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生活体验的写作教学策略
2020-03-23李凌霞
李凌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有了丰富的生活,学生的写作才能如行云流水。老舍说:“语言是生命和生活的声音,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观察生活、聆听生活,便是积累的过程。写作,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去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心体验。
一、积累生活素材,创造生活写作的条件
学生写作必须有素材,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素材储备,就像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帮助他们积累素材,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大多数小学生整天忙于应付作业,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更不会观察生活。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就不能发现事物的特征,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导致作文没有新意,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不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用空洞的套话,没有新意,读来味同嚼蜡。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活动》,要求学生分享参加过的校内外活动。我带领的这届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于是我和同年段的语文教师商量举办一场拔河比赛。从两个班参与到整个年级的学生全部加入,学生既有选手的体验,又有观众的感受,从策划到比赛进程,都交给学生自己组织和协调,着实为他们创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体验课。学生热情高涨,共同努力,最后活动圆满落幕。我趁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把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学生把班级的精神风貌写得很具体,没上场和上场以后的不同体验也精彩地写了出来。
二、抓住生活契机,体验生活写作的乐趣
小学生的生活充满纯真、雅趣、遐想,学生本应在观察后产生所思、所想、所言,学生的作文应从观察和感受生活中来,而大多数学生却感到负担,主要是因为缺乏积极的引导。
为此,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感受,渐渐形成了“生活-体验-写作”的教学特色。学生参加学校体检,体检后我让学生回家将体检的感受告诉父母:“放学回家,家里人问你体检了什么,你会怎么说?为了说好,现在可以先练一练,看谁能把体检的经过说得全面和精彩!说得好,还要写得好,怎样写得清楚完整呢?开头要交代清楚哪几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接下来写什么?(体检的经过)最后写什么?(体检的结果或想法)好,拿起笔写一写,回家说就容易了。”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让体验生活成为写作教学的前奏曲。杨再隋教授指出:“要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虚构的生活。”因此,抓住生活的契机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三、丰富生活语言,拓展生活写作的能力
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方面多下功夫。语言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传统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做法,依然值得提倡。学生积累的材料越多,其写作思维越活跃,自然在写作时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进而可以“随用随取”。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每次写作前我都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因为学生口头表达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借助体态、语气、环境等因素将“心里面想的”顺畅地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听懂。此时,我根据学生在口头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再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构思后,用合乎规范的文字表述出来。同时在口语表达中,教师既要遵循儿童的语言和个性思维发展的规律培养其写作能力,又要告诉学生尽量避免流水账的现象出现。口语表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为书面语言,最终提高作文水平。
教育家陶行知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写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教师要将小学生写作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局限性,让写作教学迸发出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