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培养现状

2020-03-23高雅张晓彤陈思颖冯琪琪

卷宗 2020年1期

高雅 张晓彤 陈思颖 冯琪琪

摘 要: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许多职业院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尚不完善。本文主要从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接不畅、教师资源匮乏、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以及产教融合不到位等问题,依据新时代下的文物保护发展,并针对上述问题给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推动我国职业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文物修复;保护人才;培养职业院校

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文物保有量和出土量巨大,但在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上却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在于,现阶段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对专业理解不透彻、对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全面,从而无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改善现状,进而影响到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优质输出。

1 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现状

从可移动文物数量角度来看,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①显示,“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其中,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为26610907件/套(实际数量64073178件),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纸质历史档案(注1)81544000卷/件”。这些文物大部分来源于考古发掘和博物馆馆藏。其中,考古出土文物往往十分脆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保护,从而减缓环境因素变化对文物的损害。与此同时,馆藏文物也同样急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逐年增多的同时,博物馆配套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员数量却并没有同比增长,现阶段我国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的人员仅有2000余人,而待修复文物数量不断增加,它们大多面临着诸如时间侵蚀、水浸、虫蛀以及存放不当等问题,急需专业人才来修复与维护。

此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也对修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可移动文物修复不同之处在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常常耗时数年且面临更多难以预防的自然危害。然而,当前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与保护队伍面臨着人手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可知,人手不足的问题是在可移动文物修复与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中都普遍存在的,根据《文物修复人员现状调查报告》②,在参与调查的533家单位中,“92%的单位认为文物修复人员配备不足,申报缺口数量2021人”。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老龄化及随之产生的断层问题,由于诸多修复团队都由老一辈文物修复大师支撑,年轻一辈的文物修复师还在学习与成长,因此随着老一辈退休,文物保护队伍将缺少能够接替他们的中坚力量。人员不稳定也是文物修复与保护行业的通病,编制过少和福利待遇较低成为影响本行业招聘的主要因素,即便招到了人,也很难留住人。

2 职业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2.1 招生情况

基于文物修复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中显示③,2013-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招生分别为1244人、1182人、1186人。2014年、2015年基本持平,略低于2013年招生规模。招生总数达到3612人,实际录取2947人,达招生计划的81.6%(图1)。

2.2 就业升学情况

由图2、图3可知,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对口就业率逐年提高,三年间上升了18.94%,2015年达61.03%,平均对口就业率达50.24%;毕业生在对应文博专业升学率逐年提高,三年间增长了一倍,2015年达8.32%。

据职业院校反馈,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通常活跃在文博行业的文物专业岗位上。自主创业也是该专业学生就业比较热门的选择,创业学生多以文物购销、文物修复、文物包装制作为创业主营业务。对口就业率上升说明文博行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吸纳增大,升学比例上升说明越来越多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有了进一步升学的意愿。

2.3 就业单位情况

就业单位性质可分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等种类。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民营企业是吸纳文物修复与保护就业的主要力量,2013年、2014年吸纳比例在30%左右,2015年达到52.29%;事业单位吸纳该专业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2015年较前两年上涨了约5%。

据表2、图五可知,社会资质单位是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对口就业的主要类型,对口就业率在33%左右;博物馆单位是该专业就业的第二大类型,对口就业率在11%左右;再次是文保中心、考古所、文保单位等机构,对口就业率约在5%左右;古建所类单位该专业就业人员占比最小,不足1%。

2.4 就业薪资待遇

2013年样本数据为727,薪资1500以下人数为291人,薪资1500-3000人数为291人,薪资3000-5000人数为109人,薪资5000以上人数为36人;2014年样本数据为460,薪资1500以下人数为64人,薪资1500-3000人数288人,薪资3000-5000人数为85人,薪资5000以上人数为23人;2015年样本数据为541,薪资1500以下人数为96人,薪资1500-3000人数326人,薪资3000-5000人数为90人,薪资5000以上人数为29人。文博专业薪资详见下图:

由以上数据及表格分析,文博专业薪资主要集中在1500-3000元区间。其次是3000-5000区间,90%以上文博专业薪资低于5000元,待遇偏低。

2.5 专业人才继续深造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文博专业继续深造途径可分为本校、全国重点高校(985/211)、省内普通高校、省外普通高校、国外院校、其他(含非学历教育)等途径。

根据2015年继续深造情况,选择省内普通高校继续深造的人数最多,比例高达79.99%,选择留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比例最少,仅为3.02%。一方面说明大部分的受访者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多为学历教育);另一方面说明调查院校最高学历层次多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不足,本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更高学历层次的教育。

