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2020-03-23胡惠怡

艺术评鉴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承新媒体创新

胡惠怡

摘要:近几年,随着德云社张云雷的相声越来越受欢迎,其代表作北京小曲——《探清水河》也随之走红。笔者通过分析《探清水河》的传承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流行原因,为其他传统民歌的传承提供思路和可借鉴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探清水河》  传统民歌  新媒体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2-0044-03

“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明啊公,细听我来言啊……”随着张云雷一身大褂、一把折扇地返场演唱,《探清水河》这一北京小曲在近几年迅速走红。如今,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探清水河》作为传统的民歌小曲,不仅没有逐渐没落,反而越来越受欢迎。笔者希望通过探究《探清水河》其本身的价值,以及新媒体发展环境下流行的原因,为其他传统民歌的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性的思路。

一、《探清水河》简要介绍

(一)《探清水河》的来源

《探清水河》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清朝末年间,作为北京民歌中罕见的完整爱情叙事歌曲,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民国期间,《探清水河改良唱本准词》等小词唱本曾被收入日本早稻田大学风凌文库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4年,该曲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2006年,《探清水河》被列入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海淀民歌”;2009年被载入《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以张淑亭演唱、刘士杰记谱的词曲为标准本,曲为升F调,慢速,四分之二拍,17小节;词分为十四个段落。[1]

2018年,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一位满族专家赵书将《探清水河》中鲜为人知的历史刊发在《海淀史志》上,讲述了这支北京小曲的来龙去脉。这是一个发生在北京的民间故事,在海淀区蓝靛厂的火器营,有一名姓松的旗人——松老三,夫妻开着大烟馆,有一个女儿,名字大莲,年芳十六,俊俏美丽,和村里的男青年小六暗中恋爱。被父母发现后,遭到一顿责打,在长河,即清水河边,投河自尽,小六也随之殉情。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被后人编成了小曲儿,在京城内外流行起来。

(二)《探清水河》的多方面价值

《探清水河》的内容通俗易懂,其内涵却较为丰富,从音乐学、民间文学、美学等各个角度來看,它都具有多方面的传承价值。

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看,《探清水河》作为民间小调,其民歌特色较为突出。十几段标准版歌词,反复使用同一个曲调,只在每段的调式、节奏稍有不同,虽略显单调,但通过多次“严格重复”和少许“变化重复”的手法,让人容易记住这首曲的旋律。另外,《探清水河》源于清朝八旗子弟所唱的八角鼓岔曲,民国之后,很多民间曲调逐渐转变成相声、琴书等曲艺的组成部分,而这小曲依然在当时的社会以民歌的艺术形式流传。如今,《探清水河》在郭德纲和张云雷等人的改编后,依然流行,成为研究北京民歌变迁的珍贵资料。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探清水河》具有显著的民间文学特征。在《探清水河》一曲中,运用到了多种修辞手法。

比兴。该曲以“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明公,细听我来言。”开头,类似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烘托了环境氛围,为整首曲子奠定了基调。

比喻。曲中有“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的明喻,借用听众耳熟能详的名著情节,展示大莲的人物形象。同时,因貂蝉和阎婆惜皆为悲剧性的形象,为后面大莲自尽的悲剧结尾埋下伏笔。除了明喻,该曲也有“姑娘叫大莲,俊俏好容颜。此鲜花无人采,琵琶断弦无人弹。”的暗喻,将大莲虽美,父母却没有将她的婚事放在心上的情形,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为后文大莲与小六约会相呼应。

反复。从“太阳落下山,秋虫儿闹声喧”开始,描述的是从太阳落山一直到天明的时间段。曲中通过“一更”到“五更”的反复递进,描绘了两位主人公的活动,有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探清水河》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社会现实性。清朝末年,大烟的泛滥导致整个社会百姓家破人亡、社会分崩离析。松老三两口子的贪图享乐,再加上封建的家庭婚姻观念,都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曲中的大莲,用自尽的方式控诉家人的暴力;小六最终为她殉情,无声地抗议社会的不公。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探清水河》将抗争与毁灭展现给读者,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共鸣,从而迅速流传并推广开来。

