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0-03-23陈越史林溪

卷宗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对策大学生

陈越 史林溪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习惯的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1)性别方面,大学女生学习习惯普遍好于大学男生;2)对专业满意度高的大学生学习习惯好于对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3)年级方面,大一的学生学习习惯好于其它年级学生;4)学科性质方面,文科大学生学习习惯好于理工科和艺体类大学生;5)家庭经济条件好、氛围和谐的大学生学习习惯好于经济困难、氛围不和谐的大学生。结论:性别、学科性质、年级、专业满意度、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习惯;对策

基金项目:共青团河南省委2019年度专项调研课题(青少年工作研究)(项目编号:QSNYJ2019014)。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校风学风教风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关系到每位大学生是否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成长与成才,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调查大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分析其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发掘合理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对于高等院校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研究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互联网作为问卷发放回收和整理的途径,在河南省洛阳市三个高校发布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239份。

3 研究方法

自编人口学资料和大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表,大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量表包含课外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实践实作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元学习习惯等5个因子分量表。共23道题,采用5点计分法,分数越高学习习惯越好。

4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结果分析

4.1 研究对象的性别分布

男生540人,女生699人。

4.2 研究对象的年级和学科性质分布

文科、理工科和艺术体育类各分别有616人、575人和48人,其中年级分别为大一341人、大二324人、大三379人、大四195人。

4.3 研究对象的民族和生源地分布

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为247人、213人和779人,其中汉族大学生为1187人,其它民族学生52人。

5 大学生学习习惯结果分析

5.1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性别上的差异

由表1可知,女大学生在课外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元学习习惯等因子分上得分远远高于男生,差异异常显著(P<0.001),只有在实践实作学习习惯因子分上没有差异。说明女生的学习习惯普遍好于男生。

5.2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专业满意度上的差异

对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大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等因子分上存在差异,差异异常显著(P<0.001),如表2所示。经过进一步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统计分析发现,对专业感到满意的学生在所有因子分上得分都远远高于对专业感到一般和不满意的学生,差异异常显著(P<0.001)。对专业感到一般满意的学生在所有因子分上也高于对专业感到不满意的学生,差异异常显著(P<0.001)。说明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3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年级上的差异

如表3所示,大学生在学习习惯各因子分上,年级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异常显著(P<0.001)。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大一学生在各因子分上得分均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P<0.001),大二和大三学生在各因子分上没有差异,大二、大三学生在各因子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P<0.001)。

5.4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学科性质上的差异

不同学科性质的大学生在课外学习习惯因子分上差异异常显著(P<0.001),在课堂学习习惯、元学习习惯因子上存在差异(P<0.05),经过进一步统计分析,文科类学生在各个因子分上得分高于理工类和艺术体育类学生,其它组内无差异。

5.5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是否留守儿童上的差异

大学生中非留守儿童在课外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元学习习惯得分上远远高于留守儿童,存在差异,且差异异常显著(P<0.001),在实践实作学习习惯方面没有差异。

5.6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家庭经济情况上的差异

大学生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分为特殊困难、一般困难和不困难,由表6所示,公办本科大学生这三类学生在课外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元学习习惯等因子分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差异异常显著(P<0.001)。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不困难学生在所有因子分得分上都远远高于于一般困难和不困难的学生,一般困难和特殊困难学生在各因子分的得分上没有差异。

5.7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家庭氛围上的差异

由表7所示,大学生不同家庭氛围间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氛围很和谐的学生学习习惯各个因子分得分远远高于家庭氛围和谐、家庭氛圍一般和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学生,家庭氛围和谐的学生在各个因子得分上远远高于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学生,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学生在各个因子分上都远远低于家庭氛围很和谐、和谐、一般和很不和谐的学生。但是家庭很和谐的学生和家庭很不和谐的学生得分之间无差异,家庭氛围和谐与家庭氛围一般的学生得分之间无差异。

5.8 大学生学习习惯各因子分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由表8发现,民主型、过分保护(溺爱型)、严厉惩罚(粗暴型)和冷淡放任型等四类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在课外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实践实作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元学习习惯等5个因子上得分存在差异,差异极其显著(P<0.001)。经过两两比较分析发现,民主型大学生在全部因子分上远远高于过分保护(溺爱型)和冷淡放任型学生,民主型和严厉惩罚(粗暴型)组间无差异。过分保护(溺爱型)、严厉惩罚(粗暴型)和冷淡放任型三组之间无差异。

6 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整体上学习习惯良好,但是在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身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以下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6.1 加强男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性别角色一直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在认知风格上,男生在思想和感觉维度占优势,女生在感情和直觉维度以及语言表达方面占优势;在成就动机水平、学习适应性上女大学生显著地高于男生;在自控力水平上,男大学生的学习自我控制能力总体水平低于女生。在本次研究中女大学生在课外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元学习习惯等因子分上得分远远高于男生。综合以往研究和此次研究结果,女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好于男生。

进入大学阶段,男生出现学业问题的普遍高于女生,挂科、退学等问题基本上是男生,一方面是由于性格差异,和男生相比,女生更为沉稳踏实、考虑长远,男生自律性稍差、贪玩,得过且过。另一方面,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的改變,脱离了父母的监管,一部分男生失去了目标,沉迷游戏,荒废学习。

因此,一方面对于男生学习习惯的监督培养依然不能放松,要加强学习管理的同时,强化家校合作;另一方面,指导男生做好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6.2 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大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

在本研究中发现对专业满意的学生学习习惯远远好于一般和不满意的学生。一些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出现学业问题的学生基本上是对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产生的。对专业兴趣的丧失会引发学习困难、学业问题等,容易进一步导致学生自卑、失去学习动力,一步步堕落下去;反观对专业满意的学生,在各方面都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积极参加课外竞赛、课外活动等,在校期间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入学教育中的专业认同教育环节,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的基础上产生浓厚的专业认同。与此同时,专业认同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分阶段进行的。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连贯的专业认同教育。通过专业认同教育开启学生学习动力的马达,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3 大学生父母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土壤,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联系最为紧密、具有感性的生活环境。因此,父母应注重营造学习氛围浓厚、情感联结密切的家庭氛围,在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推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6.4 高校要增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

在本研究中发现,经济上特殊困难学生学习习惯要远远比不困难学生差。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和学生的接触,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上要比不困难学生差,在日常学业表现和学习习惯上都有很明显的差别。一方面这是长期家庭环境影响的,另一方面也是经济上的压力造成的精力不够、压力沉重等原因导致的,家庭困难的学生成长、学习过程普遍要比不困难学生更为艰难。因此,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贫困生们解决经济问题的情况下,将就业创业指导、学业帮扶、诚信感恩等融入资助工作中,让受资助学生因感恩而更努力学习。通过做到扶贫又扶志,最终达到资助育人与立德树人的目的。

6.5 高校要加大实作实习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重和力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公办本科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习惯、课外学习习惯、协作研讨学习习惯和元学习习惯等方面得分较高,但是在实作实习学习习惯上得分最低,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办本科大学生的实践学习有待加强,需要高校在培养人才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提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莉.大学生习惯现状及培养研究——以天津市大学为例[D].天津工业大学,2013.

[2]杨志新,刘金荣,杨锐英.高校大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5,0(4).

[3]谢慧玉.印尼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学习习惯差异研究[D].天津大学,2015.

[4]谢勇.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学科差异[J].大理大学学报,2016,1(11):79-81.

[5]甘露.高职大学生学习习惯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陈越(1985-),女,四川成都,助教,心理健康中心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史林溪(1987-),女,河南焦作,助教,思想政治辅导员,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