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灵柩安葬西湖
2020-03-21刘肃勇
刘肃勇
秋瑾,别号竟雄,浙江绍兴人。1875年生于富裕人家,自幼入家塾读书,天资聪明,学习优秀,被誉为“女才子”。秋瑾15岁由父母包办,与湖南湘潭富绅大户之子王廷钧成婚。王廷钧思想陈旧,醉心科举。这同爱读新书刊、接受新思想、喜欢结识维新派人士并受其影响的秋瑾极不和谐,时起争吵。
1904年,已生育一儿一女的秋瑾,断然从王家出走,东渡日本求取新知识。她先进入东京一补习所攻读日语,后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同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党人频繁交往,步入反清革命征途。当得知孙中山先生从欧美到达东京,秋瑾经黄兴引荐,拜见了孙中山。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秋瑾经冯自由介绍,在黄兴住所宣誓加入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浙江省同盟会主盟人,成为职业革命党人。
1905年冬,清政府与日本文部省串通,要日本驱逐留日的革命学生。秋瑾与一大批革命人士主动回国,积极投身反清斗争。出任上海浔溪女学教员时,秋瑾结识徐锡麟,约定徐在安徽安庆,秋瑾在家乡绍兴,相互呼应进行反清革命。从此,秋瑾以大通学堂为基地,以绍兴教育界女名人为掩护,联络各地清军下级官兵或地方各类会党的头人,于1907年3月,在绍兴召开有全州、处州、绍兴等府县会党势力参加的反清会议,商定与洪门会党一起组成反清武装起义军队,待时机成熟即起事推翻清王朝。
秋瑾自知投身武装反清革命吉凶难料,遂抽空闲,女扮男装,从绍兴至长沙暂住朋友家,换装回到王家,看望她的一双儿女。王家上下喜出望外,认定秋瑾回心转意,夫妻有望破镜重圆。秋瑾则郑重对王廷钧说:“我已以身许国,今后再难聚首,君可另择佳偶,以为内助。”几日后,秋瑾从王家后门溜走,离开湘潭,与王家人诀别。
秋瑾回到绍兴就接到徐锡麟从安庆发来的通知,约定5月26日徐锡麟先在安庆举旗反清,要秋瑾在绍兴响应配合。
不幸的是,在安庆起义前,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手,被清军逮捕,起义反清中辍。徐锡麟顶住重刑拷打,而一向与徐锡麟不睦的胞弟徐伟,却向官府供出了他所知道的革命党人名单,从而暴露了秋瑾。
浙江总督指令杭州知府贵福抓捕秋瑾。秋瑾事前已得到密信,她指挥大通学生藏好枪支,烧毁名册与文件,疏散参加军训的学生。秋瑾站立大通学堂里大义凛然地说:“革命成功是要流血的,我要以我的热血浇灌自由之花。”随后,催促学生和众人迅速离开。
秋瑾被捕,杭州知府贵福亲自审问秋瑾,百问秋瑾不回答,仅说:“你也常到大通学堂,并送过对联。”这一句话,把贵福吓坏了,唯恐因此招得“通秋瑾”之罪。急忙改换他的下官——山阴县令李钟岳审问。
李钟岳是一位正直的汉官,内心对秋瑾钦佩不已。审问中见秋瑾理直气壮申明革命主张,即真诚地问:“你还有何要求,我一定照办。”秋瑾提出:“一,准写一封家书;二,勿枭示;三,勿褫袒衣。”李钟岳一律遵从办结。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六日晨四时,秋瑾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
秋瑾遇难后,无人敢收葬,她的女友徐寄尘、吴芝瑛不畏大险,收殓埋葬了秋瑾遗体。次年春,秋瑾生前好友吴芝瑛、徐寄尘、陈去病等人,在杭州西湖西泠桥头边,200元买下一块平坦的地方,起坟重新安葬了秋瑾,并组织起“秋社”,追念烈士英灵。
秋瑾的原夫王廷钧1908年7月病故,王家人认为秋瑾并未与王廷钧离婚,遂将秋瑾遗骨从杭州迁回湖南湘潭,与王廷钧合葬。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遵从“秋社”众同志的请求,指令陈去病赴湘潭从王家祖坟起出秋瑾灵柩,由民国政府湖南省都督谭延闿护灵,安葬于西湖岸边,孙中山特为秋瑾题写追悼挽幛——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