除《探清水河》外,如《走西口》《龙船调》等各个地域的传统民歌,同样具有音乐学、民间文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都值得传承和推广。

二、《探清水河》传承过程中的困境

《探清水河》在流传的过程中,曾被归为“窑调”。1933年,李家瑞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研究北京民歌的著作——《北平俗曲略》,曾提到《探清水河》中“如称姓松的为‘长青万字,名‘莲的为‘荷花万字,这种‘万字的隐语,只有妓院里通用。”[3]由此,“坐实”了《探清水河》为“窑调”的说法。

在《探清水河》走红后,也出现了部分质疑的声音:“打着振兴传统艺术的幌子,把旧社会妓院里唱的‘窑调《探清水河》搬上舞台,虽然此曲作为非遗的学术研究是可以的,但是照搬原词在舞台上呈现,与新时代文化格格不入。”[4]

郭德纲在一次采访中曾提到,《探清水河》近十年来,在北京地区很久以来很少有人唱,能听到的仅仅只有两处。一处是在《智取威虎山》里有《探清水河》的唱段,另一处则是二人转的演出中,用东北方言演唱,转变成了另一种艺术形式。

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探清水河》的传承。不仅是《探清水河》,我国民间还有许多小曲小调在传承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有的甚至面临失传的窘境。

三、新媒体发展下《探清水河》的蜕变

近几年来,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对应,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具有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探清水河》经德云社详细收集,将原词中“四更天”的内容省去,改编了部分俗词的表达方式后,借助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将《探清水河》以多种形式呈现于观众面前:2015年,张云雷将北京小曲《探清水河》配以吉他弹唱,在每一次相声返场时,创新成民谣唱法,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支曲;2018年,张云雷在《欢乐喜剧人》第四季采用相声剧的方式演绎《探清水河》,并在《国风美少年》中演繹了国风之美《探清水河》;2019年,在东方卫视春晚,张云雷和费玉清老师合作演唱戏腔版的《花儿·探清水河》。

除了在电视节目中走红外,《探清水河》在张云雷的创新下,也红遍了如优酷、微视、抖音等各大知名APP。如:优酷APP《欢乐喜剧人》第四季播出的相声剧版的《探清水河》,其热度达到1073;哔哩哔哩网站上,张云雷的完整版北京小曲《探清水河》播放量达212万,民谣版《探清水河》播放量为121.4万;就连央视都点名张云雷,并高度评价其《探清水河》。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推广,使得《探清水河》在短时间内受众广、知名度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学唱和翻唱,有力地推动了《探清水河》的发展。

像《探清水河》这样通过创新表现形式后,颇受欢迎的传统民歌不在少数。最为出名的便是扬州小调《茉莉花》了,几经改编后于1957年由前线歌舞剧团在北京作汇报演出。这是《茉莉花》在现代首次以简谱的形式面世,随后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四、结语

通过对《探清水河》的来源、价值、传承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等角度综合分析,综上所述,《探清水河》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传播受限与重登舞台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近几年流行,除了其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之外,更多地是对它的内容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创新,对它的形式进行通俗易懂地改编,使过去鲜为人知的北京小曲在新媒体的烘托下,摇身一变,成了耳熟能详民谣式的《探清水河》。

《探清水河》是传统民歌成功传承的一个例子,其他的传统民歌可以借鉴类似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其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传统民歌内容本身进行“扬弃”,保留其精华,删除或改编其落后的部分,再进行传唱;其二,“旧瓶装新酒”。通过对传统民歌的表演形式、表现手法地再创造,使之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节目,从而更利于传统民歌的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征,刘艺伟.北京民歌《探清水河》综合分析[J].艺术教育,2019,(04).

[2]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J].语丝,1924,(01).

[3]李家瑞.北平俗曲略[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鲍震培.相声病了,得治[N].光明日报,2018-08-18.

猜你喜欢

传承新媒体创新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