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疗效分析
2020-03-20贺荣鹏
贺荣鹏
严重烧伤患者由于高分解和高代谢反应,引发神经、内分泌反应,释放细胞因子,使营养物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分解导致身体营养不良,且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引发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同时,身体在大面积烧伤恢复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加重身体的营养不良。因此,需要给予营养治疗,加快伤口修复。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 年4 月~2018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肠内、肠外强化营养支持在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救治中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4 月~2018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特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每组50 例。肠内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2~77 岁,平均年龄(45.21±11.08)岁;Ⅲ度烧伤面积24%~57%,平均Ⅲ度烧伤面积(36.61±6.80)%;肠外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13~77 岁,平均年龄(45.26±10.76)岁;Ⅲ度烧伤面积24%~58%,平均Ⅲ度烧伤面积(36.24±7.26)%。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肠外组 实施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入院24 h 内计算基础能量消耗,应激系数15,根据基础能量消耗得到每天所需热量,第1 天肠外营养需要静脉滴注上述所需热量的1/2,之后逐渐增加至全量。
1.2.2 肠内组 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入院24 h 内给予肠内营营养,鼻-空肠营养管持续泵入短肽型肠内营养剂,速度100~150 ml/h,维持能量2000 kcal/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恢复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体重及营养指标(ALB、HGB、TP)及不良反应(恶心、腹胀、腹泻、呕吐)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改善显著:病情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体重的情况及营养指标正常;好转:体征、体重的情况及营养指标等改善>50%;无效:营养指标改善的幅度≤50%。总有效率=改善显著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肠外组改善显著、好转、无效患者分别为16、24、10 例,总有效率为80.00%(40/50);肠内组改善显著、好转、无效患者分别为36、13、1 例,总有效率为98.00%(49/50)。肠内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肠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及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肠外组治疗前体重、ALB、HGB、TP 水平分别为(57.11±4.71)kg、(51.95±4.16)g/L、(88.02±4.24)g/L、(60.21±7.24)g/L,治疗后分别为(58.18±5.72)kg、(53.43±4.21)g/L、(92.01±4.21)g/L、(61.68±1.15)g/L。肠内组治疗前体重、ALB、HGB、TP 水平分别为(57.37±4.72)kg、(51.11±4.71)g/L、(88.21±4.11)g/L、(60.11±7.72)g/L,治疗后分别为(62.18±5.71)kg、(65.22±5.72)g/L、(96.21±6.52)g/L、(64.21±8.11)g/L。治疗前,两组体重及ALB、HGB、T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组体重高于肠外组,ALB、HGB、TP 水平均优于肠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恢复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肠内组恢复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02±1.41)、(51.13±1.23)d,均短于肠外组的(8.42±2.11)、(62.23±1.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肠内组出现恶心、腹胀、腹泻、呕吐各1 例,肠外组出现恶心、腹胀、腹泻、呕吐例数分别为6、4、5 和5 例。肠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4/60)明显低于肠外组的33.33%(2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营养支持对烧伤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改善作用,应优先使用。主动营养支持旨在降低灼伤后的高代谢,有助于增加氮保留,促进合成,增强免疫力和加速伤口愈合。在入院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重点是卡路里和蛋白质需求),并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重复进行。营养需求可以通过间接能量计测量,或使用公认的公式计算。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可以通过肠道完成,烧伤的严重程度将决定营养支持的选择。经胃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受到手术、感染、主要敷料或其他常常引起胃痉挛的并发症的限制。此时,应通过介入或内镜检查放置鼻肠管,然后进行空肠喂养。烧伤后对卡路里和蛋白质的需求增加,营养支持应完全满足其需求,但不能过多补充。目前还没有确定方法来衡量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已经提出至少30 种用于计算烧伤后患者的热量需求的配方,但是存在改善不足的问题。目前认为使用间接电表的方法相对可靠。考虑到物理治疗和伤口治疗期间的应激反应,测量值应增加20%~30%。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烧伤后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补充足够的氮可以改善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存活率,菌血症时间和全身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也很短。肠外营养支持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肠功能障碍、脂肪肝、败血症、导管相关感染等),前瞻性研究证实肠外营养支持可以增加严重烧伤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肠外营养支持仅用于无法执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营养支持在烧伤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改善烧伤的效果非常显著,应优先考虑。主动营养支持旨在降低燃烧后的高代谢,增强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
营养治疗在烧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营养支持前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明确合理的时机和营养方式,以便更加稳定地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的代谢变化复杂,营养治疗是严重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1,2]。由于皮肤屏障的破坏和烧伤后坏死组织的存在,身体代谢紊乱,烧伤后组织分解加剧,代谢率增加,严重烧伤患者可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如何进行有效的营养治疗一直是烧伤患者治疗的热点和难点。虽然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提供某些蛋白质、维生素和卡路里,但远远不能满足身体的压力反应和代谢需求。而蛋白质和能量的持续损失将进一步加剧病情和营养不良,而肠内营养的临床支持对于改善治疗结果和预后至关重要,其可以为身体提供大量的能量和营养,对器官和组织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止和控制伤口感染,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3-6]。临床早期肠内营养剂主要是含有能量物质如糖、蛋白质和脂肪酸的短肽类营养素,属于可水解的消化营养素,因此它可以被肠上皮细胞吸收和利用,而不会再次进入肠道,促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能量和氮源,可以快速补充燃烧后体内高代谢所消耗的蛋白质和能量,促进正氮平衡的恢和加速愈合过程[7-10]。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特大面积危重烧伤的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