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2020-03-24黄庆雷
黄庆雷
[摘 要]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需要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互动教学”因其强调教学主体间的交流,强调学生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暗合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统一活动的本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优选。几种对“互动教学”的常见认识缺乏说服力,理论剖析其内涵才能有效指导实践。“互动教学”是教学理念,也是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互动教学”的理念,学校“互动教学”改革应依据其内涵做好顶层设计并纠正教师对“互动教学”的认知偏差,有助于改革实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045-03
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号召,核心要点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不仅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针,是高等学校进行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高等学校提高质量从根本上而言是要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最核心的衡量指标在于教学质量,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创新发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新型的教与学关系。
现今高校课堂存在较多问题,“低头族”普遍存在。教师照本宣科、课堂低效而冗余,背离了高质量教学的本意,课堂“境界”较低。课堂“境界”内在表现为师生互动,互动程度深浅能够体现出课堂“境界”高低。互动教学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师生互联互动,无疑会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力。然而,许多教师对“互动教学”还不了解,对为什么要“互动”以及如何开展“互动”心存疑惑。为此,开展互动教学需要透析其表象、剖析其理论内涵,了解互动教学。
一、振兴本科教育中的高校课堂
(一)高校课堂“初印象”
课堂教学无疑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最重要的载体,不可否认的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常见于各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静听或各自忙活是常态,“低头族”横行,课堂效率低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常认为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经验不足或责任心不强等,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学校通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制订计划,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并提倡教师使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学。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将新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仍旧难以保持,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教学效果通常都会回落,教师的积极性备受打击。
教师技能培训教学对课堂面貌的改善作用不大,是否是因为学校管理松懈产生的学风问题。通常学工部门会派班主任下宿舍考察,辅导员也会时刻留意学生学习问题,多管齐下整治学风。实践证明,寄希望于管理部门的“看管”和约束并不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需要多方面因素、多措施彼此协调,相互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呈现较严重的割裂是高校课堂不争的事实,教师台上念、学生自己玩是常态。
(二)互动教学的诉求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内涵发展要深一些,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这一思想也成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中推动课堂革命,致力于提升课堂内涵的重要内容。提升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着力建设“金课”,课堂效果是关键。一般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具有五重境界,分别是“Silence,Answer,Dialogue,Critical,Debate”,即安静的课堂、回答的课堂、讨论的课堂、质疑的课堂和争辩的课堂。境界越高,师生互动的程度越高。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随着师生课堂互动的程度加深,课堂质量也越好,内涵也得到提高。故而,互动的课堂提高了课堂质量,为提升教学内涵提供了内在张力,也证明了高校课堂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需要互动教学。
二、关于“互动教学”常见的几种观点
(一)“互动教学”是具有互动元素的教学方法的总称
这种观点认为,凡是师生在课堂中发生了诸如对话、问答、讨论甚至是眼神交流等互动行为的课堂都可以被认作互动的课堂,也就是教师采用了互动教学法。而师生交流过程的时长、发生的次数并不存在量化标准,因此,只要互动行为有发生就是互动式教学。譬如,有学者认为“互动式教学也被称为聚焦式教学(Focused Teaching),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基本形式。”依此观点,对话教学、问答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师生之间有言语、情感、动作等互动元素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都能归为“互动式教学”,简言之,“互动教学”就是课堂中存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判定的依据在于师生是否产生互动。
(二)“互动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持有这种观点的教师认为“互动教学”等于“互动式教学”,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现今理论研究尚未對“互动式教学”作出广泛认同的定义,“互动”是其基本特征。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互动式教学”尚无一套明确的教学原则指导师生教学活动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也未建立相应的一套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施条件和教学评价。对“互动式教学法”的认识处于一种尚待开发与完善的状态。该观点认为,作为教学方法的互动式教学与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常用课堂教学方法是同一层面的概念。故此,在学校教学管理中,依据课堂存在互动的标准,判定师生互动时间占每次课时长或每门课时长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为互动课堂,如此判定标准有待商榷。
(三)“互动教学”仅是一种教学方式
此种观点认为“互动教学”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与讲述、讲演、问答、对话、演示等方式类似,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达成教学目标任务。各种教学方式构成了教学方法,如若这个过程中“互动”的这种方式作为主要方式,则课堂是互动课堂。
以上几种对“互动教学”的常见观点似是而非,较常见于教师日常交流中,但经不住严格推敲。第一种观点认为凡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中存在互动元素的课堂教学都归属于互动教学,无疑泛化了互动教学的概念和作用,极易陷入矛盾当中。以此观点类推,如果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互动元素则课堂是互动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课堂则是非互动课堂。现实中基本不存在无师生互动的课堂,所以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互动课堂,这种观点下判定是否是“互动教学”已无意义。
而认为“互动教学”即是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互动是核心,需要不断深挖互动的形式。依此观点,当深入挖掘互动的形式和类型就能发现,基于师生对话形式的互动教学变成了“谈话法”或“问答法”,基于问题探究的形式演变成了探究法或探究教学模式,随着深入挖掘内涵,“互动教学”是一种方法的支撑也随之瓦解。而第三种观点认为“互动教学”仅是一种教学论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互动与讲述、讲解、练习、演示、讨论等方式具有同一层面的意义,是构成教学方法的具体方式。这种观点显然也是片面的,无法适用于其他语境,含义明显窄化。
三、“互动教学”的理论剖析
(一)互动教学首先是教学理念
