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2020-03-27崔兵许铖铖
崔兵 许铖铖
输血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但具有不良反应。虽然输血技术不断提高,输血不良反应正得到好转,但仍不容忽视[1-3]。输血不良反应是患者在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发生的在输血前未预期的输血反应,目前输血不良反应分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可分为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及其他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4-5]。由于血液制品的复杂性及个体化差异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时常发生[6]。本研究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各临床科室输血不良反应患者82人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输注红细胞类18 391人次,病毒灭活浆11 960人次,冷沉淀1 049人次,辐照单采血小板3 771人次,总输血人次为37 686人次。输血不良反应病例82人次。男性45人次,女性37人次,A阳性26人次,B阳性27人次,O阳性23人次,AB阳性5人次。年龄12~90岁,平均年龄(57.9±17.8)岁。
1.2 研究方法
1.2.1 信息采集 临床对患者在输血输注过程中或输血后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反馈,调取患者病例。
1.2.2 输血不良反应判断标准 输血反应分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包括血红蛋白尿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分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其它反应,发热反应为寒颤、畏寒等,过敏反应为皮肤瘙痒、皮疹等,其它反应为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输血不良反应总体概括
总输血37 686人次,输血反应82人次,输血不良反应率0.22%,2014年28人次,2015年25人次,2016年18人次,2017年11人次,输血不良影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81/82)明显高于溶血性输血反应(1/82),P=0.001,过敏反应(41/81)和发热反应(30/81)明显高于其他(10/81),P=0.000 01、0.000 2,见表1。
2.2 血液成分与输血不良反应
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0.40%)高于红细胞(0.18%,P=0.007)、血浆(0.23%,P=0.09)与冷沉淀(0.19%,P=0.31),但仅红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对本院4年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22%,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的1%~3%[7-8],可能原因临床对于常见的输血反应如皮疹、瘙痒、发热及寒颤等较为熟悉,但对于心肺功能、血压等的改变并不熟悉;部分科室可能会在患者输血前进行针对性用药,直接掩盖了部分输血反应症状。以上原因均可导致临床漏报输血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本院4年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1%、0.30%、0.20%、0.11%,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输血科针对输血不良反应,加强与临床沟通,明确输血适应症和输血目的;本科室会诊医师建议反复用血患者使用洗涤红细胞。
表1 2014年1月—2017年12月输血不良反应(人)
表2 输血反应与血液成分关系(人)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后24 h发生,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腰背部疼痛及血红蛋白尿等[9-12]。本研究中溶血性输血反应为1人次,该患者为最终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但入院病因是急性胆囊炎伴贫血,因此消化科医生仅进行红细胞补充,发生溶血性血红蛋白尿。
本研究中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0.40%)高于红细胞(0.18%,P=0.007)、血浆(0.23%,P=0.09)与冷沉淀(0.19%,P=0.31),但仅红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是血小板表面存在复杂的抗原系统,多次输血会刺激机体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引发多种免疫反应;血小板制品中含有免疫性抗体和免疫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
综上所述,用血量较大或反复输血的科室应当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并且加强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的培训,对输血不良反应必须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理和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