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流动儿童家校共育的探索与研究

2020-03-17刘惠娟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实践探究

刘惠娟

摘  要:城市的流动儿童问题是我们在儿童教育和发展方面的重要问题,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将积极探索,努力发现教育中的闪光点,摒弃教育工作中的糟粕,以家校共育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着力挖掘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断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进行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和教育成分的提质升级,充分将家长在参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升家长教育的功能,不断展示家长参与教育的质量和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断将家校共育的目标实现好、完成好。

关键词:城市流动儿童;家校共育;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011-01

家校共育是我们当前经济环境下必须要实施的一种教育的措施,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中,大部分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明显有着不足,并且奔波于城市的建设中,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对子女的关注程度也有所欠缺,子女的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进行教学,这是一种不够完善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单薄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在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相辅相成、相互缺一不可的作用,这是提升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

1.城市流动儿童实施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在城市流动的人口中,流动儿童的数量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中,便成为了难题,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很大一部分是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全权依托给学校,这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不是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家校共育的必要性,认识到家长参与到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的必要性。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家校共育能有效提升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感,提升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家长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的相互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家校共育还能将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建立起来,让儿童们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陪伴的,这是学生心理健全的重要方式,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家校共育是家校共同合力,对儿童进行培养的关键性手段,有利于儿童们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也能彰显教育的价值。

2.城市流动儿童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

(1)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建立家校的良好关系

家校共育是我们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关键性手段,在进行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我们小学的班主任教师或者科任教师一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将家校的联系工作做好,拉动家校工作的一体化建设,在学校中发现好的场地进行班级的讲座和座谈,及时和家长们沟通和反映学生们在学校中的情况,通过亲民的讲座,让家长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是家长理解学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家长更加明白自己如何进行家校共育,培养好自己孩子正确方式的关键性途径。同时作为小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引领家长将学生的教育工作充分重视起来,并且共同发力,为儿童们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

(2)发掘优秀的家长,进行经验分享

城市流动儿童中,一定有一些家长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并且非常配合学校工作的,我们要对这部分家长进行发掘,并且让他们现身说法,这是最有效的方式,多数的家长在进行孩子的教育管理的时候呈现出手足无措的状态,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怎样将学习的步骤安排好,这也是大多数流动儿童家长逃避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支队伍,让我们的城市流动儿童的家长能共同学习,成立这样的平台,形成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制,学校给予这样的机会,让家长们能相互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内心,不断整合资源力量,尝试新的方式,建设新的家校共育环境。

(3)寻找最美家庭,呈现家庭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进行家庭情境的呈现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都是一种对别人家庭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帮助家校共育的建立。我们可以组织优秀的家庭生动再现孩子们与家长在家庭中的有趣故事或者是一些小插曲,利用情景剧的形式,以家庭生活为主题,通过学生、家长自编自导自演家庭中学习、生活中的文明现象,或一些较为关注的,怎样与父母交流等主題,引导同学们对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寓文明教育于戏剧表演之中,使同学们在享受欢乐的同时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礼。这样的情境展现也是对整个班级家校共育环境的一次创建,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前提。

3.小结

家校共育是我们当前在教育中比较现实也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做法,在家校共育的环节中,可以有效保障城市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家长共同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和改变,不能因为自己忙于生计而忽略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家校共育这项工作,并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张银生.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45)

[2]方艳.家庭会议:家校共育的班本化实践[J].江苏教育,2019(39)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实践探究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