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生活气息的法治教育
——以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级教材为例

2020-03-22雷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雷劲

(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1)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法治教育严肃、专业,一线教师因普遍不知如何吸引学生,提升课堂时效,以在学生心中种下法治意识的种子,课堂上时常出现刻板、低效的教学现象,就着课本整齐地读、严肃地讲成了常态。殊不知,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潜力无限的生命阶段,生硬的教学形式会压制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亟需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法治教育充满生活气息,进而入脑、入心。下面,笔者以小学中年级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为例,谈谈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用新闻活化教例

教科书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学生,其内容和内部逻辑必须具有普遍性。但教科书一经出版,其中选用的新闻内容和相关数据就无法及时修订、更新,更不能将近日发生的充满新鲜生活气息的新闻事例及时呈现在书上,因此教科书中的新闻和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书本上的新闻和学生的生活就相去甚远。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新闻事例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发挥出最有效的法治教育力量。

(一)搜集新闻数据,让法治教育具有时效性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养成及时了解时政新闻的习惯,以便将最新的社会生活情况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最新的新闻数据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冲击,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八课《安全记心上》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内容。该课的第一个“知识窗”就向学生展示2016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青少年死亡数据。但现在是2020年,4年过去了,这个数据早就发生了变化,且不同地区的学生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情况也是不同的。而新的数据和学生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这是书本上的事例无法给予学生的,需要教师收集新的数据帮助学生学习,提升道德认知。比如:教师在和学生分享书本信息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据统计,2018年共发生涉及学龄阶段少年儿童的伤亡交通事故2万余起,造成2200多名少年儿童死亡,给家庭、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1]教师将这则新闻带入课堂,一方面刷新了教科书的数据,将生活中最新的交通事故儿童伤亡情况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带给学生新鲜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交通法规教育?经过对新闻和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学习,学生会有这样的认知:首先,正是因为全社会对交通法规教育的重视,才导致遵规守纪的人越来越多,有法规保障的生活更加安全了。其次,虽然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青少年死亡数据减少了,但伤亡数据还是很大,情况仍然严峻,交通法规的深入学习非常重要。再次,随着电动自行车、共享单(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新的乘坐和使用规则也需要每一个青少年学习、遵守。可见,因为最新新闻数据的引入,学生们的目光从教材转到生活,从宏观转到微观、从整体转到个体,使得学生对相关法规的学习更细致、更扎实了。

(二)播放新闻报道,让法治教育呈现多元貌

官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一直以其权威性和全面性而得到大众的认可。教师在课堂上给出官方媒体的真实报道,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生活的样貌,同时有助于鼓励学生养成关注新闻报道的良好学习习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第八课《大家的“朋友”》在“知识窗”中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在此之前,本课的“阅读角”先讲述了5岁的小云因掉入窨井失去生命的事例。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只用了100多字对事件的情况做了最简要的阐述,这样一来内容上不免显得过于简单,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也会相应地降低。此时,如果教师通过课件播放《七岁儿童掉入窨井身亡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的新闻报道[2]对书本中的事例进行补充,呈现最真实的生活案例,就可以一下子拉近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距离,必然会带给学生更大的教育冲击。在上述融媒体的新闻报道中,700多字的内容将七岁儿童落入窨井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分多钟的视频则多角度呈现了事发现场的图片以及周边环境,孩子父母哭泣的镜头更是让人痛心。这样生活现实案例的补充,能弥补教材课例因篇幅短小而内容极度压缩所带来的缺失,帮助学生认识到:窨井盖等公共设施虽小,但如果缺失了可能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后续教材“知识窗”给出的法规里要对盗窃、损毁井盖等公共设施的人处以罚款和拘留等惩处的原因。因为有来源于生活的详细新闻报道补充,学生对毁坏公共设施导致的后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会更加拥护教材中提及的相关法规的处罚决定,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爱护公物、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二、用故事对话生活

不论是纪实性强的人物故事,还是趣味性浓的童话故事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容易与故事的主人公发生共情,故事的具象感和生动感会深深地吸引、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出来,使学生能关注到法治生活的细节,更加深刻地体会故事背后隐含的法治教育要义。[3]

