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内蒙古区的工作与展望※
2020-03-24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课题组
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课题组
《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是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期间首批启动的“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之一,课题实施涉及陕、晋、蒙、甘、宁五个省区,旨在集中力量解决河套地区文明进程与早期国家起源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期王朝国家出现前河套地区区域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总结河套地区区域文明起源和发展路径、模式,揭示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探索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并探讨生业、技术、资源在文明起源中的作用,以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进程的内部动因与外部环境。
内蒙古“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研究工作始于2016 年,恰逢“十三五”开局之年,五年间,项目组紧紧围绕预定的学术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区域性考古调查与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研究对象年代上限可达庙底沟二期至龙山时代、下限可至商周时期,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尤其是依托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区域性考古专题调查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探讨这一时期内的聚落形态、数量、分布、流变、等级及社会结构等相关问题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学术基础。
为了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内蒙古区取得的工作成果,合理规划“十四五”期间课题研究方向与侧重点,系统归纳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宏观考量河套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发展历程中的角色地位,阐释区域文化与文明的兴衰进程,全面构建中国文明进程的动态图景,诠释中国早期文明内涵,项目组现将“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内蒙古区的发现与未来展望简述如下,以供学界交流、探讨。
一、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文化区域性考古专题调查
作为“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区域性考古专题调查以厘清龙山时代石城(遗址)发展脉络、构建区域文化发展框架、辨析河套地区文明起源、重现自然环境变化与生业形态调整过程、以聚落群分布空间时代差异考察社会进程、以龙山石城聚落数量、密度、个体规模辨识社会复杂化为学术目标。拟定的调查工作区域集中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流黄河至陕晋蒙交汇处两岸约五公里范围内近1200 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行政区域涵盖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及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其中已开展的黄河西岸准格尔区南北长63 公里,东西长30 公里,总面积约为680.19 平方公里(图一)。
在此次区域性考古调查中,项目组在原有“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的经验基础上,对调查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图一 黄河西岸调查区域卫星影像图
图二 黄河西岸调查区域分区图
