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辽地区出土史前玉璧浅析

2020-03-24杨岐黄

草原文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器形玉璧红山

杨岐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燕辽地区大致包括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西辽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包括赤峰市、哲里木盟等,辽宁省西部地区及河北省的北部地区①。这一区域的文化面貌相对比较清晰,文化序列也相对比较系统。这一区域史前文化序列大致为距今8200 ~7400 年的兴隆洼查海文化、距今7200 ~6500 年赵宝沟文化、距今6500 ~5000 年的红山文化、距今5000 ~4000 年的小河沿文化、距今4000~34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一、玉璧的发现情况

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中尚未发现玉璧,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和北京平谷上宅遗址地层中各出土了1件石环,只是这2 件环,尺寸比较小,1 件1.2 厘米,另1 件为2.1 厘米,无法归入璧之属,因此以下不做赘论。

(1)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考古中较早发现并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所处年代一般认为在距今6500 ~5000 年前后。红山文化学界主要有二期、三期和四期3 种观点②,红山文化玉器主要见于晚期文化遗存,两种观点中对于晚期遗存的认识基本一致,时代大致在距今5500 ~5000 年。红山文化中经过考古发掘或调查出土和采集到玉器的遗址点主要有牛河梁遗址诸地点、田家沟墓葬群诸地点、建平东山岗积石冢、阜新胡头沟墓葬群、赤峰南台子遗址、敖汉旗草帽山遗址等,据不完全统计,燕辽地区出土、采集、馆藏的红山文化玉器数量已经有400 余件,其中220 余件为发掘出土③。

牛河梁遗址群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县的交界地带,是一条东北至西南向的山梁。1981年清理了一处墓地,出土玉环1 件,并在该墓地收集到6 件玉器,其中环3 件,双联璧1 件。1983~2003 年,该遗址的考古工作持续进行了20 余年,已发现遗址点20 余处,其中4 个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④。该遗址群是迄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最多的遗址,也是发现玉璧最多的遗址。其间各地点出土、采集、征集到的璧形器有50 余件⑤。

胡头沟石棺墓 胡头沟石棺墓位于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村,1973 年清理了2 座红山文化石棺墓,两座墓葬共出土玉器18 件,其中玉璧2 件,玉环1 件,其中三联璧1 件⑥。

草帽山遗址 位于内蒙古敖汉旗四家子镇,遗址有3 个地点。2001 年,敖汉旗博物馆对第二地点进行局部清理,发现并清理了石板墓7座,其中M1随葬方璧1件、玉环1 件,M7 随葬玉环1 件⑦。

此外还有一批各地征集、采集的玉器,主要有辽宁阜新、朝阳市,内蒙古敖汉旗、巴林右旗等,其中玉璧大约有10 余件。

(2)小河沿文化

小河沿文化得名于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乡南台地遗址。所处年代大约在距今5000~4000 年。比较重要的玉器地点有内蒙古敖汉旗石羊石虎山遗址、翁牛特旗大南沟墓地,河北阳原姜家梁遗址等,据不完全统计,小河沿文化出土的玉石器数量约有200 余件⑧,其中玉石璧环30 余件。出土玉石璧的典型遗址有:

石羊石虎山遗址 位于内蒙古敖汉旗新惠镇。1960 年,发现一座小河沿文化的墓葬,随葬陶器、玉石器、蚌器等共计31 件,其中玉石器有17 件,包括石璧环11 件⑨。但是从简报中的描述可以推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镯,器物的剖面为半圆形,器形应该为窄条形器物。11 件器物中可称为璧的应只有1 件,器体扁平。

大南沟墓地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大南沟村丘陵山顶,包括石棚山和老鹞窝梁两处地点。1977、1979 年先后4 次发掘,共清理墓葬83 座,其中36 座墓葬中随葬玉石器,其中石壁环34 件⑩。

其他遗址、墓葬 内蒙古喀喇沁旗大牛群乡⑪、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圣佛庙村⑫、敖汉旗新惠乡房申墓葬⑬等也出土或征集到零星的玉石璧。

