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例临床特点及处理

2020-03-25陶虹江陈捷陈小燕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第二性征隐睾双侧

陶虹江,陈捷,陈小燕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的染色体为46,XY,主要发病原因为雄激素靶器官上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出现障碍而导致对雄激素不反应或反应不足[1]。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男性化表现将AIS分为完全型AIS(CAIS)和不完全型AIS(IAIS)[2-3]。CAIS患者自幼按女性生活,性腺可位于大阴唇、腹股沟或腹腔内,发育不全或位置异常的睾丸容易发生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我院)收治的2例CAI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以期提高对CAIS的诊断及有效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患者 女,15岁,因至今无月经初潮于2015年8月14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3岁时双乳发育,偏小,现15岁,无月经初潮来临,无周期性下腹痛。2014年9月17日于外院行B型超声(B超)检查示始基子宫,性激素检查示:雄激素明显增高,达17.5 ng/mL(正常参考值0~2.77 ng/mL),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示:400~500带46,XY。外祖父、外祖母为近亲(表兄妹)结婚。患者身高173 cm,体质量51 kg,声音细,无喉结,乳房发育TannerⅢ级,乳头偏小,乳晕颜色浅,无腋毛。妇科检查示:外阴幼女型,阴蒂不大,无阴毛,阴道畅,棉签可探入6 cm。肛查子宫示:未探及子宫样结节,双侧腹股沟韧带及两侧阴唇内未触及包块或结节。性激素检查示:卵泡刺激素(FSH)15.2 mIU/mL,黄体生成激素(LH)38.3 mIU/mL,雌二醇(E2)134 pg/mL,孕激素(P)1.98 ng/mL,雄激素(T)17.5 ng/mL。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示46,XY。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示:双侧髂外血管旁实性结节影,考虑为发育不良的睾丸可能,子宫及双侧卵巢未见。于2015年8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探查术+双侧腹股沟包块切除术,术中探查示: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缺如,在双侧腹股沟管入口处分别见瓷白色条索状物(患者母亲拒绝提供图片),充分游离后切除双侧腹股沟包块,同时行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术后常规病理报告示:双侧均为睾丸组织;“双侧隐睾组织”发育不良,伴有部分附睾组织,伴结缔组织囊肿;“左侧”支持细胞瘤样增生,“右侧”间质细胞瘤样增生。通过腹腔镜下隐睾切除手术后血清雄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术后给予口服雌激素治疗,第二性征维持良好。隐睾切除术后随访2年,患者第二性征维持良好,复查血清E2水平42~48 pg/mL,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偏低,乳腺超声及肝肾功能正常。

1.2 病例2 患者 女,17岁,因至今无月经初潮于2016年4月7日就诊于我院,13岁时双乳发育,偏小,现17岁,无月经初潮,无周期性下腹痛。2014年12月外院B超提示先天性无子宫可能。无特殊家族史。身高165 cm,体质量45 kg,声音细,无喉结,乳房发育TannerⅣ级,乳头较小,乳头、乳晕颜色较浅,无腋毛。外阴幼女型,无阴毛,可见阴道口与尿道口,阴道畅,棉签可探入6~7 cm,肛查宫颈及宫体缺如,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包块,双侧腹股沟韧带及两侧阴唇内未触及包块或结节。性激素检查示:FSH为6.26 mIU/mL,LH为39.36 mIU/mL,E2为31 pg/mL,P为0.74 ng/mL,T为5.68 ng/mL。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示:46,XY。盆腔MRI示:双侧髂外血管旁实性结节影,考虑为发育不良的睾丸可能,子宫及左侧卵巢未见显示,右侧附件区小囊性信号影。于2016年9月7日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探查术+双侧腹股沟包块切除术,术中探查示: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缺如,在双侧腹股沟管入口处分别见瓷白色条索状物(见图1、图2),充分游离后切除双侧腹股沟包块,同时行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术后常规病理报告示:“左侧隐睾”睾丸组织,伴纤维细胞增生;“右侧隐睾”睾丸组织。通过腹腔镜下隐睾切除手术后血清雄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术后给予口服雌激素治疗,第二性征维持良好。隐睾切除术后随访2年,患者第二性征维持良好,复查血清E2水平35~44 pg/mL,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偏低,乳腺超声及肝肾功能正常。

