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与脑栓塞不是一回事
2020-03-17朱冬梅
朱冬梅
脑血栓与脑栓塞这两个医学名词非常相似,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其实是“谬之千里”。那么,该如何区分它们呢?
在临床上,为了方便患者理解,医生会将脑血栓(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统称为脑梗,但其发病机制存在不同之处。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黏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脑栓塞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血凝块、脂肪、空气、赘生物等形成栓子,随血液流动进入脑血管,导致管腔堵塞。大部分脑栓塞与心脏病有关,其中又以房颤最常见。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出现瓣膜上炎性赘生物脱落,或先天性心脏病存在房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者,也可能出现脑栓塞。两者都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虽然兩者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但临床表现类似,早期都会有头痛、呕吐、失语、半侧肢体麻木、无力等偏瘫表现,如出现以上情况,家属应尽快将患者送医治疗。
目前,临床医生主要依据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2018版)》对脑梗进行治疗。
1.介入动脉内溶栓:是将一根非常细而且柔软的导管经大腿根部动脉进入,插入脑内血栓,经导管注射溶栓药物,使得溶栓药物直接与血栓接触,使血管溶通率增加,减少溶栓药量,降低脑出血风险。这种方法的治疗获益具有时效性,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效果较好。后期用药主要以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等调节血脂药物为主。
2.机械取栓:由于无法确定栓子成分,所以脑栓塞首选机械取栓方法治疗,目前以支架取栓较为常见。支架取栓设备沿下肢动脉通过体内动脉通道到达颅内动脉,然后导管前段的取栓装置主动“抓捕”堵住血管的血栓,恢复血管通畅。后期用药则根据病因选择不同药物,例如心源性栓塞主要以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为主。
3.去骨瓣减压:若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梗塞面积还在增大 (如超过两个脑叶、脑室受压等),就会导致脑水肿或颅内高压。对于这类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最后的抢救干预——去骨瓣减压,即在封闭的颅骨上切割掉一块骨瓣,从而改变颅腔封闭的结构,增加容积,达到减压作用。
脑血栓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且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脑栓塞以中青年人多见,往往起病急,多无先兆。要想预防这两种病,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想到防止发生脑血栓,就要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做到:1.坚持服药,有效控制高血压;2.积极调控血脂,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限制食盐摄入量,发生血脂异常时要积极治疗;3.平时要多饮水,以稀释血液浓度,降低血液的聚集性和凝固性;4.戒烟戒酒;5.坚持适度的有氧锻炼,如慢跑、跳健身操、骑单车、游泳等;6.坚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压力过大;7.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以及吸烟者和运动减少的高风险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血脂和颈动脉超声。
脑栓塞主要是由房颤引发,所以房颤患者要积极纠正房颤,使其变成窦性心律。如果无法纠正,就要坚持使用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因为华法林在体内的代谢会受到多种药物和食物的影响,血中的药物浓度非常不稳定,药物浓度低会无效,药物浓度高则会增加出血风险。要保持好平衡,既要有抗凝效果,又不能增加出血风险,就要求患者在服药期间,经常进行血液检测,每2~4周查1次凝血指标INR(国际正常化比值),始终保持INR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