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缘起、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3-21张丽张轩硕
张丽,张轩硕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各种前所未见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23。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不仅是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因此,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高等教育理应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之重任,深入探究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细致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2]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整体、全面的进步过程。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3]高校身负培养高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使命,其生态文明相关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完善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事业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大学生是科技发展的参与者,推动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形成教育、科研、服务社会的三方联动,能够为创造人民满意的美好生活环境提供助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扩大高校规模和增加高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更包括优化教育结构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成才,另一方面也符合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教育教学规律。改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品质,有助于高等教育形成更为系统、全面、多元的教学体系。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5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能够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培育大学生对自然的敬爱之情、引导大学生主动践行生态行为,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引导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更加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关注传统农业文明传承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虽然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也逐渐显现,仍需得到系统梳理。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上还未能做到常改常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还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还未能做到尽善尽美、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还未能得到有力引导。这些都制约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教育理念落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时代性
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当代大学生普遍个性化明显,主体意识突出,这是时代变革的产物,也就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引起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评价上都没能充分做到与时俱进。
一方面,生态文明教学方式大多停留在课本和视频中没能紧紧跟随时代潮流。在教育内容上,没能做到紧跟生态文明相关的新闻时事,也没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还停留在倡导节水节电、废物循环利用等行为层次,缺少更深层的对认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精神关怀。在教育目标上,不能紧扣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倾向于靠口号式的目标指向来强调个人必须妥协于自然,没有考虑到大学生个人生活问题与保护环境相冲突时的具体取舍。加之,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缺乏重视力度,教学方法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实现对生态演化过程的展示,也不可能动态呈现生态破坏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持续影响,教育过程较为呆板、缺乏活力。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学成果评价没有紧紧围绕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以服务社会经济需求为主旨,导致教学评价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智代德的功利化倾向。然而,生态文明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围,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教学的评价标准需要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这一外部现实达成统一。目前一些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成果检验规定,即使有,也是简单地以笔试作答分数的高低为标准,素质拓展缺失,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真正旨归,即塑造大学生生态人格。
(二)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性
1952年我国高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需求进行了院系大调整,“专才教育、单科办学、重理轻文成为此次调整的方向。”[4]此后,高校主要承担服务社会经济需求、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任务,专业职业教育日渐得到重视,而以公益性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权重不足,真正把生态文明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尚在少数,因此,其所传授的生态文明理念难以扎根人心。
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不成系统。除了生态学、生物学等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其他专业并无专门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安排。思政课是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途径,但思政课教材中体现生态文明内容的部分较少,课时安排也不充足。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更易受渲染性强、形式活跃的大众传媒影响,这就导致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不一,接受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不成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会加剧生态文明教育的边缘化趋势,弱化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中的学科影响力。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为高校生态文明的主要教育者,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繁重,教师的数量与其学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失调。此外,一些教师因其教育背景的关系,难以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深刻理解科技研究与应用中的生态道德失范和生态破坏现象的实质。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得不到重视,缺乏相应的培训与学习,因此教师对改进生态文明教学方法、补充生态文明教学知识也没有充足的研究动力。
(三)活动质量不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稳定性
常规课堂缺少完整、系统的学习,加剧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碎片化趋势,同时,由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具有时代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征,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相对分散。目前,高校生态文明的相关活动大多只保留在暂时的校园文化风潮,缺乏稳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其一,从学生活动来看,即便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应接不暇,但却在很大程度流于形式。举例来说,诸如生态文明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环保海报设计等学生活动单纯地停留在锻炼文笔、训练口才、提高设计能力的比赛层面,没有把注意力真正放在唤起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上,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
其二,从学术活动来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提升,高校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安排,逐渐增加了生态文明的相关讲座、专题教育、跨校交流会等学术活动的数量。但是这些学术活动缺乏统一的组织,既没有固定的举行日期,也没有得到广泛宣传,导致其在大学生之中的影响力不高。
其三,从社会活动来看,在高校教师的带领下,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问卷、研究报告等能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具有科学参考价值的一手资料,从而为构建美丽中国提供理论助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目前高校有关素质教育的社会实践多以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等红色文化教育为主,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数量较少。
(四)价值观念偏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实效性
首先,大学生在明理明道上还有所欠缺。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但是理性认识程度不足。很多大学生不仅缺乏相对专业的生态文明知识储备,而且主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意愿也有所欠缺。
其次,大学生在入脑入心上还有所不足。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还没有内化为价值观念,环境保护的立场不够坚定。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涉及受教育者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随着网络社交媒介在大学生中间普及,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潮沉渣泛起,大学生或多或少会陷入追求物质享受的反生态消费逻辑,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态价值重要性的认同感。
再次,大学生在身体力行上还有待提高。价值观教育与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同,它要求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按照该价值观所推崇的理念身体力行。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多停留于自律的阶段,对监督破坏环境行为和监督环保执法落实上的参与度不够。大学生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待提升。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一)转化教育理念,更新生态文明教育方式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思政课堂像过去那样单纯地灌输生态文明伦理道德,强制大学生讲文明、树新风,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上,需要以理服人、以德树人、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一定的结论需要依托一定的逻辑演绎和推导,在生态文明的理论教学中,应尝试打破学科壁垒,依托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学懂弄通生态文明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采取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手段,逐渐帮助学生形成勤思考、勤操作的学习模式,从而使其养成树立生态危机意识、践行生态行为的日常习惯。
以德树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先实现从灌输大学生生态理性到培育生态价值观的转化,再培养大学生由理性“经济人”向理性“生态人”转化,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自觉维护绿水青山。
以情感人。通过户外生态体验课、生态危机3D情景展示等途径帮助大学生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亲身实践和换位思考中增强大学生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
(二)丰富教育主体,构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主要指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的教学主要依托一系列的课程体系,缺乏合力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无法带来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一方面,高校应开发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高校可以设立专用基金,鼓励专家、学者组建团队,合力编纂生态文明教育专著、教材,与本校教学相结合。以思政类课程为主阵地,其他课程中适当加入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既有普适性又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高校应定期举办一系列生态文明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其所掌握的知识量、信息量能否满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是衡量生态文明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态文明知识中去,探索更加科学且富有成效的生态文明教学方法。
(三)优化教育载体,整合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注重以文化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5]实际上,大学生通过参与由学校组织的建设生态文明基地、走访“癌症村”、撰写调研报告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受到更为直观的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获取的生态文明认知也可再次接受社会现实的检验。因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善:
第一,创新教育理念。让大学生从以往图书馆、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由学校、院系和教师为主导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课外活动中去。第二,引导教育大学生群体。使国家、社会、家庭三个教育主体多维联动、整合教育资源碎片,形成教育合力。第三,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利用学校周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场、风景保护区等,为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从而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让高校在社会上引领起一道绿色风尚。
(四)美化校园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给学生带来视觉等感官上的愉悦,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学生的审美和言行,提升他们对母校的认可度与归属感,这是一种辩证互补的良性关系。在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建设美丽校园的过程中,可以对已有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合理布置植物群落,继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力度,监督车辆有序停放、增设环保主题宣传栏、推动校园环境日和文明班级建设,做到校风严明、环境卫生、自觉维系。
四、结语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需要,对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引导这一基础、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主体的保障机制、优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载体、努力营造和谐美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形式,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生态环境知识解决具体环境问题,在实践中培养其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真正做到生态文明教育从教学相长变为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