2.6 师资教学情况

基于调研统计数据样本,在职教师人数为272人,专业课教师186人,外聘教师187人,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39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61人,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74人,具有助教职称的教师38人,不具有职称的教师7人,如下图:

由以上数据和表格看出,职业学院教师职称构成中讲师的比例最大,其次为副教授,教授和助教比例相当,无职称的教师比例最小,仅占3%。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队伍专职与兼职教师数量相当,教师队伍组成以讲师为主。实地调研中反应专业教师仍较为缺乏,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指导老师更为缺乏。

2.7 实习基地情况

调研数据样本中,反馈实习基地个数的院校总数为21所,其中实习基地个数不少于3个的院校共16所,实习基地个数少于3个的院校共5所。實习时长不少于4个月的院校20所,实习时长少于4个月的院校1所。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实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院校面临修复标本不足的问题,学生缺乏到文博单位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学校、行业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尚不健全。

2.8 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课程体系大致由专业基础课程、技能支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内容丰富,支撑面大。课程内容依据文物行业内大的门类分布设定,对应市场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门类,这样安排下的课程最大程度地与行业相适应,使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获得最大的课程支持。部分院校实行了“自主招生”与“五年一贯”并行的生源优化改革,将活态传承与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专家工作室等形式在开展文物修复教学的同时,对相关制作工艺进行传播。

2.9 职业发展情况

根据学校反馈的学生职业情况跟踪调查,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凭借在校获得的技术和技能,以及在岗位上积累的经验,职业发展情况较好。在文博行业就业的学生中,基本在技术岗位任职,部分学生走上领导岗位;在企业单位就业的学生,多数任职技术管理岗位;自主创业学生已经在其经营的领域有了一定名气;再深造升本、考研的毕业后,大都选择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3 当前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人才进入行业渠道不畅

总体表现为行业开放度低。首先是学历要求高,文博系统文物修复技术技能人才使用机构绝大多数为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在人员招聘时对于人员学历要求高。省、市级以上文博单位基本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县市级单位基本要求为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岗位鲜见明确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意愿。其次是评价机制不健全,文博系统决定职业人才发展的途径是依靠职称评定,而职称制度本身存在仅以外语、计算机、论文发表等能力作为评价标准的弊端,致使已经进入文博行业的文物修复技术技能人员在行业内晋升不畅、也无法激发毕业生的择业热情。再有就是资质发放不均衡,文物修复资质绝大多数发放给了国有机构,致使社会企业、私立机构等吸纳文物修复人才门槛低的机构业务量不饱满,业务规模无法扩大,最终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流失。

3.2 培养口径狭窄、专业层次扁平

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培养层次上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表现为泛而不精。现今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教育,一方面,对于文物修复价值认识偏重于恢复外形的完整性,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关注度不够,从而忽视修复过程中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纵向深度不足,未能建立起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忽视对学生思想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导致部分学生面对文物要么“胆大妄为”,要么力不从心。不仅如此,现阶段职业院校文物修复人才培养,重市场、轻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设置,也使得就业选择范围趋窄,致使国家在某些文物修复方向无人可用。

3.3 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的培养工作稳定开展,但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因此而明显增多,这说明我国培养的很多专业人才都流向其他行业,原因在于文博行业的工作属性和收益无法适应现阶段中青年专业人员的要求。从工作属性上而言,文物修复专业性强、工作周期长。从回报水平来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薪资待遇不高且进岗难,不仅要技能考察,还有学历要求,总体回报率较低。且在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因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大多数单位都难以接受以培养为目的人员招聘。

3.4 教师人员及培训资源匮乏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很难参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高层次文保技术培训。另外教师也缺少提升技能的相应培训课程及资源平台。由于文博专业的局限性和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对于专业教师、特别是实训教师的选择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目前有良好资质、并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博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而要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学生“双导师”制度则更为困难,职业院校外的相关文博单位对此的关注度和支持程度也并不高。职业技术学院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也就是既能授课,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所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师难求。许多职业学院都面临校外专家聘请难和校内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专家来指导教学工作。而如今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很难聘请到优秀的专家,部分院校虽然聘请到了专家,但由于专家时间有限,只能进行集中上课或是以讲座的形式上课,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教学质量。此外,一些院校仅有少量的甚至没有专职教师,这样专业授课就完全受制于外聘专家,虽然短期内不会对专业有影响,但不利于专业的长期发展以及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

