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新闻语篇转述形式对比分析
2020-03-26吴让越赵小晶
吴让越 赵小晶
摘 要: 转述言语是言语交际中常见且重要的语言现象,是新闻语篇的一大显著特征,也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转述言语,自建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比分析五种转述形式在汉英新闻报道中的使用特点及原因,探究发现汉英报道较多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力求报道客观公正。
关键词: 转述形式 汉英报纸 新闻语篇
1.引言
转述言语是言语交际中常见且重要的语言现象,是新闻语篇的一大显著特征,也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重要内容。转述言语(Language Report)本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Speech Act),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转述是话语与世界的一种对应,是对他人行為进行表征的转述类言语行为(Sternberg, 1982)。格拉斯哥一项研究调查表明,新闻报道中,20%以上都是引语。随着时代及媒介手段的发展,新闻话语愈发复杂。话语分析研究人员有责任优化和完善新闻话语分析体系,帮助广大受众批判性地解读新闻语篇(赵小晶,张斌,2019:05)。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转述言语在汉英报道中的使用差异,了解转述形式在不同报道中的使用特点及原因,有利于深入了解新闻言语特点,探究新闻语篇中转述形式的使用异同,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对转述形式的认识,提高报刊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2.转述形式的分类
关于转述形式的分类,一般沿用Leech & Short(2001)按照叙事者介入人物话语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narrative report of speech act) ——间接言语(indirect speech) ——自由间接言语(free indirect speech)——直接言语(direct speech)——自由直接言语(free direct speech)。其中,链条的最左端:言语行为的叙述性专属“表现了叙述者/转述者对言语的最大程度介入和控制”,而最右端“自由直接言语”则体现被转述者言语的自由。辛斌(2018)在就“南海仲裁案”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对比分析中提出FIS和FDS出现的概率较低,并提出增加新的两类,即警示引语(Scare quotes,简称SQ)和预调的直接话语(present direct discourse,简称PDS)。警示引语(scare quotes, 简称SQ)指叙述话语或者各种形式的简介转述中被置于引号之内的个别词语(Geis, 1987),虽经常出现在间接言语中,但并不一定引用自某个具体消息来源,功能不尽相同。Bell(1991:192)认为“警示语”是为了提醒读者起到教育、警告甚至疏远的意图。说话者可能想表达“这个是术语,别忘记了”“这里表述不严谨,我也意识到了”或者“这是俚语,我并不认同”等意思。预调的直接言语(present direct speech,简称PDS)表现形式为一半叙述,一半转述,从间接言语转变为直接言语,这种表述形式意在“预先调整读者对直接言语的感知”,对读者具有很大程度的干扰性。
本研究以Leech & Short的分类模式为框架,结合辛斌提出的新分类,对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形式进行分析。由此,本研究将七个分类缩小为五个分类:直接转述(direct speech, DS),间接转述(indirect speech, IS),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narrative report of speech-act, NRSA),警示引语(scare quotes, SQ)和预调的直接话语(present direct discourse, PDS)。
3.语料与方法
本研究语料分别选取汉英50篇文章为研究对象,其中汉语语篇选自《人民日报》和《新华网》,英语语篇选自《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汉语总字数为134144字,英语总字数为190976字。
语料选取完成后,根据第二节中所述分类模式,作者运用UAM Corpus Tool对每篇文章中的转述形式进行人工标注,然后对编码后的转述形式出现频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4.统计结果与讨论
4.1各类转述形式的总体特征
经过统计,50篇汉语报纸语篇中出现转述形式共998个,50篇英语报纸语篇中出现转述形式共940个。表1列出汉英报纸中主要转述形式出现频率:
表1 汉英报纸各类转述形式的频率统计表
从表1看,收集的英语语料总字数远多于汉语的总字数,但英语中出现的转述形式却少于汉语新闻语料。英语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直接引语共有321个,占所有转述形式总数的34%;汉语报纸新闻语篇中转述形式的直接言语有222个,占总数的22%;二者比较发现,英语对于直接引语的使用更多。英语报纸新闻语篇中出现的间接言语有412个,占总数的44%,汉语报纸新闻语篇中出现的间接言语则有463个,占总数的46%,接近一半,由此可见汉语报纸对于间接言语的使用比英语报纸多。
从表1可以发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为汉英报纸两大主要转述类型,汉英两种报纸均偏重使用间接言语。
两大报纸对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并不存在较大差距,汉语报道中出现了64个,占总数的6%,英文报道中出现了69个,占总数的7%,由此可见,英语和汉语报纸均不擅长使用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汉英报纸对于预调的直接话语使用频率相当,英文出现31个,汉语出现35个,各占总数的3%。
值得注意的是,就警示引语而言,汉语报道中出现215个,占总数的21%,而英语报道中则出现107个,占总数的11%,只有汉语新闻报道的一半。
4.2各类转述形式使用存在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分析汉英新闻语篇中五大类转述形式的使用情况。
如表2所示,5大类转述形式中,汉语报道中警示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英语报道,汉语报道几乎为英语报道的两倍(英语M=2.1000,汉语M=4.2600),间接言语(英语M=8.3600,汉语M=9.3600)和预调的直接言语(英语M=0.6600,汉语M=0.7600)的使用情况,汉语报道中出现频率也多于英语报纸;剩余2种转述形式,包括直接引语(英语M=6.4200,汉语M=4.5000)和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英语M=1.3800,汉语M=1.3400),英语语篇中出现频率则多于汉语语篇。
从表2显示数据可以看出,五种转述形式中有两种转述形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直接引语t=2.175,df=95.508,显著性Sig(2-tailed)=0.032(<0.05);警示言语t=2.998,df=87.974,显著性Sig(2-tailed)=0.003(<0.05)。剩余三种转述形式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间接引语t=0.730,df=81.821,显著性Sig(2-tailed)=0.467(>0.05);预调的直接言语t=0.480,df=87.974,显著性Sig(2-tailed)=0.632(>0.05);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t=0.144,df=93.270,显著性Sig(2-tailed)=0.886(>0.05)。
表2 英汉报纸中出现的5类转述形式平均值统计数据表
4.3原因分析
4.3.1相同点的原因
(1)间接言语是汉英新闻报道使用频率最多的转述方式,原因可能与新闻简洁性特点有关。新闻报道强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受众广、接触面积广的特征,因此新闻报道有特有报道模式,报道者在进行事件报道时,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话语高度概括、描述原话主旨大意。如:
(a)Trump said hes willing to hit all imported goods from China with tariffs, sending U.S. markets sliding before the opening bell, Friday, July 20.
