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生命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举隅
2020-03-23朱红梅
朱红梅
当下的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中缺少灵性和智慧,写作上套作宿构模式化,灵魂缺席,思想平庸,语言苍白。功利化的价值目标导致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生命本体,过度强化机械训练,肢解语言文字,忽视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一线调研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大多时候,教师备课认真,课件制作唯美,可课堂实践却显示无奈的现状:教师教得寡然无趣、独唱尬戏,学生学得兴趣索然、昏昏欲睡。缺乏感动的课堂怎能让学生与老师、作品之间架起默契的桥梁呢?缺乏趣味的学科怎能让学生培养终身快乐阅读的良好习惯呢?尤其是高考语文难以考高分的尴尬事实更让无数考生尤其是尖子生感慨:“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事实上,阅读让人更加聪颖,更具智慧。每一次阅读都是生命的享受、思想的朝圣,学会阅读,打开语言文字背后的无限空间,享受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富有魅力的独特内涵,接纳文化在理解与传承的过程中对我们的智慧启蒙和精神滋养,能够实现师生生命品质的升华。
当熊芳芳老师“生命语文”研究成果扑入视线时,笔者内心的琴弦被重重地拨响,那是一种久违的默契,那是源于对语文深深的热爱,那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生命语文”处处有对“人”的观照,时时有“生命”的倾注。其价值追求是指向“人”和“生命成长”的,“生命语文”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强调古今人性的贯通,倡导历史性视角与批判性思维,关注哲学维度和美学维度,对于培养新世纪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教师的课堂观、教师观、学生观乃至生命观、文化观、审美观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师与生分别以远主体和近主体的角色进入源客体(教材等教育资源),形成诸我共同体,在充分而有价值的“三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源客体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会不断生成,近主体和远主体的生命也会获得不同层面的生长。披文入情入理,直面生命语文之真,珍惜每一次文本带来的虔诚、颤栗和感动,最终获取一种优化的高品质的生命形式。[1]在这里,语文是生命的符号,语文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语文与生命是相融同构的。语文学习活动成为在语文世界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于漪老师认为,审美的语文课堂才、思、情、趣和谐统一,学生能够置身于春风化雨之中,怡情养性,储善求真,享受成长的快乐,镌刻下终生难忘的芬芳记忆。这也正是生命语文的价值所在。
一、链接真实生活,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
语文学习是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由于个体差异和经验局限,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与文字形成隔阂,难以理解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然而,不管时代怎么更替,地域相隔多远,人类共同的经历都会引發心灵的共鸣、精神的共振。教师应注意将学生从抽象文字引向现实生活,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体验中拉近与作者、文本的距离,进而激发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深度阅读。
《祝福》是篇重点讲读课文,可是很少有老师会仔细品味、深度阅读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文段,多是分析惜墨如金的鲁迅不厌其烦写了三个文段的祥林嫂的诉说,可见其命运的可怜可悲;也会分析三段重复对白的作用,但鲜见对于文本中“她”的这段诉说的内部语言本身的分析。
记得有一年,笔者收看“3·15晚会”,被一个悲情母亲感动了。她的女儿、外甥女出去玩,因为小区附近的沿河路的栏杆间隔明显超标,孩子不小心摔下河道,不幸溺水身亡。当节目大屏幕播放着监控中小女孩们从小区门口蹦蹦跳跳地离开人们视野的画面——那是她们在这个世界最后的身影,母亲潸然泪下。她说,当最后找到孩子时,孩子胸前还挂着回家的钥匙……母亲哽咽着再也无法继续,全场泪光盈动。
在讲《祝福》时,笔者也跟学生们谈到了这个故事,并说:“作为一名母亲,如果遇到这种事是无法与人描述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母亲内心最深最痛的伤疤,轻轻一碰,那将是锥心的伤痛。至于孩子被水淹泡后的惨状,那更是无法触及的撕心裂肺的痛苦。那么,同样失去儿子的祥林嫂,同样是母亲,她是怎么诉说这个最深最痛的伤疤的呢?大家读一读,看看领悟到了什么?”
