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在“原理”课程中的运用与探索
2020-03-26周芳检
周芳检
摘 要: 在“原理”课程中,以社会热点、政策难点、学生疑点等问题为导向,凝练专题、细化问题、导入正题,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课堂教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得到较大提升。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导入问题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多样性、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问题导入 专题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步伐随之明显加快,特别是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后,对“原理”等“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问题实践探索明显升温。近年来,笔者尝试在“原理”课程中以社会热点、政策难点、学生疑点等问题为导向设计专题,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较大提升。
一、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在“原理”课程中的运用
在认真全面总结国内外课堂教学中关于专题式教学、问题导入法教学和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整合集体智慧,形成综合优势,各自分担专题,共同完成同一课程的教学,结合“原理课”的特点、教学现状及我校实际情况,将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运用到“原理”课程中。
(一)凝练专题
研究小组认真研究教材,梳理出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理清基本结构,抓住主线、主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凝练为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的不同专题,收集整理教学资料和各种经典例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触动内心灵魂的问题,实现专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目标[1]。
经研究小组集体备课,凝练了以导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理与价值、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为核心内容的十一个专题及与之紧密关联的导入问题[2]。研究小组取舍、补充、优化组合教材内容,实现“原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化解“原理”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与授课时数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二)细化问题
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与“原理”课内容的最佳契合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真梳理教材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恰当处理教材内容,探讨的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且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向性,能够给学生带来思想的启迪;其次,找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设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兴趣、需求的激发大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喜闻乐见的问题,例如考研、就业、恋爱、新科技发明等;再次,找到教材内容与大学生关心问题的结合点,善于将抽象的理论或原理与现实中活生生的案例结合,例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航天科技相结合。
为讲好唯物辩证法(如何用辩证法思想塑造一个不一样的你?)这样一个专题,梳理出以下内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讲授以上问题时,联系大学生的学业、考研、就业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时,以现实事例给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为例,分析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问题,剖析高校中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原理”课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互关系时,以大学生关心的考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为例,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导入正题
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改过去单向度灌输行为,围绕细化的问题,以微视频、微故事、案例等形式导入正题,引导学生思考,经个人自由发言、小组讨论或辩论、教师分析、点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入心入脑的目标。
在讲授事物的普遍联系时,首先抛出书本恩格斯有关“联系”的名言,明确本堂课需要探讨的主题,酝酿创设合适的情境;其次,播放一段某事件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哲学意义上的“联系”具有哪些特点;组织三四名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于该事件发生、发酵、演化等过程的看法,重点谈谈该事件的影响。经老师点评、分析并辅以其他典型例证,有关“联系”特点的基本原理内容已经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从内心上接受它、认同它。
在讲授“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时,首先播放一段我国航天科技发展伟大成就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认识到航天科技产品、导航技术等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福利”,认识到我国在高端科技领域保持领先的地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报国赤心。通过航天科技话题的导入,学生对“实践的内涵、三个基本特征、基本结构、主体客化和客体主体化”等教材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四)完善专题
一方面是完善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传统考核方式是期末成绩、实践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60%、20%和20%。为较大幅度强化专题教学的实施效果,课题组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专题研讨式教学的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编制过程化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对学生成绩采用过程化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讲授“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的内容时,播放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因营救两名落水少年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就三位大学生的行为到底值还是不值展开讨论,对于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3分—6分的加分。
另一方面是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任课教师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听取学生对专题教学的内容及采用的教学形式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把握教学效果;研究小组每月组织任课教师畅谈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完善教学专题。从精选专题—编制教案—实施教学一项一项过关,再从反思教学—修订教案—完善选题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一个“专题选取—教案编制—教学实施—教学反馈—教学改进—专题完善”的良性教学运行机制。通过不断及时的反馈,研究小组乃至整个教研室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在“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成效
一是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代大学生以“00后”一代为主体,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善于利用网络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自主性、协同性探索活动,师生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互动生成式教学状态中。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方式贴合了“00后”大学生的特点,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符合他们接受知识、锻炼能力的要求。
二是增强了教学内容说服力和感染力。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明显不同于灌输式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力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阐释问题的本质、必然性和发展方向,使学生受到启迪。在专题教学准备阶段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甚至质疑,让学生在思考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核。在不断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学生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越来越有信心,从而树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
三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鉴于以往的“原理”课往往过于注重意识形态导向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与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的联系,导致大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强的情况,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一种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将学生的生命存在、世界观养成与价值提升有机结起来的“以人为本”启发式教学,可以增强“原理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原理”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实施需注意的几个要点
第一,选择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每一个专题需要设定一系列适宜互动的问题,问题的选题既要能突出各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要能反映当前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能激发学生对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索冲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置于新时代大的背景下,紧扣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与学生自身成长热点问题,系列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例如在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时,以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为例,学生迸发的学习热情超乎想象,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识相当深刻。
第二,选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更好地增强课堂互动效果,提升学生参与度,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重点讲授、视频观看、故事演绎、随机提问、学生个人观点分享、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轻松驾驭专题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形成正确的认识[3]。例如讲授“历史人物的作用”引导学生就“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两个相反的观点进行辩论;在讲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播放《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的一段视频,当学生看到我国在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等科技的国际引领情景,爱国热情油然而生。
第三,强化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导入问题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原理课的指导地位。例如讲社会存在自然地理环境时强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讲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时将当前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党章的新修改、政府机构改革融入上层建筑改革中。
参考文献:
[1]胡麗美.“原理”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探析[J].学理论,2017(12):227-229.
[2]刘洋,周文翠.专题教学法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3):60-63.
[3]许晓平,刘玉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J].教书育人,2012(24):116-117.
基金项目:校级教改项目:“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实践探索”(XKYJ 20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