3.5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接不畅

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职业院校的教育课程体系在大类平台课程建设上还有很多发展空间。目前国外已有多所大学将本科高等课程与职业院校课程打通,此举不仅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读,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更为迫切的一个问题在于,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和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缺乏良好的对接,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与本科学校基本上还是一些与本专业相近的课程,课程设置普遍缺乏跨学科性,这对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技术视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言,依旧是非常大的技术壁垒。

3.6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因为文博行业对社会没有直接的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所以文博相关专业一直以来关注度较低,被视为“小众专业”。相应的中央及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对文博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劳动保障、劳动者地位待遇、监督评估等方面工作都尚且不能满足文博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尤其是一些民办院校,他们的资金来源基本依靠生源,而生源就是一大不稳定性因素。因缺乏政策层面的支持,使得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相关工作过程中遭遇不少困难,形成发展目标不明确、标准化规范缺失、资金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生源数量与质量降低等实际问题。

4 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职业发展路径

从政府层面上,建立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培养接续制度。建议教育部在现有中高职衔接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探索区别于学科性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五年制职业教育试行和培养模式,开展学分转换和学历补充为核心的职普互通机制实践,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教育延伸的途径,同时也使其职业路径层次丰富。

4.2 建立技能标准及认定资质

首先,应尽快出台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培养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及职业资格制度。对制度的实施不但能够从技术上保障文物的安全,同时也能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对口就业机会。其次,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在校生,将文物修复职业化、社会化后,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建立起的行业准入制度及资质认定共同参与文物的修复工作,从而打破文物修复人才紧缺困境。同时也建议人社部将文物修复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促进对口就业率增加,增加文物修复人力资源储备,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

4.3 加强教学软硬件设置

文博行业应针对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立职业实训基地,将其作为教育资源、职业发展资源、职业服务资源的集合,为职业院校的师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加强多学科交叉教育以及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教材开发。引进或培养具备理论与实践综合执教能力的专职教师,建立各类修复专业教学体系。

4.4 拓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文博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紧密型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度与传统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学徒受教的“师傅”不再仅仅是单一个人,而更可能是某一个团队、机构或组织。在我国文博行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尤其是文物修复与保护领域中,“师徒关系”早已有之。在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师徒间的言传身教依旧可以延续,并且范围和规模也应当进一步扩大,但同时,团队式的学徒模式也应当得到充分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元化的实践经验。

4.5 促进合作交流

举办文物修复与保护研讨会、学术沙龙,开展主题活动、技能竞赛,选拔复合型文物修复人才,搭建文博信息资源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同时学习。不仅给学生给予充分交流的机会,还能使院校间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构建行业信息互通。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训问题,还能让教师参与项目运营,更有利于提升“双师”素质,实现教学成果转化。“双师型”教师是教学实践性的重要保障,是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培养发展的关键问题。最大限度把握已有教学资源的利用,实现行业内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4.6 联合办学定向输送人才

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修复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明确,企业需要更具有文物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文物修复的技能型人才,对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学校、行业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是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文物局和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协调指导下,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整合文博行业资源,发展职业教育。在具体合作方式上,可以聘请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讲师,学生在校期间,还能进驻博物馆、研究院所或企业进行实习。未来学校可考虑开放课程内容设计权,用人单位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定制培养人才等。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已经在部分科研院所、博物馆开展试行并取得一定成效。这对于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培养将是一种促进。

5 结语

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同培养方式相互配合的一套合理的体系。它不仅可以通过完善文物修复与保护发展路径、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加强教学软硬件设施、建立技能标准及认定资质、拓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院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联合办学定向输送人才等方式,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总结和完善中才能摸索出一套适合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形成良好的体系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内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注释

①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2017(04).

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人员现状调查报告》,2016(03).

③全国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物修复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2017(04).

[2]全国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物修复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2017(11).

[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调研报告.2017.

[4]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人员现状调查报告.2016(03).

[5]张晓彤.万古传物百年树人——浅谈文物修复人才现状及教育[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02).

[6]黄添威.浅谈可移动文物修复专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02):20-23.

[7]张昱.我国文博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7(04).

[8]蒋卓余,刘晓璇,吕正则.学科、专业、课程: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3):71-79.

[9]王燕.五年制高职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理论课程整合初探[J].学园,2012(24):70-71.

[10]吕正则,刘晓璇,蒋卓余.基于职业教育推动文物修复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12).

作者简介

高雅(1984-),女,汉族,吉林,中级,本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方向: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教育培训。

张晓彤(1969-),女,汉族,河北,研究员,本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方向:壁畫、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及教育培训。

陈思颖(1995-),女,汉族,湖南益阳,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方向:古代玉器。

冯琪琪(1992-),女,汉,陕西省凤翔县,助理馆员,历史学硕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方向:宋元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