(一)呈现纪实故事,让法治教育拥有具象感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经历所有的道德体验,而真实感人的纪实故事能重建法治教育与儿童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体味故事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法治为人民生活保驾护航的魅力。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六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一课的“阅读角”栏目给出了一首题为《女孩》的小诗,诗歌短小却动人,对于我国部分地区因为贫穷和偏见导致的女童失学现象的展现力度很有限。对于大多数学生,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来说,“失学女童”是一个遥远、模糊、陌生的群体,仅凭一首小诗不足以让他们了解到女童上不了学的原因、伤痛和后果,对于教科书中给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法律对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全力保护更是领会不到位。因此,教师此时若能给出一些详实的失学女童故事,将失学女童的生活客观、真实、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必定能够带给学生心灵的冲击。如:教师在课堂上先引入3分钟的公益广告《失学儿童大海不能承受之重》[4],让学生聚焦“失学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然后一起猜测他们因为失学现在和未来将会面临的诸多困难;接着分享《再访失学女童》的记者手稿[5]音频,把失学女童小汪真实的生活故事展现给学生,此时结合教材第42页的《义务教育法》相关内容,让他们感受到有了法律的保护失学女童的困境才得到解决;最后播放视频《“春蕾计划”三十年,瑶族女童告别失学》[6],对课堂进行总结提升,即在法律的帮助下,女童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详尽的人物纪实故事充满生活气息,有鲜活的具象感,能够拉近学生和法律法规的距离,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法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护神”。

(二)制作童话微课,让法治教育更具吸引力

众所周知,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童话故事更是学龄儿童的最爱。教师将生活中与法规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进行加工,特别是对法规内容进行儿童化扩充,能起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中有这样一个话题——“环境污染大搜索”。话题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要求防治废气等十一种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其中废气、废渣等常见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耳闻,但是对法规中提及的医疗废物、放射性物质、电磁辐射等造成的污染,一般学生知之甚少。由于污染物的内容专业性强,再加上缺乏了解,学生对法规的内容就会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对法规的认知就会停留在表面上,因此教师若能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就能让法治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上提供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污染物家族争吵记》给学生学习(以下文字节选自微课中的一部分):

从前,有一座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人们生活贫穷,但那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自从大型矿厂建立起来后,医院、大型商场也多了起来。十来年后,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人有钱了,却一直不重视环保,导致小村庄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深夜,污染物家族竟然为了“谁对人类的危害最大”而争吵了起来。医疗废物第一个跳了出来,说道:“人类可害怕我们了。我们是医院生产出来的,别看我们看起来好像挺干净,可我们其实携带着大量病原微生物,还能产生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类有极大的危害。有一部分贪婪的人类回收我们后,不经处理就用来生产生活用品、玩具等。我们的危害潜伏期长,有的甚至十几年后才发病,简直杀人于无形,我们就是污染物的老大!”放射性废物可不服气了,它一把夺过话筒大声说道:“哼,你不要嚷嚷了。说到杀人于无形,我才是!我的伙伴群体虽然不庞大,但是如果不按法规处理我们,被偷偷排放的我们就会常常在人类看不见的时候侵入他们身体,攻击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让他们痛不欲生,一旦患病严重就会快速死亡,人类对我们真是闻风丧胆!”……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制作的充满童趣的微课对远离学生生活的法规内容有了生动的阐释,让严肃的法规看起来更有童趣,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在图文并茂的微课视频播放之后,学生对几种不常见污染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形象的了解,能极大提升学生对于防止各类污染法律法规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坚定地从源头上遏制污染的发生,这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经营者的职责。

三、用讨论内化意识

讨论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环境里,抒发各自对事物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地思维,踊跃地表达,各呈观点,互通有无,补充启发。经过讨论,学生们开始吸收他人的观点,对事物的看法会从单一、片面逐渐变得全面、成熟。如果教师还能营造一些角色感或者仪式感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就更能加深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内心深处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得到强化。

