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鲁迅师范学校

2020-03-20杨延存

延安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边区

杨延存

今天是2019年12月26日,谨以此文纪念伟人毛泽东诞辰126周年。

毛泽东亲自命名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抗战的重要准备之一。教育家徐特立通过调研,发现陕甘地区文化极度落后,即力主兴办教育,培养革命所需之人才。1937年1月党中央一进驻延安,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教育部长的徐特立就提议:创办一所像江西苏区那样的列宁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力量,发展苏区教育事业。他向毛主席提出创办学校的建议后,毛主席指示:應当创办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但校名叫鲁迅师范比较合适。因为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这样一方面用来纪念鲁迅,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有了主席这个批示,徐特立同志嘱在教育部工作的王志匀着手筹办。1937年2月,鲁迅师范正式成立,王志匀任校长,地址设在延安二道街。开办不久,经中央批准,在鲁迅师范学校附设了“干部子弟小学班”和“红军家属扫盲学校”。鲁迅师范学校,是陕甘宁边区发展中等教育成立最早的一所新型师范学校,是当时边区成立最早的中等教育学校,开创了陕甘宁边区红色教育的先河。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以培养文化教育工作干部和小学师资为宗旨的第一所中等学校。

有了主席和中央的支持,徐部长亲力亲为,带领鲁迅师范学校攻坚克难,学校很快发展起来,学员从23人发展到400多人,转战延安、延长、旬邑各地办学,两年半为陕甘宁边区培养了1093名各类人才,为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乃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储备了大批人才。

毛主席明确了鲁师的培养目标

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参加陕北公学的开学典礼时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种人要具有民族意识、阶级觉悟、群众观点、劳动观点、民主作风,吃苦在前,不谋私利,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坚持真理,有科学文化知识,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忱,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能遵守纪律,服从工作需要,能为民族和社会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这不仅是鲁迅师范的培养目标,也是由鲁迅师范延续的边区师范、关中师范、延安师范的培养目标。鲁师的光荣历史责任,具体生动反映在成仿吾作词、吕骥作曲的鲁师校歌中:救救孩子的呼声喊在二十年前,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在我们双肩。我们鲁迅师范的青年,敌人的枪火响在黄河边,战士们战斗在前线。我们要艰苦学习、艰苦锻炼,才能有丰富的奶汁去哺育孩子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明天。

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鲁迅师范在中央和边区政府的支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培养一大批“革命的先锋队”,为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边区政府工作总结中说的:鲁师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它打破了旧日师范教育的一切陈规。在教学科目和教材内容上都有些新东西,有创造新教育的精神……它是新教育的一种雏形,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方向。

毛主席教我们办学校

根据原空军通讯学校副政委杨清轩同志回忆,1938年8月中旬,他们50多个鲁迅师范毕业生,从旬邑马家堡来到边区教育厅报到,等待分配工作。就在凤凰山下,毛主席亲切接见了他们,并教导他们:你们下去办学校,首先是要提高群众对学习文化的认识。只要认识水平提高了,她们便会主动地支持办学、送子女上学。学校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校舍就有了,经费也有了。这样学校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教员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员……关键的问题是教育人民群众,提高民族自尊心,启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育人民群众武装起来,向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斗争。

主席讲话之后,杨清轩等同学,“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回味聆听主席教诲的幸福情景。主席的讲话使我们明确了工作方向,增强了工作信心”。回到驻地后,大家高高兴兴、愉快地接受了教育厅的分配。到农村后,基本上每人办一所学校,每校有二三十名学生,困难太多,“但我们是热血青年,有一颗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决心;我们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我们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乡亲们从我们身上看党的政策、党的作风的”。

主席对抗战初期教育的关怀,鲁迅师范学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精神,无不影响着每一个毕业生。鲁师第二任校长林迪生说:有了鲁迅师范培养出的这些优秀教师,就大大加快了边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是鲁师所起的作用和它的历史意义。

结业典礼上聆听毛主席作报告

1939年8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在桥儿沟举办暑假教员培训班,除了当地教员,主要就是鲁迅师范学校和边区中学毕业的同学。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即将结束,在结业典礼上,教育厅厅长周扬邀请来毛主席为数百名同学作报告,大家无比激动。主席做了《抗战教育与小学教员》专题报告,指出:“抗战要全中国老百姓来抗。你们教育了老百姓,他们都懂得了抗战,起来抗战了,这样的教育意义何等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农村需要你们,你们也需要到农村去锻炼,工作也是锻炼。”“要为边区的农村多做贡献,为培养和教育中华民族的新后代而努力。”“培养革命接班人,才是最艰苦最光荣的工作”。

据曾任陕西省高教局副局长的范永新回忆,这天听报告的人比哪一天都多,不仅有训练班学员,还有训练班的所有干部和公务员。毛主席神采奕奕地坐在一张旧的小桌旁讲演,不住地站起来挥手比划着。同志们人人聚精会神,个个奋笔疾书,记录着毛主席的教导,还不断地抬起头端详毛主席。眼前的情景,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担负着防空放哨的任务……虽然未能全部聆听完,仍给我上了极其重要的一课。毛主席的教导一直鼓舞着我为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而努力工作。

有多少鲁师毕业的热血男儿,听从主席的号召,抱着远大理想,投身到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中。1941年,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对鲁师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肯定:鲁师毕业的这批青年教师,形成了今天边区教育工作中的主力部队,这是我们边区教育事业中最宝贵的财富。

鲁迅师范学校可以说是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的源头,之后边区政府才陆续开办了边区中学、边区第一、第二、第三师范学校、陇东中学、延安师范学校……。鲁迅师范是徐特立提议、毛主席亲自命名的,主席指明了鲁迅师范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主席的教导指引着鲁师毕业生积极投身到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中,“这对边区国民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贯彻执行抗战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管理方面,创办了不少模范小学,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栏目责编:魏建国

猜你喜欢

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边区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衡士玉美术作品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