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2020-03-26钟海洋罗杰鸿林杰忠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惠州516000
钟海洋 罗杰鸿 林杰忠(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惠州 516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中危重的疾病,有起病急、变化快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对这一疾病,抢救上必须分秒必争[1]。对AMI的治疗上,关键在于尽快让梗死动脉血运恢复重建,然而常规治疗方法通常是采取用药治疗的方式,但疗效并不理想[2]。随着临床治疗及研究的不断进展,多提倡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标准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择期行PCI治疗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入院。纳入标准:(1)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即至少符合以下2条即可确诊:①有缺血性胸痛史;②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③心肌坏死、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改变[3]。(2)均无 PCI治疗禁忌,且无交流沟通障碍。(3)入组前均向患者告知研究目的,均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2)半年内出现脑出血或者其他出血性疾病。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组如下:观察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 22例;年龄 47~71岁,平均年龄(58.5±2.2)岁。对照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9.1±2.4)岁。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先予以负荷量口服300 mg拜阿司匹林肠片(Bayer S.p.A,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 100 mg×30 s)+180 mg替格瑞洛片(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 J20171077,规格 180 mg×14 s),1 次/d;然后口服常规剂量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替格瑞洛片90 mg 2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7片)40 mg/次;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H20100484,规格0.6 mL:6000 A×aIU×2支)4000U,1次/12 h。观察组实施急诊PCI治疗,方法如下:手术前48 h予以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次+替格瑞洛片180 mg/次,均为顿服;动脉鞘管内注入肝素注射液7000~10000 U。应用标准法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针对梗死动脉实施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术后按常规剂量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替格瑞洛片90 mg 2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次,且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注射液4000U,1次/12 h。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3 d均采集4 mL的空腹肘静脉血,血液经3 000 r/min的离心及离心15 min,静置后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指标水平。②治疗前及治疗2 d后均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评价左心室重构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做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NT-proBNP水平:治疗后1 d、3 d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指标降低幅度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指标水平比较(±s,n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指标水平比较(±s,ng/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 d 治疗后3 d观察组对照组50 50 t P 285.56±35.58 284.85±35.26 0.100 0.920 135.56±21.18*202.26±26.52*13.896 0.000 91.15±15.52*134.42±20.86*11.768 0.000
2.2 左心室功能:治疗前,两组在LVEDD、LVESD及LVEF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 d,两组LVEDD、LVESD降低,LVEF升高,但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左心室相关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左心室相关指标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LVEDD(mm) LVESD(mm) LVEF(%)治疗前 治疗2 d治疗前 治疗2 d治疗前 治疗2 d观察组50对照组50 t P 52.36±5.69 52.17±5.61 0.168 0.867 43.36±4.85*47.12±5.03*3.805 0.000 63.36±6.28 63.21±6.22 0.120 0.905 50.17±5.41*54.75±5.72*4.113 0.000 45.36±5.16 45.27±5.22 0.087 0.931 58.86±6.63*54.21±6.33*3.587 0.001
3 讨论
AMI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疾病,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缺血缺氧,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生命健康[4]。AMI通常收治于急诊科室,一般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及病死率高等特点,需及时诊断与治疗[5]。
AMI患者在患病后,血浆NT-proBNP水平会明显升高,主要是因为NT-proBNP为脑钠肽前体裂解为BNP分子后的产物,在AMI发生后会迅速激活心肌利钠肽系统,继而使得NT-proBNP分泌量增多,因此NT-proBNP水平也成为临床诊断AMI的重要指标[6]。此外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功能会受影响,主要是心肌缺血缺氧,会刺激垂体加压素及内皮素的释放,影响左心室功能[7]。根据AMI这一特征,临床提倡实施急诊PCI治疗方式,可以通过再灌注方式,短时间快速疏通病变的血管,缩短受累心肌缺血缺氧及心肌坏死时间,确保心肌正常供血及供氧,避免心肌细胞进一步坏死,继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8]。此外急诊PCI还能减少血小板集聚及血栓,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促进心室心肌细胞大量分泌NT-proBNP,NT-proBNP可转变为BNP,BNP可兴奋神经系统,且抑制垂体加压素、内皮素释放,继而达到改善心室重构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降低,但治疗后各时间段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左心室相关指标上,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这提示急诊PCI治疗对AMI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
针对AMI,实施急诊PCI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促进心室重构,缩短住院时间,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