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方式优化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020-03-23平文语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情教学方式优化

平文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然内在包含着教学方式的优化问题。基于人的培养的时代性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目的。

《意见》着重提及的教学方式的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传统的一言堂式的知识化教学是武断的、单一的,其局限早就不言而喻,它是非科学的,与教学的艺术化也毫无关联。启发、互动、探究,其实不仅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其带来的更是深层意义上的思维——教与学的思维——的塑造,很显然,这是一种卓具思维质地的教学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还意味着课程教学范式的重要变化。

第二,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应该说,这里更多的是聚焦于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诸多教育教学形式、手段、方式、形态等的有效运用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整体考量当下教育现实,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情境教学、综合化教学以及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既是适切的,也是迫切的。

第三,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需要指出的是,《意见》讨论到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式的优化的四个方面,这一点是最具个性化的,其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的组织和推进必须基于具体的学情,做好学情的精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形,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很显然,这是一种高要求,也是一种明确的要求,脱离了这一要求,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可能就成了一种无的放矢的低效甚至是无效活动。

第四,各地要定期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學案例。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具体活动的组织和推进,目的更在于活动参与者的交流、沟通和对话尤其是存在于交流、沟通和对话中的活动参与者思想的碰撞与认知的提高。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从实践中来,也因其能适用于并指导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而更具生命力,也就是说,其能推广、能示范,因而也就更具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方式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的有效手段,而其有效度的最大化还有赖于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或教育教学理论主张的确立和伸张,换言之,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或教育教学理论主张是更为深层且更具决定性的力量,在此前提下,方能保证教学方式的优化将真正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点是我们必须予以认识到的。

猜你喜欢

学情教学方式优化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