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师范生培养机制的不足与改革

2020-03-26张迅实

文教资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历史学师范生

张迅实

摘    要: 历史学师范生培养机制改革,应依据近年来教育部颁行的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深入分析在校生对现行机制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考量。在抽取个体院校做案例分析后,调研结果对形成机制改革有直接参考价值。所形成的改革方针,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调整实习安排、提升教育情怀,以及多途径深化专业性与通识性教育等方面。

关键词: 历史学    师范生    培养机制    改革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就师范类专业培养水平的提升做出各种尝试,历史学专业(师范类)的培养机制改革正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1](以下简称《认证》)的引领下,各历史学专业积极开展“师范类专业检测认证”相关工作;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历史学类)》[2](以下简称《国标》)形成了重要的改革参考。此外,教育部还颁布过一系列相关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皆是出于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提高专业知识与理论培养水平的目的。

立足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及细则要求标准,从中分析现行方案的优势与可待改进之处,是进一步修订与升级现有专业培养方案、全面施行历史学专业培养机制改革的基本指导。要对已有方案的实施效果做出重新审核,需要广泛了解在校生对现有培养机制的认知意见和看法。笔者以所在工作单位为依托,对本专业在读学生的问卷进行信息搜集与分析,从实践调查层面出发探讨历史学师范生培养机制的改进方略。

一、调查工作的背景、内容与方法

为了解历史专业师范生当前培养机制的不足,探讨改革新机制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笔者所在单位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对本专业在读生进行专门的抽样问卷调研活动。调查问卷的撰写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参照《认证》文件中关于二级资格认证的标准、《国标》文件中相关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细则进行内容设置,并结合本专业培养特色,由从事一线教学与科研的两位正高级职称专家(历史学教授)执笔、审定。

为确保简洁性与精准性,问卷集中从九大方面出发进行问题设置,对现行培养机制具备深度概括性。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定位;(2)用人单位对师范生基本素质的要求;(3)专业领域和职业特征描述是否合理;(4)本专业人才定位是否合理;(5)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如何;(6)毕业生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否合理;(7)课程结构是否合理;(8)学时学分情况如何;(9)课程开设学期是否合理。此外,除客观选项以外,还设置了“改进建议”一栏,以求在更深层次中获取调查对象的主观看法。整体上说,问卷整体结构条理明晰,所述及热点内容较为凝练,涵盖调研的话题范围相对宽广。

所调研对象囊括本专业四个年级在校学生及家长,因此问卷有效性、真实度与代表性都得到很大程度体现。问卷的发放、收回与统计由本单位学工组及相关同事共同完成。一方面,通过电邮等方式,将问卷发放至本专业所有在读生及家长处,尽力保证调查对象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以通讯方式做追询,保障最大限度地收集有效问卷回复,搜集到足够量的真实客观的一手资料。

从问卷回收统计情况看,共收回有效问卷191份,其中在读生总计105份、家长86份。所收回的在读生问卷部分,各个年级所占份额的区间在25份—35份,层级分布较均匀,且超过整体在读生比例20%,足以支撑调查结论的公正客观性。得到的大量家长问卷部分占总问卷数量45%。家长是学生最直系亲属,他们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最高,且具备一定的社会与工作经验。家长的观点足以形成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补充意见。

二、现行培养机制的调查结果分析

首先,从客观问答部分看,本专业现行培养机制的整体效果偏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现将客观问答的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结合上表做数据统计后,可得“调查看法”的比例如下:1)目标定位(合理71.2%,基本合理28.8%);2)基本素质要求(合理62.8%,基本合理37.2%);3)专业领域与职业特征描述(合理63.9%,基本合理35.6%,不合理0.5%);4)专业人才定位(合理63.4%,基本合理36.6%);5)课程设置(合理50.3%,基本合理46%,不合理3.7%);6)毕业发展预期(合理56.5%,基本合理41.9%,不合理1.6%);7)课程结构(合理46.1%,基本合理51.8%,不合理2.1%);8)学时学分(合理58.1%,基本合理40.3%,不合理1.6%);9)課程开设时间(合理48.7%,基本合理41.9%,不合理9.4%)。

通过分析可见,本专业整体培养机制的评价是中等偏优:优势比较突出部分是表现在目标定位、基本素质要求、专业领域与职业特征描述、专业人才定位等四个方面。该四项认为“合理”比例基本在60%以上至70%强,认为“基本合理”比例处于28.8—37.2%(平均数值为34.6%),只有专业领域与职业特征描述中出现1次认为“不合理”(占该项比例仅0.5%)。总之从满意度来看,这4项的达标度很高。

评价尚可的部分,包括课程设置、毕业发展预期、学时学分等三个方面。该三项认为“合理”的比例基本处于50%以上,认为“基本合理”的比例平均值则低于50%,认为“不合理”的分别达到3.7%、1.6%、1.6%。由此可见,这三项满意度只是稍好;虽然对其不满意的比例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可进一步提升空间。