第一,在选择调查区域,确定人员安排及调查路线方面。为了兼顾调查的独立性和统一性,确保信息分析的系统性和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充分考虑调查区域内地表遗物和遗迹的可见度。根据实际情况将调查区域划分为八个片区(图二),又以冲沟、公路、河流等特征较为明显的参照物作为界限,把每个区域划分为若干小的板块(图三)。每个调查区、调查板块均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在实际开展调查工作中,每日以单独板块为工作单位,在板块内针对面积较小的调查区域,一人为一组,行进路线一般设定为“1”字形或“U”字形;面积大的区域,尤其是支离破碎的缓坡,一般两人或者三人为一组,行进路线采用“V”字形,每个成员均持手机软件及电子地图,沿分配好的路线徒步前行,观察地表的遗物及遗迹现象,结合传统调查方法,注意观察自然断面和现代人工的取土坑,遇到遗物或遗迹,即用GPS、手机软件定位经纬度信息,并使用Demo和奥维互动地图采集遗址和城址的具体范围,拍照并做好相关文字记录。野外调查当日内业处理时采用谷歌地球做电子地图(图四),同时把遗址的相对位置标注在纸质版地形图上。
第二,遗址的判定。标本的采集是判定遗存范围、性质,确定面积、年代的重要依据,考虑到本次考古调查的针对性,即在调查前已设定一个独立地理单元内不能少于10 片标本方可定义为遗址,只要存在龙山时代标本的遗址均需采点、记录,遗址编号以区为单位并辅以地域名称(如A01 邢家圪旦1 号遗址)。但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调查途中亦发现较好的朱开沟文化或战国时期的单纯性遗址也单独记录但不纳入专题调查统计之中。
第三,调查信息的分析。根据采集标本的分布情况确定遗址的范围、面积及年代;根据采集信息绘制的龙山时代不同遗址、聚落群、聚落、遗址的结构组成图,可以对聚落形态研究中共时性(横向)和历时性(纵向)开展深入分析。同时亦可对其背后隐藏的人口、社会、资源、贸易、环境等诸多问题深入开展。
图三 黄河西岸A 区板块分解图
图四 B 区遗址分布卫星影像图
通过黄河西岸鄂尔多斯区已完成的A、B、C、G、H 五区计250 余平方公里调查情况看,累计发现遗址111 处,其中除16 处战国遗址外,其余95 处遗址均为涵盖龙山时代的复合型遗址,另新近发现龙山时代石城三座(图五)。目前看来,上述遗址分布规律性较为明显,其中A 区即与陕西交汇处,以丹霞地貌为主,多为以仰韶或者朱开沟文化为主的复合型遗址,龙山时代遗址极少,以大口遗址为中心的朱开沟文化聚落群分布态势较为明显;向北进入B 区,龙山时代遗址数量明显增多,复合型遗址多以仰韶、龙山、朱开沟、战国为组合模式,遗址分布密度和内涵趋于复杂;至C 区向北,龙山时代遗址剧增且多为以龙山为主的复合型遗址,龙山石城开始出现。从目前调查情况看,龙山时代遗存在陕晋蒙交汇处始,存在向北趋多、趋众的趋势,尤其是C 区龙山时代石城的出现,可能预示着龙山时代不同类型势力范围划分区域的可能。此外,从A 区大口二期遗存与G 区、H 区朱开沟文化遗址数量的消长,直接反映了其属不同考古学文化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势力范围、文化源流与消亡过程。
鉴于已有的认识,下一步课题组在实施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区域性考古专题调查过程中,除完成既定的调查任务和数据采集外,将着力开展龙山时代社会复杂化进程方面的专题探索,通过对聚落群分布空间的时代差异与聚落层级化、社会复杂化分析,结合不同层级聚落的试掘,以归纳法的途径了解各层级聚落的内涵,认识不同层级社群内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以演绎法的途径分析宏观区域内调查分析的聚落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而达到认知一个区域社会结构和社会进程的学术目标。
二、考古发掘工作
图五 房塔石城航拍图
早在2000 年,张忠培先生就为“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课题制定了一个文化地理区块的田野考古工作的技术路线,即“一处大型遗址发掘、一片区域考古调查、一组序列遗址试掘”。这一技术路线为“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课题顺利结项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目前看来,这一技术路线同样适用于“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尤其是通过“序列遗址”与中小遗址试掘了解聚落演变历程和层级分化、通过核心聚落发掘认知聚落内涵和社会进程的理念方法,为构建和完善河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系统阐释典型聚落个体内涵方面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根据上述田野考古技术路线,课题组自2016 年始即在原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边调查、边选择、边发掘、边调整”的方法,除完成岔河口、板城、石口子、城塔等一系列“序列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外,并最终选定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作为“大型遗址”发掘对象,开展多年持续性考古发掘工作。
1. 凉城县板城龙山时代石城
板城石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板城村西北,蛮汗山南麓最低一阶的山坡之上,西距老虎山石城约3.5 公里,坡地整体呈西北——东南向扇状,南北长约310 米、东西宽约200 米,总面积约6.2 万平方米。石城南、北两侧均为大型冲沟,呈弧状向西将石城所在坡地围绕,东侧断崖处紧邻坝底河,坝底河水向西南与老虎山石城西侧老虎沟汇合,流入浑河,东南缓坡与岱海洼地相接,三面设有石砌城垣,仅西北缓坡可向上攀爬与其它坡地相连,是出入石城的唯一通道(图六)。
