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0-03-25付永芳

管理学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对策

付永芳

[摘 要]劳动合同管理历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方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能保障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正常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我国企业对劳动合同进行管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地方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过数十年实践发展,国内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文章总结多年来有关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事件,从现象中挖掘本质问题,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完善,以此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文章首先对当前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和说明,研究其中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为解决企业劳动合同管理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劳动合同管理;对策;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签订和管理劳动合同,能有效明确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权责关系,为之后双方履行权责提供依据和标准,也可以作为日后双方发生纠纷后进行仲裁的依据。不仅如此,对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劳动合同管理还能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劳动合同法》在我国早已存在,在经过大量论证、实践、理论之后,我国于2008年出台全新《劳动合同法》,国内企业开始正视劳动关系管理内容。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我国企业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与劳动合同法相关的文件政策,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积极处理带薪休假、按时发放薪资等人力资源易触碰“雷区”。然而许多企业基于自身短期发展需求,目光短浅,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等优势,选择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不如约履行自身权责,由此产生一系列劳务纠纷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与不安。基于以上,企业首先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主动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其次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规定内容,积极履行自身权责义务。这样既能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淡薄,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在过去很多年,有许多个体工商户,乃至一些小微企业,未及时按照法律规定内容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进而为之后劳务纠纷埋下隐患。究其原因,大部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未选择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主要原因在于用人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或者企业基于双方信息不对等优势,故意不与劳动者签约,目的便是不愿接受法律约束,害怕之后用人行为产生问题后受到法律制裁。不签订劳动合同,即便之后不按时为劳动者发放工资,或者随意辞退员工,员工也没有状告用人单位的凭据。此外,企业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便意味着需要按照合同内容,及时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等福利,出于节约企业支出目的,企业也倾向于不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二)相关规章制度存在缺陷

基于企业实力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能力问题,有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手不足,管理水平较低,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经验,由此影响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即便企业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无法有效发挥劳动合同管理的作用。劳动合同管理最大问题在于制度存在缺陷和设计不合理,这些漏洞会影响企业管理员工的有效性与合法性。许多企业基于自身经验匮乏,在制定本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时,往往会选择从网上下载其他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范本,拿过来直接照搬照用;殊不知这些网上范本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企业情况不同,直接照搬会引发水土不服等现象,在企业应用和实践过程中矛盾凸显。

(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不规范

当前有许多企业在劳动合同管理上存在主观问题、客观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不正规,许多企业倾向于采用传统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对劳动合同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劳动合同签订、变更以及解除方面,沒有依据劳动合同规定内容以及法律法规内容进行落实。尤其是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往往不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等,使劳动者正常权益受到损失。还有些企业劳动合同内容不够规范,缺乏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正常权益,这属于对劳动者权益的隐性损害。还有许多企业虽然针对劳动合同管理,出台了许多政策,但在执行方面不够重视,或者缺乏足够的保障措施,而这些内容均使劳动者处于一种不安定的工作环境和状态之下,不利于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想要切实提升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通过制度和文件形式确立、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要融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确保企业制定和出台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下属员工对国家劳动合同法有足够认知与了解;第二,出台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目的在于指导企业工作开展,因此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制定要具备较强实操性,同时还要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吻合,不能随意从网络上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现成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内容,要保证新出台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第三,新出台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要规范,这里的规范既是指内容规范,也是指对具体企业管理行为要进行详细说明,便于企业员工依据制度办事;第四,为保障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要确立监管目标和监管措施。监管对于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而言,是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提升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重视程度

提升企业对劳动管理合同重视程度,要先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劳动管理合同工作,明确劳动合同管理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员工工作环境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除了企业管理人员要提升对人力资源劳动合同管理重视外,还应当通过制定制度、政策宣传等方式提升员工对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视。首先,要定期对企业员工以及管理层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和政策宣讲,使全体员工明确了解劳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出台的意义,使企业管理人员明白如何在实际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中规避风险,使基层员工了解到自身在企业中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当如何应对;其次,除了对企业内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意义等方面的宣讲外,还应当加强对全体员工劳动合同管理法律文件的培训与宣讲,了解企业出台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与国家法律的规定,同时提升全体员工对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知。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的管理内容

企业要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内容进行定期审视和反馈,结合企业内部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国家法律规定,综合调整和完善劳动合同的管理,确保其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同时企业能够将法律规定重要内容纳入劳动合同中。例如法律规定员工依法享有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劳动合同中便要予以体现。

(四)规范劳动者管理,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

企业应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权责,同时要明确规定履行权责能够获取的薪酬待遇以及违反权责义务内容需要缴纳的违约金等。通过这种形式来对合同签订双方形成制约,能够促进双方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开展工作能够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用人单位作为合同甲方,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全面了解员工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龄、电话、婚姻状况以及住址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能搞“一言堂”,要讲求平等自愿与协商一致原则,即由双方草拟合同内容,或者由甲方出具合同,乙方员工对合同条款有异议时,可以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就具体争议条款进行协商和调整。

三、结语

劳动合同在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管理中扮演中重要角色。签订劳动合同,能有效明确用人单位与员工双方权责内容,保障双方能够按照合同内容开展工作与实施管理,也是作为解决日后发生劳务纠纷问题的关键依据。对员工而言,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自身权责,以及能享受到的薪酬福利待遇等,能为其构建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提升其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对用人单位来说,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劳动合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对于企业实现统一管理,提升对外部人才吸引力也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