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实践与研究——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3-16赵玲珍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后勤

赵玲珍

高校后勤“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实践与研究——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赵玲珍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阐述了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内涵,分析了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现状,旨在探索构建高校后勤“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路径与方法,并以常纺院为例,对长效性开展后勤“三全育人”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探讨。

高校后勤;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实践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新时代高校后勤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

育人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促进后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后勤管理服务模式转型的必然产物。高校后勤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后勤员工是不上讲台的教师,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育人工作也是后勤员工价值体现的内生需求;随着后勤的建设与发展和后勤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型,后勤工作也为育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工作内涵

高校后勤在管理与服务中,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全员育人是指后勤服务每一个岗位都有育人的职责。从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到中间层的实施运行,到一线员工的服务行为都应有育人意识,无论是体制内还是外包企业员工,都有育人要求;全过程育人是指后勤每一项服务流程都有育人的要素,要将育人渗透到学生吃、住、行、医、学、乐服务的各个环节;全方位育人是指每一处空间都有育人的氛围,通过后勤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员工精进技能、文明举止示范、优美环境营造、实践平台体验等内容,形成一个大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教育。

二、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现状

1985年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理念被首次提出,1987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之后,“服务育人”四次写进中共中央文件,并成为全国高校后勤工作的根本宗旨。[2]许多高校后勤对此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有益实践和探索,使学生、学校、后勤、社会多方受益。如,江南大学、扬州大学等立足实际,创新举措,从“学校后勤”到“后勤学校”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后勤“三全育人”体系,为全国高校提供了经验借鉴。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育人的实际做法和成效也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认识不够到位

由于后勤育人具有间接性和隐性的特点,许多高校师生包括部分高校领导,往往对后勤育人不够了解与关心,认为后勤的职能在于保障服务,经费投入和考评体系等也很少有相应支持,高校后勤“三全育人”理念很难落地。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瓶颈难以突破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引进社会企业在将企业化运营、保障服务与育人有机结合方面,很难突破“公益性”和“市场性”之间的矛盾和瓶颈,存在经营与育人“两张皮”。部分企业经营压力大,低成本招工,员工多为派遣制,缺乏归属感,加之流动性大,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育人功能的发挥。

(三)后勤育人缺乏系统性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勤服务育人再度受到行业和高校重视。但总的来看,大多数高校后勤育人工作仍处于一种零散的、碎片化的状态,缺乏学校层面大思政格局的统筹规划,后勤内部也缺少完善的顶层设计。后勤“三全育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四)育人水平成效不一

由于各校后勤育人工作长期处于分散、自发状态,各自条件参差有别,校际交流大都着眼于提升管理和保障服务能力,缺少深入研究、比较评价和途径创新,学校间育人水平差异较大。

三、高校后勤“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构建

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3]

(一)组织层面建设

高校后勤要加强组织领导,为“三全育人”提供保障。目前高校后勤一般都建立了党委或党总支。后勤党委或党总支要坚持高起点谋划,坚定高校后勤姓“教”,把服务保障与育人相结合,形成党委(党总支)统筹协调,管理层实施运行,一线员工具体示范,通力合作的有效机制。

(二)制度层面建设

学校要将后勤“服务育人”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补充,纳入“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体系,列入工作目标计划和考核评价体系,真正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后勤部门要主动作为,系统梳理归纳各个服务群体、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形成系统工作方案,出台相应制度和办法,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的规范管理与服务,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育人工作相结合,达到育人效果。

(三)队伍层面建设

一支素质高、业务强、服务优的后勤服务队伍,是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的基础。[4]高校后勤实体或引进社会企业,都应该让参与后勤服务的员工认识到育人职责。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培训,提高后勤员工思想素质、角色认知、服务技能,增强育人意识,使员工自觉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5]

(四)保障机制层面建设

高校要通过章程的修订完善,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明确服务育人的地位、内容和路径。在政策制定、经费投入、人员待遇、表彰激励等方面,不仅要考虑后勤的保障和服务职能,还要要兼顾到育人的需要,避免完全用市场化的思维与后勤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社会化管理。

四、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创新实践—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常纺院”)为例

常纺院位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科教城内。学校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既坚持学校后勤姓“教”不动摇,又遵循后勤服务企业化、市场化的特点,采用“后勤服务与委托经营模式”,统筹开展后勤管理与服务。近年来结合实际,以教育责任探索后勤“三全育人”,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多方联动,以“三服务三育人”为理念构建育人机制

坚持“三服务”(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三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理念[6],将后勤工作放到服务全校师生和立德树人大格局中去谋划、落地,努力打造“平安后勤、绿色后勤、智慧后勤、育人后勤、文化后勤”。

