现全面脱贫是不可想象的!
责任编辑:子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