(一)开展主题讨论,让法治教育广开发言路

重视主题讨论活动的开展就是重视学生自己已有经验的表述与交流。课堂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中的主题讨论活动能“唤醒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讨论中通过语言表达来更好地建构自己原有的法治生活经验,让法治教育扎实“落地”。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第十三课《万里一线牵》里的第四个话题“通信交往中的文明”让学生聚焦通信礼仪。现代社会随着通信技术的发达,手机、电脑的普及,学生随意翻看他人手机和拆解家人邮件包裹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教育在这个方面常常缺失,迫切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涉及个人隐私,而且是受法律保护的,人人都要遵守其中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情境——“周末的傍晚,妈妈给弟弟洗澡去了,我正好玩会儿她的手机。玩到一半,快递送来爸爸的包裹,我一好奇就随手打开了。”同时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接着引入课堂讨论环节“家人的手机能随便看吗,家人的快递可以随手拆吗?”正所谓“理不辨不明”。学生将自己当作情境中的小主人公,在充分的讨论交流过后,不仅是对讨论中的角色,更是对生活中的自己有了更加完备的理解和演绎,能够将心比心,逐渐打开思路,最终体会到:即使是一家人,我们也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也有自己的隐私。如果家长未经允许翻看学生的东西,他们也会很不舒服,觉得被冒犯了。此时,再给出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八条的内容,就更能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后,敞开心扉,真正认识到:公民的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不随意翻看他人手机,不随手拆解他人邮件,这同人与人之间感情深浅、关系亲疏无关,这是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应该内化于心,并在举手投足间遵从。

(二)体验法庭辩论,让法治教育充满仪式感

法庭辩论由于仪式感十足,特别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对法治教育内容的深度认同和积极内化,并发展出相应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态度。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当冲突发生》中包含话题“遇到欺负怎么办”,该话题直击敏感的校园“霸凌”问题。欺负人和被人欺负一直是校园中常见的现象,而言语侮辱、打架斗殴等校园霸凌事件会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影响,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则真实的校园霸凌案件材料,并在课堂上组织进行“模拟法庭”的课堂活动。首先,把教室前方的部分桌椅排列成“迷你法庭”的模样,营造法庭的仪式感。因为仪式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桌椅的特定摆放能让学生在进入教室的第一时间就充满敬畏心。然后,模拟庭审过程——宣读法庭纪律、确认出庭资格、规范宣布开庭、展开法庭调查与辩论、庄严宣判结果。其中,模拟法庭辩论时必须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了解霸凌事件的全貌,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辩论深刻认识到:到校园霸凌极大地影响了他人的身心健康,对自己的成长也极为不利。在这样充满仪式感的课堂活动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离学生生活既遥远又联系紧密的法律条文,庄重地从学生的口中读出,传进学生的耳朵的同时,也将久久地融入学生的心中,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最为庄重的法治教育。

四、用参与强化行为

毋庸置疑,道德学习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7]离开学生生活中的道德实践活动谈道德的习得、法治素养的形成无疑是空白无力的,由于课堂学习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法治学习需要,而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也不应该随着课堂结束戛然而止,教师应该为指向学生生活的道德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架,努力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明白学习法规不只是了解法律内容和责任区分,更是对公民道德法治素养的考验。

(一)纳入家庭生活,让法治教育获得实践场

家庭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巩固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父母的帮助下从内心产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从。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四课《买东西的学问》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提及的“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的内容。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朗读法规内容或者在情境活动中模拟索要发票,并不能带给学生最真切的导行指导。因此,教师不妨设置“我是购物指导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周末和家长一起去购物,并在购物的过程中践行课堂上习得的技能,如文明购物、仔细看包装、及时索要发票……为家人避免购物带来的麻烦和纠纷。这些体验感十足的家庭生活实践活动是教材的递进和扩展,家人的示范和参与让家庭生活与法治学习内容之间无缝对接,使得学生在生活的包围中“学德”“习法”,让“知与行”不会断层脱节,最终获得良好的道德发展。

(二)参与社会活动,让法治教育显露公民心

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对学生的法治素养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后家校携手,引导学生参与高质量的社会生活,能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法治素养的建构提供最佳的场域。统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十一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中,出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的内容,说明国家对非遗传承的鼓励和支持态度。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领略民间艺术的美妙,更应该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走进身边的民间艺术,并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传承和保护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教师组织开展“打卡民间艺术”的主题活动,可以建议学生们利用节假日前往当地的老街或博物馆欣赏民间文化,还可以趁着假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地方特色,去潜心了解、学习剪纸、软木画等民间艺术技艺,开学时回到班上进行精彩展示。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家长微信、学校网站等线上媒介,将自己了解民间艺术,进而要守护民间艺术的倡议、行为发布出去,让身边更多的人们知晓、支持。这样的生活补充让法治教育更“接地气”,有效促进学生作为一个小公民的法治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