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

2020-03-24王世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2期
关键词:科学化理论政治

王世明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颇受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获得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阐述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其次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相分离、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与进步、定位不准确三方面阐释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的联系、重视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研究层次趋于科学化的新方向,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    键   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新走向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128-02

急速发展的互联网引起了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变化。网络与各个领域的联系也日益密切,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个人道德品质、意识形态等的指导规范。网络在思想政治中的运用引发了诸多思考。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也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当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它的向前迈进。寻找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更好融合。在不断变化的网络中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广泛。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形式受到众多关注。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很受欢迎,探讨这一课题的人数众多,但做出的成果相对较少。这一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于研究当中。在互联网不断更新变化的态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不相符,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它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总的来看,在探求中许多方面都需改善,并需要在改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相分离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运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生活绚丽多彩。适宜的网络环境也为大学开设这一课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豐厚的教学资源。网络的日益强大为学生创造了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动态变化中,并与学生息息相关。在研究中还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并且这种情况的存在较为广泛。例如选择的主题过于简化单调、内容单一无趣、思维模式简略,结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好,以至于效率不高。[2]与现实相分离的弊病会使思想囿于固有的思维之内,缺少新鲜的环境刺激,导致内容的单一乏味,缺乏创新思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相分离,丧失了其固有的生命力,也不利于研究对象掌握学习。

(二)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与进步

面对变化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就要透过表象抓住其根本特征,并通过深入地思考研究与分析得出新的理论成果和成就。现在,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缺少成体系的研究方法、知识构建,还处于不断完善的时期,从而造成研究者无法借助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研究,而着眼于问题表面,认识不够深刻,文章含金量不高,而且研究者心浮气躁,对问题的研究只看表象或追求职称级别,无暇在学术研究上下功夫。这些都不利于长远发展,使研究工作形式化、单一化,阻碍了研究的进步,导致了相应理论基础的缺失。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持续的努力来弥补。[3]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不可抛弃原有的经验,另立门户,易于打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套化发展,无法形成自上而下较为完备的理论系统。

(三)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不准确

近些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较多关注。但在实际研究中还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研究者不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不了解研究的作用及相关情况。正因为这样,研究才止步不前,没有取得新的进展。这一问题的存在在较大层面上影响了研究的发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不准确使研究者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盲目成分。纵然有许多研究成果,但意义不大。因而,要清楚研究的目的及其发展意义,这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地位。同时研究者要有担当、负责任,全心全意地投身研究的深入发展中,不能推卸责任,要有学术研究的责任与担当。网络技术的革新将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创造,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清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对其发展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不可轻易忽视。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的联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植于实际,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首先,明确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学生。了解网络与学生的关系、网络与生活的关系,从中探求学生这一群体的性格特点,切实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构建一个灵活的体系。从学生切实感知的周围事物入手,进行相关的教育研究,增加了教育活动的鲜活性。其次,要密切网络技术与实际的联系。任何脱离生活的理论研究都是空中楼阁,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寻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的材料,再借助互联网这一先进技术可以很好地扩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摆脱原先单一无趣的选题,找寻新颖的选题。在构思方面还要细致谨慎,不受抑制,勇于创新。不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大胆地去思考,选取独特的视角去研究,增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最后,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理论成果。实践得出的经验,经过不断积累形成知识体系,而理论知识又在一次次实践中得以验证。[4]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实际生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长的土壤,两者必然要紧密相连。要重视与实际的联系才能有效发展,自觉从实际中挖掘素材,理论才能不断地丰富完善。

(二)重视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在研究它时要进行实践上的丰富与理论上的创新。在社会实践中逐步丰富经验教训,扩充理论体系。同时还要扩展其他领域,不断丰富理论基础用以指导实践。首先,要从实践研究到理论问题的分析。长期以来,研究都重视应用问题而忽视理论的完善与创新。两者发展不平衡,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实现由看重实践轻视理论向二者并重的转变。不仅要看到重大的实践问题,还应深层次地进行理论剖析。其次,计算机网络的复杂多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广泛,要从变化多样的互联网世界中把握规律,总结经验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深入了解互联网与人、生活的关系,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完善理论体系。[5]最后,要将零散的经验组成一个具有缜密思维的知识体系,在以往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都是零散的,没有构成系统的体系,从中不断总结,实现理论基础的条理化和体系化。理论基础的研究还不能浮于表面,必须广泛汲取经验,深入研究。只有深入探寻,才能找寻到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掌握事情的发展变化,为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做好准备。因此,要重视深入研习和分析理论,通过逐步的积累,不断完善,构建完备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层次趋于科学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不仅要重新确定面向的对象,还要达到研究范围的深入发展和理论基础化。而研究层次的科学化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发展中逐步走向规范化也是众多研究者的诉求,以此来提升地位,促进它的成熟发展。研究层次的科学化是发展的必然方向,要落实网络教育科学化的提升,推进学科的建立,就要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体系。一个学科的构建包括科目的研究方法、基础的理論知识、实践管理等内容。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趋向就要促进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在这个进程中,还要重视计算机网络的更新变化,不断丰富理论创新。[6]研究层次的科学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操之过急,要有顺序地进行,不断壮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使其向纵深方向发展。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但完善体系的建立、丰富的资源,都将使研究迈向新的台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任何一门学科要想长期发展,必须形成基础的框架结构,并不断填充新的内容。研究层次的科学化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使知识规范化,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层次趋于系统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的最终归宿。科学的研究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四、结语

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探求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要明确研究对象,建构理论体系,这样才有助于其长远发展。在网络技术提供的良好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更具有生命力。处于瞬息万变的网络中,要灵活应对,不能墨守成规。只有两者相互进步,才能共同发展。从长期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总结,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网络进步的科学体系。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不断奋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理论来丰富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玉进,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92-98.

[2]谢玉进,赵玉枝.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及其新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149-153.

[3]周泽晞.新媒体视域下的95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高考,2018(22).

[4]梁旭康.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12).

[5]马璇.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长江周刊,2018(23):231.

[6]白晓雪.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与路径分析[J].学园,2017(31).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科学化理论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盛满理论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加强纪检工作科学化的探讨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