2 讨论

图1 病例2患者左侧隐睾

CAIS是由于AR基因异常,导致胚胎组织对雄激素不敏感,Wolff管及泌尿生殖窦分化为男性生殖管道受阻,睾丸下降受限成为隐睾,可位于腹盆腔、腹股沟管或大阴唇等睾丸下降途径中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男性内生殖器和女性外生殖器[1-2]。因性腺是睾丸,其间质细胞的雄激素合成正常,血浆中会有足够的雄激素水平和适量的雌激素水平,但因AR基因缺陷,靶细胞不能产生相应的受体,雄激素不能与受体结合发挥正常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影响患者向男性化方向发展。而患者体内雌激素受体正常,睾酮经芳香化酶作用转变为雌激素,从而使第二性征向女性化发展,会有乳房发育,表现为女性外生殖器,但无女性内生殖器管道,阴、腋毛稀少或缺如[2-3]。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均无AIS家族史,故考虑可能为基因突变所致。由于CAIS患者早期除性腺位置异常外,无其他明显异常表现,往往到青春期后因原发性闭经伴或不伴腹股沟包块就诊。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均因青春期后月经初潮未至来我院就诊,社会性别和心理性别为女性,有乳房发育,无明显男性化表现,无腹股沟包块。CAIS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临床体征及染色体检查,AR基因的检测和分析是确诊的方法之一。鉴别诊断需排除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17α-羟化酶缺乏。前者性激素水平低下,无乳房发育,但有子宫,人工周期可来月经,后者睾酮水平低下,孕酮水平升高,无乳房发育,亦无子宫,常伴有高血压、低血钾。

CAIS患者睾丸发育异常导致原始生殖细胞成熟障碍,可在曲细精管内逐渐形成肿瘤前驱病变,继续发展可形成精原细胞瘤、性母细胞瘤等生殖细胞肿瘤,而持续高水平的LH还会导致睾丸间质异常增生,形成支持细胞瘤、间质细胞瘤等非生殖细胞肿瘤。因此,CAIS患者的睾丸有发生肿瘤的风险,建议预防性切除隐睾[1,4]。然而,过早切除隐睾会导致患者雌激素缺乏,不利于青春期骨骼生长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因此,隐睾切除时机尚有争议,目前推荐在青春期后一旦身高与乳房发育成熟即可行隐睾切除,但如在青春期前发现睾丸恶变倾向则需及时切除[1,5]。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就诊时身高已达成年女性身高,乳房已发育成熟,因此切除睾丸时机适宜。因患者睾丸可位于腹盆腔、腹股沟管或大阴唇等睾丸下降途径中的任何部位,腹腔内的睾丸切除可选择腹腔镜下切除,如进入腹腔后未发现性腺,应考虑性腺是否位于腹股沟管内口处,可沿圆韧带进行探查,或尝试牵拉通入腹股沟管内的韧带,往往能够找到发育不良的睾丸;腹股沟或大阴唇内的睾丸可行腹股沟管探查术或在疝修补术中切除,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腹腔镜手术。手术前盆腔MRI检查比超声检查更具优势,可以进一步明确隐睾的位置。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均无明显腹股沟包块或疝,高度可疑睾丸位于腹腔内,故予盆腔MRI检查,发现隐睾位于双侧髂外血管旁,病例1患者超声检查提示始基子宫,但MRI显示并无子宫。因此,术前盆腔MRI检查有更好的评估和定位作用,并且为手术路径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图2 病例2患者右侧隐睾

CAIS患者睾丸切除后需长期补充雌激素以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并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雌激素有促进骨骺端闭合的作用,故不宜过早补充[5]。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身高已达成年女性,不存在使用过早的问题,因此术后即开始补充雌激素。术后随访2年,第二性征维持良好,但骨量仍低于同年龄正常标准,后续治疗应重视钙剂的补充。CAIS患者虽无子宫,无生育功能,但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阴道长度超过5 cm,成年后可以有性生活,可用阴茎假体顶入法加长阴道长度,无需人工造穴、阴道成形。此外,由于生理的缺陷,CAIS患者可能存在悲观、抑郁、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治疗,必要时需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

猜你喜欢

第二性征隐睾双侧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隐睾严重可导致不育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早熟的临床疗效
滋肾疏肝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第二性征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和发育
小儿隐睾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和西药治疗性早熟的效果对比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改良Bianchi术治疗中低位双侧隐睾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