板城石城最早发现于1986 年,1987 年、1997年历经两次发掘,揭露房址35 座、陶窑3 座、墓葬1 座①;2016 年为全面了解石城平面布局、城内功能区划分及考古学文化属性,课题组对石城进行再次调查、勘测与试掘,发掘面积约1000 平方米,共揭露龙山时代房址4 座(图七)、陶窑4 座、灰坑7 座,出土一批龙山时代典型的陶、石、骨器。
图六 板城龙山时代石城卫星影像与总平面重叠图
通过2016 年全方位考古调查,项目组基本明确了板城石城的平面规划布局,石城充分运用自然沟谷、陡崖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易守难攻。为加强防御能力,石城在坡地的西、南、北三侧沿山脊走势设置城垣。城垣、城门与天然屏障共同构成了板城龙山时代石城的防御体系。城内两条近似东西向的小型冲沟将石城分割为三部分,两侧坡地遗迹极少,房址、窖穴、陶窑等主要集中在中部较大坡地之上,其中房址均依等高线成排分布、门向坡下、错落有致;陶窑主要集中在坡地北侧,可能是特定的作坊区所在地;城内无大片的墓葬区,与岱海地区其它石城相似,其墓葬区应规划于远离石城的区域。
此外,课题组首次完整揭露了一处龙山时代窑洞式建筑,这一发现除可为系统研究岱海地区龙山时代窑洞式建筑的建筑技术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外,其外围发现的院落或排水渠等辅助设施,对于探讨石城内聚落布局、建筑单元结构分工与层级划分奠定了基础。
2. 准格尔旗城塔龙山时代石城
城塔龙山时代石城是课题组在开展“南流黄河两岸龙山时代专题区域性考古调查”时在黄河西岸新近发现的一座龙山时代石城,2017 年为辨明石城年代、文化属性与城垣布局对其进行了小规模试掘。
图七 板城龙山时代石城遗址2016F1 近景
图八 城塔龙山时代石城卫星影像图与测绘图
石城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永胜壕村城塔社东北约1 公里、黄河西岸的坡地之上,西距薛家湾镇约12 公里、北距寨子上龙山时代石城约3 公里、南距小沙湾龙山时代石城约5 公里、寨子塔龙山时代石城约13 公里。石城地处坡地,大体呈东高西低之势,东侧紧邻黄河绝壁,南侧、北侧的大型冲沟环绕于坡地西侧,仅相隔坡地与外界相连的缓坡即可连通,面积约22 万平方米。试掘结果表明,石城所在坡地文化堆积较为丰富、各类遗存保存较好,见有龙山时代、商周和战国三个时期的遗存,其中龙山时代沿坡地边缘设有一周石砌城垣,战国时期将原有龙山时代城垣加宽、加高后,又沿坡地中部冲沟纵向修筑一道带有五角形马面的夯土城垣,形成内外城结构(图八)。
考古试掘的各类遗迹与龙山时代石城年代相符的仅见城垣遗迹,城塔石城城垣存在时期较长,龙山时代为单纯石砌城垣,战国时期营建城垣时继续沿用龙山时代城垣,在原有石砌城垣的基础上继续加高,并在内外增设夯土墙础,将宽度由原来的0.6-0.7 米增至2-4 米,高度由不足一米增至4 米有余,但战国时期对龙山时代城垣的扩建仅局限于城址正面区域,临近黄河崖壁处则继续沿用原有城垣或不设置城垣。
通过解剖可知,城塔龙山时代石城城垣建筑为单纯石砌建筑,宽约0.6 米-0.7 米、残高不等,其建筑技术与营建流程为,在经人工平整的生土或基岩平面之上,直接使用片岩层层错缝垒砌而成,不设基槽、无土基,垒砌过程中特意将体量较大的石块置于底部,以起到稳定基础的作用,层与层之间、石块之间的缝隙以杂土填充以起到粘结作用;所用石块立面朝外,城垣内、外侧立面均较为整齐、平直,不设护坡(图九)。
此外,石城内另发现墓葬2 座,均为竖穴土坑墓,侧身直肢葬,随葬有石斧,青铜耳环、铜扣,玛瑙珠等。根据墓葬的形制特点,初步判断应属西岔文化遗存。
3. 清水河县岔河口遗址
岔河口遗址位于清水河县宏河镇岔河口村东北侧的一圆形台地上,紧邻浑河与黄河交汇处,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已发现的最为典型的仰韶文化时期环壕聚落遗址,早在上世纪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丰准铁路”建设即组队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并对现存的南门与东门及环壕内部分房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仰韶文化时期的重要遗物。
图九 城塔龙山时代石城解剖城垣近景
累计发掘面积1500 平方米(图一○)。除发现大量仰韶文化时期各类遗迹外,首次确定了该遗址在战国时期亦存在近长方形壕沟建筑的使用历程,这为探讨黄河两岸具有典型地势特征的复合型遗址使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课题组通过对岔河口遗址环壕的再次发掘,基本确定该环壕主要使用年代为庙底沟文化阶段,但因在沟底最早层位中发现有彩陶鱼纹盆、大口尖底罐等器物残片等,推测其营建年代上限可达半坡文化,相对而言,废弃年代下限可至阿善三期文化阶段。
此外,通过此次考古勘探、发掘,除深化了原有认识外,课题组还辨明了四类建筑结构不同、技法各异的壕沟营建模式(图一〇、表一), 并根据环壕南门东侧壕沟与东门南侧壕沟相连,但两者结构明显不同的现象,推测环壕并非一次修建而成,可能存在分段修建、最后连接的可能。
4. 准格尔旗石口子遗址
图一○ 2017 年岔河口遗址G2 发掘区图
石口子遗址位于准格尔旗大路新区小滩村石口子村东南、黄河西岸二级台地的沙梁上,北部为黄河的河漫滩,南部紧临沿黄高速公路,东西两侧为巨大的冲沟,独立地理单元性征明显。该遗址最早发现于1962 年,1987 年、2016 年历经两次小规模发掘,但对其考古学文化属性存在较大争议。为解决上述问题,课题组于2018 年对其再次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发掘面积1000 平方米,揭露各时期灰坑108 座、墓葬4 座、房址8 座及灰沟2 条(图一一)。