尤为需要关注的是,评价相对最低的部分存在于课程结构、课程开设两个方面。该两项认为“合理”的比例低于50%,认为“基本合理”的比例平均值低于50%,认为“不合理”的分别达到2.1%、9.4%。究其原因乃是存在于现行课程设置层面。此外,上文第五项课程设置中,认为“不合理”的达到3.7%,主要不满意内容与之相关。

其次,从主观建议部分看,客观问答部分反映的问题在该部分切实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实际上在所有回收问卷中,约有近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曾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培养机制改革具有更加直接的参考价值。

在对所有不同“建议”进行统计后,排除被提出次数低于五次的,最终获得如下几个主要观点:1)课程分布应更加均匀,希望调整一些选修课到稍前的学年(计19次);2)提升历史学专业知识、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计16次);3)实践课程应加强,特别是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培训(计9次);4)增加师范技能训练(计7次);5)实习尽量提前安排,以避免与考研、就业发生时间冲突(计5次)。

在广泛了解就读在校生的认知意见及看法后,可知现行培养机制确仍有一定的改革和提升空間。

三、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探索历史学师范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应立足于教育部文件指导精神,并结合问卷的一手资料调查分析和调查对象所提出的主观建议,方能制定出适当可行的改革方针。

其一,对课程设置需进行适当调整。教育部指出(见《国标》第4条“培养规格”中4.1相关细则)[2],应加强本科专业类课程设置,并要求其学分所在比不得低于60%;这就决定了除现有必修课程以外,还要以一批专业选修课程补充和增加专业类课程的总含量。调查中发现关于课程设置问题存在学期分布不均、选修课程过于集中在后面学年等问题。此外,学生与家长提出希望增加历史学专业知识、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建议。综合其看法可得,专业选修课的地位要引起足够重视,应进一步鼓励学校开设更专业细化的历史学选修课程,并注重选修课时段分配,可在前两学年中适当多分配一些选修课程的份额。

其二,考虑增加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增加实践教学机会的办法。《认证》中(见二级认证标准第2.7则)明确指出[1],院校要达到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的标准。这就要求必须改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特别要从中发展学生实践动手、自我尝试与创新能力,达到“学会反思”的教学目的。在《国标》中(见第6条“专业师资”中6.2.2相关细则)提出[2],专业培养不应局限于被动的课堂教学环节,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及引导其“进行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首先要考虑师范课程,其次要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加强更多教学技能的训练。在强化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在课堂外寻求一些方式方法,例如需学校和学院提供场地、机会及一定的经费支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进行更多模拟教学实践等,进一步拓展实践操作平台,让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给学生带来更多提升师范技能的机会。

其三,教育实习应做合理化、人性化的安排。教育部教师〔201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3],应强化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并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教育部教师〔2014〕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也提出[4],建立高效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从中可知,应更多面向地方中小学校,更多增加师范生入校实践与实习的机会,搭建对中小学名师进行听课的平台。此外,出于人性化考虑,教育实习的时间应避开大学四年级的考研与求职高峰期,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业便利。

其四,增进师范生融入一线教学环境、感悟优秀中学教师的教育情怀。如教育部教师(2011)6号文件提出[3],要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并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从中激发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并邀请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对师范生言传身教,感受名师人生追求和教师职业精神。这就要求院校从“德育情怀”出发,更多关注师范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并致力于增强他们对从事教职的荣誉感和自信感。具体做法上应侧重于主动邀请中学教学工作中的德育优师们进入高校,对师范生进行深入的职业情怀教育,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

其五,发掘历史学专业知识涵养的深度教育,拓展多学科知识传授的视野广域。教育部教师〔2012〕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指出[5]:学科知识的培养应做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重点提出“通识性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从教者要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这里涉及的是对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具备足够深度、通识性多学科的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根据抽样调查反馈信息可见,这项要求正是学生及家长比较关注的一个教学短板。院校方应进一步思考和践行一些新的方式方法,例如把学科专业知识融入学生活动、社团活动之中,由专业教师亲自主持与指导;又如积极组织和开展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达成与其他专业间进行跨专业讲座、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等合作途径。

综上所述,历史学师范生培养机制改革应更贴近实际。特别要主动从学生层面获取更多当前培养环节中的意见反馈,并深入解读教育部相关文件指示,而后综合制定出可行性强的改革方略,以进一步促进本专业培养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认证实施办法(暂行)[Z].教师(2017)13号文件,2017-10-26.

[2]教育部.历史学类[Z].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1-30:102-105.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通知[Z].教育部教师〔2011〕6号文件,2011-10-8.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师〔2014〕5号文件,2014-8-18.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Z].教师〔2012〕1号文件,2012-2-10.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历史学师范生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历史学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军事历史学的形成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