学校将后勤育人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推进后勤“三全育人”系统性建设。坚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和评价考核体系,后勤楼宇、公寓物业、餐饮服务等部门长期设立学生助理、志愿者等劳动岗位,由后勤师傅负责带教考核。按照“积极完善多部门协同育人格局”的要求,后勤与学工、团委等部门多方联动,成立了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环保节能社团、垃圾分类、红十字志愿者小分队等学生组织,参与餐饮、宿舍、节能节水及医疗服务等活动策划,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通力合作的育人机制。

(二)建章立制,以科学管理为落点优化育人体系

按照PDCA管理法,通过制度废、改、立,使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先后汇编了《后勤总公司员工手册》《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汇编》《餐饮工作安全手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常州纺院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后勤总公司员工入职公约》等制度。重要的制度、工作流程在网上公布,对各工种、各岗位结合绩效改革制订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标准。推行教学楼公共区域网格化管理,按照“网格无盲区、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考核有标准、操作有章法”的要求,制定楼宇物业服务标准和岗位职责,以试点带动全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三)增强素质,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提升育人成效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在分管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骨干队伍层面,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转变观念,凝聚共识,为育人工作提供思想保证。开展“后勤人大学堂”活动,强化学习型后勤建设,注重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全面提升后勤员工的专业化能力。部门每年利用“后勤大讲堂”,举办员工培训60多场次,参与培训员工累计800多人次,内容涉及后勤工作新业态发展、员工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培训、职业道德讲座、工作标准化流程梳理等各个方面。举办岗位练兵系列活动,在竞技中提高员工素质。10名员工参加2018年“江苏省高校后勤系统职业技能竞赛”,9位选手分别位列分项竞赛前十名,全部获得“江苏高校后勤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注重以文化人。充分利用后勤网站、微信等平台,讲好“后勤故事”,树立身边先进典型。后勤每年对涌现出的“最感动人物”“最美员工”“优秀团队”等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后勤员工从身边小事做起,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精神上鼓励学生的事迹不在少数;后勤先锋队不需要安排,经常主动加入到大雪天校园铲雪、校园防汛突击等工作中。开设“后总微课堂”系列专题,推送养生菜品制作、绿植养护技巧和生活小窍门,涌现了一批诸如餐饮的光头叔叔、公寓的爱心妈妈、绿植小哥、“活管道”姜师傅等校园网红人物,引发师生的热列反响。

经过长期实践,一支服务为先、大局为重,能吃苦、肯奉献,敬业爱岗的骨干队伍,以及一支懂技术、有能力、责任心强、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逐步形成。学生通过员工的良好服务受到教育感染,员工也实现了有尊严的体面劳动。

(四)优化服务,以标准化建设为试点营造育人氛围

坚持服务为本,质量为先,大力推进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食堂“7S”现场管理,提升员工执行标准的意识和行为。由于传统的管理难以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后勤部门设立学生公寓、饮食服务等意见箱,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满足学生多层次需要;建立新型后勤服务模式,打造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新生攻略”主题微片、学生病号饭、公寓中心缝补衣物等增值服务提升了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推行公共教室标准化建设,布置了校训、国旗、名言警句、水电节能、学生行为规范等宣传栏;开设楼宇特色温馨服务,增加医药箱、针线包、工具盒、置物架等设施,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在办师生满意的后勤中,营造出浓厚育人的文化氛围。

(五)环境育人,以校园文化共建为途径创新育人实践

2016年学校对校园景观进行了升级改造,景观设计融入学校和区域特色,充分体现纺织服装元素,“创美广场”等设计为学生营造自由惬意的交往空间,“校史年轮”地景等校园小品突出学校历史文化沉淀与底蕴。在建设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设计方案讨论,树池和坐凳造型直接由艺术类师生设计,通过学生参与校园景观环境共建,在美化校园的同时寓教于人。

(六)创新载体,以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为重点丰富育人体验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引导学生关心和参与生态型校园建设。后勤与纺织学院联合,成立学生环保节能社团,大力宣传节能节水,开展节能降耗志愿者服务,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后勤老师指导的《学校节能减排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列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是常州市首家引进智能可回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的高校,后勤部门联合马院、团委等部门,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实践融入思政课程,将学生参与度与素质拓展考核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常纺院后勤始终不忘初心,自觉以教育者一员担当育人责任,抓住后勤主业职能,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育人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做出努力。实践证明,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机制,锤炼队伍,优化服务,创新载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开展育人工作,有助于真正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后勤“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创新。

[1]孙晋非,周勇,王新,徐月美,毛磊,管红杰.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思政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4):109.

[2]黎玖高,皮光纯.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高校后勤研究,2017(01):113,114.

[3]万明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9.

[4]刘汉伟,宋飞飞.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 才智,2015(06):75.

[5]代妮娜,张樑,陈向日,马雅群.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研究[J].科教文汇,2013(04):180.

[6]张静,朱璇,高东兴.学校后勤领域“服务育人”创新的研究—以临沂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01):107.

(责任编辑:张宝岭)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三全育人后勤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