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用好合作学习模式
2020-03-17欧小立
欧小立
【摘 要】“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合作学习的出现绝对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一次变革。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的权利赋予给学生,学生可以更加自如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本文针对新课标,从小组合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以课堂之上与课堂之外这两个大方向为目标,对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数学作为初中学习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目标不仅在于如何建立高效的课堂,更致力于从学生个人出发,发挥学生本身的主体优势,从而对其学习乃至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和触动。现今的小组合作学习,教法较为多样化,但都围绕一个核心“因材施教”,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有优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综合教学实践和文献查询,本人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浅谈几点个人的探索与思考。
一、论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1、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中学生正值思维发散、想象力极其广阔、喜欢天马行空的时候,如果其在课上遇到不懂或较难解决的地方,则更需要他人的帮助。可能有的时候就只差别人的那么一指点,学生对于这道题就理解通了,这节课就听懂了,由此可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若老师能够安排数学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课上布置几道相关课程的数学题进行探讨练习,可以开发中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使其发挥想象力,并在积极思考中不知不觉的拓展视野,若几个人一起讨论,能够探讨出正确的结果,则显得更好。能够因此增加学生们的成就感,使他们知道数学,也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更能从中提取学生们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从而爱上数学,喜欢数学。
2、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中学生对于自己在生活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并不那么熟悉。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们知道自己在这个小团体中所承担的那一份任务和责任,比如有的人是进行将讨论出的答案进行抄写工整的,有的人则是将讨论过程中的重要言论进行记录完整的,有的人则是进行发言或上台回答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的任务和责任,这个小团体若少了其中哪一个人,都不能够称为一个完整的小团体。通过中学合作学习,可以让中学生感知到自己在承担的责任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小团体中培养交际关系,以此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发展好同学间关系。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懂得只有学生有数学学习的热情,面对困难和问题时才不会退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将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将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常见景象引导学生找到其中蕴含的数学理念。
例如,设计活动“生活中的数学”,以“轴对称”这部分知识点为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结合教师事前准备的材料,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否符合轴对称图形,然后分组讨论。在已知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的情况下,能否做出关于X轴、y轴对称的几何图形。随后教师在黑板上布置课堂练习题,假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为A(-2,1)、B(1.5,-4)、C(0,3)。试写出△ABC关于x轴和y轴成轴对称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来。最后,教师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各小组计算方法和结论,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科学合理划分,设计教学方案
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初中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会发现每个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都不同,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教师应该避免“一刀切”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自律能力能科学合理划分小组。划分小组后,教师应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依据教学目标和课堂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讨论题的难度,避免讨论题太简单或太难。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确定组员的职责,包括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定期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好胜心,推动其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正多边形和圆”相关知识点时,在进行有关概念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明确每个小组的目标,各小组根据兴趣选择正多边形或圆完成课堂任务,选择多边形的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比如同学a和同学b思考并画出多边形,同学c和同学d找出不同的多边形都有多少个定点、多少条边、多少个内角?讨论多边形的特点,得出“多边形是由若干不再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位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在完成关于多边形有关概念的教学内容后,老师挑选相关经典题型,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自行计算,得出结果后组内学生互相讨论分析。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轴对称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教师从旁引导,设置小组竞赛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旁观者,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旁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从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学生陷入困境或者争执不休时,适时地指出问题和解决思路,让学生集思广益,促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竞赛活动,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良性竞争。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公布比赛时间、比赛范围和比赛规则,在完成章节课程后,利用课堂剩余時间组织学生进行解一元二次方程比赛。教师担任裁判,比赛过程中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评判,比赛结束后,对获胜小组进行奖励和表扬,落后小组给予鼓励,对小组比赛中的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教师可以增加其课堂表现分,在进行优秀学生评选时给予考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氛围,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提升数学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推动合作学习的时候,应该坚持优劣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树立良性竞争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方式,依照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爱上数学,更好地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萍.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12):75.
[2]王瑞洪.合作學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21):271.
(作者单位:罗定市太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