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20-03-23杨莎莎

卷宗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徒制金融管理人才培养

杨莎莎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创新,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向,文章以此为基础对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学徒制;高职金融;金融管理;人才培养

为现代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新型结合方式,现代学徒制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招生、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培养,能够有效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然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金融管理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真正将金融职业教育体系与劳动就业体系相结合等问题,这些都是发展现代学徒制时,值得高校去深思和研究的。

1 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技能的培养与锻炼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不过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受本科高等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偏重以赛带教,从而忽视了综合实训环节在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中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关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将实训与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1]。与传统的师傅教授徒弟的模式不同,也与当前大多数高校推行的教学与实践场所分离的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将学习与实训实习的场所、技师与教师、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进行了融合,让学生能够尽快去适应未来的工作内容与岗位情况。虽然国外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推行较早,但普遍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及职业规范,因此,遇到了发展瓶颈。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逐渐推进,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等相关行业协会制定了较全面的行业标准与规范,这就为高校金融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能够实现社会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的较好对接,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各类金融企业提供高质量人才,将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和良性循环。

2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分析

2.1 社会对现代学徒制认同度不高

现代学徒制是未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方式发展的大方向,近年国家也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予以支持,但总体上由于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刚刚开始发展,在企业并没有进行大力的宣传,因而社会公众对现代学徒制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上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也就不会去主动参与,再加上我国社会公众本身对职业教育就不太认可,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够考入一所本科院校,毕业之后进入仕途或者选择其他的较为稳定的工作成为白领,不得已才会去选择做一名技术工人,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与德国崇尚技术教育且社会公众广泛认可技术教育不同,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将还有一段曲折的道路需要走[2]。

2.2 缺乏构建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金融管理专业以培养一线服务岗位为目标,课程体系开发已有实践模块,包括校内实训、中期实习、顶岗实习等,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依然面临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抗压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问题,进而导致学生跳槽率和失业率双高。现代学徒制改变了过去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为主、企业为辅的模式。依托校企双主体、双导师关系,学生(学徒)在接受技术与专业训练的同时获得工作经验,提高了学生(学徒)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很多院校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时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学校授课方面,并未就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施过程、教材开发等划分各自职责,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学徒制要求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3 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 针对本科院校构建开放性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第一,课程设置敢于破旧立新,既要及时剔除滞后内容,又要紧密结合当前金融形势,纳入前沿性或关注度较高的金融领域知识,帮助学生认知和掌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状况和金融前沿问题,提升学生对有关产业政策、经济政策、金融政策的解读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金融领域问题的个人见解。第二,擅于借鉴重点高校课程设置内容,尤其应格外关注其特色课程开设情况,汲取经验并适时校际交流,逐步探索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当地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第三,拓宽课程设置覆盖面。课程设置在注重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应逐步探索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通过线上或线下教学方式,加强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有机衔接与融合,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全面提升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3.2 建立双导师型的师资团队

在传统的模式下,高校对教师进行培养时着重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但在现代学徒制下,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上,并且要求高校的老师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知识储备,把握金融行业最新的动态,站在金融技术最前沿,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需要营造相应的学术氛围,为优秀的人才拓展发展空间,构建高校教师的进修体系,让高校教师随时把握最新的技术要点。另一方面,合作的企业也要选择那些工作经验丰富、具有相关职称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强的员工去担任企业方的师傅。在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并开设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互联网+金融特色班,由金融专业的教研室将高校内部的教师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师资要求建立高校的导师库,教研室可以根据金融专业的特殊要求安排相应的专业老师讲授理论课程,再由外部企业根据师傅的相关要求,构建师傅库,按照课程安排要求选择专业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

3.3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课程体系

校企双主体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工学交替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首先,“工”与“学”同步交替,参照发达国家标准,学徒在企业学习的时间不少于60%。其次,若要建立校企之间长久的互惠共赢利益保障和驱动机制,除了国家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外,校企双方可就人才培养模式达成共识。金融管理专业应按照合作的金融企业,根据当前用人需求和岗位需求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课程体系,待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相关金融企业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合理分配双方实施内容,确保学生做学一体、工学结合。例如校内教师主要负责公共课程模块和专业基础课,企业师傅完成实践教学模块。以金融管理为例,校内教师主要负责金融基础、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银行信贷实务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在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实践环节中,各行业师傅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可进行保险销售、证券投资分析、银行客户经理营销、职业礼仪、点钞技能等内容实践[3]。

4 结语

总而言之,金融管理作为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专业,尚处在探索阶段。未来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模式,需要得到政府和行业支持,调动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金融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东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3(1):19-22.

[2]张淑芳.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8(,35):320-321.

[3]成亮,程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理论观察,2018(3):156-158.

猜你喜欢

学徒制金融管理人才培养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