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推进校长职级制实施的“北京行动”

2020-03-25李奕

中小学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李奕

摘要北京市于2019年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北京市推行校长职级制,是基于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打造高质量办学治校的校长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迫切需要。在推行过程中,北京市强化组织保障,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协同推进,打好政策组合拳;在深入调研和精心论证的基础上全市整体推行,形成校长梯队建设系列;推动校长队伍“建配管用”一体化发展,整体提升校长队伍专业水平。

关键词校长职级制;校长队伍专业化;绩效工资改革;学校治理能力;“建配管用”;本土教育家;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2-0012-03

2019年,北京市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这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是面向全面实现小康之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推行校长职级制的背景和“北京思考”

中小学校长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使命。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队伍,是关系北京市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千百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

从宏观层面看,推行校长职级制是打造一支坚定守护“两个大计”的校长队伍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中小学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打造一支坚定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素质过硬的校长队伍。中小学校长必须成为“两个大计”的坚定守护者,始终清醒把握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始终清醒把握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学的根本出发点。

从中观层面看,推行校长职级制是打造一支高质量办学治校的校长队伍的迫切需要。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对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北京市的校长队伍建设和管理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为全面落实校长专业标准,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校长任职资格标准、选拔任用制度、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和流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校长不同级别的岗位任职条件、职责任务和工作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校长的考核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制度和奖惩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五年一周期的分层、分类专业化培训课程和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推行校长职级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校长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办学治校的校长队伍。

从微观层面看,推行校长职级制是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迫切需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为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在推进校长职级制过程中,我们把宏观中观层面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要求向下延伸到副校长以下的管理干部。校长职级制是一个治理体系,不仅针对校长本人,而且是在校长入级的过程中把相关的工作要求和思想方法向下延伸到学校治理当中,即治理体系一直延伸到如何管理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班级,形成适应新时代、服务“两个大计”的“一把手”管理制度体系。我们力求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的联动,将制度优势和体制优势转化成管理体系和管理效能,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让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班级组层面起到战斗堡垒作用,最终推动每一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行校长职级制的策略和“北京实践”

北京推行校长职级制,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综合施策,系统推进,有效提升了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进一步推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强化组织保证,突出校长职级制工作的方向性、引领性

北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行校长职级制。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带队前往江苏、上海和浙江调研,深入研究了三地推行校长职级制的经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教委组干科和人事科科长、中小幼职校长书记座谈会,面向基层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多次听取关于推行校长职级制的工作汇报。

在文件制定过程中,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各相关委办局深入研究具体实施的政策措施。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北京市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正式推行校长职级制。

在评审过程中注重体现党的领导,突出方向性、引领性。比如:明确要求各区按照党政领导、名校长、专家各三分之一的比例组成校长职级制评审委员会,在答辩题设置中把党的建设内容放在首位,突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2. 联动协同施策,打出校长职级制政策“组合拳”

北京市将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协同推进,为校长建立了职级制背景下的分配制度并与考核制度同步出台,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政策联动的协同效应。中小学绩效工资改革特别强调绩效工资分配要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以及特殊教育、承担课后服务及教育综合改革等任务的教师倾斜,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分配导向。

校长职级制改革中,我们将校长职级分为四级八等,合理拉开级等之间的績效工资差距,相邻两个级等之间绩效工资差距在400~1000元。同时,把中小学校长书记的工资拿到区一级统一发放,明确校长书记的详细考核指标,建立更严格的对“一把手”校长书记的考核制度,充分肯定校长书记的作用发挥,充分调动校长书记办学治校的积极性、主动性。

3. 全面整体推行,建设系列化校长梯队

北京推行校长职级制,不再分阶段搞试点,而是在酝酿成熟的基础上全面入级、整体推行。校长职级设置四级八等,包括特级、高级(级内设置1、2、3等)、中级(级内设置1、2、3等)、初级共四级。特级、高级、中级、初级校长结构比例控制为0.5∶4∶4.5∶1。区级层面高级指标首评使用60%~70%,预留出每年的晋升空间;市级层面特级校长指标首评使用50%,预留出每两年的晋升空间。全市全日制中小学校(含特教学校、工读学校、大学附中附小、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含其他性质公办园和民办园)、职业高中学校中,在职在岗的正职校(园)长(含党组织书记)3700多人全部纳入职级评审认定范围,最终评选出首批特级校长93人,高级校长近900人。

通过校长职级制的实施,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将校长书记“一把手”队伍按照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任职年限和能力水平诸要素进行系统梳理,整体“入级套改”,用职级等次这种可视化方式形成校长梯队建设系列。伴随着校长职级制推进,各区教工委形成了新的校长书记队伍建设思路,有的区还对校长书记进行了合理调整。

4.“建配管用”系统推进,整体提升校长队伍水平

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旨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校长岗位管理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校长任期目标管理、交流轮岗、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奖惩等制度体系,设立若干递进发展职级,畅通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适当提升校长的待遇水平,激发校长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淡化学校或校长的行政色彩,理顺校长队伍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提高校长队伍管理能力和水平。

推行校长职级制,并不是简单地评选出特级、高级校长,给校长分出三六九等,而是要充分发挥校长职级制的联动效应、综合效力,推动校长队伍“建配管用”一体化发展。在建设上,划分出清晰的校长职级晋升路径;在配备上,按照与能力层级相适应的原则匹配校长和学校;在管理上,对应岗位职责加强日常考核评价;在使用上,结合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等,最大限度发挥特级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办学水平,最终指向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推行校长职级制的展望和“北京规划”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开启了推进校长队伍专业化的新征程。下一步北京将完善配套政策,推动校长职级制延伸到干部队伍“建配管用”全领域,让校长职级制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1. 培养更多的本土教育家

我们希望通过校长职级制的实施,培养更多的本土教育家。特级校长和优秀校长不是简单的名校或者大校校长,而是突出作用优先、贡献优先,是那些在未来对北京城市转型发展和教育深化改革有特殊支撑作用的带头人;在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的带头人;在扎根乡村、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带头人。他们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深、人格魅力强,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科研水平领先,学校管理成效卓著。

2. 激发更大的办学新动能

未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动能分散在整个教育系统最基本的育人单元上。我们要运用区块链思想,构建多中心、分布式、自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其核心是在党委领导下,在系统化的“建配管用”上。特级校长工作室和特级教师工作室,未来将更加凸显扁平化的管理特点,形成撬动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分布式的管理节点。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管住方向、管住底线的前提下,把人才培养的权力下放给校长们、教师们,让每一个节点都迸发出成长发展的强大活力。

3.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将把干部教师队伍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形成更大范围的治理结构和教育人才梯队。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以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为主体的“双特”队伍,这支队伍包括93名特级校长和800多名特级教师,他们能力水平高超,作用发挥显著,能够辐射带动全区和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北京将以“双特”队伍作为推进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个关键节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最终推动一所学校、一个集团、一个地区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全方位提升,推动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创新留学生培养方式,提高留学生教育品质
试用金融发展理论对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
打造有品位的区域教育
江苏基础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新任务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