表一 岔河口遗址环壕结构一览表
通过此次发掘可确定石口子遗址属一以朱开沟文化为主、龙山时代及战国时期为辅的复合型遗址,其中出土的以花边鬲、蛇纹鬲、三足瓮等为代表的朱开沟文化遗存(朱开沟乙类遗存)为学界辨识朱开沟文化考古学属性、区分朱开沟遗址甲、乙两组遗存文化特征、分析其遗存分布范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初步印证了南流黄河两岸区域性考古调查中对于大口二期文化偏南、朱开沟文化偏北分布的初步认识。此外,遗址内发现的战国时期具有典型早期游牧民族的墓葬,对于探索东周时期以岱海地区水泉墓地、饮牛沟墓地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分布区域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同时也昭示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早期游牧民族、先匈奴构成的复杂性,为阐释鄂尔多斯地区同类遗存的源流关系奠定了基础。
5.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
后城咀石城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地处浑河北岸的一独立台地之上,地势北高南低、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南侧浑河与东西两侧大型冲沟共同构筑了后城咀石城独立的地理单元与空间防御体系。石城东西长约1200 米、南北宽约1150 米,总面积约138 万平方米,内城、外城、城垣、城门、瓮城、马面等建筑清晰可见,共同构造了石城结构布局与人工防御体系(图一二)。
图一一 准格尔旗石口子遗址航拍图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最早发现于1990 年②,2005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与RTK 测绘,明确了城垣走势并首次确认其面积可达138 万平方米,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面积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在龙山石城群落组织、层级关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2010 年对其开展无人机航测工作,通过一批高清影像图、3D 模拟图等,提出“内、外城”认识,推测石城充分运用城内冲沟等自然屏障,经人为修整后形成以冲沟环绕作为防御手段的“内城”区域,并发现位于坡地顶部城门区域建筑的复杂性,提出后城咀石城已出现真正意义上“瓮城”设施建筑的认识③。
2019 年为推进课题研究,阐明内蒙古中南部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石城的具体异同和变化关系,寻找内蒙古中南部龙山石城核心聚落形态,课题组决定将后城咀石城址作为课题重点考古发掘项目,开展持续性的主动考古发掘工作,当年累计发掘面积2000 余平方米,揭露城垣2 段、壕沟1 条、马面2 个、台基5 座、墙垛4 处,出土少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典型器物。通过考古发掘工作,课题组已初步掌握了后城咀石城文化属性、城垣分布、空间结构、附属设施等考古学信息,与先前发掘过的下塔古城、胶泥圪老古城、下脑包古城相比较,后城咀石城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龙山时代石城址,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瓮城”,对阐释龙山时代石城发展脉络,探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龙山时代早、晚期石城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由瓮城、壕沟、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代表了这一时期等级最高、防御体系最为完备的城防系统,为构建南流黄河两岸地区龙山时代早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此外,经对比发现,后城咀石城瓮城部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特征与中原地区二里岗文化望京楼城址瓮城布局方式极为相似,尤其是2020 年度瓮城入城门道的发现,无不揭示中原商文化与河套地区以石城为代表的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探索中原地区早期城址建筑特征、规划布局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城门发掘区内出土的长方形玉刀、饰以几何纹的敛口瓮、斝足夹砂鬲等器物兼具老虎山文化(阿善三期文化)和永兴店文化双重特征,这批材料的出土为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阐释老虎山文化、永兴店文化、阿善三期文化等地域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材料。
