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探析
2020-03-22黄秀玲吴再发
黄秀玲 吴再发
(1.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 350025;2.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0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德”显然居于首要的、关键性的地位,高校各项育人工作均应围绕“育德”、服务“育德”。高校各门课程都肩负着育人育德的职责,“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使命和显著特征。[2]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课堂,而课堂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不管是思政课程或是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都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功能。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到邓小平强调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及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几千年来,教育的任务、目的和本质一以贯之,都以立人为目标,立德成为教育的核心、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因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3]
(二)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使命
高校承担着“四个服务”的重大使命,在办学方向和目标上必须同我国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学风、校风,努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党执政兴国的坚定拥护者、跟随者和建设者。第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使然。无论是思政课,或是其他各门课程,都有着方向性问题。课堂上,每位教师都应站稳政治立场,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第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使然。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有着苦难深重、备受欺凌的不堪岁月。高校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应该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学以报国的思想。所谓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决不允许传播西方价值理念的教材、言论进课堂,确保课堂教学政治上的纯洁。
(三)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以思想文化渗透为特征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复杂多变,高校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阵地、主战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全方位打压、遏制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而其中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争夺青年一代是西方敌对势力惯用的手段之一,如从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到2019年6月以来香港发生的持续骚乱,走上街头、站在台前、受到蛊惑的多数为青年人,一大部分是香港高校的大学生,事态的发生、发展背后均与美英等国长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幻想通过“颜色革命”搞乱香港,进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险恶目的有关。那么部分香港青年大学生容易受蛊惑,甚至成为“港独分子”,甘于成为祸乱香港的马前卒,显然与香港长期的教育有关,尤其是缺乏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思政教育”息息相关。
(四)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职责使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个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讲话,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项标准”,这些并非只针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各门课程教师的要求。为此,所有高校教师要站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度,立足课程、课堂,深入挖掘教材、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将为民情怀、报国之志等各种元素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滋养学生。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效、主要问题
近年来,以上海高校探索实践为起点,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各地各高校纷纷兴起“课程思政”建设的浪潮,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参差不齐、时冷时热等问题。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先行者——上海
“自2014年起,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上海市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5]上海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优势,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初步构建起“一核三环”的协同机制,即以“‘思政课’为核心,‘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等‘三环’为支撑的协同教育教学体系”。[6]上海实践逐步扭转和改变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扩充了思政内涵、提升了专业课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增强了思政合力,为全国其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部署和推进提供了重要范本。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推向全国
事实上,除了上海,全国各地高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纷纷结合实际探索本地本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之路,探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之路。2019年7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20年4月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文件,均对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在上海经验的示范下,各地各高校纷纷将课程思政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组织落实、经费保障、教学设计、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教育部到各地区、各高校,纷纷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提出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每一门课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事实上,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在理念上已初步形成共识。各地各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大为增强。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必要性、重要性已经基本达成认知上的共识,也在实践上有所突破。但由于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思政课程长期单兵作战的局面虽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距离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体现在各个层面、各个方面。比如高校间的差距,高校重视程度、推动力度,以及高校自身各方面的资源条件都与课程思政工作建设成效息息相关,再比如综合性高校,985、211类高校,文科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成效也相对明显;对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误区,比如“思政”是与专业课无关的政治教学任务,“强调课程思政会禁锢大学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课程思政”是课程的“思政化”,会把专业课变得面目全非,等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将严重影响专业课教师推动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于课程的主导者在于教师,每位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学识涵养、知识能力等均与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有着重大的关联性。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路径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是项长期、系统、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各界对协同育人认识较为一致的有利条件下,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进一步从政策导向、组织保障、课程设计、师资建设、方式方法等方面着手,积极建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一)政策导向
从教育行政部门角度出发,要一以贯之强化协同育人的政策导向,从教育部到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均出台了不少有关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和释放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相应的考评机制,推动高校强化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高校角度出发,亦要为落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设有利条件,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论述,认真落实有关制度、文件。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在相关的制度政策、资源投入、职称评聘、科研立项教学投入等为课程思政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大经费投入、考核评价等各方面的保障力度,真正使政策导向发挥最大的推动效应。
(二)组织保障
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强化高校党委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领导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事实证明,凡是党委重视、领导有力的高校,课程思政推进就较为顺利、有效,协同育人的体系就较为完善,育人成效也较为明显。反之就容易流于形式、不了了之。比如:上海各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不少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都亲自上台,讲授课程,起到带头示范效果。为此,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必须实施“一把手工程”,强化组织保障,在科研立项、成果申报、经费支持、绩效考评等方面予以倾斜,从学校层面不断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浓郁氛围。
(三)课程设计
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问题的长期影响难以短期消除。当前,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一个关键点需要从调整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着手,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明确要求专业教师对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效果、内容等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审视,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并经教务部门、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审定,在教学督导过程中,对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课程可进行专项督导听课,在学生评教环节中,应设置有关“课程思政”实施情况、效果的专项评分,定期对课程思政的运行情况、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改进。同时,坚持“思政课程”的课程建设标准,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持续完善思政课集体备课、听课巡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将思政课教育教学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同时依托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的显性教育和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有机结合。
(四)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者、引领者,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前教师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课程思政,而是在于专业课教师或者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存在误区。例如,以为思政教育是与专业课无关的政治教学任务;或者课程思政应用技能不足,难以深入思考和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不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设计思路、方法和实施途径等,导致课程思政推进效果不佳、有名无实,甚至流于形式。高校应该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育力度、特别是提升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一是要将教书育人的要求明确贯穿到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贯彻到督导考核、职称评聘、绩效奖励等各个方面;二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使广大教师切实认识到肩负的育人职责,通过选树典型、奖惩结合等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向“四有好老师”标准靠齐。三是采取措施,增进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互鉴,同时对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注意区分、合理分工,避免同质化。四是强化能力提升,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等负责师资培训的部门应积极通过教师工作坊、典型公开课、选树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教研项目等方式不断营造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氛围,强化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高校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本地区、本校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校本资源,注重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层次、学科方向等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方法方略,有效形成特色鲜明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