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2020-03-27李立涛王伟
李立涛,王伟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人民医院,河北 赵县)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内供血动脉在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血液动力学异常等)长期持续作用下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的一种局灶性脑组织坏死[1]。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可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明显的经济负担。近年有多项研究数据发现,在脑梗死急性发作后4.5 h 内使用rt-PA 静脉溶栓治疗,对于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有明显帮助,但关于其使用剂量尚有争议[2-3]。本文中,我院对36 例采取0.6 mg/kg 与0.9 mg/kg 剂量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做了相关研究与分析,以了解何种剂量更适合作为rt-PA 的最佳剂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3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于2018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在本医院接受系统检查及治疗。纳入标准:①由颅脑CT 等系统检查明确病情;②发病至入院时间<4.5 h;③患者及家属已在研究同意书上签署姓名。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脑出血史或其他脑血管疾病;②近期有大手术治疗史;③凝血功能异常;④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按rt-PA 静脉溶栓量不同分组,A 组18 例中,男性10 例,女性8 例,年龄49~73岁,平均为(65.4±6.8)岁;B 组18 例中,男性9 例,女性9 例,年龄51~75 岁,平均为(66.1±7.2)岁。将A、B 组的基线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明确诊断后,即刻向A、B 组患者提供rt-PA 静脉溶栓。其中A 组用量取0.6 mg/kg,先取rt-PA 总剂量的15%静推,再将剩余85%的rt-PA 进行静脉滴注,于60 min 内给药完毕。B 组用量取0.9 mg/kg,先给予静推rt-PA 总量的10%,剩余90%药量的rt-PA 于60 min 内给药完毕,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两组均在溶栓后≤24 h 接受复查,于溶栓后24 h 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
1.3 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溶栓后≤24 h 的颅内出血率与院内死亡率,同时统计溶栓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估标准(NIHSS),对两组不同溶栓时间段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估,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即溶栓后24 h 的NIHSS 评分0~1 分,或NIHSS 评分较前减少4 分以上[4]。
1.4 数据分析方法
将此次研究的计数、计量数据输入SPSS 20.0 软件程序中处理,计量数据通过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说明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 组溶栓后≤24 h 的颅内出血、院内死亡发生情况分析
两组溶栓后≤24 h 的颅内出血率基本接近,均无院内死亡事件发生,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A、B 组溶栓后≤24 h 的颅内出血、院内死亡发生情况分析[n(%)]
2.2 A、B 组不同溶栓时间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溶栓后24 h,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比较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1 周、8 周及12 周,B 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较A 组均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A、B 组不同溶栓时间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n(%)]
2.3 A、B 组溶栓期间的不良反应统计结果
两组溶栓期间均有出现不良反应,但A、B 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A、B 组溶栓期间的不良反应统计结果(n,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群的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指出,在该病发病后4.5 h 内予以静脉溶栓处理,能够尽最大可能对缺血半暗带中的脑细胞进行挽救,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rt-PA 是近年新研制成的一种高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也是获得国际临床普遍认可的一种静脉溶栓药物,其能够有选择地与血栓表层的纤维蛋白产生作用,使位于该部位的纤溶酶原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活化,进而加速血栓溶解,使脑部供血恢复,并最终起到逆转缺血半暗带受损组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作用。
美国国立神经和卒中研究所(NINDS)指出,静脉溶栓后2 h 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出血多发期,经早期的rt-PA溶栓处理后,急性脑梗死的出血转化率约为10.6%,而症状性出血转化率约为6.4%[5]。说明早期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有积极的临床作用。关于rt-PA 的剂量选择问题,国外学者推荐使用0.9 mg/kg 剂量的rt-PA 进行静脉溶栓,但其主要实验对象为欧美人群,亚洲及非洲人群对该溶栓剂量是否适合尚无大型试验证据支持[6]。李春生[7]研究对73 例使用不同剂量rt-PA 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发现不同剂量rt-PA 对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的缓解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但相对0.8~0.9 mg/kg 用量,小剂量(0.6~0.79 mg/kg)rt-PA 溶栓的复发率、病死率均更低。
此次研究中,我们对3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两种剂量(0.6 mg/kg 与0.9 mg/kg)rt-PA 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结果显示,A、B 组用药后≤24 h 的颅内出血率、院内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7%与22.2%,提示采取该两种剂量rt-PA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均可行,不良反应较少,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引发颅内出血,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来看,B 组溶栓后1 周、8 周及12 周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均达到88.9%,较A 组的55.6%、61.1%与61.1%均有明显提高,说明0.9 mg/kg 剂量的rt-PA 相对更适合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推荐溶栓剂量,该观点与徐娟等[8]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较高剂量的rt-PA 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且不会增加颅内出血、不良反应等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可作为今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推荐rt-PA 剂量及溶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