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图式理论视阈下汉英翻译中的误译试析

2020-03-18黄书丹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误译冲突

黄书丹

【摘 要】 在翻译活动中,误译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图式理论被不少学者用于翻译研究中,文章将文化图式理论运用于误译研究中。在汉英翻译中,常因文化差异这一因素出现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造成误译。译者可以使用三种翻译模式来处理汉英翻译中因文化图式差异而带来的翻译困难,尽量减少误译。译者要重视图式空缺,学会图式移植和构建充分的文化图式。

【关键词】 误译;文化图式理论;冲突;缺省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1-009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误译在翻译活动中比比皆是,且不可避免。误译就是错误的翻译,它不但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出错,也指翻译的结果出错。误译的出现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误译在翻译中应该是倍受人们重视的问题。文章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误译产生的原因,以期进一步推进误译研究。

一、文化图式理论与翻译

图式理论是用以解释心理现象的一种理论,而文化图式理论是图式理论的一个分支。在翻译中使用文化图式理论来解释文化图式的冲突和缺省是一种普遍的情况。

(一)图式理论

“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此后英国心理学家F.G.Bartlett从心理学的角度也提出了图式的概念。它是指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存储,具体说就是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长期积累构成的信息框架。一旦外界信息刺激大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所构成的信息框架,即一定的图式会被激活,把这一信息和外界的信息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刺激大脑对外界信息的理解。

(二)文化图式与翻译

从图式的角度来看,翻译可以理解为“图式翻译”。

1.文化图式

文化图式指文化知识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这些文化知识包括某种文化的风土人情和习俗等。文化图式在文本解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受其影响,人的言行必定有这种文化的印记。

2.文化图式在翻译中的运用

我们知道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间存在相同的文化认知基础,因此不同的文化间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文化图式对应就是指译者通过源语和目的语相同的文化认知基础,进行对等翻译。对等翻译是所有翻译中最简单的,它是通过目的语准确、全面的表达源语所具有的文化信息。

源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因为已有的认知习惯和知识结构的不同,相关的文化图式也不同,甚至会冲突,这就出现了文化图式冲突,从而出现误解和误译。如果源语的相关文化图式在译入语的文化图式中缺失或不完整,就会出现文化图式缺省。文化图式缺省会导致译入语读者在翻译推理过程中找不到相关图式或相关图式不完整,因而造成理解失败或不完全理解。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已经造成了大量的误译。文章将重点探析因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造成的误译。

二、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与误译

文化图式对应一般不会对翻译造成困扰,但是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却是翻译中要解决的难题。一些譯者不懂如何应对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在翻译中有时会采取不适合的翻译策略,造成了误译。

(一)文化图式冲突引起误译

译者必须首先恰当地理解源语图式,同时译者应该有足够的译语图式,这样译者才能在翻译时做出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把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很好地译出来。

例1: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就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省俗称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红楼梦》第三回)

Version 1 “You dont know her yet.”The Lady Dowager chuckled.“Shes the terror of this house. In the south theyd call her Hot Pepper. Just call her ‘ Fiery Phoenix. (Yang Hsien-yi,1978)144

Version 2 “You dont know her yet,” said Grandmother Jia merrily. “Shes a holy terror this one. What we used to call in Nanking a ‘peppercorn. You just call her ‘Peppercorn Feng. Shell know who you mean!” (David Hawkes,1973)155

对原文中“凤辣子”的两种翻译是充分体现了汉英两种文化图式的冲突。在第一种翻译中,“fiery”是个形容词,根据牛津双解字典,“fiery”有四种意思:(1)火一般的;(2)暴躁的,易怒的;(3)怒气冲冲的;(4)(食物或是饮料)辣的。根据原文,“fiery”应该是第二种意思。第二个单词是“phoenix”。这个单词在汉语里指“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有很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凤”和“凰”经常会出现在人名里,特别是“凤”常作为女性的名字。原文里的“他”和“凤”都是指“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她是一个精明、能干、泼辣的女管家。可见,我们可以用“fiery”来描述王熙凤的性格,但我们是否可以用“phoenix”来称呼王熙凤呢?在西方文化里,“phoenix” 主要的文化意象是指再生或是复活;而在中国文化中,“凤凰” 象征着人们对幸福和安宁的追求。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动物,“phoenix”在中英两种文化中都存在,但却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象。可见,“phoenix”的文化图式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是相冲突的。文化图式冲突导致了误译。

在第二种翻译中,“凤辣子”被翻译成“Peppercorn Feng”。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peppercorn”就是指胡椒籽。我们知道,胡椒是辛辣、刺鼻的,用这个词来形容王熙凤的性格是很贴切的。翻译中的第二个单词“Feng”就是王熙凤的名字。在这里,译者使用拼音来翻译“凤”,比第一种翻译中的“phoenix”合理。在很多情况下,处理汉语里名字的英译都是用拼音,这样做既简单又正确,至少可以减少误译。显然,对“凤辣子”的翻译,第二种译法,即“Peppercorn Feng”更为合理、恰当。

(二)文化图式缺省引起误译

在汉语语境下存在一些词语的语用意义,译者在英语语境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反之亦然。在具体的翻译中,文化图式缺省会表现得更加的复杂,如果碰到文化图式缺省时,译者可以试着进行创作性翻译。

例2:腊八粥

Version 1 sweet gruel (Yang Hsien-yi,1978)

Version 2 frumenty(David Hawkes,1973)

在翻译“腊八粥”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腊八”是什么意思。在中国,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腊八”就是指农历十二初八这一天。在这一天,民间有喝粥的习惯,因而在这一天喝的粥就叫做“腊八粥”。

这里分析下“腊八粥”的两种翻译。在第一种译法中,杨宪益把它翻译成“sweet gruel”。《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对“gruel”的释义如下:

“Gruel” means a thin liquid food given in the past to a person who is ill, made by boiling crushed oats (a type of grain) in milk or water.”