(3)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因1960 年赤峰夏家店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已发现数千处,经考古发掘的地点有40 余处,其绝对年代一般认为距今4000 ~3400 年前后,部分已进入夏文化纪年范畴。该文化中出土玉器的遗址主要是大甸子遗址,除此之外在二道井子、范杖子、丰下等遗址也有零星的发现。出土玉石璧的典型遗址有:

大甸子遗址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村。1974 ~1983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对其进行了10 年的考古工作,基本确认该遗址为一处具有夯土围墙和环壕的聚落遗址,并清理了一处804 座墓葬的墓地。大甸子遗址和墓地中共出土玉器约2061件,玉石并有,其中璧环形器有10 件,残牙璧1 件。体量较小,一般在4 厘米左右,有1 件体量较大,直径约8 厘米⑭。

二道井子遗址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2009 ~2011 年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遗址为一处具有城墙和壕沟的环壕聚落遗址,出土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各类器物1000 余件,其中玉器有3 件,1件为璧⑮。玉璧为白色玉料制成,中央对钻圆形穿孔,直径4、孔径0.7、厚0.5 厘米。

丰下遗址 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县丰下村。1972 年进行了小范围发掘,清理房址18 座,窖穴12座,墓葬1 座,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遗存。出土玉器18 件,其中墓葬内出土1 件玉璧⑯。从简报材料看,玉璧的直径只有2.5 厘米左右。

二、燕辽地区出土玉璧型式分析

燕辽地区出土玉璧根据璧的中孔数量,可分为单孔璧、联璧两类:

1.单孔壁 数量最多,是玉璧中最常见的形制,根据璧的形状可分为圆璧、方璧、牙璧三类。

(1)圆璧 有的器形比较圆,有些并不十分规整,但是基本为圆形、水滴形、不规则菱形等,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璧基本不见。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中都比较常见。圆璧根据璧面大小,可分为两型:

A 型 器体小于5 厘米。器体小,与珠大小接近,但是器身扁平,有些外缘磨薄,有些璧面厚薄均匀。牛河梁遗址、大甸子、辽宁北票丰下等遗址皆有出土(图一,6、7)。

B 型 器体大于5 厘米,较大。根据璧面有无钻孔,还可分为两亚型。

Ba 型 璧面有孔,有单孔也有双孔、三孔。牛河梁N2Z1M7:3,器形较规整,内外缘磨薄似刃状,中孔较大,双面钻。璧面近外缘处并列钻有2 个小孔(图一,2)。

Bb 型 璧面无孔。如牛河梁N2Z1M7:2,器形不太规整,中孔较大,内外缘磨薄(图一,1)。

(2)方璧 器形方圆,是红山文化有特色的一种器类。璧面一般都有钻孔,可能为绑系或缝缀之用。有些边缘方直,如敖汉旗草帽山遗址出土方璧,近方形,璧面较直,中孔位于正中,璧面正中近外缘处钻有一个小孔。边长9.4~9.9、孔径3.8~4.1厘米(图一,5)。多数方璧为方圆形,如牛河梁N2Z1M21,璧面中央较鼓,内外缘磨薄似刃状。璧面近外缘处钻3 个小孔(图一,4)。

