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电影翻译中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运用

2020-03-25桑韩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2期
关键词:归化异化运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中当然也包括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电影是各国人民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娱乐休闲活动。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大量的外国电影流入我国,尤其是欧美影视作品被国内大量影迷所追捧,因此,对英文电影的翻译工作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优秀的电影翻译不但能够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还需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基于此,笔者针对归化、异化两种主要影视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电影翻译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归化;异化;英语电影翻译;运用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逐渐密切,其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电影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作为一种大众所乐于接受的文化方式,更是在其交流中频繁起来。越来越多的英語电影走进我国,中国的电影也在走出去,不仅为各国人民提供了更多欣赏影片的机会,还为人们创造了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机会,当然在这中间就需要“翻译”这一桥梁来连接彼此;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有着自身的语言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知识素养等,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对影片进行翻译。

一、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最初是由西方翻译理论家提出来的。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作者最先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具体来说,归化指的是为受众考虑,异化则是为原作者考虑。由于众口难调,人们对于这两种翻译方式有着不同的看法,部分人认为归化抹杀了文化个体性,部分人认为归化为受众扫除了文化障碍;对于异化来说,部分翻译学者认为其最大程度上保存了原文语言和文化差异,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国家的文化。

一些学者提出,实际上归化等同于直译,异化等同于意译。顾名思义,直译就是按照原文内容逐字逐句去翻译,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或者其他语种之间的互译一概如此;意译就是根据各国不同的文化在一些翻译内容上进行调整,以免受众产生文化上的理解歧义。可见,直译和意译是针对不同语言的不同形式和特点提出的,它们讨论的重点在形式和内容上。这也就是说,归化和异化的侧重点分别为站在受众角度与原作者角度,因此,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翻译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归化与异化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必定是既有归化的翻译手法,也有异化的翻译手法的。当然,对归回和异化的使用频率取决于不同的作者、读者及创作风格等。

二、英文电影翻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差异因素

各国间历史不同、经历不同、发展不同必然会造成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异,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都会在自己国家的电影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常说的“中国式英语”,是指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习惯性用中国传统思维与语言习惯来表达亦或翻译。举个例子,中国人早上见到老师问好一般是“Good morning,teacher”,这是因为中国人知道“teacher”一词是“老师”,所以就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直译。而其实在英语国家中,大家对老师的称呼通常为“Mr、Mrs”等,而这就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对翻译的重要影响了。

(二)审美观念差异因素

从理论上说,电影是一种用现代艺术手法展示社会生活的映射方式。电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因为人们能从电影里找出一些与自己心里所想产生共鸣的东西。然而,中西方审美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民族审美观念直接影响到自身的语言活动。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大多数以意合为美,注重对称性、和谐性的审美风格,其具体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书法、国画、古诗中。例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能够体现出“对偶”的审美风格,并且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在影片名中也得以体现,如《卧虎藏龙》等。而在西方国家,其民族通常注重形合美,如平面美等,因此,大多数英语电影的语言都是凸显了表象美,例如X、Avatar等。而也由于中西方存在的审美差异,使得英语电影翻译中工作者必须要考虑到文字在自己国家中的美学内涵与侧重点,把握中西方审美的差异来进行翻译,例如经典的翻译作品《廊桥遗梦》《穿Prada的女王》《黑客帝国》等。

(三)电影商业性因素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故我们在进行英汉电影互译时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是其商业性。因此,在具体翻译过程中,不可死板地对其进行翻译,而是要融会贯通,充分体现出翻译对电影的宣传作用,既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又要契合电影主题,还要符合大众审美。例如对电影《Hilary and Jackie》进行翻译时,中国译者将其翻译为《她比烟花寂寞》,尽管没有按照原文进行直译,但是这种富有艺术的翻译方法会让观众觉得十分有趣,从而吸引了他们的眼球。

三、归化和异化在英语电影翻译中的运用

(一)归化在英语电影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在翻译中使用归化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表达与传递原作品的信息,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避免与原作品中一词多意的情况的发生。我们都知道,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会让制作出来的电影侧重点不同。例如国产电影通常会紧抓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来进行侧重表达,如《攀登者》就是抓住中国人民直面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来进行展开,尽管一次次攀登失败,但是不能阻止中国人在自己的领土上留下脚印。而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这就与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存在出入。对此,归化法的原则就是“以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让外国语言符合输入国的文化价值观”,用较为流畅的语言来满足输入国观众的需求。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语言转化为更加符合国人接受的方式,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与审美观念,缩小中西方文化差异,将电影剧情内容更大程度上传递给国内观众。例如《Waterloo Bridge》被翻译为《魂断蓝桥》,而这样的翻译方式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观众;再比如有些电影翻译之后并不是四字短语,《Ghost》就被翻译为《人鬼情未了》,还有《红菱艳》(RedShoes)、《谍中谍》(Mission Impossible)、《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 等。

(二)异化在英语电影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英语电影中有很多民族性特点较强的人名、地名等,对这些就需要进行异化处理。从前文可知,异化实际上是要求最大程度上尊重原文本,尊重原文的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等,不能只为了输入国受众理解而让英文电影失去其原汁原味。英语电影中有很多专门的地名和人名等,在电影翻译中就可以直接引用这些名词,但是对于专有的地方特色文化就需要体现出翻译的专业性了,不能使用前文所说的归化或者直译的方式来翻译。例如经典的异化作品《THE SEVEN YEAR ITCH 》被译为《七年之痒》,其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已婚七年的夫妇,在日趋平淡的生活中,这个家庭产生了危机。这部被译为《七年之痒》的作品受到国内外观影者的欢迎,由于该片的成功,人们不仅接受了“七年之痒”的说法,还对其做出了汉语层面的一个延伸,不仅很好地体现出了本片的主题,还丰富了汉语的表现手法,因此算得上异化翻译领域中的经典。同样经典的翻译案例还有《雨人》(Rain Man)、《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第一滴血》(The First Blood)、《指环王》(The Lord of Rings)、《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等。

四、结语

总之,归化和异化是英语电影翻译中常见且有用的两种翻译方法,然而两者并不会独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一部成功的電影翻译作品必须是由两者共同合作完成,因为归化能拉进观影者与原电影的关系,异化则是尊重原著,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外域文化,所以,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英语电影翻译中会越来越多出现异化,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的交流、联系也更加紧密,人们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会更加追求精神文化,渴求认识、了解外来文化。而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满足大众的这一需求,其对英语电影翻译领域来说是一次挑战与机遇。相信翻译人员在不断汲取经验与翻译工作改进中,会更加完善归化与异化的方法,从而翻译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熊永萍.浅谈英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J].校园英语,2018(2).

[2]宋云生.谈归化法和异化法在英汉互译中的转换运用[J].海外英语,2018(8).

[3]王秀.浅谈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才智,2016(36).

[4]葛梦君.归化与异化在英语电影翻译中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3(13).

[5]赵婷.英汉电影字幕翻译中对文化他者的改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0).

作者简介:桑韩(1985-),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运用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