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浅探
2020-03-17耿燕
耿燕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学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学得死,负担重,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不利于培养具有高素质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人才。
二、语文学科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2.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必须了解教学过程进行的规律,学习发生的规律,以及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等。要全面了解这几个方面,研究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品质是极其必要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其前提條件。
三、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实施
(一)挖掘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每一篇文章都蕴含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语文教师可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摄取符合学生阅读的时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学习《十三岁的际遇》可培养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事的健康心理;学习鲁迅的作品《藤野先生》《社戏》《孔乙己》,可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可以教育学生呵护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结合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
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写作的技巧基本已掌握,完全有能力凭所积累的经验来自由写作,因此我们无须再把重点放在组织文章结构、运用修辞,练习描写方法上,而应把眼光集中在表达自我上。结合这一教学重点,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激扬文字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对自身做一些必要的剖析。这样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更了解自己。而对于老师,则可从作文中更深入地了解到各个学生,从而更有侧重点地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
(三)巧妙利用课外学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而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在一个个故事中、在一篇篇文章中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而阅读对人文素养起着决定作用。正因为此,我们大力提倡学生看课外书,给学生推荐各种类型的书:童话书、科技书、历史故事、儿童诗歌、小说等等。同时,开设阅读课,向学校图书馆定期借书还书,从而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能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利用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动之以性,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