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
2020-03-16马欣华
马欣华
摘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我们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发挥出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要提高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参与感,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在互动的具有互助性质的课堂学习的氛围下,给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数学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在初中数学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善于掌握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增强,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和创新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初中数学教师要有效地将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地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
一、初中数学教师要分析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较早被提出来,而且在国内的中小学课堂中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不过,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打击了很多教师进行合作学习实践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作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进一步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有一点,表现得非常突出,那就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其实是缺乏合作的规则意识的。他们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更多的还是有一些学生来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所以也导致了部分学生搭便车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也说明,教师在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规则设置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要想办法调动所有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在小组中承担更多的个人责任,促进团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所以,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无论是教师在合作学习与学科教学任务和内容相结合的贴合性上,还是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都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加强,解决了这些问题,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能进一步的体现出来,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改革的工作中,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轻易地怀疑理论的正确性,就放弃实践的行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师要在合作学习小组方面做到组织分配合理,规则清晰,团结高效
在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合理的分配各个学习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第一个条件,而在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组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做的好处主要在于小组之内的同学可以各自发挥优势,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完成发挥积极的相互促进的作用,而教师也会通过合作学习,开展一些组间竞争的活动,让小组之内的凝聚力更强,小组之间实力相当,才更能够激发不同小组学习的斗志。所以,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这一原则,才能给小组之内的学习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带来更多的动力。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合作,积极向上的小组织类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会下降,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小组的成员要遵循哪些规定,增强小组同学的个人责任感,增强集体的荣誉感。笔者曾经把一些自认为很好的规则告诉学生们,让他们按照这样的规则来完成小组的规则的制定,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因为这些规则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状态,而且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相反,如果能够让学生们自己去制定规则,他们在相互的讨论和协商过程中,会充分的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在遵守规则的时候更加自觉,因此,这个规则制定的过程,最好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完成。
三、初中数学教师科学制定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有效指导合作学习的过程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任务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状态,所以,教师要注意再合作学习任务的制定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们目前的水平,要让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超过了学生现在的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他们通力合作之下,还能够顺利地完成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搭建,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能够进一步的释放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任务的制定上科学严谨。除此之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的情况,必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惑,当然教师的指导过程,应当以启发引导为主,不能简单地把结论或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要做到小组之间教师指导工作的公平性均衡性,不能对各个小组区别对待。让他们小组的凝聚力进一步的增强,提高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意识和信心。因此,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既需要科学的任务制定,也需要教师恰当的推动和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这种方法的作用激发出来,特别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为合作学习承担更多的个人责任。在合作学习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取得团队间更好的竞争效果,这些都要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让初中数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增强學生内在的学习掌控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更加胜任初中数学的学习任务和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桑成龙.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科技风,2019 (27):24.
[2]赵青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要点分析[J].学周刊,2019 (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