(3)牙璧 仅见于大甸子遗址。残断,余两个齿牙,推测可能为三角形构图牙璧(图一,3)。

2.联璧 数量较少,根据联璧数量可以分为双联璧、三联璧。

(1)双联璧 双璧相连,以两侧刻划的浅槽相隔。有的上孔较小,有的两个孔大小相差不大。主要见于牛河梁遗址(图一,8)。

图一 燕辽地区出土玉璧

(2)三联璧 三璧相连,与双联璧形制相近。胡头沟、牛河梁等遗址都有发现(图一,9)。

三、燕辽地区出土玉璧分期特征

燕辽地区的玉璧主要出现在红山文化晚期,在小河沿文化中仍有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基本衰落。根据考古学文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红山文化晚期。玉璧出现于红山文化第二期,即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积石冢下层。璧、联璧同时出现,单孔璧最为多见,器形较小,器形不是特别规整。之后玉璧的器形逐步变大,制作更为规整,而且玉璧上出现钻孔,红山文化第三期时玉璧璧面上基本都有钻孔,璧的数量增加。红山文化第四期时,玉璧的数量减少,器形较大。玉璧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变大的过程,并固定下来,璧面开始出现钻孔,但是流行了一个阶段后并没有成为定制,璧面有钻孔与无钻孔的皆有。玉璧的变化主要以单孔壁为主,联璧的器形变化较小。

另外,红山文化的玉器存在分区的问题。邓淑苹先生认为以教来河为界,分为西北区与东南区⑰。这个观点为学界所认可,红山文化玉器的分布确实存在西北与东南两个区域。一般认为北区是以西拉木伦河、乌尔基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赤峰地区,南区为以老哈河、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的朝阳地区。据统计,红山文化的玉璧基本都见于朝阳地区⑱。

第二阶段为小河沿文化阶段。发现玉璧的遗址数量较少,但是单个遗址出土的玉璧数量较多。器体较大,器形较规整,制作精细,通体磨光。这一阶段的玉璧大理岩质地占了多数。璧面外缘磨薄成刃状。璧环出现缀连情况,有的可能是璧环残断后的修整,如姜家梁M8:4,断裂处呈不规则状,后裂缝处两侧钻孔。有的却可能是人为切割缀连,如大南沟M38:5,切割部位平齐,应为有意切割,后在切割线两侧钻孔。

第三阶段为夏家店下层文化阶段。玉璧数量锐减,联璧、方璧不见,单孔璧仅见圆璧,但是器形大小各异,有些小于4 厘米,有些大于10 厘米,体量明显变小。璧面有些外缘磨薄成刃状,有些璧面厚薄均匀,可见玉璧在制作上方法各异,并不统一。

四、燕辽地区玉璧的制作与使用

1.制作

燕辽地区的玉璧出现时代比较晚,是伴随红山文化玉器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制作上较东北北部地区的玉璧制作得更为精细,而且器形也逐步规整,圆形、方形,东北北部地区的不规则形及椭圆形等各类璧的形制基本不见。制作逐步精细。以小河沿文化大南沟遗址出土玉璧为例,M38:5 边缘留有规整边线,可能是制作时先划出圆形,再进行修整磨制⑲。璧面内外缘磨薄似刃状,是这一地区最有特点的制作工艺与器形特征,到夏家店下层文化阶段才出现改变。

2.使用

(1)燕辽地区红山文化中璧的出土位置比较多样,有放置于头部、胸部、腰部⑳。周晓晶先生对其进行了统计㉑,其中以放置于头部的最常见,约有7件,主要是红山二、三期的墓葬,二期中只有1 件玉璧的位置明确,是放置于头部的。其他位置如胸部、腰部、手端、小腿等,多见于三期和四期墓葬中。璧面上多钻有一个或两个小孔,可能供绑系或者缝缀之用。另外还有璧与环镯一同随葬的现象,一般只见于女性墓葬和二次葬,如牛河梁ⅢM3、ⅡM7、M11 等㉒。

小河沿文化中玉璧的摆放位置较为规整,一般放置于颈下或者套于手臂,偶尔见于膝部。譬如大南沟遗址83 座墓葬中有26 座墓葬中出土玉璧环,一般为一座墓葬出土1 件,个别出土2 件。有些墓葬为二次葬,随葬位置不太明确,有明确出土位置的玉璧,其中11 件见于颈下,7 件套于手臂,而且玉璧的璧面皆无钻孔,穿系佩戴或敛葬时摆放的可能性最大。

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玉璧数量很少,以大甸子墓地为例来看,出土了5 件玉璧皆放置在墓主人腰部,且一座墓葬有1 件。这5 座墓葬在墓地中属于小型墓葬。

