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情境导入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探究能力

2020-03-17胡惠婵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胡惠婵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学习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法制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法制的观念,以良好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一个良好并且具有效率的课堂应该是以问题情境导入为主,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如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该课程中以问题情境导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引入;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129-01

问题情境是基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一个教学方式,通过合理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问题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对于问题情境教学方法而言,一个是需要合理的导入,一个是需要有效的创设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天性好动。教师不管怎么去呼吁,学生总是很难用心听课,所以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对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兴趣,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例如,在《大家在一起》一课的执教中,老师应该要从合作本身入手,导入问题,比如,提问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合作和个体相对比有什么优势,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去合作?学生自然兴趣满满,然后学生开始自由发挥关于合作的话题内容,紧接着,老师设计出了“海岛求生”的体验游戏,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自救。孩子们在这种危急的情境下激发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灵感,他们自发地抱在了一起;为了不让其他成员掉下“海岛”,他们纷纷踮起脚尖;看到其他同伴快掉下去了,他们赶紧伸手拉住。在这一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情景再现,让学生养成了在情境中进程观察,推理,思考,判断和做出决定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学生能够尽快的做出反应,享受到了创造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样也是需要从问题本身出发,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问题情境中。

2.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部动力

在小学阶段,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从情境的创设对象来进行。对于对象的选择,要以学生能够理解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且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层次,以学生接受到的情境为主要的创作方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或能够接受的素材为原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在这种求知欲望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划分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

3.采用绘本进行情境教学引入

在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绘本教学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引入。绘本教学是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课堂教学环境中。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绘本中的情境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探究。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探究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我们爱整洁》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选择以《乱扔东西的塔格叔叔》的绘本故事为主线,引导孩子们去了解塔格叔叔因为不讲整洁而经历的各种遭遇。孩子们的好奇心在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中被充分调动,道德情感随着塔格叔叔的行为变化而起伏,道德认知得到了内化生成。在帮助塔格叔叔保持整洁的过程中,孩子们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围绕三个情境,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碰撞出了发散性思维的火花。

4.以生活问题为导入情境

多样性的活动是独立于课本而言的,首先在生活中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话题是十分多的,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基于生活中一些案例进行问题引导,更加具有真实性,也让学生更加感兴趣,比如,小学生喜欢写日记,我就问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看你们的日记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你应该觉得如何保护自己?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开始发表对于日记的看法,开始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应该如何去看待日记的权益,如何去保护自己,在慢慢的探索中不断的提高思维格局。

5.通过活动促进情境引入

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进行情境引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通趣味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然后在课堂过程中通过进行小组分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情景再现。在其中一个小组进行表演的同时,其他小组作为旁观,要注意到小组成员在扮演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做的是对的,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在整个小组扮演完成后进行评比分析。通过学生的观察与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与法制的观念,并且通过具体的角色扮演这一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正确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引入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能够改变现有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向知识教学的现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养成,为小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通过教学的不断探究与完善下,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制观念的形成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參考文献

[1]黄斌斌.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差异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2]苏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D].云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