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虾苗企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提升
2020-03-18彭张明王磊蒲桂川
彭张明 王磊 蒲桂川
【摘 要】通过国内对虾种苗行业和广大中小苗企的发展概况分析发现,对虾种苗市场供应和需求存在不平衡,供求关系正发生转变;现阶段,苗企的现场管理现状相对粗犷,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整个行业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苗企的管理模式也亟需转型。文章通过浅析苗企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打造和提升,以期为推动广大中下企业生产与服务系统化、标准化与流程化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虾苗企;现场管理;执行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2-0211-03
中国是全球对虾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对虾产品生产国、对虾消费国及第二大对虾进口国[1],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对虾供应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我国虾类进口量72.2万吨,进口额44.7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虾类进口第一大国。纵观我国对虾养殖的发展,主要养殖品种包括凡纳滨对虾(白对虾)、斑节对虾(草虾)、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日本囊对虾(花虾)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主要养殖品种有所不同,近二十几年以来,我国对虾养殖进入以凡纳滨对虾为主的阶段。中国对虾产业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种苗依旧是国内一个普遍性的受限基础条件,因而种苗的转型与否,将直接影响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通过查阅全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2015年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为10 239.80亿尾,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首次超过万亿尾大关,其中凡纳滨对虾苗为7 945.43亿尾[2];2018年国内虾类育苗的数量为13 418.11亿尾,其中凡纳滨对虾苗为10 244.98亿尾,国内凡纳滨对虾苗育苗的数量首次超过万亿尾大关[3]。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的对虾苗种市场巨大,且逐年增加,但整个对虾行业的门槛偏低,市场供应与需求的阶段性严重不平衡情况时有发生,供求关系的匹配一度成为广大育苗企业和养殖从业者最大的困扰。
随着国内养殖大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发展充满了挑战,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的冲击,国内外水产品需求和流通水平骤降,对虾产品首当其冲;加之国内对虾种苗“玻璃苗”的灾害不断蔓延,国内的养殖、种苗行业产业升级和整合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行业内的生物防控意识和安全养殖行为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种行业大环境背景下,中小型苗企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积极转变原有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管理创新水平,苦练内功、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影响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因此打造和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与实现企业的目标和绩效直接相关。
1 对虾种苗行业概况与苗企现场管理
水产养殖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兴起被学者认为是全球粮食生产中最深刻的变革之一,也是满足当今人类营养需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一,而对虾养殖业作为水产养殖业中举足轻重的产业之一,其产业地位不言而喻。对虾是人类十分喜爱的优质水产品,随着全球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给养虾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内对虾的消费需求也在逐年上涨,养殖体量不断上升,其中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面积就超过30万hm2,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虾苗质量参差不齐、养殖户技术水平差异、市场价格波动大等,而种苗作为对虾产业链条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对虾产业发展的真正技术支撑。对虾种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过程中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选择正确的、合适的对虾种苗是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优质苗种的需求及认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遍布沿海的数以千计的苗场,生产者主要以个体户为主,正在大洗牌,一大批育苗场被迫关停。但由于整个行业上优质苗种的供应量仍无法满足对虾养殖的需求,所以种苗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效应越来越明显,尤其近年来种苗行业呈现出的微利化、体系化及现代化竞争程度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国内广大的中小苗企现场管理现状相对粗犷,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对于现场管理的执行力打造和提升也存在诸多不足,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行业竞争形势,自身资源相对匮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远不如一些大型综合性企业。鉴于此,在原本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中小苗企需要系统思考和规划,通过现场管理者,例如场长、技术经理及市场人员,提升组织的现场管理执行力,调配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企业任务和执行企业战略,进而达成企业的目标。所谓苗企的现场就是为客户生产和销售虾苗产品和提供对虾养殖服务的地方,是苗企生产软硬件系统配置和市场布局的具体体现,是苗企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基本要素之一。苗企的现场管理是指用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生产标准和市场服务准则对现场各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管,使各个要素处于最佳的整合状态,进而在虾苗的生产上达到优质、高效、安全、科学生产的目的,同时在市场产品供应、品牌推广、技术服务上实现客户和企业双重效益的最大化。换而言之,苗企的现场管理不仅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例如生产软硬件系统合理布置的补充和深入),也是产品在市场中得到客户认可的一种综合化服务延伸。
2 执行力在苗企现场管理中的作用
执行力就是行动力,“三分战略,七分执行”,由此可见,执行力是战胜对手的关键;有调查显示,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其中30%靠的是策略,30%靠的是其他资源整合能力,而40%靠的是执行力。因此,企业要做大做强,就一定要具体落实到企业的执行力这一要素上[5]。鉴于对虾种苗这一特殊的生物产品,生产供应与产品质量波动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并且几乎没有库存周期可言,因此整个产品的供应与需求受大环境的影响显著,也正是如此,行业中经常出现这一阶段“一苗难求”,到下一个阶段就“积压滞销”。在这种局势之下,苗企的生产稳定供应和市场效果口碑就会显得格外重要,直接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死存亡。综上可知,若想提升苗企产品的管理效果和市场口碑,管理人员一定要提升对执行力的重视程度,要认真地抓生产计划落实,抓市场服务中的执行环节,将确保和提升种苗质量和市场效果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实到位。