理念通常也理解为观念。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一般认为,教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教学理念与一般的、宏观的教育理念构成了教育理念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例如主体性教学、对话教学、有效教学等都是教学理念,是比较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全面发展教育、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等则是上升到了教育理念层次,甚至还有更高层次的如终身教育这样的宏观教育理念。有学者认为,教学理念还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理论层面是对教与学的一般看法,是普遍性的教学行为的概括;操作层面则是具体应用;学科层面则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的看法形成。
也有学者认为,教学理念即教学观,它的形成源于人们改造教学实践的愿望,是对理想的教学结果的设想、对理想的教学过程的设想,最后寻求对理想教学整体的思维概括和语言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学理念的形成源于人们改造教学实践的愿望,因为已有的教学实践无法满足人们对教学结果的需要,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造的产物。
“互动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中要进行师生的互动,是师生知识情感、思想信念的交流与沟通,实现教学相长。“互动教学”是一种教学的观念,是师生对课堂互动的设想和愿望,是比较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理念,因此互动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
(二)“互动教学”不等于“互动式教学”
“互动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师生互动,当在互动的理念下使用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教学、對话教学等师生互动较明显的教学方法授课,可以认为开展了互动教学,此类课堂也可称为互动课堂。由此可知,互动教学是某些“互动”特征明显的教学方法的集合,“互动教学”并不等于“互动式教学”,开展“互动教学”并不等同于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很显然“互动教学”是上位概念,互动式教学是互动教学的下位概念。
教学方式是指教学主体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措施和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动态方式和存在状态。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构成部分、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互动不是单一的方式类型,它包括了对话、问答、实验、演示等方式。因此,从教学方式的层面也说明了“互动教学”并不等同于“互动式教学”。
(三)“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未成形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领域中,互动式教学法的提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在国内外关于教学方法的分类中,并未将互动式教学法列为单独的一类或一种类型。互动式教学法既不能归入巴班斯基依据教学活动三种成分所划分的分类方法,也不属于威斯顿和格兰顿教师中心、相互作用、个体化和实践的四大类分类方法。但互动式教学被提出有其产生的理由,概因在一定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能够与不同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技术性教学方法。因为“互动”的内涵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和作用。
四、“互动式教学”的改革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陋习,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某校在2015年至2018年间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广泛推行互动式教学法。改革活动举办了五期,历经小范围试点、扩大推广和深入实施三个阶段,横跨五个学期。两年多的实践历程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校课堂教学面貌有了改观,课堂上师生互动也得到了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获得教师认可。但因对互动式教学定义不明、理解不统一而未能形成共识,在进一步发展的上产生了意见分歧。改革实践过程中,改革实施者和参与者对互动式教学法的认识也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未定义阶段。互动式教学改革首先确立了培养掌握互动式教学法师资队伍和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两大改革目标,并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同时确定了每个实施阶段的基本要求。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先行试点,选取部分有参与教学改革愿意的教师开展改革实践。但改革之初,对“互动式教学”的理解并不统一,常在教学理念和具体方法两种主要观点中摇摆,对其甚至未有规定性定义出现。这一阶段里,活动发起者更多地将“互动式教学”当作具体教学方法进行推广,并初步对教学设计中师生问答和学生发言时间做规定,教师也将“互动式教学”当作一种需要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摸索。
第二阶段:认识泛化阶段。历经第一阶段的宣传和推广,教师认识了互动式教学改革,更多教师参与到这场课堂教学改革中,参与的课程面和学生数大幅增加。然而这一阶段对“互动式教学”的认识不但未能形成共识,反而分化严重,对互动式教学的理解也产生了泛化。在第一阶段中,该活动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以课堂教师提问时长、学生发言时长、师生互动的课时量等几个要素作为衡量标准,即以师生交流时间长短划分互动式教学。然而,在实际课堂中情景教学、模拟训练、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也会要求师生间广泛交流和互动。故此,较多的教师认为“互动式教学”即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发生较多交流的各种教学方法的集合,将互动式教学当作教学理念。
第三阶段:模糊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酝酿,“互动式教学”已然成为具有“互动”元素的课堂教学的代名词。无论采取探究法、实验法、问答法抑或混合式教学,只要存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均可称已开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开展互动式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石已然不复存在,丧失改革活力。
五、实施互动教学的反思与启发
考察“互动教学”的基本内涵,“互动教学”应是“一体多面”的统一整体。“互动教学”首先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理念是设想,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内化的目标。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包含了更多以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其中之一。将互动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具体教学方法有其实际意义,丰富了教学方法类型,深化了互动教学的内涵,但目前尚无互动式教学法较为认可的定义。互动教学还是一种教学方式,但并不是具体的方式,而是泛指或总称,在这个意义上互动教学指教学中使用某互动方式。综上所述,开展互动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遵循一定思想指导。
首先,教师应当树立互动教学的理念。高校学生基本是发展较成熟的成年人,有较成熟的思想和意识,互动的理念可以促使教师更关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创新创造的才能。在课堂中多采用互动的方式,無论是言语、行为方式或情感的交流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需在顶层设计上对改革内容的界定、目标定位、发展思路进行明确。在改革方案设计中,明确改革目的、预设较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设计合适的措施以及设计可量化的评价方式。互动式教学改革需要广泛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改革内生动力,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树立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正确认识。
最后,教师应摒弃思维定式和认知偏差。不要将“互动式教学”改革当作任务,而应当认识到师生互动是使课堂焕发活力的强有力手段。当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当作自身需要,已经发生改变的教学行为方式将不会还原回原状态。教师应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内化为自身教学技能,从观念和行为上做出改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2]顾佳峰.高等教育中的“互动式教学”:以北京大学世界课堂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2):24-27.
[3]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7).
[4]刘庆昌.论教学理念及其形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6):97-103.
[5]李森,赵鑫.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4):18-24.
[6]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00-702.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