其實,“gruel”就是燕麦粥或是麦片粥。

在第二种译法中,“腊八粥”被霍克斯翻译成一个简单的单词“frumenty”。事实上,很难在字典里找到“frumenty”这个单词。在维基百科网中有对“frumenty”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Frumenty was made primarily from boiled,cracked wheat. Different recipes added milk,eggs or broth.

简而言之,“frumenty”就是指牛奶麦片粥。

将“腊八粥”的两种译法和“腊八粥”本来的意思进行对比,它们在成分或是文化背景上都是很不相同的。事实上,“腊八粥”是中国独有的,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单词与之匹配。一些译者用“Laba porridge”来翻译它,但译入语读者会想“Laba”是指什么,而译者又不得不去再解释“Laba”的意思:指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但是,译入语读者对这个“粥”的成分还是困惑不已。用“Laba porridge”来解释“腊八粥”的真正内涵是过于简单。了解“腊八粥”的成分后,译者可将“腊八粥”译成:the porridge cooked with grain (like rice and beans) and dried fruits (like lotus nuts) eaten on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因为文化图式的缺省,译者很容易随性地或粗心地去翻译,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误译。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是翻译的一大障碍,也是误译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文化图式移植与建构

文化图式移植是指译者采取一些翻译策略和方法对源语文化图式进行解码,然后用译语文化图式进行编码,以此来帮助译入语读者建立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文化图式。可见,图式移植是拥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和理解的一种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的双向交流,以此来促进不同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刘明东教授提出了文化图式翻译的三种方法:一一对应法、交叉对应法和零对应法。这三种方法可以简化为:A 对A、A对B和A对0。岳中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的三种翻译模式:文化图式植入模式、 文化图式诠释模式和文化图式融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可帮助译者应对因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所带来的翻译问题。

(一)文化图式直入模式

文化图式直入模式是指借助直译、直译加注或音译等方法将源语信息翻译成译入语。比如例3中对“司马昭”的翻译是通过音译及直译加注的方法进行的。

例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Translation: This Sima Zhao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 (Sima Zhao 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 (220-265) who nurs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 ”)

在英语中,没有“司马昭”这一文化图式,通过文化图式直入模式把源语文化中的这一信息很好地传递给译入语读者。源语文化图式在译入语文化中缺省时,可以采用文化图式直入模式。

(二)文化图式诠释模式

文化图式诠释模式是借助增译或注释的方法使译入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图式的相关信息。

例4:体脑倒挂

Translation: Physical labor is paid more than mental work. (Blue-collar work is paid more than white-collar work.)

例4中的“体脑倒挂”不易理解,在这里,译者通过增译的方法让译入语读者明白“体脑倒挂”是指蓝领收入高过白领,通过文化图式诠释模式使译语读者能够正确建构源语的文化图式。

(三)文化图式融合模式

文化图式融合模式是将源语文化图式和译语文化图式融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在译语中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图式,文化图式融合模式是使用音、意兼顾的方法把源语文化融入译语文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例5:a.豆腐 doufu  b. 饺子jiaozi  c. 纸老虎 paper tiger d. 叩头 kowtow

事实上,译者可利用刘明东提出的三种文化图式翻译方法,同时结合岳中生提出的文化图式的三种翻译模式来处理文学翻译中因文化图式差异而出现的翻译困难,尽量减少误译。译者要重视图式空缺,学会图式移植和构建充分的文化图式。

四、结论

图式理论已被很多学者应用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事实上,图式理论也可积极地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它可为翻译研究打开新的视角。在汉英翻译中,特别是文学翻译中,研究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对于分析汉英翻译中误译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译者科学地认知文化翻译,而且有助于拓展文化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是文化翻译的主要障碍,也是文化误译的根本原因。文化图式翻译的直入模式、诠释模式和融合模式有利于译语文化保持自己的文化信息,同时能积极的接受源语文化,以促进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与共生。如何避免因文化图式冲突和缺省造成的误译,是译者应该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译者在尽可能保留原作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大胆采取变通的翻译方法,对文化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译作不仅能为译语读者接受,而且还能丰富和发展译语的文化图式。

【参考文献】

[1]顾俊玲.误译研究综述[J].黑河学院学报,2014(5):72.

[2]朱厚敏.文化图式在翻译中的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176-177.

[3]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144-145.

[4]袁炳宏.浅谈《红楼梦》杨宪益和Hawkers 翻译版本中食物名称的误译[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1):117.

[5]闫爱花.文化翻译中的图式空缺与图式移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4):97.

[6]叶子南,施晓菁.汉英笔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1):200.

猜你喜欢

误译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团队冲突对团队效能影响综述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浅谈《酒国》俄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的某公司《代理协议》误译分析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