“我真傻,真的”(倒装句,“傻”“真”强烈地表达了其内心深深的忏悔、歉疚),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血的教训,“单知道”“不知道”,人有旦夕祸福,实在是意外啊!话未开口泪长流,一句“不知道”,可见可怜的母亲已经固执把本不该属于她的不幸罪责担在自己身上了)。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没有直奔主题,直接说到结局,从“一清早”“开门”说起,舒缓的长句,好像话语显得啰嗦,慢慢说来。殊不知,这是儿子留给她的最后的美好的回忆,年幼的他是那样懂事地帮母亲做事。那一幕是那样地温馨、宁静啊!“我们的阿毛”,不是“我的”,更证明在丈夫死了的祥林嫂心里,阿毛是她唯一温暖的依靠)。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最美的记忆,在任何一个母亲的心里,孩子最可爱最孝顺的美德就是“听话”);他出去了(没有任何修饰,直白简洁的一笔。为什么“出去”?难解的谜团,母亲的疏忽,为意外的发生伏笔)。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家常小事,还有淡淡的温暖和家庭的柴火香味,这是普通百姓最朴素的简单的幸福。用短句,急促,事儿不多,极言时间之短暂;“屋后”,极言距离之短。谁知却是跟儿子的永别。如果生命可以重来,宁愿把这最短的一幕省掉,那样儿子就不会失去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短句,急促,事件发生就在一瞬间。“豆撒了一地”,“要蒸豆”,豆在人不在,母亲的心刹时慌了。意外发生,不敢不愿相信,有侥幸心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不到”印证“很听话”“句句听”,一个“果然”,心里“咯噔”一下,直坠谷底)。我急了,央人出去寻(“急”“央”“寻”三个词,心急如焚,母亲用尽所有的办法,逢人就问,逢人就求,逢人就哭)。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下半天”,极言寻人之久,心里之焦急。三个“寻”字极言寻地之广之细之远。“山坳”几乎是不可能之地,就那么短的时间,孩子怎么可能走那么远呢?)。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糟了”已一语中的,不幸发生了!一个“怕是”而不是“肯定”,既是山里邻居的善良,更是一个母亲不敢触碰的伤痛)。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此句最为惨烈。溺水女儿的母亲说到孩子胸前的钥匙泣不成声,情同此理,祥林嫂说到“小篮”也该说不下去了,可是她还一字一句地说“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这样的面对、这样的表达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可谓字字泣血,字字挖心)……”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她只是“呜咽”,常人可能早就是嚎啕痛哭了。可见,泪流得太多了,心已经痛得麻木了)。
在逐字逐句地品读这段之后,当我们再读下面两个近乎重复的段落时,我们会发现,情节、思路大同小异,只不过个别词语小有变化。我们真的太佩服鲁迅先生的文字背后过人的功力了!细细推敲,任何一个句子都无法做简单的句式变换,因为每一个句式、词语都是精心锤炼的。这个孤苦的没有尊严的女人,一遍遍地咂摸她生命中最深的记忆的温暖和苦痛,每一次都像“蹦极”一般急速无情地刺痛着自己,她把自己血淋淋的母爱痛生生地掏出来,可是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我真傻,真的……”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
别人打断她的话,不仅没有了同情反而充满不屑、鄙夷。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也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笔者继而讲到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一位出租马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前几天刚死了儿子,内心非常痛苦。他禁不住向自己的乘客倾诉,可是没有人在意。那成千上万的人当中难道连一个愿意听他讲话的人都没有吗?
