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03-27刘娟王秀玲华何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洼田经颅饮水

刘娟 王秀玲 华何柳

卒中后患者具有较高的吞咽障碍发生,主要为患者嘴唇、舌、软腭等吞咽相关器官功能受损,进而导致的吞咽过程改变[1]。吞咽障碍会带给患者较多伤害,如脱水、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还会影响术后康复,甚至加大患者死亡率[2],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以前,还可能会出现吸入性肺炎等,由此可见,卒中后吞咽障碍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威胁,基于此,必须为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吞咽障碍在临床较为常见,但是其治疗方法却比较有限。颅直流电刺激与吞咽训练是两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探讨以上治疗方式应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效果,本文选取本院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治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5例、10例,年龄45~69岁,平均(54.92±3.82)岁,脑出血10例,脑梗死1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4例、11例,年龄46~70岁,平均(55.82±3.74)岁,脑出血12例,脑梗死13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例(%)]

表2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对比(分

表2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对比(分

纳入标准:CT、MRI(磁共振成像)证实存在卒中,洼田饮水试验示吞咽障碍;不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能积极配合治疗;病程2周~3月;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双侧半球卒中;梗死灶影像学检查有出血转化倾向;昏迷、严重认知障碍者;口咽部或颈部手术史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吞咽训练:(1)冷刺激口腔以及咽喉部,使用冰冻的棉签按摩患者口唇、颊部及咽腭弓,指导练习空吞咽动作。为提高患者舌体灵活度与力量,可以训练舌头做各个方向的活动,并进行抗阻训练。(2)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子,做推压动作,同时屏气,屏气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3]。(3)将食物形态调整为半糊状食糜,患者取30°~60°颈前屈仰卧位吞咽进食,能对患者自行摄食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摄食情况对留置胃管鼻饲量进行有效调整。以上训练1天1次,1次30 min。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采用经颅直流电治疗仪,在患者病灶半球口咽皮质头皮投影区放置治疗仪阳电极,在对侧肩胛部放置参考电极,治疗时,直流电强度为1.2 mA,1天1次,5天后休息2天,1个疗程14天。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吞咽障碍消失,能正常进食)、有效(吞咽障碍改善,间歇鼻饲进食)、无效(吞咽无改善,口腔置管进食);吞咽障碍程度:(1)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坐位饮温水30 mL,分为1级(5 s内,患者将水一次性饮下,为1分)、2级(患者在5 s以上一次性饮完水,或2次饮完,没有出现呛咳,为2分)、3级(患者1次饮完但存在呛咳,为3分)、4级(患者2分饮下,存在呛咳,为4分)、5级(不能将水饮下,不断呛咳,为5分);(2)VFSS(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4]:总分10分,口腔期评分、咽喉期评分分别为0~3分,误咽程度评分0~4分,吞咽功能正常(10分)、轻度异常(7~9分)、中度异常(4~6分)、重度异常(1~3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对照组76.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1.40±0.53)分、VFSS评分(7.98±0.37)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卒中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吞咽障碍,这种情况会加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康复进程,甚至给患者带来致命危险[5-7]。近年来,卒中发生率越来越高,在临床治疗中,怎样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已经成为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8]。

针对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结构及功能的可塑性,可以进行吞咽训练,如果患者神经元未完全损伤,通过长时间反复刺激,有利于树突、突触等的激活,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及功能重组[9]。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对照组76.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1.40±0.53)分、VFSS评分(7.98±0.37)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中,给予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其中吞咽训练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使残留神经功能得以重建,最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10]。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神经治疗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操作,操作较为方便,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1-14]。该治疗方式利用放置于头皮的电极,能将微弱的电流释放出来,进而刺激目标区域引起兴奋性,改变个体脑中枢兴奋性,通过对皮质兴奋性进行诱导改变,最终患者吞咽障碍得以有效改善。由此可见,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能发挥各种的治疗优势,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吞咽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给予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猜你喜欢

洼田经颅饮水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简易饮水鸟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