水产养殖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改变了行业中小苗企的竞争规则,只有真正关注了客户的需求,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的响应度,保障企业的种苗质量和服务延伸等环节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养殖效益和价值,这对企业竞争制胜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对虾苗企的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现场管理对企业及对虾种苗和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适合企业自身的方式打造内外部的现场执行体系,实现快速调整和转变,从而充分发挥企业的现场管理优势。不论是对虾苗企,还是其他企业,其现场能直接创造效益,企业降本增效,供应给客户合格的虾苗,实现客户服务有效延伸,这一切多数要在现场实现;现场几乎是所有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针对苗企生产和服务活动中的“跑冒滴漏”“粗枝大叶”等不良现象,一定要通过现场管理做到防微杜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场也是最能反映出员工思想动态的地方,悉心关注和关心员工,他们的言行举动都是内心思想意识的体现[4]。执行力对员工而言是指可完成工作安排、做好事情的能力,是做事的过程和结果的反映;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则是将既定的战略一步一步落到实处,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策略微调和柔性管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力的强弱,因而提升企业执行力尤其是现场管理中的执行力,对于企业实现规划和目标,确保战略落地完成,具有深远意义。
通常,对于企业现场管理的执行力,其实就是正常维系企业日常各项经营活动的操作流程和现场问题解决方法的强大推动力,更准确地说,企业现场管理的执行力就是战略落实的具体表现。随着对虾行业环境不断地动态变化,广大对虾苗企的现场管理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过去以“做出种苗”为导向的时代早已终结,现阶段的“服务延伸”已经成为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可以真正推向市场和融入市场需求的新起点。
3 如何提升苗企现场管理中的执行力
企业的执行力源自员工执行力的合力,而这种合力主要由企业的战略、运营和人员的相互有效整合而成[6],广大中小苗企通过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可提升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对虾苗企经营降本增效和持续改善,使企业的现场管理工作得到不断优化和深化,从而实现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稳定、健康发展。
3.1 领导者做好表率
俗话说“表率是最好的领导方法”,言教再多可能也不如一次身教有效,领导的力量,其行为有时候比语言更重要,苗企现场管理的领导者表率对员工执行力的影响是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在苗企的管理现场,作为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事上都要做好榜样和带头人,尤其在事情推动遇到困难时,领导一定要坚持基本原则、敢于啃硬骨头,只有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坚定完成事情的信念,坚决执行好每一项任务。因此,领导者要做好强而有力的率先垂范,敢说、敢做、敢担当。
3.2 完善制度、简化流程
苗企制定各项制度时要秉持合乎常理、简练明了、公正公开、全面和实用且有针对性的原则,制度是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基础,完善制度就是完善基础管理工作,使管理有据可依,可以帮助员工更好、更有效地工作,一旦出现问题时可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解决方式,而不是成为员工的一种约束和负担。简化各项工作流程是提升执行力的有效保障,做任何事情都有流程,保障流程的明晰化和可操作化,流程又可以分成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确定不同阶段流程中的工作内容,事后必须有相应的反馈机制,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
3.3 监督检查、绩效考核
监督和检查是执行后续追踪的重要环节,若是缺少,就会导致工作执行不到位,苗企的现场工作开展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只有通过现场的监督和检查,才能将各项工作安排有效贯彻执行下去,对厘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细节,环境变化时迅速灵活地应变等是不可或缺。制定合理公平的可量化指标是绩效考核执行落地的基础,并且执行考核要有力度,必须对考核者周围员工产生一定的触动,要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7],同时引入优先劣汰的淘汰机制,把部分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员工淘汰。
3.4 完善激励机制、培训员工成长
高效执行力的动力源自企业的激励机制,日常工作中应适当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例如定期的工会福利和荣誉肯定,一方面是对员工辛勤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是提高执行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广大苗企要健全员工激励机制,不管是基层员工还是骨干成员都要制订相应的激励方案,通过奖金发放、认同和培训机会激励和留住员工,及时肯定,及时奖励,铸就员工的成长培训体系指引员工的成长,以及表达企业对员工成长的关心,这样可以提升员工的执行力。
3.5 创建强执行力文化、增强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是执行力落实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是一种员工的自发行动,是全体员工參与共创和达成共识的一种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成为一种自发性的行为规范。执行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服从安排、知行诚实的态度,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企业内部打造良好的行动力氛围,评选企业执行文化践行标兵,并予以奖励和荣誉,最大限度地引导其他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此外,企业各级领导必须参与到自己职能部门的现场管理当中,走到员工中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团队协作形成强大的执行力,最后达到团队共同的目标。
4 结语
对虾苗企的现场管理是各项生产管理工作和现场产品服务在基层的集中落实和体现,现场管理的执行力是苗企综合竞争力的基石所在,通过提升现场管理执行力能够真正提高生产与现场服务过程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在苗企战略正确的前提下,赢在执行,没有现场管理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对于现场管理,企业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重视执行,其次在企业活动上真正执行,最后是各层级员工在工作上懂得执行,只有企业内部真正形成强执行力文化后,企业的竞争能力才能得以保持。
参 考 文 献
[1]唐雪梅,高维新.当前中国对虾产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南方农村,2015,31(4):4-8.
[2]农业部渔业局.2015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农业部渔业局.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4]李景元.现代企业现场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5]张薇,张健.以现场管理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1):209-210.
[6]杜梅雅.企业现场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8):11-13.
[7]雷新,侯枞.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2):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