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语文脱困机遇与策略分析
2020-03-16赵兵战
赵兵战
[摘 要]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长期以来的生存困境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刺激和课程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出现转机。大学语文的外在驱动力来自《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顶层设计与规划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内在驱动则源自课程本身求存图强的张力。抓住机遇,选好对策,大学语文走出困境便不再是幻想。
[关 键 词] 高職教育;大学语文;脱困;机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0-0124-02
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存窘境,是伴随我国高职教育的诞生挥之不去的现实问题。语文课程自走进高职之日开始,就失去了中小学备受重视、唯我独尊的“王者”地位,即以普通高等院校盆中景、瓶中花的唯美摆设境遇比较仍颇有不及,“生存还是毁灭”的二难选择始终如影相随!
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存危机来自所谓市场需求导向的办学理念,此种观念指导之下,往往重实用轻人文、重应用轻基础、提倡够用而忽视教育对象的长远发展,于是承担培养人文基础素质的语文课程受到冷落。2005年《新京报》记者刘芳的报道《“大学语文”走向边缘化》引起了高职院校语文从业人员的强烈共鸣,揭示了大学语文在高职学院备受冷落的状态。十几年过去了,大学语文虽然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要求下得以“一息尚存”,在五年后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全国高等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必须进一步加强的督促中有所好转,但危机尚在,窘迫仍存!大学语文仍须直面困境,方能抓住机遇,求存图强。
一、大学语文脱困机遇分析
“因时而变者明,随事而制者知。”高职学院大学语文欲得脱困,分析其发展的外部因素如政策红利和内在张力如自我驱动力十分重要,因为前者为脱困提供变化的推力和要求,后者则是脱困的自身动力和欲望。
(一)外因驱动机遇
1.政策红利机遇
随着国家对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及人文素养的高度重视,处于困境的大学语文教育迎来破茧的动力和机遇。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2月15日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国家规划的形式把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上升到实现中国梦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高度;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更是直接指出,学校教育应“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9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强调,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所谓“优质人才”必然是指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应用手段、人文素养体系缺一不可的复合型人才。这些纲领性、法令性的政策为大学语文在传承中华文化、张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奠定了地位、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学语文的脱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2.社会需求机遇
进入20世纪后,高职院校的就业形势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个操作熟练、具备基本工作技能的蓝领。综合素养高、人文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愈来愈受重视和欢迎!尤其是近年来对仅有的熟练的现代技术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劳动机器之需求逐步下降,对文明素质高、协作能力强的优秀青年之需求与日俱增。在同等条件下,写作水平高、口语表达能力强、文明素养好的学生必然备受青睐,反之则会倍受打击。以上两种因素皆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存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和气象条件。
(二)内因驱动机遇
1.学校对课程的逐步重视
国家层面的重视、高职教育的不断成长,使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逐步受到重视。在高职办学人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大学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无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的同时,大学语文、实用写作、影视文学、诗词鉴赏、书法等语文类课程“昂首挺胸”走进高职院校的课程序列。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由此得到提升的同时必然反过来促进语文及相关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逐步重视
社会的整体认知、重视程度已然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兴趣和选择方向;就业压力推动着高职大学生主动去适应就业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即使出于单纯的人生发展的包装需求,也不得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职校园的国学热、影视热、艺术热,大学语文课程热度的提升也绝不会是“空中楼阁”了。
二、大学语文脱困策略探讨
“投机之会,间不容穟。”大学语文欲走出困境,既要借助外力,又需自身蓄力、发力。外力主要指向国家政策形成的动力源,内力则多取决于从教者自身素养的提高、教法更新等导致的教育效能的变化。
(一)借风造势,外培根本
1.借力政策之东风,筑牢课程体系之根基
如前所述,大学语文课程焕发生机的外在条件在于国家层面的重视,在于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近年来国家对国民人文素质的深切关注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必须借此东风,推动语文类课程逐步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并确立大学语文在同类别课程,如文学欣赏、名著导读、实用写作、影视鉴赏中的核心地位。进入“十三五”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地位的逐步改善已经说明,政策劲风所到之处,无人不予正视,无人不予重视。
2.搭乘职教改革顺风车,完善大学语文生态链
随着大学语文受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国学名著导读、沟通与演讲、名著与人生、影视艺术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也相继走进高职课堂,这还没有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语文课程。如为医学专业开设的医古文之类。繁荣表象之下需注意,旁枝逸叶的繁茂常常以过度吸收营养为代价,最终还可能造成主干之枯萎;杂草丛生往往意味着嘉禾不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能量守恒的情况下才可维持平衡的基本原理值得借鉴。据此可以认为,大学语文的生态链上,课程宜少而精,忌多而杂;教材宜经典统一,忌各占山头(部分校本教材存在粗制滥造的嫌疑);课程标准应一致规范,忌各取所需;内容须传统经典和时尚美文搭配、历史文化和流行趣味相融。此外,同类课程应有主次之分,内容有深浅之别;同类选文应有主从之分,讲授有详略之别。如此,则课程生态链索既环环紧扣,又各自卓尔不群。
3.沐浴思政教育之春风,助力核心观念的养成
大学语文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是大学生提高母语表达水平、写作水平的重要工具。其教材选文中丰富的文化资源、精神资源使其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多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借助大思政的浩荡春风,助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植,是语文教学者应着力注意的问题。
(二)固本培元,内塑精神
政策等外在因素虽会带来强大的推力,却无法保证大学语文教育在任何情况下旱涝保收、终生康泰。有了发展的良好外在机遇,大学语文尚需固本培元以求发展,挖掘自身潜力以求繁荣。
1.创造个性化教学模式
所谓个性化教学模式,其一是指教师的施教手段、施教方法、施教风格等因人而异,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点。千人一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小,教育效能就差。是故,大学语文教师应着力追求并建立个体教学模式,极力打造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个性化教学模式一旦形成,以之教育,则无所不能;以之教化,亦无所不能。其二是指在因材施教、尊重教育对象前提下追求课程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高职大学生是较为特殊的教育对象群落,整体上学习素质较差,自觉性、主动性不够,施教难度远高于其他教育对象群落,因材施教的迫切性和难度亦高于其他对象,所以因材施教更多的不是指向方法和手段,而是指向态度和耐心,指向教育者的大爱之心和宽恕之道。
2.营造人文化教学环境
在高职校园,任何一门课程教育既不可能脱离其他课程而独自存在,也不可能仅仅作为一种单一的课堂教育形式而存在,大学语文教育概莫能外。如何营造人文化教学环境变得至关重要。教育过程中,除语文课堂教学外,辩论赛、演讲大赛、书法比赛、影视大课堂、汉字听写活动、诗词朗诵活动、普通话推广活动及多种形式的广告标语及宣传活动皆可营造特有的校园文化气氛和人文化教学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大学生在此种环境氛围中得以成长,隐性思政教育功效必将得以彰显。
3.打造精品化课程品牌
高職院校的精品课程基本指向理工科专业,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欲得到学校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其难度可想而知!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克难攻坚,排除一切干扰,以课程思政教育为把手,以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针对学生实际,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多种形式、多种媒介、多种教法的教学体系和强大精干的教学团队,最终实现大学语文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生存困境固然严重,却亦不乏脱困良机。在举国重视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学语文理应抓住稍纵即逝之机遇,找出脱困对策,如更新教学方法,打造课程品牌,而后才能提升教育效能。如此,则课程地位可以稳固,教育目标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9-02-01.
[2]赵永华.语文翻转式学习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7):27-29.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