(Washington Post, 2018年7月19日)
(b)特朗普当天早些时候在白宫说,他希望能源行业扩大产量,想要帮扶农民和炼油工人。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1日)
(2)直接引语是除间接言语之外,使用频率第二高的转述形式。直接引语的特征是直接引用说话者原话,从而增强报道的真实性与戏剧性,凸显报道的真实,生动且具有画面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刘彩霞,2016)”的感觉。汉英新闻报道偏爱使用直接引语,一来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拉近读者距离,带来亲切感,二来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如:
(a)“As president, it is my duty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working men and women, farmers, ranchers, businesses, and our country itself,” Trump said in a statement.
(Washington Post, 2018年9月18日)
(b)“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其经济信用破产,而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在导致其道德公信力破产。”吴白乙分析称。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0日)
(3)汉英报道均较少使用预调的直接言语及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进一步证明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做到不引导舆论,不预先调整读者对于整个事件的感知。
4.3.2差异性的原因
(1)英文报道(321个,34%)中直接引语的使用略高于汉语报道(222个,占22%),可能和两种语言的写作模式有关。英文报道多用直接引语,有“疏离责任”“减少误引”(刘彩霞,2016)的写作模式,而汉语报道更偏向读者自我感知模式。另外,《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具有严肃性和简练的固有写作风格,而英文报道则更偏好激发读者兴趣,增强报道戏剧性和形象感。
(2)汉语报道(215个,占22%)中警示语的使用是英文报道(107个,11%)的两倍。汉语报道对于警示语的使用较为频繁,不论是标题还是正文中均出现,如标题:“毒丸条款”想鼓励中国?没门儿!(《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0日)。汉语报道中还会使用一些新词汇如“羡慕嫉妒恨”“红眼病”“互怼”“跑题”;俗语“平地起高楼”“一天建成罗马”“损人不利己”等。就引用话语的消息来源而言,汉语报道中存在的这些引号词多来自俗语、成语、流行词汇、名人名言等,较难定义或考证引用的消息来源。且汉语中带引号的词语,多半被作者赋予新的意义,在报道者含蓄的表达下,读者需要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及生活经验,猜测感知它背后的意义。又或者因报道话题过于敏感,报道者在报道过程中采用了引号,我并不认同委婉表述。
5.结语
汉语和英语均偏好使用直接和间接言语,较少使用预调的直接言语和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从而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性;英语报道较汉语报道更多使用直接言语,使报道更生动、有趣;汉语报道比英语报道更多使用警示言语,用法及意义复杂具有独特风格。中外两国新闻报道可学习对方优点,丰富新闻报道,更有利于长远发展,增强对外传播效果。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语言学习不仅限于单词和语法,更應结合各国文化、生活经验批判性地阅读每一篇报道,灵活掌握不同转述形式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Bell, A..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Geis, M..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3]Leech, G. & M. Short. Style in Fic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Sternberg, M.. Point of View and the Indirections of Direct Speech[J]. Language and Style,1982,15(2): 67-117.
[5]高小麗.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转述形式的对比分析——新闻话语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13(2).
[6]高小丽.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转述方式的体裁差异——新闻话语系列研究之二[J].外语学刊,2016(6).
[7]刘彩霞.英汉新闻转述引语的类型特征及其语用功能[J].浙江传媒学院院报,2016(23).
[8]田海龙.批评话语分析精髓之再认识——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三个问题谈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9.
[9]田海龙.社会实践网络与在情景化的纵横维度——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课题及解决方案[J].外语教学,2017(6):7-11.
[10]辛斌.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对比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4(4):43-50.
[11]辛斌,时佳.《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南海仲裁案报道中的中美官方转述言语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2018(39).
[12]赵小晶,张斌.转述言语与新闻话语动态分析框架建构.外语学刊,2019(5):37-42.
本文系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8年)规划项目“转述言语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8YY0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