“那苦恼是广大的,无边无际。要是姚纳的胸膛裂开,苦恼从中滚滚地流出来,那它好像就会淹没全世界似的。然而,话虽如此,那苦恼偏偏谁也没看见。最后,姚纳竞走到马棚对着拉车的母马讲了起来,他讲得如此入迷,以至把心里话统统都对它讲了。”
這两位伟大作家都写出了比痛更痛、比苦更苦的东西,那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是对别人痛苦的鄙夷、蔑视。[2]讲到这里,学生们泪眼朦胧,在这生命语文的课堂里,每一个人都有母亲,都懂得母爱的珍贵,都尊重、敬畏崇高的母爱。面对着这样一位连倾诉都没有自由的无助的母亲,每一个人都痛彻心脾。在那样一个悲苦无情、残忍黑暗的社会里,一种强大的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就那样真切地硬生生地直捣心房,在那被击中的瞬间,读者与作者一起“穿越”,同悲同泣!这才是祥林嫂真正的悲苦。这也是《祝福》乃至小说集《彷徨》中所有知识分子真正的悲苦。这也是在这块苦难的土地上的所有国人真正的悲苦。那么,在这样的悲苦中,何以抚慰国人心灵的创伤?[3]句句追问,层层推进,讲到此处,师生情不自禁,久久无语,泪如泉涌……
二、比较相关艺术,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体验
王崧舟老师说得好,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消解,很多老师忽略了“怎么写的”这个核心问题。第二味是“人情味”,有三层意味:一是语文课要有情趣,二是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三是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彰显个性、激励潜能。第三味是“书卷味”,要有语文内涵和品位。[4]
小说《老人与海》这篇课文,情节简单,主题明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在涉及“怎么写的”即写作手法教学上,很多师生仅仅在“知道”的层面就满足了,了解到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对刻画主人公“硬汉”性格的衬托作用就点到为止。没有真正“达心”,没有真正用心品读文章的语言,没有心灵震撼的体验,实质上并没有真正读懂名著。为此,笔者特地选择了两部不同的《老人与海》进行比较欣赏:一是约翰·斯特奇斯导演的获第31届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最佳摄影奖的一部制作严谨的文学电影,二是学生推荐的亚历山大·彼德洛夫导演的获2000年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两部优秀的改编作品各有特色,当我们讨论“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再创作”时,同学们很快形成共识:电影中桑迪亚哥艰辛漫长的生死搏斗深深地感动了自己,“看得感觉真的好累好累”,但是“这就是最真实的人生”!动漫版对原著进行了一些情节上的补充,这显得有点画蛇添足,紧张的情节因为被压缩而显得太短,也失去了原著的深意。于是,带着这份理解,当同学们再朗读课文时,在用心品味文本字字句句貌似重复枯燥的描写时,身临其境的真切感使之读得格外动情。笔者知道,借助电影语言,文字的魅力开始真正扎根了!“一个人生来是打不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打不败他!”——这句话写出了“硬汉英雄”的优雅斗争姿态,这也将深深地烙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本以为这堂课成功“达心”了,没想到还有余絮。推荐动漫版的学生临下课时表示还有话说,他是一位超级动漫迷,他向大家介绍道:“我非常崇拜动漫版的导演,俄罗斯年仅40岁的亚历山大·彼德洛夫,他的玻璃油画是动画领域的一朵奇葩。他在15年的时间里,坚持以用手指沾上染料在玻璃上作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追求,世界罕见。这部鸿篇巨著从构思到作画到后期制作加起来历时4年有余,这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也是一位孤独又倔强的令人尊敬的桑迪亚哥式的硬汉吗?”
掌声在课堂上响起,笔者相信,时光流逝,在若干年后,这群长大了的孩子在谈及或想到《老人与海》时,一定会回忆这样特别的课堂。甚至,他们也会做一种传递,将这样伟大的文学作品、电影作品、动漫作品介绍给他们的亲友、孩子。笔者相信,艺术是相通的,即使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殊途同归。
在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笔者借用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获得1993年奥斯卡提名的电影《辛德勒名单》。“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像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热泪。”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自述引起了学生强烈的观影兴趣,三个多小时的观影,只能安排学生在家进行。
《辛德勒的名单》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它的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关于战争、关于杀戮、关于人性、关于救赎,每一个主题都极其沉重,极其庄严。
当看到黑白的世界里那一个穿鲜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每到之处都会有德军在杀人时;当看到德军用本来可以带来生的希望的听诊器来勘察楼层夹缝里是否有人藏匿时;当看到德军医生拿出剧毒毒药分成若干小杯,给医院病床上的犹太人喝下,最后一个喝下的女人却笑得那么安详幸福时;当看到德国军官弹奏莫扎特的钢琴曲,楼房的窗户里开始闪现枪支杀戮的闪光时……再品读着罗森塔尔貌似冷静的“没有新闻”的报道中耐人寻味的细节,“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还有儿童在嬉戏”“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纪念墙上那位美丽的姑娘“温和地微笑着,似乎在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令人窒息的情感暗流在涌动。
笔者在屏幕上打上了这么一段结束语:“唯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此时,无需更多的语言,静默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笔者相信,这份“留白”带给了学生更多的对生命、人生、国家、民族、责任和使命的深层认识。
三、倡导多元对话,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表达
教学中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的课堂互动语言,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精神对话与沟通。[5]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要强调文本意识,突出问题导向。
笔者执教巴金的《小狗包弟》时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为什么一定要送上解剖台?不可以有别的结局吗?小狗的命运谁应该负责任?”
