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型升学取向与高教大众化
2020-03-22陆一
陆 一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2020届毕业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其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局势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言而喻。教育部为此推出了大规模的升学扩招举措,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人。
再看教育的需求方,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341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报名考生增长超过50万人。研究生骤然变得很难考,去年约五分之一的考生是第二次考研。据调查,虽然考研人群基数庞大,但其中只有两成考生表示希望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而继续深造,超半数考生的动机是为了取得一个更高的学历、更好的文凭,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比起专业优势,学校优势是学生填志愿时更重视的因素。研究生教育的扩张,从扩大供给和需求增长两方面来看,似乎都是为了就业。问题是,以学术创新为业的高校和教师如何理解扩招与自己的教育使命。
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教师却感到,要甄别谁才真正具有学术研究热情和潜力越来越困难。过度竞争的坏处在于,有一些学术好苗子在激烈的标准化竞争规则下不占优势,得不到读研的机会。善于获取竞争筹码的学生却未必抱有求学之心,有不少人既不喜欢探究学问,也不是为了磨炼一技之长,只是想利用大学和老师来给自己镀个金。如果不是因为本科文凭的价值不如以往,直接就业有困难,还有多少学生想要读研究生?许多人考研是为了就读比本科更好的学校和取得更高层次的文凭,以在就业中增添比较优势。“文凭型”研究生的群体在考研热中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大学不可忽视的群体。这种错配现象的背后隐含着高等教育学重要的研究问题。
由于高考的存在,中国大学文凭首先代表着个人才智竞争力的层次,也代表着受教育经历的总体质量。现实中,不论是政府、公共事业单位,还是社会经济部门的招聘用人,都在总体上信赖文凭的通货价值。教育和学习本身不需要文凭,社会、经济部门才需要文凭。当人们过于看重文凭,把通货当成了价值本身,教育就会陷入病态。文凭本来是学校教育的副产品,却很容易反客为主,异化为受教育和学习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文凭的社会威信包裹住大学教育,可能使大学教育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反应迟钝。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学界关注的主要是本科教育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如何安顿精英高等教育则是各国高教大众化理论阐释的精髓所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带来学位供给的大幅增长。和过去相比,不只是本科文凭贬值了,精英大学本科文凭的就业“购买力”也下降了。如今,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已经显露,一系列具有中国规模、体系、文化特色的问题随之浮现。研究生阶段究竟是选拔性的精英教育还是以精进学术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在高教大众化、读研普遍化的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定位?如何平衡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和应用性?研究生考试会成为第二次高考吗?于是本科学习会进一步应试化吗?本科教育又当怎样协调相对定位?
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发生在一个人口规模超大,就业竞争激烈,又特别重视文凭价值的社会,将带来一系列什么样的深层变革?既有理论没能囊括这些问题,需要中国学者自己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