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0-03-18黎清文温远豪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存在问题

黎清文 温远豪

【摘 要】文章从生产规模、生产主体、产业结构、服务领域等方面对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目前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存在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从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创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提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提出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P205;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2-0037-03

1 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现状

近年来,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产业服务总产值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约14%。2018年,南宁市测绘资质单位共完成服务总值144 620.87万元,占全区测绘行业服务总值的50%以上。南宁市2015—2018年测绘服务总产值情况如图1所示。

从生产主体来看,截至2018年底,南宁市共有测绘资质单位290个,测绘从业人员共有7 178人。其中,甲级单位14个、乙级单位103个、丙级单位140个、丁级单位33个(如图2所示)。测绘资质单位主要为民营企业,共227个,占比78.28%,事业单位、国企及集体企业分别占比10.00%、8.62%。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主要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和服务,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取地理信息、揭示空间分布规律、提取和显示事物与现象的空间相关信息等。

从服务领域来看,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主要服务于与空间位置直接相关的交通出行、旅游、规划等应用。同时,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逐步发展,在城市燃气、给排水、电力以及智慧养老、车辆监控、驾校考试、学生管理、精准扶贫、交通旅游等多类民生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此外,与空间位置间接相关的应用,例如基于空间位置的商业选址、客户行为分析等领域,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1.2 存在问题

1.2.1 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南宁市地理信息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产值较小,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企业均为小微型企业,拥有较高测绘资质等级的测绘单位数量仅占4.8%。产业主体竞争力整体不是很强,大部分企业在南宁市市场中竞争,开拓外省市场、向外省发展等“走出去”的企业较少;同时,缺乏上规模、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缺少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品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软硬件产品大多数仍然依赖外省或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的应用与服务仍然集中在规划和国土等传统领域。

1.2.2 产业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

近几年,随着地理信息市场的蓬勃发展,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且呈日趋增长态势,但全市目前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领域还未出台一部促进其发展的政策措施,缺乏引导产业发展的机制。要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撑体系,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思路、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和措施,从顶层强化产业引导,促进产业全面优化发展。

1.2.3 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南宁市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大多集中在规划、国土等传统领域,从事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工程测绘等传统测绘业务,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航空影像获取等新型测绘领域的测绘单位较少,极少数测绘企业的业务涉及导航电子地图生产、室内定位、移动终端定位、现代物流服务等创新服务领域。

1.2.4 市场监管、监督相对薄弱

存在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手段缺乏、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主体监管不到位,未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或超越测绘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从事测绘活动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市场竞争激烈,恶意压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频发,导致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出现;地图监管体制不健全,错绘、漏绘、标注涉密信息等“问题地图”现象时有出现;外地企业来邕测绘等非辖区内测绘资质单位监管难度大等。

1.2.5 体制机制有一定约束

存在市场机制约束、地理信息产权约束、地理信息安全与共享机制约束等全国普遍的体制机制约束问题。企业在地理信息数据的提供获取、价格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限制,目前仍未能形成一套适宜的解决方案。数据的保密与服务应用矛盾日趋明显,基础测绘成果数据大部分属秘密级以上,目前仍以政府相关部门、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应用为主,较难应用到公共服务方面,极大地限制了全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2 发展趋势

2.1 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国际发达国家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都出台了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美国劳工部还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列为美国3个高增长潜力的技术之一。波士顿咨询机构(BCG)研究指出,2011年美国地理信息服务产业的年总产值约750亿元,约占GDP的0.5%,而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总产值达到1.6万亿美元,是其本身总产值的21倍。波士顿咨询机构(BCG)还指出在未来几年,地理信息应用对战略决策、市场营销等重要领域的影响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每年至少增长10%,地理信息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将愈发重要。随着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增加、社会需求日益旺盛、新兴市场应用蓬勃兴起及政策引导持续加强,地理信息产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全球地理信息市场竞争加剧。

2.2 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高度重视,相继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關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列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措施。近几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企业数量、产品内容不断繁荣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20年产业总产值规模将达到9 040.90亿元,到2021年总产值将实现万亿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对测绘地理科学的不断渗透,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结构、产品内容和服务范围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互联网+测绘”将成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新常态。

2.3 南宁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地理信息与互联网、大数据、新经济的不断融合,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应用和服务不断延伸,地理信息产业已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人们日常的出行、玩乐,還是企业生产发展、政府决策管理等,地理信息服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强首府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等都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一带一路”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先行作用。同时,南宁市属于边境城市,目前已有一些实力雄厚的行业单位成功进入东盟市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南宁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日益频繁,必然会为地理信息产业开辟国际新市场。

3 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3.1 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

要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扶持。南宁市要以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目标,对地理信息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充分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环境,理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对行业投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信息安全、质量监督、技术与标准化等一系列重点问题做出政策规定,加强行业相关规划的制定,加快推进和引导南宁市地理信息产业正向发展。积极争取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基础性地理信息产业的投资,积极争取将基础性、公益性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维护等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完善的投资引导机制。积极争取将地理信息产业纳入对口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具有引导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地理信息产业项目进行扶持,促进地理信息企业做大做强。

3.2 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良好的市场环境既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监管和指导,加快开展常态化的市场监管,同时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严厉打击非法测绘、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好“保密”与“发展”二者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加强防范和严厉打击失、泄密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快公众版地理信息产品的发展,推进公众版测绘成果的加工和编制工作,满足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以“国家所有、许可使用,鼓励共享”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加快建立和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利用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划分和界定地理信息产权中所有权、使用权及持有权的具体内容及权限,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促进信息共享利用。

3.3 提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相关科技项目和资金对地理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引导性投入,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地理信息企业积极拓展智能交通、现代物流、手机定位、互联网服务等信息服务领域,引导地理信息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产品内容。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及培养方式,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逐步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理信息企业,提升南宁市地理信息产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3.4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创新发展思维,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全面梳理产业链条,通过实施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地理信息企业,形成一条涵盖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完整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广西地理信息产业基地、五象新区地理信息小镇政策的叠加放大效应,引进一批地理信息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产业相对集中、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南宁市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区域化。

3.5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东盟门户城市的地理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政府地理信息管理部门与测绘地理信息相关中介组织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地理信息交流合作机制,为南宁市企业在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合作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南宁市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东盟地理信息市场。

参 考 文 献

[1]陈炳超,韦水军.广西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31):67-76.

[2]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局.2018年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分析情况[Z].2019.

[3]刘利,孙威,管谌,等.云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21-26.

[4]国家地理信息局.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Z].2014.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Z].2014.

[6]欣文.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研究[J].专论综述,2009(3):5-11.

[7]刘利.国际地理信息经济效益定量估算初步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4-7.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存在问题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