教师是小组讨论中重要的参与者、引导者和陪伴者。因此,笔者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之中,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充分肯定亮点,及时提示盲点,对于争论点引导集体民主讨论解决,强调每个人都要有发言记录,热情支持将创意解读点和困惑点提交全班讨论。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做到真正弯腰蹲下来倾听,确实也倾听到很多个性化的声音。
有的小组成员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设计小狗包弟的其他结局了。如:送人?放生?留下?藏起来?自己杀掉?……设计的结局越来越多,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孩子们突然发现这条狗的命运居然逃不脱一个“死”的宿命,而且连“死”的方式都无法选择,声音开始越来越小,表情越来越凝重。那一刻,一颗叫做“感动”的种子在心灵最柔软的部分生根发芽。
而第二组的讨论更为热烈,小狗包弟非死不可的命运让他们愤怒,当笔者问小狗的死应该由谁来负责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文化大革命!当时的社会!”笔者连忙肯定,并追问道:“那么,请你们找找,文章当中有这样的语句吗?”孩子们飞速地翻阅课本后,露出困惑的表情。笔者进一步提示:“你们把作者传情达意的关键语句找出来,看看巴金认为应该是谁负责?为什么?你们又有什么感悟?”并适时在屏幕上补充展示。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宗璞《紫藤萝瀑布》)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季羡林《幽径悲剧》)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随想录》)
在那个动乱荒诞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了纷争之中,作者属于被侵害、侮辱的人,失去了最亲的爱人萧珊。“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老精神中那直面自己、拷问自己,不苟且、不逃避、不退缩的内核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具有永恒的价值——在虚妄的阴霾没有退去的时代,在急需培育“讲真话”环境的世间,我们应该像崇拜英雄那样升华为对其人格的敬意。因为有了巴金的存在,我們才有勇气在谎言当道时讲真话,在恶行泛滥时张扬正义,在喧嚣浮躁中有定力守住那份沉静。
讲到这里,笔者试图继续启发学生。“没有神的时代,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忏悔。忏悔是心灵在肉体里崛起,是蓝天的降临,是灵性进步之梯,是良心的扩展和清洁,是心灵走向秩序的通道。我们要在忏悔中找回信仰,在忏悔中辨清方向,在忏悔中坚持理想,在忏悔中看透表象,用忏悔点亮新的灯光,开始新的远航。读了《小狗包弟》,你想对这位纯粹通透的被评为‘感动中国的百岁老人写点怎样的颁奖词呢?”学生们马上动手写下了自己的想法,笔者挑选了其中几个片段,如下:
萍乡中学高一(1)班甘怡雄:
斯人已逝,良知长存,沧海桑田,矢志不移,爱情激流三部曲,燃烧青春;今朝回想,正义永驻,梦笔生花,坚持不懈,憩园寒夜随想录,无愧人生。
萍乡中学高一(1)班杨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仰天长啸,数风流人物,古有东坡,今见巴金。心怀天下,魂系人民。激流勇进,寒夜独明。中国良心,舍我其谁?人民英豪,谁与争锋?斯人已逝,良知长存。坦坦荡荡,淤泥不染。一代宗师,思想大家。人虽已没,千载馀情。
萍乡中学高一(1)班李尔晗:
爱与恨,泪与血,人性、良知、热诚,他见证了一百零一个春秋;喜与痛,汗与伤,伟大、谦逊、厚重,他是20世纪中国的良心。斯人已逝,良知犹存。斯人已逝,其思永传。他,思考着祖国的命运;他,见证着世纪的变迁。他,就是敬爱的世纪老人——巴金。
萍乡中学高一(1)班林昊:
在生活的激流中,他毅然前行,迎流而上,用一生书写了品格之美。他,阅尽沧桑,一个国家一百年的记忆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得到。他的眼睛,穿过生命与真理,瞳孔像火焰最明亮的内核,温暖地照着我们。沧桑与青春,伟大与谦逊,厚重与清澈,宽容与严苛,那样和谐地统一在他身上。巴金老人,一个在生命中寻找、求索和收获的人,用赤子之心创造永恒,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做出丰富的注解。
在这样的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丰富的多元对话,有了深刻的生命精神的沟通与表达,这是一份企及内心的生命震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真正地去亲近文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这样的阅读,是快乐、深刻的,更是承前启后的。后来班上很多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借阅了巴金的《随想录》,这不是高考“名著导读”必考的内容,可是因为这样一节语文课,他们却自觉自愿地选择了自主阅读和主题阅读。可见,效果比较显著。
四、倡导思辨追问,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理性精神