图一二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航拍图
三、工作展望
根据《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总体规划》、《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内蒙古区研究规划》,内蒙古“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组紧密围绕预设的学术目标开展相应的考古调查、测绘、勘探、试掘与发掘工作,基本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科研任务,获得了一批较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尤其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学框架构建、北方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龙山时代石城建筑特征与层级构建、区域性考古调查革新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认识。
2020 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布局之间,是总结经验、谋划未来、承上启下的一年,为了更为科学、有序推进“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进程,达到课题预期学术目标,课题组拟在未来五年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1.除完成南流黄河两岸区域性考古调查剩余工作外,伺机开展相关区域的田野调查工作,除确认后城咀石城属内蒙古中南部龙山时代中心城址外,需厘清内蒙古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的源流关系,构建石城的发展序列,全面了解内蒙古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的社会原貌,解决城址、遗址、墓地与祭祀遗址之间的关系,复原龙山时代历史原貌。
2.持续开展后城咀石城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除完整揭露瓮城部分外,发掘工作重点将逐步向城内居址区、高等级建筑基址区推进,探查石城墓葬区、作坊区、祭祀中心位置,进一步厘清后城咀石城的考古学文化和聚落形态演变,透物见人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族属,为内蒙古史前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提供新的考古资料。
3.兼顾南流黄河两岸及相关区域的小规模发掘工作,分析后城咀石城及其它石城在社会变迁中所处的地位,了解岱海地区、大青山西段南麓地区、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石城的区别与联系,探究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内涵关系,进而填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4.依托考古发掘资料着力探索“河套历史文化区”的内涵与形成历程,阐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文化区形成中的作用,以区域性考古调查资料为切入点,探索河套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明确龙山时代河套地区聚落层级与社会复杂化关系,并对其生业、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5.加强资料整理与考古报告编写工作,着力开展“十三五”期间所获考古资料的整理、研究与刊布,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完成阶段性考古报告编纂与出版工作。
6.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式联合攻关,系统总结经验、全面提取信息、最大化阐释发掘资料背后所隐含的社会化资料。
执笔:孙金松 李亚新 徐婷婷
注 释
①乌盟文物站凉城文物普查队:《内蒙古凉城岱海周围古遗址调查》,《考古》1989 年2 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地区考察队:《板城遗址勘查与发掘报告》,《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地区考察研究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1 年。
②崔利明:《清水河县后城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 年1 期。
③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浑河下游航空摄影报告》,文物出版社,20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