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0-03-25李辉冯永纲

管理学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李辉 冯永纲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素养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与构建研究》(编号SKL-2020-159)阶段性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高尚品格、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格局中,根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结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品格

大学是大学生人生观确立、稳定的决定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经典,为我们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能够很好地让当代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涵养心性,拥有健全的人格修养。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都体现和包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和责任担当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诗句中蕴含的自强不息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不断奋发图强、超越自我。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渠道增多、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对大学生在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习近平主席曾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文明結晶。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元素,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让新时代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心。

(三)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古到今,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爱国主义精神焕发着新的活力,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中华民族才有了不断砥砺前行的精神指引,中华儿女才有了不断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为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供了宝贵资源,对激励大学生自觉将自己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氛围不浓

校园环境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然而一些高校在学校整体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校园里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不浓。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功利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度不够高,过于重视对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理解不透、感悟不深,缺乏学习热情,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自身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过程不畅

首先,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文明结晶,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推广,让大学生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较薄弱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教师是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桥梁,也是开展融合的关键。”[2]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需要同时具备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然而,我国多数高校都缺乏具有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团队,这也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不利于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载体不足

首先,在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将书本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生搬硬套地传授给学生的现象。这种重知识、缺兴趣的教学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有效的学习、继承和转化文化知识效果不佳。其次,我国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局限于在课堂上开展,局限于通过书本传授,授课方式不够灵活,未能进行全方位的“融入贯穿”,没有让大学生在丰富的活动和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受到充分的感染和熏陶。最后,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信息传递碎片化、虚拟化的现象,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大学生的真实感受,不能有效地给大学生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引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

首先,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面,通过对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在内容方面,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针对大学生思想上遇到的难点、痛点及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从而进一步实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在方法上,要巧妙融入,灵活开展。可以构建互动课堂,或者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采用历史典故、名人传记、传统美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可以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想政治的有机结合。

(二)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何使这一项任务高质量地完成,是每个高校教师必须要亲自参与的事情。所以,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持续夯实专业知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用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更好地育人铸魂,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等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高校落地生根的保障”[4]。高校要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重点文化场馆建设,持续强化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开展实施一系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28(1).

[2]袁晓文.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258-259.

[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4]李国良,周向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J].思想教育研究,2018(09):91-95.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