新高考背景下的大语文阅读还需要丰富学生的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教育部考试中心也重申要突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以及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6]2019年高考语文进一步扩大了文本选取范围。论述类文本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除了教材文本阅读外,我们回归语文学科本位,在课外阅读、原创命题的素材选择上要强调实用性、教育性、审美性、逻辑性、时代性、创新性;在分析、讨论材料时要特别强调“追问思维”和“思辨精神”,追求“人性温度”和“哲学高度”。如“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震惊全国,酿成生命悲剧的原因令人震惊。我们立即组织师生下载了各种媒体的声音,引导学生归类整理、归因分析,从当事人、媒体、看客、社会多角度进行讨论分析,尤其是在事件渐渐平息之后,发现全国各地仍然偶发殴打司机事件时,我们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是性格问题还是修养问题?是设施问题还是教育问题?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是偶发问题还是必然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我们要引导同学们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观点的习惯,积极倡导课前三分钟的“时事论坛”演讲活动,做到与时俱进追热点、思辨理解促多元、追根溯源挖深度、举一反三提能力。我们也积极倡导课后练笔的“小评论”微写作活动,做到读写结合求规范、引议联结练思维、协作升格抓整体、思考辩论达理性,还要倡导师生合作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活动,尊重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习惯多角度分析问题甚至逼近社会真相,提出行动方案,形成独立、成熟的判断。总之,我们要多元渗透,增强语文教学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同步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审智、感性与理性,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进一步提高其哲学认知,培养其公民意识和人格品质,这才可能培养“拥有自由的灵魂”,才能够真正培育出“我手写我心”的有格局、有情怀、有文采的学生。
在笔者所在的地区,全市模拟考试作文题的导向也非常鲜明,做到了让考生有话可说、多角度可选。如下面一则作文题:
近日德国汉堡的大型连锁超市Edeka推出国货日,当天下架所有外国产品,只卖纯国货。结果整家店除了酒品区货架满满,其它几乎都是空的。Edeka超市负责人表示此举不是为了抵制外国货,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民众意识到“多样性”的重要性,只有和其他不同国家的产品相融合,我们才能给客人带来他们所期待的独特和全面。这个创举反响很大,引人深思。
关于“抵制与融合”,你在生活当中有怎样的见闻、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又如下面这道漫画作文题:
1999年,中国曾举办过一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让参赛者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里,通过网络来满足生命的需求。没有食物和饮水,跟外界联系的工具仅仅是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和一条上网的电话线路。
20年后的今天,如果我们做一个相反的实验,让四组参赛代表(中学生、自由职业者、科研人员、退休老人)自由生活在这个社会,但不能使用互联网。在72小时实验结束后,要求他们给实验组织方、新闻媒体、亲人或好友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参加实验的体验、启发或思考。
请综合漫画和材料内容及含义,从参与实验者的任意一方选定一个对象写一篇文章。
笔者所理解并尝试的生命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很多老师简单的拓展阅读,而是以学生的生命积累和教师的适时点拨为基础,回归并紧扣课文文本进行升华。既能深入文本的内部世界,理解和建构文本意义;又能在建构文本世界的同时建构自我世界,唤醒“每个人灵魂里的诗的情感”。这既是语文基本能力的学习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文本的语言非常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架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语文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方向与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这是语文老师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人格与心灵的唤醒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唤醒其内在的生命感和价值感。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语文教育正是以文字为媒介而进行的深刻的生命教育。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语文教育的海量阅读有效性实践研究”(编号:FHB18056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熊芳芳:《“生命语文”课题概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4期,第10页。
[2][3]齐宏伟:《何以抚慰心灵深处的创伤——由鲁迅<祝福>想开去》,《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第123页,第127页。
[4]王崧舟:《好课三味》,《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28期,第17页。
[5]姜欣:《“对话式”語文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探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年第2期,第62页。
[6]姜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25日,第02版。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