(2)对于玉璧的使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刘国祥先生认为的红山文化玉器使用的三类情况,也适用于玉璧。一类是直接佩戴于墓主人身体某部位;一类是穿系佩戴在身体某部位;再一类是有意在敛葬时放置在某部位㉓。周晓晶先生认为,红山文化的玉璧璧面多有钻孔,应为萨满缝缀于神服上的一种神器㉔。另外,如果从玉璧的出土位置观察,见于头部的玉璧还有可能是穿系束发之用。

(3)红山文化玉璧仅出土于部分墓葬中,为少数具有特殊身份或地位的人所有。玉璧的体量变大,装饰功能减弱,神器或礼仪性功能增强。如牛河梁N2M21 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玉璧就出土12 件,其中10件玉璧分别放置于墓主人头部两侧、臂骨两侧、大腿骨外侧及小腿骨下面,体现出非同一般的特殊性。

但是以牛河梁墓地为例看,璧虽然是红山文化玉器中非常重要的种类,但是并不是反映墓葬级别最具标志性的器物。斜口筒形器、勾云形器同出的墓葬是该墓地规格最高的一类墓葬。只有在出土玉器的墓葬中规模、等级相对低一些的小型墓葬中,多随葬璧、环类器物,这些墓葬中勾云形器与斜口筒形器都不见。

在这一阶段,玉璧已经具有了一定神器或者礼仪性的意义和功能,但是由于发现的墓葬数量并不太多,对于玉璧使用及功能方面的研究尚需要新的考古资料的补充与进一步分析。

注 释

①⑧⑬ 员雪梅:《燕辽、海岱、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②主要有以赵宾福先生为代表的早晚两期说,早期为西水泉期,大致为距今6500-5500 年;晚期为东山嘴期,年代大致为距今5500-5000 年。以杨虎、张星德先生为代表的三期说,晚期为距今约5500-5000 年。以索秀芬、朱延平先生为代表的四期说,第四期的时代大致为距今5500-5000 年。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年;赵宾福、薛振华:《辽宁朝阳小东山红山文化遗存的分期研究》,《东北史地》2011 年6 期;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年;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 年5 期;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考古》1991 年8 期;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07 年10 期。

③员雪梅利用2005 年之前的有效资料对燕辽地区红山文化玉器进行统计,当时数量有360 余件,其中140 余件为发掘出土。周晓晶先生根据2014 年之前的有效资料对红山文化玉器重新进行统计,其中墓葬出土玉器有188件,另有遗址地层出土的玉器35件,新增加的出土玉器有70 余件,红山文化的玉器总量应突破400 件,大约430、440 余件。

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 年度)》,文物出版社,2012 年。

⑤⑱㉑㉔ 周晓晶:《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年。

⑥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 年6 期。

⑦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文物精华》,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 年;于建设:《红山玉器》,远方出版社,2004 年。

⑨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昭乌达盟石羊石虎山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63 年10 期;杨福瑞:《石羊石虎山遗址,红山诸文化研究概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年。

⑩⑲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 年。

⑪⑫ 于建设:《红山玉器》,远方出版社,2004 年。

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 年。

⑮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考古》2010 年8 期。

⑯ 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 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76 年3 期。

⑰ 邓淑苹:《试论红山系玉器,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紫禁城出版社,2006 年。

⑳ 如牛河梁ⅡM15 中墓主人腰部放置1 件玉璧;ⅢM3 墓主人头部放置1 件玉璧;VM1 墓主人头骨两侧各放置1 件玉璧。

㉒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 年度)》,文物出版社,2012 年。

㉓ 刘国祥:《西辽河流域史前用玉制度研究》,《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 年。

猜你喜欢

器形玉璧红山
六器之首 苍璧礼天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鲁故城大玉璧
红山荞麦看木森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吉庆祥瑞的东汉吉语璧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红山玉鹰石造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